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6375发布日期:2018-06-15 21:3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手部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手部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康复医学工程虽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目前各种康复方法中,运动康复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些病人是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完成康复训练,有些是利用康复训练仪器辅助进行康复训练。而康复训练仪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康复训练器广阔的市场前景将推动这一新型的技术得到更多重视和推广。

大多数患者在进入慢性期后持续存在上肢功能障碍,尤其是手功能障碍。患者手部康复训练主要依靠理疗师一对一服务或者由手部康复训练器自主进行手部康复训练,但是存在理疗师人员不足且工作强大,患者自主训练动作不规范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引导患者训练动作的手部训练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手部训练装置,包括手臂托盘机构、旋转机构、两对掌机构以及扭力弹簧机构,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手臂托盘机构上,两所述对掌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两对掌机构用于固定手指并能够通过所述旋转机构相对旋转形成对掌运动,所述扭力弹簧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并在两对掌机构相对旋转做对掌运动时,提供弹簧阻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轴杆、上旋转壳以及下旋转壳,所述轴杆穿设所述上旋转壳以及所述下旋转壳,所述轴杆与所述上旋转壳固接并与所述下旋转壳转动连接,所述轴杆的顶部安装在所述手臂托盘机构上,所述上旋转壳与所述下旋转壳通过所述轴杆能够相对旋转,两所述对掌机构分别与所述上旋转壳以及所述下旋转壳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旋转壳内还嵌设有供所述轴杆穿设的第一深沟球轴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供所述轴杆穿设的阻尼环,所述阻尼环嵌设在所述下旋转壳内并位于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的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扭力弹簧机构包括连接轴、上弹簧壳、扭簧以及下弹簧壳,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设所述上弹簧壳、所述扭簧以及所述下弹簧壳,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上弹簧壳与所述下弹簧壳围成的空腔内,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上弹簧壳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下弹簧壳固接,所述上弹簧壳与所述下弹簧壳通过所述连接轴能够相对旋转,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弹簧壳以及所述下弹簧壳连接,所述上弹簧壳与下旋转壳固接,所述下弹簧壳与所述上旋转壳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弹簧壳内嵌设有供所述连接轴穿设的第二深沟球轴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弹簧壳的外侧设有第一预紧力调节片,所述下弹簧壳的外侧设有第二预紧力调节片,所述第一预紧力调节片与所述第二预紧力调节片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预紧力调节片与所述第二预紧力调节片两者之一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扭力弹簧机构还包括角度调节螺母,所述角度调节螺母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并穿出螺纹孔与所述第一预紧力调节片与第二预紧力调节片两者中的另一个抵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对掌机构分别与所述上旋转壳以及所述下旋转壳的前端连接且成V形排布,并且两所述对掌机构与所述上旋转壳以及所述下旋转壳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可以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对掌机构均包括竖向设置的握把以及与所述握把连接且在水平方向上可以伸缩的伸缩组件,其中一个握把通过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上旋转壳在水平方向上连接,另一个握把通过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下旋转壳在水平方向上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握把的朝向另外一个所述握把的面上设有四个指槽、以及与四个指槽一一对应的指套,每个指套与对应的指槽围成供手指插入的插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手部训练装置的优点在于:

通过两个对掌机构固定手指,两对掌机构通过旋转机构相对旋转,扭力弹簧机构与旋转机构连接以在两对掌机构相对旋转形成对掌运动时,提供扭力,能够有效地对患者手部进行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手部训练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手部训练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2手部训练装置中的旋转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图2手部训练装置中的旋转机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手部训练装置中的扭力弹簧机构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B-B的旋转剖视图;

图8为图1手部训练装置中的旋转机构与扭力弹簧机构相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C的旋转剖视图;

图10为图2手部训练装置中的两对掌机构的其中一个对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爆炸图;

图12为图2手部训练装置中的手臂托盘机构的爆炸图;

