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867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托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木托盘的生产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
背景技术
现在物流中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货物及制品的工具和平台,它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重要物流设备,在商品流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用木 材、金属、纤维板等材料制作而成,便于装卸、搬运单元货物。由于材料本身的缺陷,塑料托盘存在强度低、易老化;金属托盘自重大、成本高等缺点;而木质托盘则由于价格便宜、结实而应用最为广泛。如图10所示,常见的木托盘至上而下分为面板37、支撑板38、脚墩39和底板40四层,以摆放好的脚墩39为基础,先后在脚墩39的正反面铺上支撑板38、面板37和底板40,每铺一层就用射钉抢进行射钉固定,面板37、支撑板38及底板40的铺设均是由人工完成的,不但效率低,还常因铺设不整齐而影响产品质量。为此,人们开始研发可实现自动铺板及射钉固定的木托盘生产设备,由于面板37、底板40与支撑板38的排布方向不同,支撑板38铺设固定在脚墩39上制成底座之后(如图11所示),需要将多个底座旋转90°后并排放置,才能实现接下来面板37或底板40在同一方向上的铺设作业。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只能在事先制成的底座上进行面板37和底板40和自动铺设,利用翻转机构将木托盘正反面翻转来实现这两种料板在同一方向上的连续铺设。而底座却仍旧是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不但工作效率低,还常因脚墩39和支撑板38的铺设不整齐而影响产品质量。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脚墩39也是手工切割,或是采用简易的切割设备辅以手工进料的方式来实现的,切割面的平整性和尺寸一致性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木托盘底座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可实现木托盘底座自动化生产的流水线。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脚墩切割部分、脚墩输送排列部分和支撑板钉制部分,所述的脚墩切割部分用于将方料分段切割成脚墩,脚墩输送排列部分用于将脚墩切割部分切割形成的脚墩按支撑板的钉制要求进行有序输送排列,支撑板钉制部分则用于在摆放整齐的各排脚墩上进行支撑板的钉制作业,脚墩切割部分和脚墩输送排列部分之间设有第一过渡机构,脚墩输送排列部分和支撑板钉制部分之间则设有第二过渡机构。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脚墩切割部分包括上料机构、切割机构、进给机构和用于存放方料的第一料仓,所述的上料机构可将第一料仓内的方料输送至进给机构,上述进给机构可将方料间断性进给给切割机构进行切割。进给机构可实现间断性进给,进给一段方料后停下,待切割机构完成切割后再进给一段,每次进给的行程与所要切割的脚墩长度相同。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进给机构包括夹具和间断性进给装置,夹具可将方料夹紧进行进给,间断性进给装置与夹具连接,上述间断性进给装置可在夹具处于夹紧状态时驱动夹具向切割机构运动,以及在夹具处于松开状态时带动夹具回位。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间断性进给装置包括进给气缸,进给气缸的活塞杆与夹具连接。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夹具包括活动架和第一夹紧气缸,第一夹紧气缸与活动架固定连接且活塞杆端部设有一第一活动夹板,活动架上设有固定挡边,固定挡边与第一活动夹板相对应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可供方料通过的钳口,所述的活动架与上述间断性进给装置连接。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第一料仓包括两块竖直平行设置的侧板,上述上料机构和进给机构分设在第一料仓的两侧,第一料仓面向进给机构的一侧侧板上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的上料机构可将第一料仓内的方料从第一出料口整体侧移推出。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气缸,上料气缸的活塞杆外端穿过相应侧侧板后固定设有上料推板。活塞杆伸出时,可通过上料推板将第一料仓内的方料从第一出料口推出。
