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锦混纺防红外线迷彩织物及其印染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532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棉锦混纺防红外线迷彩织物及其印染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领域的织物及其制造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棉锦混纺防红外线迷彩织物及其印染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锦纶是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名,它具有耐磨、耐用、强度高、弹性好、比重小、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而棉织物具有舒适透气等优良特性。所以,棉锦混纺的织物既能保持良好的透气和舒适性,又具有很好的高强耐磨。棉锦混纺织物因其手感好、强力大、耐磨性能好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特别是棉锦迷彩服,近年来订单不断增多。棉锦混纺织物是目前国际市场,尤其是国防事业和军用服装使用的较普遍的一种面料。其特殊性在于棉锦混纺织物经印染加工制成具有防红外功能的迷彩用于军装,可以达到防红外侦视的效果。行业内现在的此方面研究工作少有进行,在如何保证强力、红外线反射系数及色牢度一直以来都有很大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目的而提供了一种棉锦混纺防红外线迷彩面料及其印染加工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方案的棉锦混纺防红外线迷彩面料,该织物的经纬纱均采用14s的棉锦混纺纱线,混纺比为50 50,织物经密为80根/in,纬密为53根/in,幅宽为161.4cm。本方案的棉锦混纺防红外线迷彩面料的加工工艺,其技术要点在于以下步骤(1)、预定型工艺定型温度为195°C,烘焙时间60s ;O)、前处理工艺车速 70m/min ;汽蒸温度 100°C ;汽蒸时间 60min;①碱煮NaOH :15g/l ;精炼剂6g/l;螯合剂3g/l;②氧漂H202 :4g/l ;精炼剂3g/l;PH :10 11;(3)、染色工艺室温浸轧轧液率65 70 % ;
烘干温度110°C;室温浸轧轧液率65 70 % ;汽蒸温度IOO0C,时间 1. 5min ;然后,热水洗、皂洗、热水洗、烘干;①染色配方士林棕2. 45g/l ;士林绿 1. 4g/l ;士林黄 1. 006g/l ;防泳移剂2. Og/Ι ;②还原液配方烧碱25g/l ;保险粉25g/l ;0)、印花工艺涂料黑2. 183g/l ;涂料红1. 35g/l ;涂料黄0. 238g/l ;涂料紫1. 09g/l ;涂料绿1. Olg/Ι ;增稠剂1. 54g/l ;自交联粘合剂2.95g/l;(5)、柔软拉幅采用一浸一轧,轧余率75%,热风烘干,并采用30 45g/L氨基硅油类柔软剂。其它工艺或工序采用常规方法即可完成。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该织物经过此种印染工艺处理可达到防红外线标准的同时,水洗牢度、汗渍牢度、摩擦牢度、日晒牢度都达到了 4级以上的标准。该织物及其印染工艺的开放,是棉锦混纺织物的发展,是使织物具有防红外线功能的尝试。其加工工艺尤其特殊的处理方法,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功能性同时具备。该产品的研发和工艺上的突破,为高档次、功能性纺织面料的开发提供了借鉴,为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导向,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1棉锦面料经纬强力、缩水率与温度变化关系图。附图2前处理效果随碱浓度变化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一、面料设计为了保证织物的功能性,织物的经纬纱均采用14s的棉锦混纺纱线,混纺比为 50 50,织物经密为80根/in,纬密为53根/in,幅宽为161. 4cm。
二、工艺技术要点及重点解决措施1、染整工艺流程搭缝、预定型、烧毛、碱蒸、氧漂、丝光、染色、印花、柔软拉幅、预缩、成品。2、预定型试验为了保证棉锦织物的缩水稳定性,并且最小限度的损失强力,进行预定型试验。表1棉锦面料经纬强力、缩水率随耐温度变化数据表
