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部件、夹持部件以及具有支撑部件和夹持部件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4207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支撑部件、夹持部件以及具有支撑部件和夹持部件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部件、夹持部件以及具有支撑部件和夹持部件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支撑部件(1),细长物体(29)可附接至该支撑部件;以及夹持部件(2)。附接接片(13)穿过形成在夹持部件(2)上的附接开口(21;24;25;27)进行接合,从而使得细长物体(29)可附接至载板(32)。
【专利说明】
支撑部件、夹持部件以及具有支撑部件和夹持部件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附接细长物体的支撑部件。
[0002]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的用于插接至载板上的夹持部件。
[000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涉及一种具有支撑部件和夹持部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4]所谓的电缆扎带(其需要被引导穿过尤其形成在载板中的锚固开口)或者所谓的电缆支架(其需要被插入形成在载板中的锚固开口中并且借助安装法兰被锁定)在实践中用于将细长物体尤其附接至载板。
[0005]插接到载板上的夹持部件可在EP022746A1中获知,其具有支撑部分、与支撑部分相对的接触部分以及连接支撑部分和接触部分的端面部分。之前已知的夹持部件具有形成在接触部分上的、用于接收螺纹的接合结构。当夹持部件被定位在具有与插入开口对准定位的接合结构的载板上时,紧固螺钉可被拧入至夹持部件中。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附接细长物体的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连接至夹持部件。
[0007]该支撑部件用于附接细长物体并包括细长的载体条和细长的固定接片,该固定接片能够定位在与所述载体条相关的预装配位置和最终装配位置中,该最终装配位置沿所述载体条的方向延伸,在该最终装配位置,所述固定接片与所述载体条以一定距离定位。所述固定接片以铰接方式连接至所述载体条。所述固定接片经由铰链连接至所述载体条,该铰链具有通过材料厚度减小而形成的铰接接头。
[0008]此外,至少一个卡接钩被一体模制在所述载体条上,该至少一个卡接钩在所述最终装配位置中接合在所述固定接片背面。存在两个相对定位的卡接钩并且在所述最终装配位置中,所述固定接片位于所述卡接钩之间。彼此以一定距离定位的两个接片基座被一体模制至所述载体条上,每个所述接片基座具有一接收开口,所述固定接片在所述最终装配位置中位于该接收开口中。
[000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夹持部件,其特征在于,将用于附接细长物体的支撑部件连接至载板的过程非常容易操作。
[0010]该夹持部件用于插接至载板上并具有支撑部分、与该支撑部分相对的接触部分以及连接该支撑部分和该接触部分的端面部分,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对准的固定开口,细长的固定接片能够通过这些固定开口插入至所述夹持部件的最终装配位置中。两个固定开口形成在所述端面部分的相对定位的边缘侧。至少两个固定开口形成在联接区域上,该联接区域形成在支撑部分上。固定开口形成在成角度的固定舌部中。
[0011]最后,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用于附接细长物体的支撑部件和具有用于插接至载板上的夹持部件的装置,借助该装置,细长物体能够以非常简单的方式附接至载板。其中,所述固定接片(13)穿过两个固定开口(21,28; 24,25; 26,27)进行接合或者接合在所述端面部分(20)背面。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该支撑部件包括细长的载体条和细长的固定接片,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件中存在能够被定位在预装配位置和最终装配位置中的固定接片,该固定接片在最终装配位置中沿载体条的方向延伸并且与与该载体条以一定距离定位,由此使得该固定接片能够以非常简单的方式,从预装配位置起在拟定最终装配位置之后,用于尤其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件处的附接目的。
[0013]所述固定接片以铰接方式连接至所述载体条。所述固定接片经由铰链连接至所述载体条,该铰链具有通过材料厚度减小而形成的铰接接头。至少一个卡接钩被一体模制在所述载体条上,该至少一个卡接钩在所述最终装配位置中接合在所述固定接片背面。存在两个相对定位的卡接钩,并且在所述最终装配位置中,所述固定接片位于所述卡接钩之间。彼此以一定距离定位的两个接片基座被一体模制至所述载体条上,每个所述接片基座具有一接收开口,所述固定接片在所述最终装配位置中位于该接收开口中。
