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699761阅读:9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通过研究发现,用聚酯纤维可有效防止沥 青混凝土的温缩裂缝,从而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拉、抗剪、抗压、抗冲击强 度和耐疲劳性能,此后聚酯纤维开始大量用于沥青混凝土中,但由于聚酯纤维 耐碱性差,其耐碱强度保留率低(通常只有30%左右),所以不能用在碱性丰支强 的普通水泥混凝土中,在普通水泥混凝土中仅能用耐碱强度保留率高的聚丙烯 纤维、聚乙烯睛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等,这些材料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泥混凝 土起阻裂作用,但由于其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阻裂效果不理想(通常只能达 到85%),据悉国外为了提高工程质量,不得不采用聚酯纤维加强无碱水泥混凝 土,由于无碱水泥价格为普通水泥的几倍,使混凝土工程成本受到很大的限制。 所以在文献中仅有聚酯纤维用于汤青混凝土中的净艮道,没见聚酯纤维用于普通 水泥混凝土工程的报道(见查新报告附件1-16 )聚酯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模 量高,耐老化的优点,如能解决其耐碱问题,对提高水泥混凝土强度、抗弯性 能和疲劳寿命将比其他合成纤维效果更显著,对高质量水泥混凝土工程而言, 比起聚酯纤维无碱水泥混凝土也将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该方法能解决聚酯纤 维的耐碱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将喷丝头挤出的湿度 在500-560。C的聚酯纤维单丝快速通过一温度在400。C-480。C的反应釜,反应 釜上有喷粉孔,由喷粉孔喷入尺寸小于IOO纳米的聚丙烯粉未并在腔内形成粉 雾,那些粉雾直接接触聚酯合成单丝纤维将进一步熔化并形成与聚酯纤维的结 合,从而形成抗碱改性聚酯纤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碱性,故熔敷在改性聚 酯合成单丝纤维并与之实现牢固熔合的超薄聚丙烯和聚酯纤维与碱性物质直 接接触而免受威性侵蚀,因此这种改性技术制造的改性聚酯纤维既保留了芯部 聚酯纤维的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和良好的抗老化性能等诸多优良性能,改性后又 增加了直接与工作介质接触改性聚酯纤维的优良抗碱性能。
进行的耐碱性试验表明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即在80。C温度下2%浓度碱溶 液中浸泡6小时后,经本^L术处理的改性聚酯纤维单丝,其抗碱强度^f呆留率均超过95%,而未经本技术处理的对照组聚酯纤维单丝,其抗碱强度保留率仅有
30%左右。


附图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将喷丝头挤出的湿度在550。C的聚酯纤维单 丝快速通过一温度在450。C的反应釜,反应釜上有喷4分孔,由喷粉孔喷入尺寸 小于IOO纳米的聚丙烯粉未并在腔内形成粉雾,那些粉雾直接接触聚酯合成单 丝纤维将进一步熔化并形成与聚酯纤维的结合,从而形成抗碱改性聚酯纤维。 其技术路线为。
权利要求
1、一种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喷丝头挤出的湿度在500-560℃的聚酯纤维单丝快速通过一温度在400℃-480℃的反应釜,反应釜上有喷粉孔,由喷粉孔喷入尺寸小于100纳米的聚丙烯粉未并在腔内形成粉雾,那些粉雾直接接触聚酯合成单丝纤维将进一步熔化并形成与聚酯纤维的结合,从而形成抗碱改性聚酯纤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将喷丝头挤出的湿度在500-560℃的聚酯纤维单丝快速通过一温度在400℃-480℃的反应釜,反应釜上有喷粉孔,由喷粉孔喷入尺寸小于100纳米的聚丙烯粉末并在腔内形成粉雾,那些粉雾直接接触聚酯合成单丝纤维将进一步熔化并形成与聚酯纤维的结合,从而形成抗碱改性聚酯纤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碱性,故熔敷在改性聚酯合成单丝纤维并与之实现牢固熔合的超薄聚丙烯和聚酯纤维与碱性物质直接接触而免受碱性侵蚀,因此这种改性技术制造的改性聚酯纤维既保留了芯部聚酯纤维的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和良好的抗老化性能等诸多优良性能,改性后又增加了直接与工作介质接触改性聚酯纤维的优良抗碱性能。
文档编号D01D11/00GK101445968SQ200810136648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彭书成, 陈美兰 申请人:彭书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