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7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品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物品夹持装置,尤指一种方便将具杆柄的物品夹持、取出,且可有效地系统化整理的物品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生活上经常使用的日常用品如扫把、拖把或雨伞等用品,常在使用后因没有适当的置放位置,而随意的搁置于墙边,常因无意的碰触而造成倾倒,进而导致室内杂乱不堪;再者,若是将扫把直接置放于地面时,其扫毛因承受重力而极容易翘起变形导致无法使用,而拖把若直接置放于地面时,则会因潮湿纳垢而容易滋生细菌。由此,便有使用者将扫把或具有杆柄的物品绑上套索,再直接于墙面打上挂钉,方便将扫把、拖把或雨伞等用品悬挂于墙面上;然而,一般家庭或公司为了美观皆不愿在墙面上打钉来破坏美感,且在墙面上打上挂钉后,也极易因突出墙面的挂钉而导致人员于该处活动时造成伤害;再者,申请人曾分别于1993年7月7日及2000年12月16日提出「物品夹持装置」及「一种具简易安装的夹持器结构」的新型专利申请案,且获核准并分别公告为TW第219099及518956号,而上述两案于使用时,均是将物品由夹口处推入,进而使夹持体沿齿轨滚动移开,并当放开物品时,即可通过夹持体的摩擦力及夹持体啮合于齿轨的设计,带动夹持体向被夹持物移动形成夹持作用;然而,上述虽然可确实有效达到夹持物品的目的,但是在夹持物品时若是物品过重或过轻时,则会导致夹持体与物品间的摩擦力不足,而无法达到或降低夹持的效果;再者,申请人为有效增加夹持体与物品间的摩擦力,即于夹持体的内侧套设一橡胶材质所制成的垫圈,但是却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垫圈常常会产生偏移或脱落,进而卡在夹持体的齿轮与座体的齿轨间,造成夹持体无法滚动且失去夹持作用。
由此,要如何设法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缺陷与不便,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夹持装置,该装置通过弹性体来使夹持元件于嵌置槽处形成一弹性旋动位移,进而可于欲夹持物上形成一迫紧夹持力,以此可方便夹持、取出,于操作上十分简单,并辅以止滑垫来增加与欲夹持物的摩擦力,便可轻易夹持过重或过轻的物品,进而可有效地系统化整理具杆柄的物品。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物品夹持装置,包括有座体、夹持元件组成,其中该座体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嵌置槽,并于嵌置槽一侧连通有开口,而远离开口另侧则设有抵持面,其特征是,该夹持元件设置于嵌置槽处,且夹持元件具有一轴部,并于轴部与座体间设有弹性体,弹性体受力时,其夹持元件为朝开口处形成一弹性旋动位移,而弹性体未受力时则复位于嵌置槽处。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夹持装置可改善现有用的技术关键在于本实用新型仅须利用夹持元件的弹性旋动位移,来于欲夹持物品的杆柄上形成一迫紧夹持力,并辅以止滑垫来增加与夹持物的摩擦力,如此可轻易夹持过重或过轻的物品,然而,现有技术用的夹持体与齿轨的啮合设计,易因制作时的公差,或是长时间滚动磨损,而导致夹持体于齿轨上无法有效滚动囓合,进而易于卡齿而无法滚动,如此须将整组零件汰换,其使用寿命亦无法有效延长;但,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体若弹性疲乏时,仅须更换弹性体后即可再使用,如此可增加再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仅须以较少的零件即可达成紧密夹持、易于拿取的功效。
故,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夹持元件的弹性旋动位移来使欲夹持物于嵌置槽内形成一迫紧夹持力为主要保护重点,并辅以止滑垫来增加与欲夹持物的摩擦力,进而可方便取放具杆柄的物品,于操作上十分简单,且使用非常广泛,举凡日常用品如扫把、拖把、雨伞等具有杆柄的物品,亦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夹持装置来有效地系统化整理。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使用前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使用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座体11嵌置槽 13抵持面12开口2夹持元件21轴部 23止滑垫22弹性体3扫把31握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及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夹持装置由座体1及夹持元件2所组成,故就本案的主要结构特征详述如后;其中该座体1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嵌置槽11,并于嵌置槽11一侧连通有开口12,而远离开口12另侧则设有抵持面13。
如图2所示,该夹持元件2设置于嵌置槽11处,且夹持元件2具有一轴部21,并于轴部21与座体1间设有弹性体22,该弹性体22可为一扭力弹簧,并于弹性体22受力时,其夹持元件2为朝开口12形成一弹性旋动位移,而弹性体22未受力时则复位于嵌置槽11处,另于夹持元件2外缘套设有止滑垫23,且止滑垫23可为橡胶材质所制成,亦可与夹持元件2一体成型所构成。