图13为图12手臂托盘机构中的上旋转盖片另一视角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手部训练装置1、手臂托盘机构10、托盘110、连接板111、轴承孔112、第三深沟球轴承113、快装组件120、滚珠拨子片121、上转轴盖片122、容腔1221、限位槽1222、通孔1223、转轴123、方卡子124、卡块1241、扁平孔1242、连接杆1243、操作头1244、下卡槽盖片125、挡把130、旋转机构20、轴杆210、卡槽211、上旋转壳220、第一插接孔221、第一连接块222、下旋转壳230、凹腔231、凹槽232、第二插接孔233、第一安装孔234、第二安装孔235、第二连接块236、阻尼环240、第一深沟球轴承250、两对掌机构30、握把310、指槽311、指套312、插孔313、绑带314、绑带固定盖315、上绑带轴316、下绑带轴317、布套318、固定片319、伸缩组件320、伸缩光杆321、定位槽杆322、摩擦纹323、加强块324、扭力弹簧机构40、连接轴410、上弹簧壳420、连接套421、弧形凸块422、第二拨子423、第二拨片4231、第二连杆4232、第二插接柱4233、第二安装块424、第二拨子孔425、第二滑槽426、第一预紧力调节片427、扭簧430、下弹簧壳440、第一拨子441、第一拨片4411、第一连杆4412、第一插接柱4413、第一安装块442、第一拨子孔443、第一滑槽444、第二预紧力调节片445、螺纹孔446、第二深沟球轴承450、角度调节螺母4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部训练装置1,包括手臂托盘机构10、旋转机构20、两对掌机构30以及扭力弹簧机构40。其中,旋转机构20安装在手臂托盘机构10上,两对掌机构30与旋转机构20连接,两对掌机构30用于固定手指并能够通过旋转机构20相对旋转形成对掌运动,扭力弹簧机构40与旋转机构20连接并在两对掌机构30相对旋转做对掌运动时,提供弹簧阻力。

本发明的手部训练装置在使用时,患者拇指与其中一个对掌机构30固定,其他四个手指与另外一个对掌机构30固定,患者的手部在对掌时,作用力作用在两个对掌机构30上,对掌机构30通过旋转机构20相对旋转做对掌运动时,对两个对掌机构30提供弹簧阻力,使患者获取较佳的训练疗效。

请结合参照图3-5,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20包括轴杆210、上旋转壳220以及下旋转壳230。轴杆210穿设上旋转壳220以及下旋转壳230,轴杆210与上旋转壳220固接以及下旋转壳230转动连接,两对掌机构30分别与上旋转壳220以及下旋转壳230连接。上旋转壳220与下旋转壳230通过轴杆210能够相对旋转,从而使得两对掌机构30能够通过上旋转壳220与下旋转壳230转动,形成对掌运动。具体地,上旋转壳220与下旋转壳230之间相对转动通过下旋转壳230绕轴杆210转动实现。轴杆210的顶端安装在手臂托盘机构10上,轴杆210的底端与下旋转壳230在轴向固定,以便下旋转壳230从轴杆210上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下旋转壳230内还嵌设有供轴杆210穿设的第一深沟球轴承250,以便于下旋转壳230绕轴杆210转动。

进一步地,旋转机构20还包括供轴杆210穿设的阻尼环240,阻尼环240嵌设在下旋转壳230内并位于第一深沟球轴承250的上方,以在下旋转壳230绕轴杆210相对上旋转壳220旋转时,阻尼环240提供阻尼力,也就是说,两对掌机构30在相对旋转时,阻尼环240会对两对掌机构30提供阻尼力,可以增强训练效果,同时还可以防止两对掌机构30在对掌结束后,相对旋转回复至初始位置时,回复速度过快,导致患者手部不适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下旋转壳230的底面例如设有露出第一深沟球轴承250的开口,螺钉的螺杆穿入开口锁入轴杆210的底部,螺钉的端头抵靠第一深沟球轴承250的底面,使轴杆210与下旋转壳230在轴向上固定。螺钉的端头例如与第一深沟球轴承250的底面之间例如设有弹性垫片,以防止下旋转壳230在绕轴杆210转动时,第一深沟球轴承250的底面因与螺钉的端头发生摩擦被毁坏。

请结合参照图6-9,扭力弹簧机构40连接在上旋转壳220以及下旋转壳230之间,以在下旋转壳230与上旋转壳220相对转动时被扭转,对下旋转壳230与上旋转壳220提供弹簧阻力,从而对两对掌机构30提供弹簧阻力。患者在通过两个对掌机构30进行对掌后,扭力弹簧机构40的回复力使得下旋转壳230回旋至初始位置,从而使得与下旋转壳230连接的对掌机构30回旋至初始位置,以便于患者进行下一次对掌。

