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纱线用交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22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多个纱线赋予交织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技术,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9-25004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多 纱线流体处理装置。该多纱线流体处理装置具有隔开间隔地配置为列状的 多个纱道部件。通过邻接的纱道部件构成流体处理部。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必须根据作为流体处理对象的纱 线的数量来增加纱道部件,部件数量较多,因此现场存在敬而远之的倾向。 而且,由于是将纱道部件并列的构成,因此由于该构成的复杂度,难以使 纱道的间距变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问题而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多个 纱线赋予交织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其部件数量较少,可使纱道的间距变 窄,并且构成简单。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下面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和其效 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对多个纱线赋予交织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如下地 构成。即,具有第1部件,在作为各纱线移动的空间的多个纱移动空间 中,形成至少一部分;及第2部件,在向各纱移动空间喷射的流体流通的 多个流路中,形成至少一部分。根据以上的构成,通过较少部件数量且廉 价地实现上述对多个纱线赋予交织的构成。而且,与专利文献1的构成相 比,可使上述多个纱线的纱道间距变窄。
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还如下地构成。即,各纱移动空间由形成在上 述第1部件上的槽和形成在上述第2部件上的面的组合构成。根据以上的 构成,与各纱移动空间由槽和槽的组合构成的情况相比,可降低加工成本。
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还如下地构成。即,各纱移动空间在向该纱移动空间喷射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为深处扩大。根据以上的构成,在各纱移 动空间内有效地形成流体的回旋流。
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还如下地构成。即,各纱移动空间关于向该纱 移动空间喷射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线对称。根据以上的构成,向各纱移动空 间喷射的流体的流动形态为线对称。
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还如下地构成。即,上述第1部件和上述第2 部件隔着可插入各纱线的纱插入问隙而相互固定。各纱线经由该纱插入间 隙而插入各纱移动空间。根据以上的构成,不包括可动部而实现可将各纱 线插入各纱移动空间的构成。
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还如下地构成。即,上述第I部件和上述第2 部件构成为能够相互抵接以及分离。根据以上的构成,(a)通过相互抵接, 能够防止喷射至各纱移动空间的流体从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之间流出、 以及各纱线飞出,并且(b)通过相互分离,容易进行将各纱线插入各纱移动 空间的作业。
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还如下地构成。即,上述第1部件相对于上述 多个纱线的纱道相对地固定。上述第2部件相对于上述第1部件可相对地 移动。根据以上构成,即使使上述第1部件和上述第2部件相互抵接以及 分离,各纱线的纱道和各纱移动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不变,因此意味着 能够避免各纱线的品质下降。
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还如下地构成。即,上述第2部件相对于上述 第1部件枢轴设置。根据以上的构成,通过简单的构成实现上述第1部件 和上述第2部件的相互的抵接以及分离。