请同时参阅图1、2、3、4、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于使用前的前视图、于使用时的示意图及于使用后的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夹持装置欲夹持具杆柄的物品时,可先将物品夹持装置固定于壁面上,使用者即可将欲夹持的物品,如扫把3的握杆31由下而上的置入座体1的嵌置槽11内,且握杆31的端缘会先触碰到夹持元件2底部,进而推动夹持元件2,并透过轴部21作为支点来使夹持元件2朝开口12弹性旋动位移,并使夹持元件2的弹性体22受力呈一旋紧状态(如图4所示),当握杆31完全置入座体1的嵌置槽11内后,其旋紧中的弹性体22即会产生弹性复位力,来带动夹持元件2朝嵌置槽11弹性旋动复位,进而于握杆31处形成一迫紧夹持力,便可将握杆31夹持于夹持元件2与嵌置槽11的抵持面13间(图5所示),并同时利用夹持元件2上的止滑垫23来加强与握杆31接触的摩擦力,进而可更稳固的夹持;如欲取下扫把3时,仅须将握杆31稍微向上提起,即可带动夹持元件2朝开口12弹性旋动位移,以此可轻易地将扫把3取出,以达到方便置放及拿取的功效,进而可有效整理具杆柄的物品。
请继续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于使用时的前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轴部21是位于夹持元件2的偏心处,藉此可使夹持元件2形成旋动偏摆位移来夹持握杆31,而本实用新型亦可于夹持元件2上以同心轴部21的方式实施,其夹持元件2为部分凸出于嵌置槽11处,于夹持的物品时,仅须使握杆31推抵夹持元件朝开口12弹性旋动位移,并使夹持元件2的弹性体22受力呈一旋紧状态,当握杆31完全置入座体1的嵌置槽11内后,其旋紧中的弹性体22即会产生弹性复位力,来带动夹持元件2朝嵌置槽11弹性旋动复位,进而于握杆31处形成一迫紧夹持力,如此,便可将握杆31夹持于夹持元件2与嵌置槽11的抵持面13间。
另,上述嵌置槽11的抵持面13亦可依使用者的需求或设计来进一步设有止滑垫,如此可于欲夹持物品的杆柄二侧形成有更大的摩擦力,以有效紧密的夹持具杆柄的物品。
此外,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元件2设置可视使用者的需求或设计的不同而于嵌置槽11一侧或同时于嵌置槽11二侧实施,且嵌置槽11的宽度大小可依欲夹持物品的杆柄直径大小来加宽或缩减,亦可依欲夹持物品的重量考量,来于嵌侧槽11一侧或二侧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夹持元件2,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形式皆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上述详细说明中仅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此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举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物品夹持装置,包括有座体、夹持元件组成,其中该座体一侧为设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嵌置槽,并于嵌置槽一侧连通有开口,而远离开口另侧则设有抵持面,其特征是,该夹持元件设置于嵌置槽处,且夹持元件具有一轴部,并于轴部与座体间设有弹性体,弹性体受力时,其夹持元件为朝开口处形成一弹性旋动位移,而弹性体未受力时则复位于嵌置槽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该夹持元件外缘为套设有止滑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元件,其特征是,该止滑垫可与夹持元件为一体成型所制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元件,其特征是,该止滑垫可为橡胶材质所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该弹性体可为一扭力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该抵持面可进一步设有止滑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物品夹持装置,包括有座体及夹持元件所组成,其中该座体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嵌置槽,并于嵌置槽一侧连通有开口,且远离开口另侧则设有抵持面,而夹持元件设置于嵌置槽处,且夹持元件具有一轴部,并于轴部与座体间设有弹性体,当弹性体受力时,其夹持元件朝开口处形成一弹性旋动位移,而弹性体未受力时则复位于嵌置槽处,如此,便可将欲夹持的物品夹于嵌置槽的抵持面与夹持元件间,以此形成一迫紧夹持力,进而可方便夹取具杆柄的物品,且有效地系统化整理具杆柄的物品,以达到操作简单、适用性广泛的目的。
文档编号A45F5/00GK2764300SQ20052000247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4日
发明者黄秋逢 申请人:阳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