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切割机构包括机头、锯片和回转座,机头设置在回转座上并可相对于回转座转动,锯片与机头连接。机头驱动锯片高速旋转,机头可相对于回转座转动,可实现进刀切割或是退刀回位,方便进给机构进给。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脚墩切割部分还包括上料推杆,上料推杆的一端与辅助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端部指向被上述上料机构推送出来的方料的端部。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上料推杆呈“U”形。回转型上料推杆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脚墩输送排列部分包括主干输送带、若干分支输送带以及驱动上述两种输送带运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机架上设有分配装置,所述的分配装置可将在主干输送带上输送的脚墩平均分配到上述的各分支输送带上进行输送,上述各分支输送带上均设有可将脚墩挡在同一并排位置的对齐挡块。分配装置将脚墩平均分配至各个分支输送带上,脚墩在各分支输送带上进行后续输送,并被对齐挡块挡住停在同一并排位置,脚墩排列整齐方便进行后续作业。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分配装置包括第二控制器、检测器和沿主干输送带间隔设置的若干与上述分支输送带一一对应的变向气缸,变向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推送板,推送板的推送方向正对上与之对应的分支输送带的输送起始端,上述变向气缸可驱动推送板将主干输送带上的脚墩推送至相对应的分支输送带上,第二控制器与上述的变向气缸和检测器连接,并可根据检测器检测到的脚墩输送情况控制各变向气缸的推送时机。
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各分支输送带平行设置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述对齐挡块垂直于分支输送带排列。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上述输送带套接在与之对应的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上,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主动带轮转动。主干输送带和各条分支输送带可一一对应一组第一驱动装置来驱动它们运转,抑或是所有的分支输送带共用一组第一驱动装置来驱动,之间可通过一根转轴将所有的第一主动带轮同轴串接起来同步驱动。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主干输送带和分支输送带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挡板。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支撑板钉制部分包括能够将多个脚墩并排输送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上方设有第二料仓和打钉装置,第二料仓内叠放有料板,所述的第二料仓和打钉装置沿脚墩的输送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在机架上,输送机构和第二料仓之间设有放料机构,所述的放料机构在每一排脚墩输送至第二料仓下方时,均 能够从第二料仓内拨出一块刚好掉落在这排脚墩上的料板。作为木托盘支撑板的料板叠放在第二料仓内,多个脚墩并排被输送机构向第二料仓方向输送,当这一排脚墩输送至第二料仓下方时,放料机构刚好从第二料仓内拨出一块料板,料板掉落在这一排脚墩上。该料板随脚墩被一同输送至打钉装置处后,打钉装置进行打钉作业,将该料板和一这排脚墩钉在一起制成木托盘的底座。