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还如下地构成。即,上述第2部件相对于上述 第1部件可滑动。根据以上的构成,通过简单的构成实现上述第1部件和 上述第2部件的相互的抵接以及分离。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的主视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4是与图3类似的图,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图。图5是与图3类似的图,是本发明第l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图。
图6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的主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第1 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多 纱线用交织装置的主视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 织装置的主视部分放大剖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是对多个复纱Y赋予交织的装置。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具有第1部件2(第1部件), 形成各复纱Y移动的空间即纱移动空间1;和第2部件4(第2部件),形成 向各纱移动空间1喷射的流体流通的流路即流体喷射孔3。第1部件2和第 2部件4隔着可插入各复纱Y的纱插入间隙5而相互固定。如该图1以及 图2所示,以预定的间隔并列设置多个纱移动空间1。
以下,只称为"并列设置方向"时,指纱移动空间的并列设置方向。 同样,只称为"对置方向"时,指第1部件2和第2部件4对置的方向。 相对于并列设置方向和对置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定义为"纱移动方向"。该 纱移动方向是相对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是与纱移动空间1的延伸方 向相同的方向,并且也是与在该纱移动空间1内移动的复纱Y的移动方向 相同的方向。
第1部件2和第2部件4之间的相互固定,由隔着第2部件4和第1 部件2而设置在相反侧、支持第1部件2的第3部件6,和隔着第1部件2 和第2部件4而设置在相反侧、支持第2部件4的第4部件7来承担。第3 部件6沿在并列设置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件2而同样地延伸。第4部件7 由支持部7a和连结部7b构成,该支持部7a沿在并列设置方向上延伸的第 2部件4延伸,该连结部7b从该支持部7a —端朝向第3部件6垂直地延伸。 第3部件6与第4部件7的连结部7b例如通过螺栓紧固等固定方法连结, 通过该第3部件6和第4部件7的相互固定,如上所述,第1部件2和第2 部件4相互固定。
5通过以上的构成,多个复纱Y在图1中如粗线箭头所示那样沿并列设
置方向运动,并经由形成在第部件2和第2部件4之间的纱插入间隙5 而插入各纱移动空间1。简单地说,各复纱Y从上述第2部件4侧插入各 纱移动空间1 。为了易于进行该插入作业,在第1部件2和第2部件4上形 成将复纱Y向纱插入间隙5进行导向的若干斜而。
参照图2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图2是图1的正视剖面图,详细地说, 是在纱移动方向的中央、相对于纱移动方向垂直地切断多纱线用交织装置 100而得到的图。如本图所示,在第2部件4上,在纱移动方向上的中央位 置上沿并列设置方向并列形成流体喷射孔3,以便相对于各纱移动空间l成 为一对一的关系。而且,为了对这些流体喷射孔3同样地供给流体,在第2 部件4的内部形成与所有流体喷射孔3连通的第1流路8,并且在支持部 7a上形成与外部连通的第2流路9。通过该构成,当将省略图示的压缩机 与第2流路9连接、并对第2流路9供给例如压缩空气等流体时,该流体 按顺序经由第1流路8和各流体喷射孔3而以预定流量供给至各纱移动空 间1。而且,供给至纱移动空间1的流体在纱移动方向上分支为2个流体, 沿纱移动空间1的延伸方向在纱移动空间1内流动,然后从纱移动空间1 的两端向外部流出。
接着,详细地说明纱移动空间1的形状。参照图3进行说明。图3(a) 相当于图2的部分放大图。图3(b)表示在截面内不包含流体喷射孔3的其 他剖面。
如图3(b)所示,在与第2部件4对置的第1部件2的面即第1面10、 和与第1部件2对置的第2部件4的面即第2面11之间,形成能够插入复 纱Y的程度的较小的纱插入间隙5。在第I部件2的第1面10上形成沿纱 移动方向延伸的槽12,纱移动空间1由形成在该第1部件2上的槽12和第 2部件4的第2面11的组合构成。而且,如图3(a)所示,纱移动空间1形 成为,在对向该纱移动空间1喷射的流体的流动方向进行表示的线C(大写 C)上为深处扩大,且关于该线C线对称。
在本实施方式中,槽12的剖面轮廓包括直线部a,从第1面10向从 第2面11离开的方向垂直地延伸;圆弧部b,与该直线部a的前端连接, 以向从线C离开的方向鼓出的方式描画半圆;底部c,与该圆弧部b的前端 连接,在与线C垂直的方向上,比剖面圆形的流体喷射孔3的孔径长地延 伸;圆弧部d,与底部c的前端连接,描画与圆弧部b关于线C线对称的半圆;以及,直线部e,与该圆弧部d的前端和第l面IO的双方连接,成为 与直线部a关于线C线对称的直线。因此,槽12的剖面形状为,将在并列 设置方向上宽度比流体喷射孔3的孔径大的矩形、以及宽度比该矩形还大 的、由圆弧和直线的组合形成的长圆形、进行了结合的深处扩大的形状。
