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工钻及中心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29932发布日期:2021-01-15 11:2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工钻及中心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头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木工钻及中心尖。



背景技术:

木工钻头是用去对木头进行加工的工具,申请号:cn200920231192.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木工钻头,其包括本体,本体设有主切削部,钻头末端具有夹持部,本体前端设置有一尖锥状的切削引导部,该切削引导部上设有引导螺纹,主切削部前端还设有一环形刀。所述钻头本体主切削部的外径呈前大后小状。上述专利可减少钻头本体中后段边缘与孔壁的摩擦,减小能量的损耗。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钻头排屑空间小,容易造成木屑堵塞,导致刀具磨损和崩坏,而排屑不畅会在加工完的内孔和端口处产生毛刺和划痕,需要重新换刀去毛刺,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钻头容易造成木屑堵塞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木工钻及中心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中心尖,包括第一后角面、第一切削刃和第一弧形前角面,第一后角面和第一弧形前角面之间设有第一切削刃。

作为优选,中心尖为四面锥型体,还包括第二后角面、第二切削刃和第二弧形前角面,第二后角面和第二弧形前角面之间设有第二切削刃。

一种木工钻,包括一种中心尖,还包括杆体和刀体,杆体上设有刀体,刀体上设有中心尖。

作为优选,刀体上设有切削组件,切削组件包括主切割刃和排屑槽。

作为优选,切削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切削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中心尖的两侧,主切割刃上设有上立刃。

作为优选,排屑槽分别与第一弧形前角面、第二弧形前角面相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当进行钻孔工作时,首先中心尖给木头钻出小孔,由于中心尖上设有第一弧形前角面和第二弧形前角面,木屑能从第一弧形前角面和第二弧形前角面中排出,因此在钻孔时减少木屑堵塞的情况,从而提升钻孔效率;并且由于第一弧形前角面和第二弧形前角面使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更尖锐,因此提升了木工钻的锋利度,从而提升钻孔速度。并且由于排屑槽分别与第一弧形前角面、第二弧形前角面相通,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木屑通过第一弧形前角面、第二弧形前角面从排屑槽中全部顺利排出,避免在中心尖底部与主切割刃汇合的部位产生木屑堆积,导致切割效率降低或无法切割。本实用新型具有提升减少木屑堵塞的情况、提升钻孔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中心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投影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中心尖、11—第一弧形前角面、12—第一后角面、13—第一切削刃、14—第二弧形前角面、15—第二后角面、16—第二切削刃、2—刀体、21—上立刃、22—排屑槽、23—主切割刃、3—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木工钻,如图所示,包括一种中心尖,一种中心尖包括第一后角面12、第一切削刃13和第一弧形前角面11,第一后角面12和第一弧形前角面11之间设有第一切削刃13。中心尖1为四面锥型体,还包括第二后角面15、第二切削刃16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第二后角面15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之间设有第二切削刃16。

还包括杆体3和刀体2,杆体3上设有刀体2,刀体2上设有中心尖1。

刀体2上设有切削组件,切削组件包括主切割刃23和排屑槽22。

切削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切削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中心尖1的两侧,主切割刃23上设有上立刃21。

排屑槽22分别与第一弧形前角面11、第二弧形前角面14相通。

本实施例的木工钻用于给木头钻孔,当进行钻孔工作时,首先中心尖1给木头钻出小孔,由于中心尖1上设有第一弧形前角面11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木屑能从第一弧形前角面11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中排出,因此在钻孔时减少木屑堵塞的情况,从而提升钻孔效率;并且由于第一弧形前角面11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使第一切削刃13和第二切削刃16更尖锐,因此提升了木工钻的锋利度,从而提升钻孔速度。

当中心尖1进入木头中时,上立刃21与木头接触并将木头纤维打断,从而方便后续的主切割刃23切削,主切割刃23与木头接触开始切削木头,木屑能从排屑槽22中排出,因此在钻孔时减少木屑堵塞的情况,从而提升钻孔效率;并且由于排屑槽22使主切割刃23更尖锐,因此提升了木工钻的锋利度,从而提升钻孔速度。并且由于排屑槽22分别与第一弧形前角面11、第二弧形前角面14相通,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木屑通过第一弧形前角面11、第二弧形前角面14从排屑槽22中全部顺利排出,避免在中心尖1底部与主切割刃23汇合的部位产生木屑堆积,导致切割效率降低或无法切割。

实施例2

一种木工钻,如图所示,包括一种中心尖,一种中心尖包括第一后角面12、第一切削刃13和第一弧形前角面11,第一后角面12和第一弧形前角面11之间设有第一切削刃13。中心尖1为四面锥型体,还包括第二后角面15、第二切削刃16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第二后角面15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之间设有第二切削刃16。

实施例3

一种木工钻,如图所示,包括一种中心尖,一种中心尖包括第一后角面12、第一切削刃13和第一弧形前角面11,第一后角面12和第一弧形前角面11之间设有第一切削刃13。中心尖1为四面锥型体,还包括第二后角面15、第二切削刃16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第二后角面15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之间设有第二切削刃16。

还包括杆体3和刀体2,杆体3上设有刀体2,刀体2上设有中心尖1。

实施例4

一种木工钻,如图所示,包括一种中心尖,一种中心尖包括第一后角面12、第一切削刃13和第一弧形前角面11,第一后角面12和第一弧形前角面11之间设有第一切削刃13。中心尖1为四面锥型体,还包括第二后角面15、第二切削刃16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第二后角面15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之间设有第二切削刃16。

还包括杆体3和刀体2,杆体3上设有刀体2,刀体2上设有中心尖1。

刀体2上设有切削组件,切削组件包括主切割刃23和排屑槽22。

切削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切削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中心尖1的两侧,主切割刃23上设有上立刃21。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心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后角面(12)、第一切削刃(13)和第一弧形前角面(11),第一后角面(12)和第一弧形前角面(11)之间设有第一切削刃(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尖,其特征在于:中心尖(1)为四面锥型体,还包括第二后角面(15)、第二切削刃(16)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第二后角面(15)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之间设有第二切削刃(16)。

3.一种木工钻,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中心尖,还包括杆体(3)和刀体(2),杆体(3)上设有刀体(2),刀体(2)上设有中心尖(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工钻,其特征在于:刀体(2)上设有切削组件,切削组件包括主切割刃(23)和排屑槽(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木工钻,其特征在于:切削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切削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中心尖(1)的两侧,主切割刃(23)上设有上立刃(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木工钻,其特征在于:排屑槽(22)分别与第一弧形前角面(11)、第二弧形前角面(14)相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头领域,公开了一种木工钻及中心尖,包括第一后角面(12)、第一切削刃(13)和第一弧形前角面(11),第一后角面(12)和第一弧形前角面(11)之间设有第一切削刃(13)。中心尖(1)为四面锥型体,还包括第二后角面(15)、第二切削刃(16)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第二后角面(15)和第二弧形前角面(14)之间设有第二切削刃(16)。还包括杆体(3)和刀体(2),杆体(3)上设有刀体(2),刀体(2)上设有中心尖(1)。本实用新型具有提升减少木屑堵塞的情况、提升钻孔效率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江晓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晓猛
技术研发日:2020.03.24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