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推杆、第二驱动装置和若干供脚墩滑行的导轨,各导轨相互平行并与上述同一排中的各脚墩一一对应,上述推杆位于导轨的上方并可将同一排的脚墩沿各自相对应的导轨进行推送,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推杆运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推杆垂直于导轨向第二料仓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推杆推动置于各导轨上的脚墩一同向第二料仓方向运动,推杆的推动可使这些脚墩在到达第二料仓前排列整齐。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输送带、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二电机,输送带套接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第二电机与第二主动轮连接,上述推杆垂直固定在输送带上。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多根推杆相互平行水平固定在输送带上。输送带呈环形输送的话,可使推杆循环作业。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放料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构上的拨料块,上述第二料仓的底部具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的拨料块在随一排脚墩输送至第二料仓下方时均能够从第二出料口拨出一块刚好掉落在该排脚墩上的料板。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第二料仓包括竖直平行设置的正面侧板和背面侧板,第二料仓的底部设有“L”形的挡块,挡块由竖直设置的连接部和用于支撑第二料仓内料板的水平支撑部组成,水平支撑部与第二料仓之间具有大于料板厚度的间隙,所述的连接部与正面侧板连接。水平支撑部和背面侧板之间的间隙形成了上述的第二出料口,拨料块随输送机构经过第二料仓的过程中,可碰触到第二料仓底部的料板,并将第二料仓最底部的料板从背向的第二出料口拨出,正好掉落在下方这排与该拨料板对应的脚墩上。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打钉装置包括多组射钉枪和感应器。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第一过渡机构包括过渡板和过渡气缸,过渡板的两头分别与脚墩切割部分和脚墩输送排列部分对接,过渡气缸的活塞杆与过渡板连接。过渡气缸可以将过渡板抽离,使脚墩切割部分和脚墩输送排列部分断开,脚 墩不能顺利过渡。在上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的第二过渡机构包括若干组一一对应设置在上述各对齐挡块处的夹取移位装置,各夹取移位装置均包括水平气缸、竖直气缸和第二夹紧气缸,水平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并固定设有竖直气缸,竖直气缸的活塞杆竖直设置并固定设有第二夹紧气缸,第二夹紧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并垂直设有一第二活动夹板,一块固定夹板与第二活动夹板对应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将脚墩夹紧的夹口,所述的固定夹板与竖直气缸竖直同步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从方料的切割到最终的底座制作完成实现了全程自动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大大提供。其中的脚墩切割面较为平整,切割得到的脚墩尺寸一致,底座的品质有保障。


图I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脚墩切割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中A-A处的断面图。图5是脚墩输送排列部分的俯视图。图6是脚墩输送排列部分的右视图。图7是支撑板钉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支撑板钉制部分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支撑板钉制部分中第二料仓放料过程示意图。