通过以上的构成,在开始对多个复纱Y赋予交织吋,(l)首先,使用省 略图示的所谓吸枪,朝向图1的粗线箭头所示的方向,将多个复纱Y—次 性地插入纱插入间隙5内;该吸枪为,将多个复纱Y保持在相互维持了预 定间隔的状态而对多个复纱Y进行吸引并捕捉。(2)接着,在对被插入纱插 入间隙5的各复纱Y与形成在第1部件2上的各槽J2的开口对置的情况进 行了确认的基础上,使用上述吸枪,将多根复纱Y同时向设置在多纱线用 交织装置100下游侧的省略图示的导辊进行生头。另外,预先调整多纱线 用交织装置100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的省略图示的导辊相对于多纱线用交 织装置100的相对位置,以便在该生头后、各复纱Y在图3(a)中在纱移动 空间l的大致中心移动。(3)然后,使用上述压縮机将压缩空气导入图2所 示的第2流路9,由此如图3(a)所示,开始从流体喷射孔3向纱移动空间1 的流体喷射,并开始对复纱Y赋予交织。
接着,参照图3(a)以及图3(b)对以上那样向纱移动空间1喷射的流体的 流动进行详细的说明。即,如图3(a)所示,从流体喷射孔3向纱移动空间1 喷射的流体,沿线C与由符号c表示的槽12的槽底13碰撞,并在并列设 置方向上分支为2个流。被分支在并列设置方向上的流体的流动,沿由符 号b及符号d所示的弯曲面14流动,由此其轮廓描画圆弧。然后,如图3(b) 所示,被分支在并列设置方向上的流体,主要成为描画沿弯曲面14的螺旋 的回旋流,并从槽12的两端流出。另外,在图3中,为了实现容易理解多 纱线交织装置100的构造,纱插入间隙5画得比实际厚,但该纱插入间隙5 的功能只是用于将复纱Y从外部导入纱移动空间1,因此,纱插入间隙5 的厚度被设定得非常薄。例如约为O.lmm。因此,喷射到纱移动空间1的 大部分流体不经由纱插入间隙5流出至外部,而能够从槽12的两端流出。 进一步说,由于是多个纱移动空间1邻接的构成,因此在邻接的纱移动空 间1之间几乎没有压力差,且几乎不产生在邻接的纱移动空间1之间的纱 插入间隙5中来去的流体流动。这意味着可以说,喷射到纱移动空间1的 大部分流体不经由纱插入间隙5流出至外部,而能够从槽12的两端流出。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多个复纱Y赋予交织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如下地构成。具有第1部件2,形成多个各复纱Y
移动的空间即纱移动空间1;和第2部件4,形成多个向各纱移动空间1喷 射的流体流通的流体喷射孔3。根据以上的构成,通过较少的部件数量且廉 价地实现对多个复纱Y赋予交织的构成。而且,与专利文献1的构成相比, 能够使上述多个复纱Y的纱道间距变窄。
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还如下地构成。即,各纱移动空间1由形 成在上述第1部件2上的槽12、和形成在上述第2部件4上的第2面11的 组合构成。根据以上的构成,与各纱移动空间1由槽和槽的组合构成的情 况相比,可降低加工成本。
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还如下地构成。即,各纱移动空间1在向 该纱移动空间1喷射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为深处扩大。根据以上的构成, 在各纱移动空间1内有效地形成流体的回旋流。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该回 旋流对于对复纱Y赋予交织具有较大贡献。
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还如下地构成。即,各纱移动空间1关于 向该纱移动空间1喷射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线对称。根据以上的构成,向各 纱移动空间1喷射的流体的流动形态成为线对称。同样,本发明的发明人 认为该线对称对于对复纱Y赋予交织具有较大贡献。
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还如下地构成。即,上述第1部件2和上 述第2部件4隔着可插入各复纱Y的纱插入间隙5而相互固定。各复纱Y 经由该纱插入间隙5而插入各纱移动空间1。根据以上的构成,能够不包括 可动部地实现可将各复纱Y插入各纱移动空间1的构成。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如下 地变更实施。
<第1变形例〉
首先,根据图4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进行说明。适当省略与 上述第1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图4是与图3类似的图,是本发明第1实 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图。本变形例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如下地构成。 即,在第1部件2的第1面10上形成剖面半圆的槽15a,并以与该槽15a 对置的方式,在第2部件4的第2面U上同样形成剖面半圆的槽15b。而 且,这些槽15a及15b对置,由此形成剖面形状大致圆形的纱移动空间1。 换言之,是仅纱移动空间1的一部分形成在第1部件2上的形状。