[0014]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插接至载板上的夹持部件,该夹持部件具有支撑部分、与该支撑部分相对的接触部分以及连接该支撑部分和该接触部分的端面部分,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对准的固定开口,细长的固定接片能够通过这些固定开口插入至所述夹持部件的最终装配位置中。两个固定开口形成在所述端面部分的相对定位的边缘侦U。至少两个固定开口形成在联接区域上,该联接区域形成在支撑部分上。固定开口形成在成角度的固定舌部中。
[0015]所述固定开口被配置用于接收特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件的细长的固定接片,所述固定接片穿过两个固定开口进行接合或者接合在所述端面部分背面,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件能以非常简单的方式用于将物体连接至载板。
[0016]最后,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支撑部件和夹持部件的装置中,细长物体在连接支撑部件和夹持部件之后能够以非常简单的方式附接至载板。
【附图说明】
[0017]下文通过参考附图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和优点,附图如下:
[0018]图1以支撑部件的载体条的支承侧的视角,以立体图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件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件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实施例,
[0019]图2以远离支承侧的附接侧的视角,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实施例,
[0020]图3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2的实施例,其中包括通过缠绕带被附接至支撑部件的电缆束,并且包括在被推到夹持部件上之前的载板,
[0021]图4以剖视图示出了在被插接至载板之后的根据图1的实施例,其中包括根据图3的电缆束,
[0022]图5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支撑部件和夹持部件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还示出了对应于图3的被装配至支撑部件的电缆束以及载板,与根据图1和图2的装置相比,支撑部件在夹持部件上的固定有所改变,
[0023]图6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支撑部件和夹持部件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还示出了对应于图3的被装配至支撑部件的电缆束以及载板,与根据图1和图5的装置相比,支撑部件在夹持部件上的固定有所改变,
[0024]图7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支撑部件和夹持部件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还示出了对应于图3的被装配至支撑部件的电缆束以及载板,与根据图1、图5和图6的装置相比,支撑部件在夹持部件上的固定有所改变,
[0025]图8以对应于图2的立体图示出了相对于根据图1和图2的实施例被修改的支撑部件,以及
[0026]图9以对应于图1和图8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件I的实施例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件2的实施例。
[0028]优选由硬的弹塑性材料制成的支撑部件I具有细长的、窄的载体条3,该载体条在图中具有面向观察者的平坦的顶侧,该顶侧形成有位于中间位置处的中间部分4和位于该中间部分两侧的两个侧部分5、6。在侧部分5的远离中间部分4的端部处,在横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定位的两个卡接钩7、8被一体模制在载体条3的与所述顶侧相反的底侧上,并且形成在卡接钩7、8上的卡接突出部9相互面对。以与卡接钩7、8相同的方向远离载体条3延伸的边缘板10被一体模制在另一个侧部分6的远离中间部分4的端部上。
[0029]在中间部分4和带有边缘板10的侧部分6之间的过渡区域中,铰接基座11被一体模制到所述底侧上,该铰接基座从载体条3突出,并且通过薄膜铰链(film hinge)12将朝向卡接钩7、8的方向延伸的固定接片13—体安装在该铰接基座11上,薄膜铰链12是指通过材料厚度减小而形成的铰接接头。固定接片13从薄膜铰链12延伸至侧部分5,该侧部分5的与中间部分4相对的端部带有卡接钩7、8,因此在图1所示的支撑部件I的最终装配位置中,固定接片13的与薄膜铰链12相对的端部设置在卡接钩7、8之间,并且通过被模制到卡接钩7、8上的卡接突出部9被固定。
[0030]另外,从根据图1的说明得出,在中间部分4和带有卡接钩7、8的侧部分5之间的过渡区域中,侧向止档14形成在载体条3的面向固定接片13的侧面上,该侧向止档在与卡接钩