图10是现有技术中木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木托盘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工作台;2、第一料仓;2a、第一出料口 ;2b、侧板;3、进给气缸;4、活动架;4a、固定挡边;5、第一夹紧气缸;6、第一活动夹板;7、机头;8、锯片;9、回转座;10、上料气缸;11、上料推板;12、限位板;13、上料推杆;14、辅助气缸;15、方料;16、容纳槽;17、机架;18、主干输送带;19、分支输送带;20、限位挡板;20a、缺口 ;21、变向气缸;22、推送板;23、对齐挡块;24、水平气缸;25、竖直气缸;26、第二夹紧气缸;27、第二料仓;27a、正面侧板;27b、背面侧板;27c、第二出料口 ;28、射钉枪;29、挡块;29a、连接部;2%、水平支撑部;30、料板;31、输送带;32、导轨;33、推杆;34、拨料块;35、第二主动轮;36、第二从动轮;37、面板;38、支撑板;39、脚墩;40、底板;41、过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脚墩切割部分、脚墩输送排列部分和支撑板钉制部分,脚墩切割部分用于将方料15分段切割成脚墩39,切割形成的脚墩39通过第一过渡机构过渡至脚墩输送排列部分上后,由脚墩输送排列部分将这些脚墩39多个一排进行有序排列,接下来再由第二过渡机构将这些脚墩39 —排一排地转移至支撑板钉制部分上进行支撑板38的钉制作业。如图2所示,脚墩切割部分设置在工作台I上,包括上料机构、切割机构、进给机构 和用于存放方料15的第一料仓2,第一料仓2的底部沿进给方向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一出料P 2a。进给机构包括进给气缸3、活动架4和第一夹紧气缸5,进给气缸3固定设置在工作台I上,其活塞杆与活动架4连接,第一夹紧气缸5固定设置在活动架4上并可随活动架4来回运动,第一夹紧气缸5的活塞杆端部设有第一活动夹板6,活动架4上设有与第一活动夹板6相对应的环形固定挡边4a,第一活动夹板6和固定挡边4a之间形成可供方料15通过的钳口。切割机构可类似于回转式切割机,包括机头7、锯片8和回转座9,机头7设置在回转座9上并可相对于回转座9转动,锯片8与机头7连接。如图3所示,上料机构设置在第一料仓2相对于进给机构的另一侧工作台I上,包括上料气缸10,上料气缸10的活塞杆外端穿过第一料仓2 —侧后固定设有上料推板11。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共有两组,间隔设置在工作台I上。如图4所示,第一料仓2包括两块竖直平行设置的侧板2b,第一料仓2面向进给机构的一侧侧板2b上开设有第一出料口 2a,工作台I与开设有第一出料口 2a的一侧侧板2b之间设有限位板12。将待切割的方料15叠放在第一料仓2内,当需要进行上料时,上料气缸10工作,活塞杆伸出,通过上料推板11将第一料仓2内最底层的一块方料15从第一出料口 2a推出。由于方料15在第一料仓2内的排布方向与进给方向一致,并且出第一料口同样是沿进给方向开设的,利用两个上料气缸10可将方料15整体侧移从第一出料口 2a推出,推出的方料15被限位板12所挡后,刚好处于进给的初始位置,上料气缸10的活塞杆缩回后,上层的方料15依靠自身重力下落。方料15被推出后,进给气缸3的活塞杆带动活动架4、固定挡边4a以及第一活动夹板6向方料15方向回退,此时固定挡边4a和第一活动夹板6之间的钳口张开,以便在迎向方料15的运动过程中,可让方料15插入,待方料15的前端部穿过钳口并伸出至少一个脚墩39单元的长度后停止。接下来第一夹紧气缸5工作,活塞杆伸出,钳口缩小将方料15夹紧。启动进给气缸3,进给气缸3的活塞杆驱动活动架4、固定挡边4a、第一活动夹板6连同被夹住的方料15向前运动,待方料15的前端超过锯片8的切割工作面一个脚墩39单元的长度时停下。接下来机头7连同锯片8相对于回转座9下摆,对方料15超出切割工作面的部分进行切割,切下部分即为所要制作的脚墩39。此时,该脚墩39刚好位于第一过渡机构的过渡板41上。第一段切割完成后,第一活动夹板6和固定挡边4a将方料15松开,进给气缸3带动活动架4、固定挡边4a以及第一活动夹板6回退,使方料15的前端部再次相对于第一活动夹板6和固定挡边4a运动插入至张开的钳口内,依旧使其伸出至少一个脚墩39单元的长度后停止,此时机头7已带动锯片8回转回位,让出进给空间。第一夹紧气缸5驱动第一活动夹板6将方料15夹紧后,进给气缸3重复上述进给过程往锯片8方向进行进给,以供锯片8进行切割,并将先前切下停放在过渡板41上的脚墩39顶到脚墩输送排列部分上,完成了过渡。如此反复可将一整根方料15分段切割完毕,待上料机构再次上料后即可继续切割。由于方料15是从进料方向的侧部进行上料的,第一活动夹板6和固定挡边4a在上料时需要让位,因此在上料完成后,第一活动夹板6和固定挡边4a的第一次回位行程为钳口长度和一个脚墩39单元的长度之和,而接下来的切割进给则又都是固定的一个脚墩39单元长度,这对于进给气缸3的行程控制来说较为麻烦。为此,我们在工作台I相对于切割机构的另一侧设置了辅助上料机构,该辅助上料机构包括一个“U”形的上料推杆13和辅助气缸14,辅助气缸14固定设置在工作台I上,其活塞杆与上料推杆13的一端连接,上料推杆13的另一端端部指向被上述上料机构推送出来的方料15的尾端端部。