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摔玩具直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5439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摔玩具直升机。



背景技术:

玩具作为开发儿童智力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而玩具直升机更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玩具,通过遥控器的操控可以让飞机飞上天空,满足孩子对飞行的渴望,能够开发孩子的想象力,但是现阶段的玩具飞机遥控距离有限,在飞行距离过远时容易出现超出遥控距离,造成飞机从控制跌落的情况,而现阶段的遥控飞机由于需要减轻整个飞机的重量,所以材质都比较轻便,不够结实,因此容易造成飞机在跌落时损坏,因此现阶段的技术存在不足,我们需要对玩具直升机跌落时的保护技术进行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摔玩具直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摔玩具直升机,包括外壳、气缸、活塞、支撑杆、底座、电机、导线、微控制器、蓄电池、弹簧、铅块、小杠杆、插孔、转动轴、降落罩、固定插片、扇叶固定片、扇叶、平衡杆和平衡块,所述外壳下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下侧与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下侧设有底座,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下侧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左右两侧各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侧设有铅块,所述铅块与小杠杆连接,所述小杠杆带扣的一端设置在插孔内,所述插孔设置在外壳两侧,所述电机上侧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降落罩,所述降落罩两端内侧设有固定插片,所述降落罩上侧设有扇叶固定片,所述扇叶固定片上设有扇叶,所述扇叶上侧设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上设有两侧设有平衡块。

优选的,所述底座之间由固定横梁连接。

优选的,所述降落罩为PVC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厚度为0.2cm。

优选的,所述杠杆下端由转轴与外壳底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摔玩具直升机设有降落罩,通过降落时直升机处于始终状态的原理,将降落罩打开,从而形成一个小的降落伞,减缓降落时的下冲力,并且放置直升机翻转,在下落到地面时,支撑腿为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放置直升机损坏,能够有效的解决玩具直升机下降容易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气缸,3、活塞,4、支撑杆,5、底座,6、电机,7、导线,8、微控制器,9、蓄电池,10、弹簧,11、铅块,12、小杠杆,13、插孔,14、转动轴,15、降落罩,16、固定插片,17、扇叶固定片,18、扇叶,19、平衡杆,20、平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摔玩具直升机,包括外壳1、气缸2、活塞3、支撑杆4、底座5、电机6、导线7、微控制器8、蓄电池9、弹簧10、铅块11、小杠杆12、插孔13、转动轴14、降落罩15、固定插片16、扇叶固定片17、扇叶18、平衡杆19和平衡块20,所述外壳1下侧设有气缸2,外壳1的厚度为0.2cm,这样设置的厚度既可以保证外壳1的强度,又能防止外壳1的重量过高,造成能源浪费,所述气缸2内部设有活塞3,所述活塞3下侧与支撑杆4连接,所述支撑杆4下侧设有底座5,所述底座5之间由固定横梁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增加稳定性,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通过导线7与微控制器8连接,所述微控制器8下侧设有蓄电池9,所述蓄电池9左右两侧各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上侧设有铅块11,所述铅块11与小杠杆12连接,小杠杆12下端由转轴与外壳1底端连接,这样设置可以方便铅块上升时将小杠杆12带扣的一端向下移动,所述小杠杆12带扣的一端设置在插孔13内,所述插孔13设置在外壳1两侧,所述电机6上侧设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上设有降落罩15,降落罩15为PVC塑料材质,使其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所述降落罩15两端内侧设有固定插片16,所述降落罩15上侧设有扇叶固定片17,所述扇叶固定片17上设有扇叶18,所述扇叶18上侧设有平衡杆19,所述平衡杆19上设有两侧设有平衡块20。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防摔玩具直升机时,当玩具直升机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下落过程中由于失重原理,铅块的重力减轻,弹簧10受到的力减小,弹簧10向上移动将小杠杆12带扣的一端下压,与固定插片16脱离,导致降落罩15打开,起到延缓下降速度的作用,当玩具直升机降落到地面之后,底座5与地面接触后,挤压气缸2内的气体,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能偶防止玩具直升机摔坏。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