在本实施例中,扭力弹簧机构40包括连接轴410、上弹簧壳420、扭簧430、以及下弹簧壳440,连接轴410依次穿设上弹簧壳420、扭簧430以及下弹簧壳440,连接轴410位于上弹簧壳420与下弹簧壳440围成的空腔内,连接轴410与上弹簧壳420转动连接,连接轴410与下弹簧壳440固接,下弹簧壳440与所述上弹簧壳420通过连接轴410能够旋转,扭簧430的两端分别与上弹簧壳420以及下弹簧壳440连接。上弹簧壳420与下旋转壳230固接,下弹簧壳440与上旋转壳220固接,上旋转壳220与下旋转壳230相对旋转时,可以使下弹簧壳440与上弹簧壳420相对转动,以使扭簧430扭转,提供弹簧阻力。在本实施例中,扭力弹簧机构40例如包括底盖,下弹簧壳440底端开口,螺钉等固定件穿过底盖以及下弹簧壳440的底端开口锁入连接轴410,底盖固定在下弹簧壳440的底面上,使得下弹簧壳440与连接轴410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上弹簧壳420内嵌设有供连接轴410穿设的第二深沟球轴承450,上弹簧壳420通过第二深沟球轴承450绕连接轴410转动,以方便上弹簧壳420绕连接轴41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弹簧壳420与下旋转壳230通过卡扣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上弹簧壳420的顶面凸设连接套421,连接套421的顶部的周向间隔向外凸伸出多个弧形凸块422,下旋转壳230的底面设有凹腔231,凹腔231的周壁设有凹槽232,连接套421收容在凹腔231内,弧形凸块422卡入凹槽232内,从而使得上弹簧壳420与下旋转壳230通过卡扣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扭力弹簧机构40还包括在竖向上位置可调整地安装在下弹簧壳440的第一拨子441,上旋转壳220的底面设有第一插接孔221,第一拨子441插入第一插接孔221,使下弹簧壳440与上旋转壳220固接。具体地,下弹簧壳440的一侧竖直向上延伸出第一安装块442,第一安装块442的顶面设有第一拨子孔443、第一安装块442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拨子孔443连通的第一滑槽444,第一拨子441包括第一拨片4411、第一连杆4412、第一插接柱4413,第一插接柱4413位于第一拨子孔443内,第一连杆4412的一端穿过第一滑槽444进入第一拨子孔443内与第一插接柱4413连接,第一拨片4411与第一连杆4412的另一端连接并位于第一滑槽444的外侧,通过拨动第一拨片4411使第一插接柱4413上移至插入第一插接孔221内,使得下弹簧壳440与上旋转壳220固接。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上弹簧壳420与下旋转壳230之间更加稳固的连接,扭力弹簧机构40还包括在竖向上位置可调整地安装在上弹簧壳420的第二拨子423,下旋转壳230的底面设有第二插接孔233,第二拨子423插入第二插接孔233,使上弹簧壳420与下旋转壳230连接更加稳固。具体地,上弹簧壳420的一侧竖直向下延伸出第二安装块424,第二安装块424的顶面设有第二拨子孔425、第二安装块424的一侧设有与第二拔子孔423连通的第二滑槽426,第二拨子423包括第二拨片4231、第二连杆4232、第二插接柱4233,第二插接柱4233位于第二拨子孔425内,第二连杆4232的一端穿过第二滑槽426进入与第二拨子孔425内与第二插接柱4233连接,第二拨片4231与第二连杆4232的另一端连接并位于第二滑槽426的外侧,通过拨动第二拨片4231使第二插接柱4233上移至插入第二插接孔233内,使得上弹簧壳420与下旋转壳230更加稳固的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上弹簧壳420的外侧设有第一预紧力调节片427,下弹簧壳440的外侧设有第二预紧力调节片445,第一预紧力调节片427与第二预紧力调节片445相对设置,第一预紧力调节片427与第二预紧力调节片445两者之一上设有螺纹孔446,扭力弹簧机构40还包括角度调节螺母460,角度调节螺母460与螺纹孔446螺纹连接并穿出螺纹孔446与第一预紧力调节片427与第二预紧力调节片445两者中的另一个抵靠,以调整第一预紧力调节片427与第二预紧力调节片445之间的夹角,从而调整扭簧430的初始预紧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紧力调节片445上设有螺纹孔446,角度调节螺母460穿过螺纹孔446抵靠第一预紧力调节片427。

请结合参照图10和图11,在本实施例中,两对掌机构30分别与上旋转壳220以及下旋转壳230的前端连接并位于手臂托盘机构10的上方,且成V形排布,以便于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以便于患者操作。同时,两对掌机构30与上旋转壳220以及下旋转壳230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可以调整,以适用不同大小的手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手臂托盘机构10包括前端与后端,旋转机构20设置于手臂托盘机构10的前端的底面上,两对掌机构30设于上旋转壳220与下旋转壳230的前端指的是,两对掌机构30设于上旋转壳220与下旋转壳230远离手臂托盘机构10后端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对掌机构30均包括竖向设置的握把310以及与握把310连接且在水平方向上可以伸缩的伸缩组件320,其中一个握把310通过伸缩组件320与上旋转壳220在水平方向上连接,另一个握把310通过伸缩组件与下旋转壳230在水平方向上连接,从而使握把310在水平方向上与上旋转壳220以及下旋转壳230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以适用不同大小的手掌。