这样一来,当上料气缸10将新一根的方料15推出第一料仓2时,启动辅助气缸14,活塞杆收缩通过上料 推杆13将该方料15前推,使方料15的前端刚好超出钳口至少一个脚墩39单元的长度,不但能使进给气缸3每次的进给和回退行程保持一致,还可将之前切割剩余的料尾推送到过渡板41上,若此时通过过渡气缸将过渡板41抽离,则可让料尾掉落,之后回位继续对切割形成的脚墩39进行过渡传递。为了不影响上层方料15的下落,特在与上料机构对应的一侧侧板2b的内侧面上开设容纳槽16,使上料气缸10的活塞杆在回收时可让上料推板11全部缩回至容纳槽16内,抑或是直接在该侧板2b上开口均可。各气缸之间的工作可由一第一控制器来协调控制,第一控制器可根据进给切割的次数或是用探测器检测的形式都可判断一根方料15是否已切割完毕,适时控制上料气缸10进行上料。如图5所示,脚墩输送排列部分包括主干输送带18、若干分支输送带19以及驱动上述两种输送带运转的第一驱动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脚墩39三个一排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分支输送带19共有三条,并且平行垂直于主干输送带18设置。主干输送带18和分支输送带19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挡板20,并在两种输送带的相交处开设缺口 20a。机架17上在每个分支输送带19与主干输送带18的相交处均设有检测器和变向气缸21,变向气缸21的活塞杆端部设有推送板22,推送板22的推送方向刚好与相应的分支输送带19处于同一直线上。检测器位于变向气缸21处,用于探测路过该变向气缸21的脚墩39。分支输送带19的输送尽头处均设有对齐挡块23,各对齐挡块23垂直于分支输送带19排列。脚墩切割部分切割形成的脚墩39通过过渡板41被推送到了主干输送带18上进行输送,脚墩39先沿图示箭头方向向右输送,当检测器感应到脚墩39已输送至变向气缸21处时,变向气缸21工作,活塞杆伸出驱动推送板22将到达该处的脚墩39推送至对面的分支输送带19上,再由分支输送带19按图示箭头方向向上输送,最终在输送尽头处被对齐挡块23所挡停下,并与另外两条分支输送带19上同样被挡的脚墩39整齐排列。
由于分配至上述三条分支输送带19中的脚墩39数量要相同,这就需要通过第二控制器来控制上述三个变向气缸21的推送时机和推送次数,从而防止所有的脚墩39都被推送至第一条分支输送带19中。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变向气缸21和各检测器均与第二控制器连接,检测器将探测到的感应信号输送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感应信号依照相应方案控制相应的变向气缸21工作。以所有的变向气缸21轮流推送一次为例,第一块脚墩39到达第一个变向气缸21处被检测器感应到之后,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一个变向气缸21工作,将该脚墩39推送至第一条分支输送带19上;第二块脚墩39到达第一个变向气缸21时,第二控制器不动作,等到该脚墩39到达第二个变向气缸21处时才控制第二个变向气缸21工作,将其推送至第二条分支输送带19中;第三块脚墩39则由第三个变向气缸21推送,如此循环即可,也可以采用每个变向气缸21轮流推动多次的方案。各分支输送带19和主干输送带18的宽度比脚墩39要宽,在推送和输送过程中,各脚墩39不可能保持整齐一致状态。但是当它们被对齐挡块23所挡停下后,各分支输送带19还保持在持续输送状态,脚墩39底部与分支输送带19之间的摩擦力可使被挡的脚墩39进行调整,最终整齐划一地排列起来。 如图6所示,由于脚墩39排列整齐后,不方便直接在分支输送带19上进行支撑板38的打钉作业,为此在各对齐挡块23处设置了第二过渡机构,将排列整齐后的各排脚墩39一排一排地转移至支撑板钉制部分各第二过渡机构均包括水平气缸24、竖直气缸25和第二夹紧气缸26,水平气缸24的活塞杆水平设置并固定设有竖直气缸25,竖直气缸25的活塞杆竖直向下设置并固定设有第二夹紧气缸26,第二夹紧气缸26的活塞杆水平设置并垂直设有第二活动夹板,一块固定夹板与第二活动夹紧对应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将脚墩39夹紧的夹口,固定夹板与竖直气缸25竖直同步运动。