<第2变形例〉接着,根据图5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适当省略与
上述第1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图5是与图3类似的图,是本发明第1实 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图。本变形例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如下地构成。 即,在第1部件2中,在内部穿孔不与第1面0交叉的圆柱状的贯通孔16, 并形成使该贯通孔16与第1面10连通的狭缝17。该狭缝17从垂直于纱移 动方向的方向将复纱Y从外部导入贯通孔16,因此,狭缝17的厚度被设 定得非常薄。例如为O.lmm。上述贯通孔6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的纱移动 空间l。另一方面,如由符号I8所示的那样,流体流通的流体喷射孔3的 一部分穿设在第1部件2中。换言之,是仅流体喷射孔3的一部分形成在 第2部件4上的形状。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是本发明第2 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的主视图。图7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多 纱线用交织装置的俯视图。在图6中,为了实现容易理解本实施方式的特 长,在纸面上将第1部件2和第3部件6的组合、第2部件4和第4部件7 的组合的相对位置关系上下颠倒地画出。以下,适当省略与上述第1实施 方式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中,不存在相当于图3所示的 纱插入间隙5的间隙,第1部件2的第1面10和第2部件4的第2面11 大致密封状地抵接,该第1部件2和第2部件4构成为可被切换为相互抵 接以及分离。具体地说,第1部件2相对于图7所示的多根复纱Y的纱道 相对地固定,另一方面,第2部件4相对于第1部件2可相对地移动。第4 部件7(第2部件4),通过设置在第3部件6的并列设置方向一端上且向对 置方向延伸的轴18而相对于第3部件6(第1部件2)枢轴设置。
如图7所示,在第1部件2的、隔着纱移动空间1而与轴18相反一侧 的端部上形成若干突起19,在第2部件4上形成可与该突起19卡合的凹陷 20。通过该构成,当将第4部件7(第2部件4)绕轴18在纸面顺时针方向转 动,使突起19和凹陷20卡合时,第4部件7此后的转动被限制。该突起 19和凹陷20的卡合构成为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解除。
根据以上的构成,在开始对多个复纱Y赋予交织时,(l)首先,使第4 部件7绕轴18转动90度以上,以便从图6所示的第1部件2和第2部件4 相互抵接的状态、即闭状态,成为图7所示的第1部件2和第2部件4相 互分离的状态、即开状态。由此,多个纱移动空间1成为较大地露出在外
9部的状态。(2)接着,使用省略图示的所谓吸枪,将多个复纱Y—次性地插 入各纱移动空间1内,并在对移动的各复纱Y在被收容在纱移动空间1内
的状态下正常移动的情况进行了确认的基础上,将各复纱Y同时向设置在
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下游侧的省略图示的导辊进行生头;该吸枪为,将
多个复纱Y保持在相互维持了预定间隔的状态而对多个复纱Y进行吸引并 捕捉。(3)然后,使第4部件7绕轴18再次转动90度以上,以便从图7所 示的开状态成为图6所示的闭状态,而使凹陷20与突起19卡合。此时, 在上述(2)的阶段中,由于己确认了各复纱Y被收容在纱移动空间1内,因 此,在使第4部件7转动而成为图7所示的闭状态时',没有产生复纱Y夹 在第2部件4与第1部件2之间的这种问题的余地。通过以上的动作,由 突起19和凹陷20的卡合限制第2部件4相对于第1部件2的转动,并且 实现第2部件4相对于第1部件2的大致密封状的抵接。(4)接着,将省略 图示的压縮机与第2流路9连接,对第2流路9供给例如压缩空气等流体。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如下地 构成。即,上述第1部件2和上述第2部件4构成为能够相互抵接以及分 离。根据以上的构成,(a)通过相互抵接,能够防止向各纱移动空间1喷射 的流体从上述第1部件2和第2部件4之间流出、以及各复纱Y飞出,并 且(b)通过相互分离,容易进行将各复纱Y插入各纱移动空间1的作业。并 且,可防止上述复纱Y从上述纱移动空间1飞出。
而且,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还如下地构成。艮卩,上述第1部件2 相对于多个复纱Y的纱道相对地固定。上述第2部件4相对于上述第1部 件2可相对地移动。根据以上的构成,即使使上述第1部件2和第2部件4 相互抵接以及分离,各复纱Y的纱道和各纱移动空间1的相对位置关系也 不变,因此,意味着可避免各复纱Y的品质下降。