伸缩组件320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伸缩光杆321以及水平方向设置的定位槽杆322,伸缩光杆321的一端以及定位槽杆322的一端与握把310可拆卸地固接,伸缩光杆321的另一端以及定位槽杆322的另一端用于插入上旋转壳220和下旋转壳230,并且伸缩光杆321以及定位槽杆322插入上旋转壳220和下旋转壳230内的长度能够能够调整,从而实现握把310在水平方向上与上旋转壳220以及下旋转壳230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具体地,上旋转壳220与下旋转壳230的前端均分别设有用于安装伸缩光杆321的第一安装孔234以及用于安装定位槽杆322的第二安装孔235,定位槽杆322上设有与第二安装孔235的内壁配合的摩擦纹323。可以理解的是,伸缩光杆321以及定位槽杆322在插入第一安装孔234与第二安装孔235后,由于定位槽杆322上的摩擦纹323的存在,定位槽杆322外壁与第二安装孔235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可以将定位槽杆322定位在第二安装孔235内,这样使得伸缩组件320不会从上旋转壳220与下旋转壳230上脱落,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伸缩光杆321以及定位槽杆322插入安装孔的深度,以实现两对掌机构30在水平方向上与旋转机构20之间的间距的调整。

伸缩组件320包括加强块324,在水平方向上,伸缩光杆321的一端以及定位槽杆322的一端与加强块324可拆卸地连接,每个握把310的底面通过插接轴杆与加强块324插接,使加强块324与握把310可拆卸地连接,伸缩光杆321以及定位槽杆322与加强块324可拆卸地固接。加强块324可以增强握把310的结构强度,可以避免缩光杆321以及定位槽杆322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握把310上,使握把310被毁坏的问题。

进一步地,上旋转壳220与下旋转壳230的一侧分别向前凸伸出第一连接块222与第二连接块236,第一连接块222与第二连接块236呈V形分布,第一连接块222上开设上述第一安装孔234与第二安装孔235,第二连接块236上开设上述第一安装孔234与第二安装孔235,以方便对掌机构30与上旋转壳220以及下旋转壳230连接,同时方便操作对掌机构30时,两对掌机构30通过上旋转壳220与下旋转壳230发生相对转动,形成对掌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握把310的朝向另外一个握把310的面上设有四个指槽311及四个指套312,指槽311与指套312一一对应,每个指套312与对应的指槽311围成供手指插入的插孔313,以便于束缚手指并方便患者用力。四个指槽31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每个对掌机构30还包括连接在握把310两端的绑带314,绑带314用于限制手指的弯曲幅度,使患者的手指不会大幅度弯曲,方便患者自主训练,并且在训练时,能够使患者的训练动作更加有利于训练。

在本实例中,握把310的顶端设有绑带固定盖315,绑带固定盖315内安装有上绑带轴316,握把310上并位于最底端的指槽311的外侧设有下绑带轴317,绑带314的一端与上绑带轴316连接,绑带314的另一端穿出绑带314固定后绕过下绑带轴317后绕过绑带314的顶面固定在握把310的另一面上。绑带314的另一端与握把310的另一面上例如通过毛毡黏贴的方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患者握执握把310的舒服度,握把310上套设有布套318,布套318的顶面夹在握把310的顶面与绑带固定盖315之间,指套312设置在布套318上,每个对掌机构30还包括固定片319,下绑带轴317呈U形,固定片319的数量为两个,设于握把310的两相对面上并夹住布套318,下绑带轴317的两端穿过固定片319以及握把310并通过螺帽固定,从而使下绑带轴317固定在握把310上的同时将布套318固定在握把310上。布套318的顶部例如还可以通过U形的插接件插入握把310的顶端,使布套318更加牢固地固定在握把310上,可以理解的是,插接件位于绑带固定盖315内。

请结合参照图12和图13,在本实施例中,手臂托盘机构10包括托盘110以及快装组件120,托盘110用于收容患者前臂以对前臂提供支撑,快装组件120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托盘110前端底面上,轴杆210的顶端与快装组件120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连接,使得旋转机构20与手臂托盘机构10共同组成两个同轴旋转自由度。该旋转自由度可以让拇指与其余四指进行向中心对掌运动,使得对掌运动更加舒适自然符合人体的手部运动规律,并能够使拇指与其余四指都得到相应的训练。

