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27883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弹性卡座安装在所述混药杯中且在被推压至所述杯底时,被所述杯壁限制而不能取出;
[0085]所述混药通道下端穿过所述基座,上端穿过所述杯底,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杯底之间的所述混药通道内设有隔膜,在所述隔膜和所述杯底之间的混药通道内设有密封胶塞;
[0086]所述杯底上表面与所述隔膜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下针的长度。
[0087]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088]所述下端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和西林瓶盖的厚度基本一致。
[0089]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090]所述底板下表面的中心区域环所述下针设置有一环形突起;
[0091 ]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环形突起贴紧所述杯底。
[0092]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093]所述胶塞的上表面略高于所述杯底上表面或与所述杯底上表面基本平齐;
[0094]所述环形突起贴紧所述胶塞和/或对所述胶塞形成一个压力。
[0095]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096]所述胶塞中心区域设有穿刺区,所述穿刺区比边缘区薄;
[0097]所述穿刺区与所述环形突起限定的区域重合或位于所述环形突起限定的区域内。
[0098]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099]所述隔膜上表面与所述杯底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胶塞的厚度一致。
[0100]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01]所述隔膜上表面设置有凸环或凹槽,所述胶塞下表面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槽或凸环;
[0102]所述隔膜与所述胶塞通过凸环与凹槽彼此嵌合。
[0103]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04]所述上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上针的针头侧壁上;
[0105]和/或;
[0106]所述下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下针的针头侧壁上。
[0107]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08]所述上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0109]和/或;
[0110]所述下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0111]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12]所述混药通道下端,设置有易折柄,并通过所述易折柄对所述混药通道的下端进行密封。
[0113]—种具有加强结构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
[0114]所述混药杯的所述杯壁上,设置有加强筋结构以增强所述杯壁的抗压强度。
[0115]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16]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杯壁内侧沿上下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一体布置。
[0117]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密封式混药器,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18]所述混药杯的杯口被密封。
[0119]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20]密封所述混药杯的杯口的是密封膜。
[0121]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22]所述密封膜是易撕膜。
[0123]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24]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杯口内,且被所述密封膜覆盖。
[0125]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26]所述杯口处沿所述杯壁设有台阶状内沿,盖板搁置在所述内沿上;
[0127]所述盖板上表面与所述杯口平齐或略低于所述杯口;
[0128]所述密封膜热压在所述杯壁上端表面,从而对所述杯口形成密封。
[0129]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30]所述盖板横截面是多边形。
[0131]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32]所述盖板与所述十字针同轴设置;
[0133]所述上针的针尖正对所述盖板中心。
[0134]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35]所述盖板中心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径小于所述上针外径,所述上针的针尖位于所述通孔内但不穿过所述通孔。
[0136]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带混药器的硬双接口,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0137]在所述混药器的所述基座上相对于所述混药通道的另一侧,设有一输液通道。
[0138]如上所述的硬双接口,其特征在于:
[0139]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基座一体成型;
[0140]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混药通道并排平行设置。
[0141]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带硬双接口的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
[0142]所述硬双接口是如上任一所述的硬双接口。
[014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混药器的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器是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
[0144]所述混药器通过所述基座与所述软袋接合在一起。
[0145]如上所述的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
[0146]还包括一输液接口,所述输液接口设置在所述混药器同侧,或者设置在与所述混药器相对的另一侧。
【附图说明】
[0147]图1基座及混药杯截面图
[0148]图2胶塞顶视图
[0149]图3弹性卡座截面图
[0150]图4十字针
[0151]图5通孔侧开的十字针
[0152]图6通孔侧开的十字针立体图
[0153]图7包覆有弹性可伸缩膜的十字针
[0154]图8可伸缩膜压缩后的十字针
[0155]图9安装弹性卡座及十字针后的混药器
[0156]图10十字针与弹性卡座一体化结构图
[0157]图11安装有一体化弹性卡座的混药器结构图
[0158]图12内设弹性卡爪的混药杯截面图
[0159]图13安装有十字针的混药器
[0160]图14西林瓶装进混药器后的结构图
[0161]图15带易折柄的混药器
[0162]图16带混药器的输液软袋
[0163]图17加强结构混药杯
[0164]图18加强结构盖板
[0165]附图标记说明:I输液软袋、2基座、3混药杯,3-1杯壁,3-2杯底,3-3混药杯加强筋、4弹性卡座,4-1弹性卡爪,4-2环形突起,4-3中心孔,4-4支撑柱,4-5底板,4-6卡环、5十字针,5-1针板,5-2上针,5-3下针,5-4侧孔,5-5针尖、6胶塞,6-1穿刺区,6-2凸环/凹槽,6-3凸环/凹槽、7混药通道、8隔膜、9西林瓶、10易折柄、11输液通道,12盖板,12-1通孔,12-2盖板加强筋、13密封膜
【具体实施方式】
[016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167]第一实施例
[0168]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2,混药杯3,隔膜8以及混药通道7,上述由基座2、混药杯3、隔膜8及混药通道7构成的混药器本体结构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
[0169]胶塞6安放于混药通道中,位于隔膜8之上。
[0170]如图3所述的弹性卡座4安放于混药杯中,如图4-8所示的十字针5安放于弹性卡座4中,从而形成如图9所示的混药器,在弹性卡座4和十字针5安装完毕后,在混药杯3的杯口位置安放有盖板12,然后覆盖密封膜13对混药杯进行密封。[0171 ]可以理解的是,输液通道11,可以和上述混药器本体结构一起一体成型,也可以在软袋制袋时采用另外的输液接口。
[0172]混药通道7穿过基座2向上延伸直通混药杯3的杯底3-2,隔膜8的作用是隔绝药液与胶塞的直接接触,做到使用前的完全密封,理论上可以位于胶塞6之下的混药通道中的任何位置,譬如图1、11所示的隔膜8紧贴于胶塞6之下;又或者如图9、12、13所示的,隔膜8位于胶塞之下的位置。不过考虑到如果隔膜8位置过低的话,导致十字针5的下针5-3过长,故而优选的是隔膜8位于胶塞6之下且紧贴着胶塞6的下表面。
[0173]胶塞6安放在混药通道中,隔膜之上。胶塞的作用是保证下针5-3在穿刺胶塞6与隔膜8之后,药液从隔膜8与下针5-3外壁之间的缝隙中流出后不至于渗出混药通道,也就是说,胶塞6的外径与混药通道的内径相匹配,使得胶塞6与混药通道紧密接触。
[0174]优选的是,胶塞6上表面与杯底3-2上表面基本平齐或略高于上表面,如此一来,如图3所示的弹性卡座4的下表面,压住胶塞6的上表面。
[0175]作为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隔膜8位于胶塞6之下且紧贴着胶塞6的下表面,可以更好的防止药液在下针刺穿隔膜后渗入混药通道。尤其是,如图2所述的胶塞表面上设有由凸环或凹槽6-2、6-3限定的较薄的穿刺区6-1,与胶塞上的凸环或凹槽相对的是,隔膜8上表面相应的位置也设有凹槽或凸环。显而易见的是,胶塞上的凸环或凹槽与隔膜8上的凹槽或凸环相互嵌合,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止药液渗漏的目的。
[0176]设置有相互嵌合的凹槽或凸环的胶塞6与隔膜8,在弹性卡座4对胶塞6形成一个挤压作用后,能够完全杜绝混药之后药液的渗漏。
[0177]对于如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