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修正冲量力矩的轮滑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4278发布日期:2020-10-28 12:2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修正冲量力矩的轮滑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自动修正冲量力矩的轮滑鞋,属于运动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滑鞋(rollerskating)俗称旱冰鞋,起源荷兰,是一种利用特别的轮滑鞋为比赛工具的竞赛项目,也是一种生活休闲的玩意儿,今日多数的溜冰者主要都是用直排轮,又称溜溜、66。(直排溜冰爱好者对这项运动的别称,来源于溜冰中轮子和地面摩擦时所发出的声音,同时也称溜冰鞋为"刷子",称在马路上溜冰为"刷街")。

现有轮滑鞋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些许不足之处,首先轮滑鞋本身的防护措施不够到位,稳定性差,首先在轮滑鞋加速过程中一旦出现路面不平坦的状况的话,一般的轮滑鞋往往不能有效缓冲减震,容易导致膝盖和脚踝受震动,其次轮滑鞋爱好者喜欢玩各种跳跃等高难度动作,但现有的轮滑鞋不具备减震功能,当爱好者跳得太高时,由于现有的轮子是固定位置的,容易导致落地打滑,且落地时地面直接冲击力极易导致膝盖和脚踝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修正冲量力矩的轮滑鞋,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修正冲量力矩的轮滑鞋,其结构包括靴部和力矩修正机构,所述力矩修正机构包括安装架、两个滑轮装置、复数个减震装置,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靴部底端,两个所述滑轮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架底部前后两侧,各个所述减震装置顶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架左右两端前后两侧固定连接,各个所述减震装置底端分别与所述滑轮装置侧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装置由固定座、斜块、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前轮、后轮组成,所述斜块呈“v”型结构,所述斜块设于所述安装架底端,所述固定座呈“凸”型结构,所述固定座左右两侧均设有滑杆,所述滑杆前后两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滑杆横穿所述固定座,所述前支撑架和所述后支撑架分别沿所述滑杆前后两部滑动连接,所述前轮与所述前支撑架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后轮与所述后支撑架底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架顶端内侧中心位置和所述后支撑架顶端内侧中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转轴处设有回卷弹簧,所述前支撑架顶端两侧与所述后支撑架顶端两侧均设有支座,前后两侧所述支座之间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地,后侧所述前轮转轴设有轮毂电机,所述安装架底端中心位置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轮毂电机电连接,所述安装架后端设有刹车灯,所述靴部内部后脚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轮毂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装置由支柱、套筒、压块组成,所述套筒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支柱顶部,所述压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柱内,所述压块呈“工”型结构,所述压块底端开设有复数个通孔,所述压块底端与所述支柱内壁底端之间填充有液压油,所述压块顶端与所述套筒内壁顶端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套筒顶端与所述安装架侧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柱底端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穿戴靴部后,可通过用力踩压力传感器,来控制轮毂电机启动,通过电力驱动轮滑鞋移动,如果使用者跳跃时,落地时,靴部受力下压,带动套筒下移,套筒下移的时候会带动压块下压,当压块下压时,内腔的液压油会能够起到减缓冲击作用,同时液压油也会通过通孔流入到压块内,给压块腾出移动空间,同时靴部下压时,会带动斜块下压,斜跨下压会推动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向外推块,能够有效将落地时地面的冲击力抵消,当这股力抵消后,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受弹簧回弹和滚轮回滚作用复位,然后推块斜块上移,同时压块也在减震弹簧回弹下复位,液压油从通孔流回下腔,本发明通过减震装置和卸力装置的设计,有效起到减震和稳定的作用,同时提高了承重能力,能够承载体重较大者使用,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修正冲量力矩的轮滑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自动修正冲量力矩的轮滑鞋的滑轮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自动修正冲量力矩的轮滑鞋的减震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中:靴部-1、安装架-2、滑轮装置-3、减震装置-4、固定座-301、斜块-302、前支撑架-303、后支撑架-304、前轮-305、后轮-306、滑杆-307、限位块-308、支座-310、弹簧-311、轮毂电机-312、蓄电池-313、刹车灯-314滚轮-315、支柱-401、套筒-402、压块-403、通孔-404、减震弹簧-4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修正冲量力矩的轮滑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修正冲量力矩的轮滑鞋,其结构包括靴部1和力矩修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修正机构包括安装架2、两个滑轮装置3、复数个减震装置4,所述安装架2设于所述靴部1底端,两个所述滑轮装置3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架2底部前后两侧,各个所述减震装置4顶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架2左右两端前后两侧固定连接,各个所述减震装置4底端分别与所述滑轮装置3侧端固定连接,所述滑轮装置3由固定座301、斜块302、前支撑架303、后支撑架304、前轮305、后轮306组成,所述斜块302呈“v”型结构,所述斜块302设于所述安装架2底端,所述固定座301呈“凸”型结构,所述固定座301左右两侧均设有滑杆307,所述滑杆307前后两端均设有限位块308,所述滑杆307横穿所述固定座301,所述前支撑架303和所述后支撑架304分别沿所述滑杆307前后两部滑动连接,所述前轮305与所述前支撑架303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后轮306与所述后支撑架304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撑架303顶端内侧中心位置和所述后支撑架304顶端内侧中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滚轮315,所述滚轮315转轴处设有回卷弹簧,所述前支撑架303顶端两侧与所述后支撑架304顶端两侧均设有支座310,前后两侧所述支座310之间连接有弹簧311,后侧所述前轮305转轴设有轮毂电机312,所述安装架2底端中心位置设有蓄电池313,所述蓄电池313与所述轮毂电机312电连接,所述靴部1内部后脚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轮毂电机312电连接,所述安装架2后端设有刹车灯314,所述减震装置4由支柱401、套筒402、压块403组成,所述套筒402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支柱401顶部,所述压块403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柱401内,所述压块403呈“工”型结构,所述压块403底端开设有复数个通孔404,所述压块403底端与所述支柱401内壁底端之间填充有液压油,所述压块403顶端与所述套筒403内壁顶端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405,所述套筒402顶端与所述安装架2侧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柱401底端与所述固定座301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者穿戴靴部1后,可通过用力踩压力传感器,来控制轮毂电机312启动,从而带动前轮305转动,同理如果使用者不需要电机驱动,则不用力踩压力传感器即可,如果使用者跳跃时,落地时,靴部1受力下压,带动套筒402下移,套筒402下移的时候会带动压块403下压,当压块403下压时,下腔的液压油会能够起到减缓冲击作用,同时液压油也会通过通孔404流入到压块403内,给压块403腾出移动空间,同时靴部1下压时,会带动斜块302下压,斜块302下压会推动前支撑架303和后支撑架304向外推动,能够有效将落地时地面的冲击力抵消,当这股力抵消后,前支撑架303和后支撑架304受弹簧311回弹和滚轮315回滚作用复位,然后推动斜块302上移,同时压块403也在减震弹簧405回弹下复位,液压油从通孔404流回下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