7、8或边缘部分10相同的方向上从底侧延伸出来,并且一方面将固定接片13侧向固定,并且另一方面限定了在铰接基座11和侧向止档14之间的接收空间15,该接收空间15在纵向上的延伸对应于中间部分4的延伸。
[0031]根据图1的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件2的实施例,优选设计为由金属条制成的一体式冲压弯曲部件,其具有基面为矩形的接触部分16,端部部分17从该基面起在自由边缘侧倾斜延伸。夹持部件2还形成为具有两个爪舌18、19,所述爪舌模制在端部部分17上且在端部部分17的平面上,在接触部分16的方向上远离端部部分17延伸。
[0032]在与端部部分17相对的边缘侧,接触部分16与端面部分20连接,该端面部分20基本上相对于接触部分16以直角取向。在接触部分16和端面部分20的过渡区域中,在中间位置处形成有呈固定开口形式的载板侧的端面开口 21。
[0033]端面部分20在其与接触部分16相对的一侧连接有支承部分22,该支承部分22以一定的方位在接触部分16的方向上远离端面部分20延伸。支承部分22在其与接触部分16相对的一侧的中间区域中形成为具有隆起的联接区域23,为了避免支撑部件I的强制变形,该隆起的联接区域23优选被设计为如此从支承部分22的边缘区域突出:即支撑部件I的卡接钩7、8的自由端和边缘板10的自由端最多延伸至支承部分22的面向接触部分16的底侧。作为其他的固定开口,联接区域23具有两个对置的横向开口24、25,横向开口24、25的连接线平行于端面部分20延伸,并且作为其他的固定开口,具有纵向开口 26、27,每个纵向开口分别相对于横向开口24、25偏转90度,并且所述纵向开口的连接线与端面部分20成直角定向。
[0034]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面向端面部分20的纵向开口26直接连接与载板侧的端面开口 21相对定位的位于顶侧的端面开口 28,作为位于端面部分20和支承部分22之间的过渡区域的其他的固定开口。
[0035]在根据图1的示例性装置中,支撑部件I的固定接片13延伸穿过横向开口24、25,其中与支承部分22相对的联接区域23的盖部分位于接收空间15内。接收空间15在载体条3的纵向上的净空以下方式定义尺寸:即根据图1的装置中的夹持部件2可以在铰接基座11和侧向止档14之间的一定的移位路径范围内进行移位。
[0036]图2以支撑部件1(带有卡接钩7、8和边缘板10)的底侧的视角,示出了根据图1的示例性装置的立体图。从图2可以明显看出,当夹持部件2在固定接片13的未示出的预装配位置(与最终装配位置相对地远离载体条3有角度地指向)中已经被推至固定接片13上之后,形成在卡接钩7、8上的两个卡接突出部9在图2所示的支撑部件I的最终装配位置中,接合在固定接片13的与铰链基座11相对的自由端的背面。
[0037]图3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2的支撑部件I和夹持部件2的示例性装置,以及作为细长物体例子的细长电缆束29,该电缆束设置在载体条3的与卡接钩7、8和边缘板10相对的顶侧,并且在载体条3上具有呈编织带或者搭扣带形式的、例如设置在侧部分5、6的区域内的缠绕带30、31。另外,图3直接示出了载板32,借助该载板32,当包括支撑部件I和夹持部件2的装置(并且具有装配在其上的电缆束29)在载板32的边缘侧的方向上移动时,夹持部件2可从面向端部部分17的一侧与载板32相连。
[0038]图4以剖视图示出了由根据图1和2的支撑部件I和夹持部件2组成的示例性装置(根据图3的电缆束29装配在其上),该装置处于插接至载板32中的位置上。从根据图4的图示可以明显得到的是,爪舌18、19与载板32接合,并且达到非常高的拉出力,以防止包括支撑部件I和夹持部件2的装置从载板32意外拉离或松脱。此外从根据图4的图示中也可以得出,卡接钩7、8和边缘板10(在图4中不可见)支撑在载板32的与接触部分16相对的一侧上,并且因此使载体条3稳定。
[0039]图5以立体图示出了在装置的另一个示例中的根据图1和2的支撑部件I和夹持部件2的实施例,在该图中,固定接片13现在延伸经过纵向开口 26、27。当电缆束29被放置在载体条3上并且借助缠绕带30、31固定到载体条3上时,电缆束29现在可以通过安装夹持部件2以与根据图3的取向成直角的取向连接至载板32。
[0040]图6示出了支撑部件I和夹持部件2的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在根据图6的装置的示例中,固定接片13在夹持部件2的端面部分20背面接合,并且端面部分20基本上无间隙地位于接收空间15内。在该装置中,在安装好夹持部件2之后,借助缠绕带30、31被附接至载体条3的电缆束29可以与载板32的边缘侧平行对齐地固定。
[0041]图7以另一个立体图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2的支撑部件I和夹持部件2的另一示例,在该图中,固定接片13现在被引导穿过夹持部件2的端面开口 21、28,从而使得电缆束29(借助以缠绕带30、31被安置到载体条3上)现在在夹持部件2被推接好之后,相对于载板32的边缘侧以直角取向并附接。
[0042]通过该方式,可以利用单一类型的夹持部件2来实现支撑部件I关于夹持部件2的取向的高度可变性。
[0043 ]图8以立体图示出了对应于图2,且相对于根据图1和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修改的支撑部件I的实施例。修改在于,利用相对简单拆分的优点,只有一个卡接钩8被一体模制到载体条3上,这允许在必要时相对简单地将固定接片13从最终的装配位置解除锁定。当在图8中未示出的细长物体利用同样未在图8中示出的钩和环带被装配至支撑部件I时,该实施例是特别优选的,以允许对物体进行重复的拆分和附接。另外,模制的技术设计也更加利于生产。