竖直气缸25控制第二夹紧气缸26下降,通过夹口将下方的脚墩39夹紧,夹紧后再通过竖直气缸25上升,然后由水平气缸24向外输送,到达支撑板钉制部分上后将脚墩39放下松开,之后整个夹取移位装置回位,重新夹取下一个脚墩39。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上述输送带套接与之对应的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上,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主动带轮转动。主干输送带18和各条分支输送带19可一一对应一组第一驱动装置来驱动它们运转,抑或是所有分支输送带19共用一组第一驱动装置来驱动,之间可通过一根转轴将所有的第一主动带轮同轴串接起来同步驱动。如图7所示,支撑板钉制部分包括机架17和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上方沿脚墩39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料仓27和打钉装置,第二料仓27和打钉装置固定设置在机架17上,其中打钉装置包括多组射钉枪28和感应器。第二料仓27包括竖直平行设置的正面侧板27a和背面侧板27b,第二料仓27的底部设有两个“L”形的挡块29,挡块29由竖直设置的连接部29a和水平支撑部29b组成,作为支撑板38的料板30则有序叠放在正面侧板27a和背面侧板27b所形成的夹仓内,上述水平支撑部29b可防止料板30直接从第二料仓27底部掉落。如图8所示,输送机构包括分设在机架17两边的两条输送带31,两条输送带31之间设有三条导轨32,三条导轨32沿输送带31的输送方向平行等间距固定设置,多根推杆33垂直等间距架设在上述两条输送带31上,各推杆33上则均设有两拨料块34。本实施例中,输送带31为同步轮带,套接在第二主动轮35和第二从动轮36上,两组第二主动轮35和第二从动轮36均可通过转轴连接起来,通过一个第二电机来同步驱动,除了同步轮带夕卜,还可以采用链条作为输送带31。通过脚墩输送排列部分上的三组第二过渡机构将三个一排的脚墩39 —一对应夹取放置到三条导轨32上,第二电机启动驱动输送带31运转,推杆33在输送带31的带动下沿图中箭头所示向第二料仓27方向运动,并将途中的一组脚墩39 —同向第二料仓27方向推动,即使事先摆放的这组脚墩39不整齐,推杆33也可在推送过程对这组脚墩39进行调整,确保它们到达第二料仓27处时排列整齐。每推走一组脚墩39,需要三组第二过渡机构马上再夹取放置一组脚墩39上去,让下一根推杆33推送,保持整台设备的加工连续性,利用输送带31的循环特性,实现循环不间断作业,提高了效率。 如图9所示,挡块29的水平支撑部29b与第二料仓27背面侧板27b之间的竖直间隙大于料板30的厚度并在第二料仓27的背面形成第二出料口 27c,挡块29的连接部29a与正面侧板27a连接。当推杆33推动脚墩39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并到达第二料仓27处时,推杆33上的拨料块34可碰触到第二料仓27中最底层的那块料板30,并随着输送的继续将该块料板30从第二料仓27背向的第二出料口 27c推出,料板30被完全推出后,失去下方水平支撑部29b的支撑而刚好下落到下方的这排脚墩39上,脚墩39连同该料板30顺利通过并继续向打钉装置处输送。此时上层料板30落下填补空隙,并等待下一组脚墩39和拨料块34的到达,重复上述过程,每排脚墩39通过第二料仓27下方时,均会有一块料板30被拨下。打钉装置处的感应器感应到铺设有料板30的脚墩39到达时,将感应信号反馈给各射钉枪28,由射钉枪28完成打钉作业,制成木托盘的底座。至此,整条流水线实现了木托盘底座的完整制作。为了确保料板30掉落位置的准确性,最好将拨料块34面向第二料仓27运动的一侧尽可能地贴近脚墩3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脚墩切割部分、脚墩输送排列部分和支撑板钉制部分,所述的脚墩切割部分用于将方料(15)分段切割成脚墩(39),脚墩输送排列部分用于将脚墩切割部分切割形成的脚墩(39)按支撑板(38)的钉制要求进行有序输送排列,支撑板钉制部分则用于在摆放整齐的各排脚墩(39 )上进行支撑板(38)的钉制作业,脚墩切割部分和脚墩输送排列部分之间设有第一过渡机构,脚墩输送排列部分和支撑板钉制部分之间则设有第二过渡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墩切割部分包括上料机构、切割机构、进给机构和用于存放方料(15)的第一料仓(2),所述的上料机构可将第一料仓(2 )内的方料(15 )输送至进给机构,上述进给机构可将方料(15 )间断性进给给切割机构进行切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给机构包括夹具和间断性进给装置,夹具可将方料(15)夹紧进行进给,间断性进给装置与夹具连接,上述间断性进给装置可在夹具处于夹紧状态时驱动夹具向切割机构运动,以及在夹 具处于松开状态时带动夹具回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料仓(2)包括两块竖直平行设置的侧板(2b),上述上料机构和进给机构分设在第一料仓(2)的两侧,第一料仓(2)面向进给机构的一侧侧板(2b)上开设有第一出料口(2a),所述的上料机构可将第一料仓(2)内的方料(15)从第一出料口(2a)整体侧移推出。