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涤锦复合纺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53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细涤锦复合纺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纤纺丝机械设备的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超细涤锦复合 纺丝组件的结构改进。
技术背景-
传统的涤锦复合纺丝组件包括斜孔板、放射板、复合板、定位销、喷丝板。 其作用是在熔融纺丝加工中,使聚合物熔体精细过滤,充分混合,均匀分布, 并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喷丝板微孔,挤出形成丝条.涤锦复合纺丝组件被称为工 艺流程中的心脏,在同一套设备上要生产不同的品种,是通过不同的纺丝组件 来实现的。纺丝组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纺丝产品生产的正常进行。
目前市场上生产传统的细旦纤维纤度是0. 3-0. 5D/F的产品通常使用的设备 为桔瓣形复合纤维纺丝组件,虽然该种组件纺丝生产的产品制成的织物手感柔 软,但容易起毛,并且染色容易产生色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情况,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设计巧妙、 结构简单的超细涤锦复合纺丝组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超细涤锦复合纺丝组件,包括斜孔 板、放射板、复合板、定位销、喷丝板,其不同点为,在复合板的出料面的出 料凸台上设计米字形结构。
进一步是,米字形结构中采用米字形导流槽,槽底截面形状设计为带倒角
的矩形;所述倒角为R0.03 R0.05。
本发明的优点是
通过设计米字形结构,在米字形导流槽底设计倒角,巧妙又简单的设计,从 而避免了由流体涡漩而产生的流动死角,不同的聚合物流动性大大提高,所以 说用本发明纺丝组件纺丝生产的产品制成的织物具有手感柔软的同时不起毛、 且染色不易产生色差,非常方便地解决了本行业一直不能克服的技术难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部件复合板的进料面结构图; 图3为图1部件复合板的出料面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斜孔板;2、放射板;3、复合板;4、定位销;5、喷丝板;6、 涤纶腔;7、斜孔板涤纶导流孔;8、锦纶腔;9、斜孔板锦纶导流孔;10、放射 板涤纶球形导流槽;11、放射板锦纶球形导流槽;12、复合涤纶导流孔道;13、 复合锦纶导流孔道;14、复合锦纶环形槽;15、复合涤纶环形槽;16、涤锦复 合腔;17、出料凸台;18、导流槽底倒角;19、复合板锦纶导流孔;20、出料 凸台的涤纶米字导流槽;21、喷丝板导孔;22、涤纶导流孔道;23、锦纶导流 孔道;24、米字形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从图l-图4中可以看出, 一种细涤超锦复合纺丝组件,包括斜孔板l、放射 板2、复合板3、定位销4、喷丝板5。各板的接触面之间采用平面密封方式, 整个组件通过定位销4定位连接;斜孔板1上设计有涤纶腔6和锦纶腔8;在涤 纶腔6和锦纶腔8的底部设计有涤纶导流孔7和锦纶导流孔9,涤纶导流孔7和 锦纶导流孔9与放射板2进料面的涤纶球形导流槽10与锦纶球形导流槽11有 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放射板2上设计有多个涤纶球形导流槽10与锦纶球形导流 槽ll,不同的导流槽底都设计有多个涤纶导流孔道22和锦纶导流孔道23;复 合板3的进料面设计有多个与放射板2上的涤纶导流孔道22和锦纶导流孔道23 对应的复合锦纶环形槽14和复合涤纶环形槽15,在复合锦纶环形槽14和复合 涤纶环形槽15的底部分别设计有多个复合涤纶导流孔道12、复合锦纶导流孔道 13;复合板3的出料面设计有一个涤锦复合腔16以及与喷丝板导孔21 —一对 应的多个出料凸台17,出料凸台17上米字形结构24中的涤纶米字导流槽20的 槽底设计槽底截面形状为带倒角18的矩形以及八个复合板锦纶导流孔19,所述 倒角18为R0.03~R0.05;喷丝板5上设计有与出料凸台17 —一对应的多个喷丝 板导孔21。
本发明进行复合纺丝时是这样工作的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熔点的聚酯原 料在压力推动下分别流动进入涤锦复合纤维纺丝组件斜孔板1内的同心圆槽形 成涤纶腔6和锦纶腔8,在涤纶腔6和锦纶腔8的底部设计有涤纶导流孔7和锦 纶导流孔9,这些导流孔与放射板进料面的涤纶球形导流槽10与锦纶球形导流 槽ll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纺丝过程中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熔点的聚酯原料在 压力推动下沿着斜孔板1上不同腔体内的倾斜导流孔注入到放射板2上的相应 球形槽内。不同的聚酯原料在相应的球形槽内经槽底上的导流孔流进复合板3 上的环形槽中,放射板2出料面上的导流孔要与复合板3上相应涤纶环形槽15 和锦纶环形槽14位置对应。原料会在外界压力的推动下经过复合涤纶导流孔道 12与复合锦纶导流孔道13流进复合腔16内,因为复合板3上出料面上的每一
个出料凸台17与喷丝板5上的每一个喷丝板导孔21对应,这样锦纶会直接由 压力经锦纶导流孔19流进喷丝板导孔21,而另一种原料(涤纶)经过出料凸台 17的米字导流槽20进入喷丝板导孔21,两种原料在同一时刻由不同路径进入 一个孔道,从而直接流进喷丝板导孔的原料被经导流槽20进入喷丝板导孔21 分割开来,于是就形成了复合纺丝。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不论在其形状和结构上做何变化,凡是 复合纺丝组件中利用米字形导流方式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超细涤锦复合纺丝组件,包括斜孔板[1]、放射板[2]、复合板[3]、定位销[4]、喷丝板[5],其特征是在复合板[3]出料面的出料凸台[17]上设计米字形结构[2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涤锦复合纺丝组件,其特征是所述 米字形结构[24]中采用米字形导流槽[2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细涤锦复合纺丝组件,其特征是所述 米字形导流槽[20]槽底截面形状设计为带倒角[18]的矩形;所述倒角 [18]为R0.03 R0.0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的超细涤锦复合纺丝组件,包括斜孔板、放射板、复合板、定位销、喷丝板,其不同点为,在出料面的凸台上设计米字形结构,米字形结构中采用米字形导流槽,槽底截面形状设计为带倒角的矩形,倒角为R0.03~R0.05;通过设计米字形结构,在米字形导流槽底设计倒角,巧妙又简单的设计,从而避免了由流体涡漩而产生的流动死角,不同的聚合物流动性大大提高,所以说用本发明纺丝组件纺丝生产的产品制成的织物具有手感柔软的同时不起毛、且染色不易产生色差,非常方便地解决了本行业一直不能克服的技术难题。
文档编号D01D5/28GK101358381SQ200710025468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日
发明者周伟建, 周伟荣, 周建林, 杨崇倡, 磊 郭, 黄琪铭 申请人:苏州市吴中喷丝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