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泡竹材减少竹锟损失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068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浸泡竹材减少竹锟损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进料、搅拌喷洒、振动输送、蒸煮、超声波振动、浸泡,各步骤的具体过程如下:

a. 进料:将清洗过后的辗压破碎后的竹片分批加入到搅拌机(1)当中,充满容积的30%-70%;

b. 搅拌喷洒:搅拌机(1)先搅拌3-15min,再一边搅拌一边通过泵抽取含有木质素酶的弱碱性液体,用搅拌机(1)内与泵连接的喷嘴(4)喷洒含有木质素酶的弱碱性液体到辗压破碎后的竹片,喷洒量为辗压破碎后的竹片重量的30%~45%或充满搅拌机容积的10%-35%,喷洒完毕,继续搅拌3-15min;

c. 振动输送:由搅拌机(1)设置的出料口(7)将搅拌破碎后的竹片均匀受控的输送到输送带(8)输送到振动台(13)反复振动20-50次,使破碎竹片上面残留浸泡液完全湿润到辗压破碎后的竹片当中,并将破碎竹片输送入浸泡池(5);

d. 蒸煮:加入25%-35%竹片堆积高度的浸泡液入浸泡池(5),用浸泡池处设置的加热装置(21)对浸泡池(5)当中的浸泡液和辗压破碎后的竹片加热,将温度加热到80℃至120℃进行,持续加热30min至90min,进行蒸煮,使辗压破碎后的竹片吸水达自重你的80%以上;

e.超声波振动:由浸泡池(5)周测设置的超声波振动器(17)利用超声波的高频声波对浸泡池(5)内的辗压破碎后的竹片和浸泡液产生振荡,加快分解辗压破碎后的竹片当中的糖、脂、胶以及可溶性的部分竹锟和叶绿素铜纳,使其加速融入到浸泡液当中;

f. 浸泡:添加浸泡液至高于辗压破碎后的竹片堆极高度8cm至12cm,维持浸泡池中的液体温度为50℃至80℃,持续浸泡30min至90min,再自然降温浸泡3-12小时;

g. 将充分浸泡处理过的辗压破碎后的竹片和浸泡后液体过滤分离,获得高质量的粗竹纤维、竹锟高含量的原料、叶绿素铜纳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泡竹材减少竹锟损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和e能够合并在一起,同步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泡竹材减少竹锟损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 蒸煮,能够添加一个密封盖,盖住并密封浸泡池(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泡竹材减少竹锟损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为进一步加快脱胶和去除木质素的效果,所述浸泡液能够添加浓度为20%至25%的酸碱度为中性的自然竹子汁、水和生物酶的脱胶软化剂,所述脱胶软化剂优选为不含无机酸、无机碱、化学药剂的化学原料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浸泡竹材减少竹锟损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辗压破碎后的竹片为标准规格尺寸和/或生长年限相近的竹片经辗压破碎后形成的碎条连成一体未散落掉渣的竹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泡竹材减少竹锟损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8)与主动轮(10)和从动轮(11)连接,所述从动轮(11)通过链条(12)与主动轮(10)连接,所述主动轮(10)与带减速器的电机(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泡竹材减少竹锟损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4)喷洒含有木质素酶的弱碱性液体,所述弱碱性溶液和浸泡液为pH值为7.2-8.0的水性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泡竹材减少竹锟损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动器(17)位于椭圆形的两个焦点或圆形的中心或四边弧形的四侧中心,所述超声波振动器(17)位于浸泡池(5)的外侧和/或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泡竹材减少竹锟损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池(5)设置有计时器(18)、显示器(19)和测试棒(20),所述显示器(19)与测试棒(20)、计时器(18)、超声波振动器(17)、加热装置(21)和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加热装置(21)为加热电阻丝、加热棒或碳炉。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