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复合集装箱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2039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复合集装箱底板。



背景技术:

传统集装箱通常由钢板、油漆以及作为缓冲防震的底板(厚胶合板)组成。集装箱底板在运输过程中经常遭受剧烈的冲击挤压,必须具有良好的抗震、耐冲击、耐气候、耐老化等性能。因此,除了外观尺寸外,对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的胶和耐久性、静曲强度、弹性模量等物理机械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满足良好的物理性能指标要求,集装箱底板一般选用高密度硬阔叶材为原料。该类树种的生长周期长,一般在100年左右,而人类的需要却日渐增加,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硬阔叶材资源急剧减少,无法满足日益发达的集装箱货运市场。竹、速生杨木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如果采用其制造集装箱底板既能减轻对高密度硬阔叶材的依赖,又能充分利用丰富的竹木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由竹木刨片复合生产的集装箱底板,该集装箱底板具有质量稳定、综合性能优异、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多层复合集装箱底板,包括上表层、上次表层、中间层、下次表层、下表层,所述上表层为竹刨片,其余各层为竹刨片、杨木刨片中的一种或竹木混合刨片,相邻两层纵横交替铺装。

所述上表层、中间层、下表层采用纵向铺装,所述上次表层、下次表层采用横向铺装。

优选的,所述上表层为喷涂有酚醛树脂胶的竹刨片,其余各层均由竹刨片、杨木刨片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后铺装而成。

各层刨片之间采用MDI树脂胶或酚醛树脂胶粘合。

所述竹刨片、杨木刨片长145-220mm、宽10-50mm、厚0.5-0.9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复合集装箱底板采用廉价易得的竹、速生杨木材料按照各层纵横交错布置,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对森林的破坏。竹刨片上表层表面加喷酚醛树脂胶合 剂后热压,形成透明的暗红色耐磨层,无需使用传统的浸渍纸,免漆、免洗、耐磨、天然美观。相邻两层排布方式不同显著增强了底板在各个方向上的力学性能,多层结构有利于提高复合地板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底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多层复合集装箱底板,从下到上依次为下表层1、下次表层2、中间层3、上次表层4、上表层5。下表层1、中间层3、上表层5均由长145-220mm、宽10-50mm、厚0.5-0.9mm的竹刨片沿集装箱底板长度方向(纵向)铺装而成,下次表层2、上次表层4由同样尺寸的杨木刨片沿集装箱底板宽度方向(横向)铺装而成。各层刨片施加MDI树脂胶或酚醛树脂胶后逐层铺装,上表层5表面加喷一层酚醛树脂胶合剂热压后形成透明的暗红色耐磨层。

该多层复合集装箱底板总厚度为28mm,含水率在10%以下,密度为0.78-0.9g/cm3。对该复合底板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其纵向静曲强度为87-120MPa,纵向弹性模量为10600-136000MPa,横向静曲强度为36-48MPa,横向弹性模量为3620-4650MPa,远超集装箱底板的国标要求,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实施例2

一种多层复合集装箱底板,从下到上依次为下表层1、下次表层2、中间层3、上次表层4、上表层5。所述下表层1、下次表层2、中间层3、上次表层4均由长180mm、宽20-40mm、厚0.5-0.9mm的竹刨片与杨木刨片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后铺装而成,其中下表层1、中间层3沿纵向铺装,下次表层2、上次表层4沿横向铺装。所述上表层5由同样尺寸的竹刨片沿纵向铺装而成,上表层5表面加喷一层酚醛树脂胶合剂热压后形成透明的暗红色耐磨层。各层刨片之间依然施加MDI树脂胶或酚醛树脂胶后逐层铺装。

该多层复合集装箱底板厚度为28mm,含水率为6.3%,密度为0.79g/cm3,纵向静曲强度89MPa,纵向弹性模量10850MPa,横向静曲强度52MPa,横向弹性模量5130MPa。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