托盘110前端凸伸出连接板111,连接板111上设有轴承孔112,轴承孔112内嵌设第三深沟球轴承113,快装组件120包括滚珠拨子片121、上转轴盖片122,滚珠拨子片121固定安装连接板111的底面上并抵靠第三深沟球轴承113的外轴承套,以防止第三深沟球轴承113脱落,上转轴盖片122的顶面设有转轴123,上转轴盖片122的转轴123穿过滚珠拨子片121通过第三深沟球轴承113与连接板111转动连接,轴杆210的顶端与上转轴盖片122通过卡扣的方式固接。

快装组件120还包括方卡子124以及下卡槽盖片125,上转轴盖片122的底面设有容腔1221,容腔1221的顶壁设有限位槽1222,方卡子124包括位于限位槽1222内的卡块1241,下卡槽盖片125固定上转轴盖片122的底面上并设有与容腔1221正对的扁平孔1242。方卡子124可在限位槽1222上移动,以便限制轴杆210的活动位置。具体地,轴杆210的顶部设有卡槽211,轴杆210的顶部穿过扁平孔1242进入容腔1221,卡块1241卡入卡槽211,通过扁平孔1242以及卡块1241将轴杆210与快装组件120卡扣连接。下卡槽盖片125例如通过螺钉固定在上转轴盖片122上。

进一步地,上转轴盖片122的一侧设有容腔1221连通的通孔1223,方卡子124还包括一端与卡块1241连接且穿过通孔1223的连接杆1243、以及与连接杆1243另一端连接的操作头1244,以便于通过操作操作头1244移动卡块1241使卡块1241位于限位槽1222内并且部分与扁平孔1242正对。

托盘110前端的顶面还插接有挡把130,挡把130用于与拇指和食指的交互处抵靠,以提升操作的舒适度以及操作的方便,简单地说,也就是方便患者用力进行对掌运动。挡把130的底端例如设有底板,底板的底面设有多个连接柱,连接柱的底面沿着轴向向上设有狭缝,狭缝可以方便连接柱变形,连接板111上设有连接孔,连接柱插入连接孔内,连接柱插入过程中通过狭缝变形,固定插接在连接孔从而使挡把130插接在托盘110前端的顶面上。

本发明提供地手部训练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进行康复训练时,首先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角度调节螺母460来调节扭簧430的初始扭力,也即调整扭力弹簧机构40初始提供的弹簧阻力,以便于患者操作,然后患者先将手臂置于托盘110上,托盘110对前臂提供支撑,患者将拇指插入其中一个对掌机构30的插孔313内,且通过绑带314固定,将另外四个手指插入另外一个对掌机构30的四个插孔313内,并通过绷带314固定,拇指与食指的交接处与挡把130抵靠,然后患者进行对掌运动,患者的作用力作用在两个对掌机构30上,两个对掌机构30带动旋转机构20的上旋转壳220与下旋转壳230相对旋转而相对旋转,形成对掌运动,患者的作用力需要克服旋转机构20提供的阻尼力,扭力弹簧机构40提供初始的弹簧阻力,旋转机构20提供后阻尼力以及扭力弹簧机构40提供初始的弹簧阻力可以帮助患者康复,上弹簧壳420与下弹簧壳440在上旋转壳220与下旋转壳230相对旋转的带动下进行相对转向,扭簧430被进一步扭转,扭簧430的扭力变大,患者需要使出更大的作用力,可以理解的是,患者在对掌时,患者手指的作用力在逐渐增大,以对患者进行手指肌力及活动范围的康复训练,该过程循序渐进,康复治疗效果较佳。在患者对掌结束后,扭力弹簧机构40提供弹性回复力,使两个对掌机构30回到初始位置,以进行下一次对掌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手部训练装置1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手部训练装置通过两个对掌机构30固定手指,两对掌机构30通过旋转机构20相对旋转,扭力弹簧机构40与旋转机构20连接以在两对掌机构30相对旋转形成对掌运动时,提供扭力,能够有效地对患者手部进行康复训练。

2、两对掌机构30呈V排布,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方便用力。

3、对掌机构30与旋转机构20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可以调整,能够适用不同大小的手掌。

4、扭力弹簧机构40的初始阻力可以调整,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设置不同的阻力,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5、每个对掌机构30均可以固定时四个手指,患者可以通过一个手部训练装置左右手进行交替训练。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