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5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尔夫球运动器具部件,特别是一种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习用的美国专利第5,967,903号‘具夹层构造的高尔夫杆头及其制造方法’中的高尔夫杆头包含杆头本体10’、打击面板20’及夹层21’。
杆头本体10’为由不锈钢等金属材质制成,其设有贯通下面及背面的开口11’,开口11’的内周缘形成阶梯部12’。
打击面板20’及夹层21’可由正面嵌入杆头本体10’的开口11’内,并固设在阶梯部12’上。打击面板20’为由麻钢(maraging steel)、钛合金等硬质金属制成。夹层21’则由铝、青铜等软质金属制成。
借由打击面板20’及夹层21’构成的复合结构,使高尔夫球杆头在进行击球时,将能利用夹层21’的软质金属材质吸收打击面板20’击球产生的震动,以增加打击者手部握持的舒适度,并提升击球准确性。
尽管如此,然而上述打击面板20’及夹层21’的复合结构实际上仍存在下列其他问题1、在高尔夫球撞击打击面板20’的前后,夹层21’通常随着打击面板20’同步产生弹性变形及往复振荡,直到恢复静止状态。但是,在力学分析上,处于动态的夹层21’在吸震能力上远小于相对处于静态时的吸震能力。换言之,铁质高尔夫球杆头的吸震性大多取决于杆头本体的阻尼值,但却与打击面板20’及夹层21’的复合结构无绝对正相关性。
2、夹层21’紧密结合在打击面板20’的背面,因而限制打击面板20’的弹性变形程度,进而降低其远距离击球能力。
3、由于打击面板20’及夹层21’为由不同材质制成,因而具有不同弹性变形系数。是以在数次击球后,打击面板20’及夹层21’的弹性变形程度不一致将导致两者的结合构造发生松动或分离,因而在击球时时,使得打击面板20’及夹层21’互相敲击而产生震动异音。
4、就结合方式而言,若打击面板20’及夹层21’采用黏着剂黏着成一体时,则易受限于黏着剂不耐高温的限制,而使复合结构不适于使用习用的焊接方式结合于杆头本体10’。虽然打击面板20’及夹层21’可选用爆炸焊接方式紧密结合成一体,但以爆炸焊接方式结合的制程将使制造成本大幅增加而不符合经济效益。
5、最重要的是由于夹层21’的软质金属材质具有可塑性,因此,在长期受力下,介于阶梯部12’及打击面板20’之间的夹层21’在结合位置将倾向发生塑性变形,进而影响杆头本体10’、打击面板20’及夹层21’相互间结合的可靠度,导致结合部位龟裂、产生间隙或击球异音,甚至造成打击面板20’及夹层21’的脱落。
因此,仍有必要对习知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的结构进行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吸震能力、增加击球舒适度、强化结构强度、简化制程、降低加工成本、增加重心调整裕度及附加价值的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
本发明包括杆头本体、打击面板及吸震背板;杆头本体至少在背面设有开口;打击面板形成于杆头本体正面;吸震背板固设于杆头本体背面开口上,并与打击面板呈保持间隔设置的不接触状态。
其中杆头本体背面开口内周缘相对打击面板间隔形成供吸震背板支撑的阶梯部。
打击面板一体成型形成于杆头本体正面。
杆头本体设有贯通正面及背面的开口,开口近正、背面内周缘分别形成相间隔且分别借以支撑打击面板及吸震背板的阶梯部。
吸震背板周缘一体弯折形成对应并嵌置于杆头本体开口内周缘的环壁。
吸震背板环壁抵靠于杆头本体开口正面阶梯部的背面。
杆头本体底部向后延伸形成延伸部。
杆头本体底部形成嵌置配重块的容室。
吸震背板形成中心孔。
吸震背板形成中心孔及数个放射状孔。
吸震背板为由吸震材料制成的预压成型板;吸震材料为轻质金属、碳纤维、克拉纤维、钛金丝。
轻质金属为镁、铝、钛及其合金。
由于本发明包括杆头本体、打击面板及吸震背板;杆头本体至少在背面设有开口;打击面板形成于杆头本体正面;吸震背板固设于杆头本体背面开口上,并与打击面板呈保持间隔设置的不接触状态。借由在杆头本体背面开口相对打击面板间隔设置呈与打击在板不接触状态的吸震背板克服了习用结构存的吸震性不足、限制打击面板弹性变形空间、产生击球异音、仅适用非焊接结合制程及结合部位易产生间隙而影响使用寿命的缺点,确实可增益总阻尼、提升吸震能力、提高握持舒适度增加重心高速裕度、简化加工制程及增加附加价值。不仅提升吸震能力、增加击球舒适度、强化结构强度,而且简化制程、降低加工成本、增加重心调整裕度及附加价值,从而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图1、为习用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打击面板结构示意立体图(形成中心孔)。
图9、为本发明打击面板结构示意立体图(形成中心孔及放射状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杆头本体10、打击面板20及吸震背板30。