温度(°C )160170180190195200210220~
经向撕裂强力(N)δΣΙ 52Λ 52Λ δ Γδ 51Λ 502 TTl 21.2
纬向撕裂强力(N)2Κ9 2 Γ5 28 7 27 5 28Λ 2^3 2L1 Γθ~
纬向缩水率(% )~βΤ2 ~6 ~5Λ ^Γδ~L5 00
1 1 mm1 1 ~~^SHlWW焙烘时间60s。附图1为棉锦面料经纬强力、缩水率与温度变化关系图。由附图1可以看出,棉锦混纺织物随着温度的升高,经、纬向强力逐渐下降,200 210°C强力下降明显。缩水率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210°C以上就趋于平缓了,但手感较差。 因为锦纶的塑化点温度是220°C,温度越接近塑化点温度,织物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在选择工艺条件的时候既要考虑织物的缩水率、强力又要兼顾到手感的要求,所以从图中明显的可以看出预定型温度在195°C时,织物强力、手感和缩水都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3、前处理工艺因为棉锦混纺织物两种纤维性能差异比较大。锦纶纤维在湿热高温条件下易收缩变形、含杂少,棉纤维含浆料、杂质多。根据其相关特点选取合适的退、煮、漂工艺,前处理助剂的用量以及处理温度、时间应兼顾到锦纶可能被氧化剂氧化而强力下降的情况。工艺处方如下预定型后的布样5块,分别为1#、2#、3#、4#、5#。试验设计了 5个工艺
权利要求
1.一种棉锦混纺防红外线迷彩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的经纬纱均采用14s的棉锦混纺纱线,混纺比为50 50,织物经密为80根/in,织物纬密为53根/in,幅宽为161. 4cm。
2.一种棉锦混纺防红外线迷彩面料的印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该工艺的技术要点在于以下步骤(1)、预定型工艺定型温度为195°C,烘焙时间60s ; O)、前处理工艺 车速 70m/min ; 汽蒸温度100°C ; 汽蒸时间60min ;①碱煮 NaOH :15g/l ; 精炼剂:6g/l ; 螯合剂3g/l ;②氧漂 H202 :4g/l ; 精炼剂3g/l ; PH 10-11 ;(3)、染色工艺室温浸轧轧液率65 70% ; 烘干温度110°C ; 室温浸轧轧液率65 70% ; 汽蒸温度100°C,时间1. 5min ; 然后,热水洗、皂洗、热水洗、烘干;①染色配方 士林棕2. 45g/l ; 士林绿 1. 4g/l ; 士林黄 1. 006g/l ; 防泳移剂2. Og/Ι ;②还原液配方 烧碱 25g/l ; 保险粉 25g/l ;(4)、印花工艺: 涂料黑 2. 183g/l ; 涂料红 1. 35g/l ; 涂料黄 0. 238g/l ; 涂料紫 1. 09g/l ; 涂料绿 1. Olg/Ι ; 增稠剂 1. 54g/l ; 自交联粘合剂 2.95g/l;(5)、柔软拉幅采用一浸一轧,轧余率75%,热风烘干,并采用30 45g/L氨基硅油类柔软剂。
全文摘要
一种棉锦混纺防红外线迷彩织物,该织物的经纬纱均采用14s的棉锦混纺纱线,混纺比为50∶50,织物经密为80根/in,织物纬密为53根/in,幅宽为161.4cm。其印染加工工艺在前处理、染色、印花等工序中采用了特殊的工艺条件。其有益之处是织物经过该印染工艺处理可达到防红外线标准的同时,水洗牢度、汗渍牢度、摩擦牢度、日晒牢度都达到了4级以上的标准。该织物及其印染工艺的开放,是棉锦混纺织物的发展,是使织物具有防红外线功能的尝试。其处理方法,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功能性同时具备。该产品的研发和工艺上的突破,为高档次、功能性纺织面料的开发提供了借鉴,为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导向,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D03D15/00GK102534935SQ20101057495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7日
发明者丁学勤, 单昆然, 李永刚, 李麒, 解廷儒 申请人: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国印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