[0044]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件I的另一实施例的其它立体图,在该图中,与如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同,固定接片13被设计为独立的元件并且以可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在接片基座33、34中,并且在最终装配位置中被固定地锁定在接片基座中。该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其相对高的稳定性。
[004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件I的未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中,彼此以一定距离定位的两个接片基座33、34被一体模制到载体条3上,每个接片基座具有一接收开口,固定接片13在最终装配位置中位于该接收开口中。
[0046]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件2的未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开口形成在成角度的固定舌部中。
【主权项】
1.一种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用于附接细长物体并包括细长的载体条(3)和细长的固定接片(13),该固定接片能够定位在与所述载体条(3)相关的预装配位置和最终装配位置中,该最终装配位置沿所述载体条(3)的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在该最终装配位置,所述固定接片(13)与所述载体条(3)以一定距离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片(13)以铰接方式连接至所述载体条(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片(13)经由铰链(12)连接至所述载体条(3),该铰链(12)具有通过材料厚度减小而形成的铰接接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卡接钩(7,8)被一体模制在所述载体条(3)上,该至少一个卡接钩在所述最终装配位置中接合在所述固定接片(13)背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存在两个相对定位的卡接钩(7,8),并且在所述最终装配位置中,所述固定接片(13)位于所述卡接钩(7,8)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彼此以一定距离定位的两个接片基座(33,34)被一体模制至所述载体条(3)上,每个所述接片基座具有一接收开口,所述固定接片(13)在所述最终装配位置中位于该接收开口中。7.—种夹持部件,该夹持部件用于插接至载板(32)上并具有支撑部分(22)、与该支撑部分(22)相对的接触部分(16)以及连接该支撑部分(22)和该接触部分(16)的端面部分(20),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对准的固定开口( 21,28; 24,25; 26,27),细长的固定接片(13)能够通过这些固定开口插入至所述夹持部件(2)的最终装配位置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部件,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开口(21,28)形成在所述端面部分(20)的相对定位的边缘侧。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夹持部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固定开口(24,25;26,27)形成在联接区域(23)上,该联接区域形成在支撑部分(22)上。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部件,其特征在于,固定开口形成在成角度的固定舌部中。11.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部件(I)和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部件(2)的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接片(13)穿过两个固定开口(21,28;24,25; 26,27)进行接合或者接合在所述端面部分(20)背面。
【文档编号】F16B9/02GK205423419SQ201490000451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4年2月20日
【发明人】I·豪泽, S·施梅德斯, W·特里普特
【申请人】A·雷蒙德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