杆头本体10与打击面板20为由不锈钢、钛合金、碳钢、特殊钢等金属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
杆头本体10正面一体成型形成打击面板20,其背面设有开口11,开口11内周缘相对打击面板20间隔形成阶梯部13。
吸震背板30较佳为由碳纤维(graphite)材质的无纬(uni-direction;UD)布、平织布或斜纹布等形成预压成型的碳纤维板。
如图3所示,组装时,吸震背板30可利用适当方式固定在杆头本体10上开口11的阶梯部13上,例如以黏着方式固定,其使用的黏着剂较佳为环氧树脂胶,但亦可选自其他蒸发型(solvent-release type)、感压型(pressure-sensitive type)、感热型(heat-sensitive type)或反应型(chemically-reactive type)的黏着剂。吸震背板30稳固支撑固定于杆头本体10上开口11的阶梯部13上以封闭开口11,并与打击面板20呈保持适当距离的不接触状态。
使用时,借由吸震背板30相对增益杆头本体10的阻尼,因而可在击球时有效提升本发明整体吸震能力,进而提高打击者手部握持的舒适度。
同时,由于吸震背板30呈与打击面板20不接触状态,因而,在击球时,吸震背板30不会直接受到打击面板20弹性变形的影响,故能相对保持静态,以确保其吸震效果。
再者,吸震背板30稳固地支撑及抵撑于杆头本体10上开口11内周缘,其不但有利于相对强化杆头本体10的结构强度,而且亦可降低对杆头本体10其他部位的配重及结构强度的需求,因而有利于向后延伸或依需求调整整体重心。
另一方面,由于吸震背板30封闭杆头本体10背面的开口11,因而,吸震背板30可掩饰开口11内未经细部加工的部分,例如铸造造成的模线或毛边,故能减少加工修除的步骤,从而降低加工成本及简化加工制程。
再者除了碳纤维材质外,吸震背板30亦可为轻质金属板或由碳纤维、克拉纤维及钛金丝混编的预压复合板。
金属为可选自密度小于4.8g/cm3的轻质金属或合金,特别是镁、铝及其合金。
克拉纤维为杜邦公司出品的Kevlar R聚醯胺甲酸脂纤维[PPTA,poly(p-phenylene terephthalamide)]。
钛金属为由钛或钛合金制成的细丝。借由限制吸震背板30的物理机械性质条件,例如密度、弹性强度(tensile strength)、弹性模数(tensilemodulus)、延伸率(elongation)、HV硬度(hardness HV)及厚度,将可有利于降低本发明重心位置,并产生清脆的击球声音。
同时,由于碳纤维呈黑色、克拉纤维呈金色及钛金属丝呈银色,因此,借由单独或混编使用碳纤维、克拉纤维及钛金丝,本发明亦能选择使吸震背板30的外表面具有黑、金及银相间的色彩及纹路变化,因而能美化及装饰后续杆头成品的外观,进而增加本发明的附加价值。
实施例二如图4、图5所示,本发明包括杆头本体10a、打击面板20a及吸震背板30。
杆头本体10a与打击面板20a为由适当方式组合而成,并可选择由不同金属材质制成。
杆头本体10a设有贯通正面及背面的开口11a,开口11a近正、背面内周缘分别形成相间隔且借以支撑嵌置于开口11a内周缘打击面板20a及吸震背板30a的阶梯部12a、13a。杆头本体10a由底部向后延伸形成延伸部14a。
吸震背板30较佳为由碳纤维(graphite)材质的无纬(uni-direction;UD)布、平织布或斜纹布等形成预压成型的碳纤维板。
如图5所示,组装时,打击面板20a借由各种焊接、黏合、机械嵌合或螺固的方式结合于杆头本体10a上开口11a内周缘并支撑于开口11a正面的阶梯部12a上。例如打击面板20a可利用为激光焊接、电子束焊接、电浆焊接的高能量焊接或氩焊结合于杆头本体10a上开口11a内周缘。吸震背板30可利用适当方式固定在杆头本体10a上开口11a内周缘并支撑于开口a背面的阶梯部13a上,以使吸震背板30稳固支撑固定于杆头本体10a开口11a背面的阶梯部13a上以封闭开口11a,并与打击面板20a呈保持适当距离的不接触状态。
借此,吸震背板30不但可增益总阻尼、提升整体吸震能力、提高握持舒适度及简化加工制程,而且吸震背板30搭配延伸部14a更能大幅向后及向下调整本发明整体重心位置,以增加惯性矩及远距离击球能力。
实施例三如图6、图7所示,本发明包括杆头本体10b、打击面板20b、吸震背板30b及配重块40b。
杆头本体10b与打击面板20b为由适当方式组合而成,并可选择由不同金属材质制成。
杆头本体10b设有贯通正面及背面的开口11b,开口11b近正面内周缘形成借以支撑嵌置于开口11b内周缘打击面板20b的阶梯部12b。杆头本体10b底部形成嵌置配重块40b的容室15b。
吸震背板30b较佳为由碳纤维(graphite)材质的无纬(uni-direction;UD)布、平织布或斜纹布等形成预压成型的碳纤维板,其周缘一体弯折形成对应并嵌置于杆头本体10b开口11b内周缘的环壁31b。
