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上肢锻炼的单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7756发布日期:2019-10-15 18:2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上肢锻炼的单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上肢锻炼的单杠结构。



背景技术:

单杠作为一种常见的体育健身器材,适用于做引体向上之类的动作,人们的手掌直接握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的过程中,由于单杠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单杠的外周面比较光滑,导致手掌不易握住单杠,同时久握后手掌会流汗也影响到紧握单杠;另外,现阶段单杆高度固定不变的,不能同时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进行锻炼。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上肢锻炼的单杠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上肢锻炼的单杠结构:包括有横杆和支撑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水平设置在两侧支撑杆上;所述横杆上套设有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由外到内依次包括有防滑层、吸汗层和弹力层;所述保护结构的两端还设置有箍套,通过所述箍套将防滑层、吸汗层和弹力层固定设置在一起;所述防滑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呈半球状的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层上设置有贯穿防滑层内外的方形槽孔,所述吸汗层外表面设置有方形条状的吸汗凸起,所述吸汗凸起从方形槽孔伸出到防滑层外;所述弹力层的内径小于横杆直径,所述弹力层的内表面弹性紧贴设置在横杆外表面。通过设置有保护结构,使人们在使用单杆健身时握在保护结构上,使人手能够更加紧握在单杠上,避免人们在健身时因“打滑”而从单杠上摔下。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锥形限位套;所述支撑杆上端部分横向设置有锥形固定孔,且两侧支撑杆上的锥形固定孔的较小孔径端相对设置;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穿过锥形固定孔,所述横杆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锥形限位套螺纹连接设置在横杆上,且所述锥形限位套向横杆中间方向挤压设置在锥形固定孔内。通过使用锥形限位套与锥形固定孔挤压设置来对横杆进行固定,使横杆的固定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穿过锥形固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锁紧螺帽。锁紧螺帽既加强了横杆进一步牢固固定在支撑杆上,又对锥形固定孔内的锥形限位套起到一定的防锈蚀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若干等距平行的锥形固定孔。设置有多个锥形固定孔,便于调整横杆到地面的高度,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人们进行锻炼。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锁紧套和拉杆;所述锁紧套套设在支撑杆上,且锁紧套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拉杆的一端设置在锁紧套上,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两侧拉杆与横杆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两侧所述支撑杆被拉杆向支撑杆外侧倾斜拉紧设置。当人体在横杆上健身时,由于作重力作用使支撑杆上产生向中间倾斜的作用力,通过拉杆对支撑杆产生向外拉伸的拉伸力来抵消作用,使支撑杆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延长了单杆结构的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上肢锻炼的单杠结构,通过设置有保护结构,保护结构内设置有防滑层和吸汗层,防滑层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增大与人手的摩擦力,吸汗层能够吸收人手产生的汗液,使人手能够更加紧握在单杠上,避免人们在健身时因“打滑”而从单杠上摔下;通过使用锥形限位套与锥形固定孔挤压设置来对横杆进行固定,使横杆的固定更加牢固;通过设置有拉杆,避免支撑杆在横杆作用力下向内侧发生倾斜,延长了单杠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的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3所述的一种用于上肢锻炼的单杠结构:包括有横杆1和支撑杆2;所述横杆1的两端分别水平设置在两侧支撑杆2上;所述横杆1上套设有保护结构3,所述保护结构3由外到内依次包括有防滑层31、吸汗层32和弹力层33;所述保护结构3的两端还设置有箍套30,通过所述箍套30将防滑层31、吸汗层32和弹力层33固定设置在一起;所述防滑层31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呈半球状的防滑凸起311,所述防滑凸起311增大了防滑层31表面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人手紧握保护结构3不“打滑”;所述防滑层31上设置有贯穿防滑层31内外的方形槽孔,所述方形槽孔圆周间距设置在相邻防滑凸起311之间;所述吸汗层32外表面设置有方形条状的吸汗凸起321,所述吸汗层32和吸汗凸起321内为纺布包裹的生石灰,所述吸汗凸起321从方形槽孔伸出到防滑层31外,通过生石灰吸收人手中的汗液,有利于人手紧握保护结构3;所述弹力层33由弹性树脂橡胶制成,使弹力层33的内孔径具有一定的收缩能力,所述弹力层33的内径小于横杆1直径,所述弹力层33的内表面弹性紧贴设置在横杆1外表面,使保护结构3紧密弹性紧贴固定在横杆1上,避免出现保护结构3与横杆3发生相对位移影响健身。

还包括有锥形限位套5;所述支撑杆2上端部分横向设置有锥形固定孔21,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若干等距平行的锥形固定孔21,设置有多个锥形固定孔21,便于调整横杆1到地面的高度,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人们进行锻炼。且两侧支撑杆2上的锥形固定孔21的较小孔径端相对设置;所述横杆1的两端分别穿过锥形固定孔21,所述横杆1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锥形限位套5螺纹连接设置在横杆1上,且所述锥形限位套5向横杆1中间方向挤压设置在锥形固定孔21内,有利于横杆1保持水平方向的固定,设置锥形固定孔21,使锥形限位套5对锥形固定孔21的作用力倾斜状态,使横杆1与支撑杆2之间的静摩擦增大,有利于横杆1的固定。所述横杆1穿过锥形固定孔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锁紧螺帽4。锁紧螺帽4既加强了横杆1进一步牢固固定在支撑杆2上,又对锥形固定孔21内的锥形限位套5起到一定的防锈蚀作用。

还包括有锁紧套6和拉杆7;所述锁紧套6套设在支撑杆2上,且锁紧套6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杆2上;所述拉杆7的一端设置在锁紧套6上,所述拉杆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两侧拉杆7与横杆1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两侧所述支撑杆2被拉杆7向支撑杆2外侧倾斜拉紧设置。在人体在横杆1上做引体向上时,人体对横杆1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从而横杆1在固定处对支撑杆2产生向内的倾斜向下的作用力,通过拉杆7对支撑杆2产生向外拉伸的拉伸力来抵消作用,使支撑杆2始终保持正常竖直状态,避免支撑杆2在横杆1作用力下向内侧发生倾斜,延长了单杆结构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