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墩输送排列部分包括主干输送带(18)、若干分支输送带(19)以及驱动上述两种输送带运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机架(17)上设有分配装置,所述的分配装置可将在主干输送带(18)上输送的脚墩(39)平均分配到上述的各分支输送带(19)上进行输送,上述各分支输送带(19)上均设有可将脚墩(39)挡在同一并排位置的对齐挡块(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配装置包括第二控制器、检测器和沿主干输送带(18)间隔设置的若干与上述分支输送带(19)——对应的变向气缸(21),变向气缸(21)的活塞杆端部设有推送板(22),推送板(22)的推送方向正对上与之对应的分支输送带(19)的输送起始端,上述变向气缸(21)可驱动推送板(22)将主干输送带(18)上的脚墩(39)推送至相对应的分支输送带(19)上,第二控制器与上述的变向气缸(21)和检测器连接,并可根据检测器检测到的脚墩(39)输送情况控制各变向气缸(21)的推送时机。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钉制部分包括能够将多个脚墩(39)并排输送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上方设有第二料仓(27)和打钉装置,第二料仓(27)内叠放有料板(30),所述的第二料仓(27)和打钉装置沿脚墩(39)的输送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在机架(17)上,输送机构和第二料仓(27)之间设有放料机构,所述的放料机构在每一排脚墩(39)输送至第二料仓(27)下方时,均能够从第二料仓(27)内拨出一块刚好掉落在这排脚墩(39)上的料板(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推杆(33)、第二驱动装置和若干供脚墩(39)滑行的导轨(32),各导轨(32)相互平行并与上述同一排中的各脚墩(39)—一对应,上述推杆(33)位于导轨(32)的上方并可将同一排的脚墩(39)沿各自相对应的导轨(32)进行推送,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推杆(33)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料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构上的拨料块(34),上述第二料仓(27)的底部具有第二出料口(27c),所述的拨料块(34 )在随一排脚墩(39 )输送至第二料仓(27 )下方时均能够从第二出料口(27c)拨出一块刚好掉落在该排脚墩(39)上的料板(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料仓(27)包括竖直平行设置的正面侧板(27a)和背面侧板(27b),第二料仓(27)的底部设有“L”形的挡块(29),挡块(29)由竖直设置的连接部(29a)和用于支撑第二料仓(27)内料板(30 )的水平支撑部(29b )组成,水平支撑部(29b )与第二料仓(27 )之间具有大于料板(30 )厚度的间隙,所述的连接部(29a)与正面侧板(27a)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属于木托盘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木托盘底座制作不方便的问题。本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脚墩切割部分、脚墩输送排列部分和支撑板钉制部分,所述的脚墩切割部分用于将方料分段切割成脚墩,脚墩输送排列部分用于将脚墩切割部分切割形成的脚墩按支撑板的钉制要求进行有序输送排列,支撑板钉制部分则用于在摆放整齐的各排脚墩上进行支撑板的钉制作业,脚墩切割部分和脚墩输送排列部分之间设有第一过渡机构,脚墩输送排列部分和支撑板钉制部分之间则设有第二过渡机构。本木托盘底座的生产流水线从方料的切割到最终的底座制作完成实现了全程自动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大大提供。其中的脚墩切割面较为平整,切割得到的脚墩尺寸一致,底座的品质有保障。
文档编号B27M3/00GK102717416SQ201210188568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
发明者方国芳 申请人:缙云县欣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