如图7所示,组装时,打击面板20b借由各种焊接、黏合、机械嵌合或螺固的方式结合于杆头本体10b上开口11b内周缘并支撑于开口11b正面的阶梯部12b上。例如打击面板20b可利用为激光焊接、电子束焊接、电浆焊接的高能量焊接或氩焊结合于杆头本体10b上开口11b内周缘并支撑于开口11b正面的阶梯部12b上。吸震背板30b直接利用环壁31b嵌入杆头本体10b开口11b内,并由环壁31b外周缘胶黏结合于开口11b内周缘,因而进一步增加结合面积、结合强度及吸震面积。再者,环壁31b亦可选择抵靠于阶梯部1 2b背面,使吸震背板30b稳固固定于杆头本体10b开口11b内周缘以封闭开口11b,并与打击面板20b呈保持适当距离的不接触状态。借此,击球时,打击面板20b产生的击球震动可迅速经由阶梯部12b及环壁31b传递至吸震背板30b,因而进一步提升吸震效果。配重块40b嵌置于杆头本体10b底部容室15b内,借以向后及向下调整本发明整体重心位置,以增加惯性矩及远距离击球能力。
如图3(图5)所示,若吸震背板30完全密封开口11(11a),则在击球时,打击面板20(20a)产生的弹性变形及前后摆动的动作可能使开口11(11a)内的密封空气形成增压或减压,虽然其增压或减压的量极微小,但仍可能在长期使用后稍微造成吸震背板30在结合位置倾向发生松动。
因此,可如图8所示,在吸震背板30c上进一步形成中心孔32c。
亦可如图9所示,在吸震背板30d上形成中心孔32c及数个放射状孔33c。
借此,吸震背板30c(30d)可利用中心孔32c(或中心孔32d及放射孔33d)而在不影响结合强度及支撑强度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发生因开口11(11a)内的密封空气增、减压而造成吸震背板30c(30d)在结合位置倾向发生松动的现象,并同时增益吸震背板30c(30d)的外观及视觉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借由在杆头本体背面开口相对打击面板间隔设置呈与打击在板不接触状态的吸震背板克服了习用结构存的吸震性不足、限制打击面板弹性变形空间、产生击球异音、仅适用非焊接结合制程及结合部位易产生间隙而影响使用寿命的缺点,确实可增益总阻尼、提升吸震能力、提高握持舒适度增加重心调整裕度、简化加工制程及增加附加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它包括杆头本体、打击面板及吸震背板;杆头本体至少在背面设有开口;打击面板形成于杆头本体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震背板固设于杆头本体背面开口上,并与打击面板呈保持间隔设置的不接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头本体背面开口内周缘相对打击面板间隔形成供吸震背板支撑的阶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击面板一体成型形成于杆头本体正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头本体设有贯通正面及背面的开口,开口近正、背面内周缘分别形成相间隔且分别借以支撑打击面板及吸震背板的阶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震背板周缘一体弯折形成对应并嵌置于杆头本体开口内周缘的环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震背板环壁抵靠于杆头本体开口正面阶梯部的背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头本体底部向后延伸形成延伸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头本体底部形成嵌置配重块的容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震背板形成中心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震背板形成中心孔及数个放射状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震背板为由吸震材料制成的预压成型板;吸震材料为轻质金属、碳纤维、克拉纤维、钛金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金属为镁、铝、钛及其合金。
全文摘要
一种吸震背板与打击面板间隔设置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为提供一种提升吸震能力、增加击球舒适度、强化结构强度、简化制程、降低加工成本、增加重心调整裕度及附加价值的高尔夫球运动器具部件,提出本发明,它包括杆头本体、打击面板及吸震背板;杆头本体至少在背面设有开口;打击面板形成于杆头本体正面;吸震背板固设于杆头本体背面开口上,并与打击面板呈保持间隔设置的不接触状态。
文档编号A63B53/04GK1651115SQ20041003951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5日
发明者侯文清, 陈建同, 陈宇宏 申请人:楠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