而且,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还如下地构成。即,上述第2部件4 相对于上述第1部件2枢轴设置。根据以上的构成,通过简单的构成实现 上述第1部件2和上述第2部件4的相互抵接以及分离。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是本发明第3 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的主视图。以下,适当省略与上述第2实施 方式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00中,上述轴18与上述第2实施 方式不同,而是向纱移动方向延伸。而且,经由该向纱移动方向延伸的轴18,第4部件7(第2部件4)相对于第3部件6(第1部件2沐 轴设置。而且, 在与形成上述突起19的位置相当的位置上埋设省略图示的永久磁铁21,同 样,在与形成上述凹陷20的位置相当的位置上埋设省略图示的永久磁铁22。 通过该永久磁铁21和永久磁铁22的磁性作用,实现第部件2和第2部 件4的大致密封状的抵接状态,并且,构成为可适当地解除该抵接状态。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9是本发明第4 实施方式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的主视图。以下,适当省略与上述第2实施 方式重复的说明。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3部件6在并列设置方向上沿长度方向 延伸,其延伸长度大概为第1部件2的1倍。而且,在第3部件6中、在 与第1部件2不重复的部分即延伸部6a上设置导轨23,该导轨23对从第 4部件7的并列设置方向一端朝向延伸部6a垂直延伸的连结部7c进行可滑 动地保持。由该导轨23连结第3部件6和第4部件7,由此构成为第4部 件7在并列设置方向上相对于第3部件6可相对地移动。另外,作为用于 可靠地切换由实线所示的开状态和由双点划线所示的闭状态的构成,可认 为例如图7所示的突起19和凹陷20的组合、或图8所示的永久磁铁21和 永久磁铁22的组合同样适用于图9所示的第3部件6以及第4部件7。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上述多纱线用交织装置100还如下地构成。艮P, 上述第2部件4相对于上述第1部件2可滑动。根据以上的构成,通过简 单的构成实现上述第1部件2和上述第2部件4的相互抵接以及分离。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第2 第4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 式也可如下地变更实施。即,例如也可考虑仅使第2部件4相对于第1部 件2可装卸的构成。该可装卸的构成,例如可通过利用螺栓紧固等机械结 合力、或使用了永久磁铁的磁性结合力等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对多个纱线赋予交织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部件,在作为各纱线移动的空间的多个纱移动空间中,形成至少一部分;及第2部件,在向各纱移动空间喷射的流体流通的多个流路中,形成至少一部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纱移动空间由形成在上述第1部件上的槽和形成在上述第2部件上的面的组合构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纱移动空间在向该纱移动空间喷射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为深处扩大。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纱移动空间关于向该纱移动空间喷射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线对称。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部件和上述第2部件隔着可插入各纱线的纱插入间隙而相互固定,各纱线经由该纱插入间隙而插入各纱移动空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部件和上述第2部件构成为能够相互抵接以及分离。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部件相对于上述多个纱线的纱道相对地固定, 上述第2部件相对于上述第1部件可相对地移动。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部件相对于上述第1部件枢轴设置。
9、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部件相对于上述第1部件可滑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多个纱线赋予交织的多纱线用交织装置,其部件数量较少,能够使纱道间距变窄,而且构成简单。该多纱线用交织装置具有第1部件(2),形成多个各复纱Y移动的空间即纱移动空间(1);和第2部件(4),形成多个向各纱移动空间(1)喷射的流体流通的流体喷射孔(3)。
文档编号D02J1/00GK101445980SQ20081017033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9日
发明者桥本欣三, 笹川修文 申请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