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棉混纺面料的印染前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545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毛棉混纺面料的印染前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业的印染处理,特别涉及一种毛棉混纺面料的印染前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毛棉混纺面料由于其优良的服用性能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有色面料一般使用色纺的方法加工,即将毛条和棉条按面料颜色要求分别染色后再混纺成纱织布,这种加工方法无法适应快节奏小批量生产。为适应小批量的要求,很多染厂探索用浸染的方法完成毛棉混纺面料的染色。毛棉混纺面料的染色主要技术难点是前处理工艺条件的控制,目前使用的双氧水纯碱法前处理易造成毛纤维的损耗且效果不稳定,阻碍了订单的顺利完成。毛 /棉染色对前处理质量的要求为1.毛效一致,杂质油剂等去除均勻。2.染浅色时,前处理后的面料无棉籽壳,白度达染色要求。3.对毛纤维的损伤要降到最低。常规毛/棉染色前处理存在的问题为1.前处理后毛效均勻;棉籽壳不能完全去除,白度较差,不能染浅色; 毛损耗5%左右。2.染浅色完全去除棉籽壳时,前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0°C、30分钟,毛损耗达12%。这导致现有工艺染色质量不符要求;染色质量符要求时,毛损耗太大。由现有技术我们分析得到影响毛纤维损耗的主要原因为1.热水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水能与羊毛发生化学反应,使羊毛肽键水解。在80度以下的水中影响较小, 但随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损伤加重。2.碱(PH)的影响碱对羊毛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碱除能拆散毛纤维肽键之间的盐键外,还能催化大分子主链上肽键的水解。影响水解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碱的种类和浓度、作用时间以及电解质的总浓度等。碳酸钠、磷酸钠等对羊毛作用较缓和。3.氧化剂的影响羊毛对氧化剂比较敏感,其破坏程度决定于氧化剂的种类、 浓度、溶液PH值、处理温度、时间等因素。含氯漂白剂对羊毛的作用最强烈,不适于羊毛漂白。双氧水作用缓和但条件控制不当也会造成纤维严重损伤。其中最主要因素是PH值,其次是温度、双氧水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前处理工艺,既不损伤羊毛纤维又满足染色对前处理的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如下毛棉混纺面料的印染前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复合生物酶退浆煮炼和氧漂两个步骤;其中所述复合生物酶退浆煮练工艺流程为热水洗、浸轧工作液、堆置、水洗、烘干;复合生物酶由淀粉酶2000L,301精炼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R复配;退浆煮练浸轧工作液的处方淀粉酶2000L 1. 5g/L,301 精炼酶 2g/L,纤维素酶1.5g/L,
果胶酶CR1. Og/L,渗透剂JFC 2g/L,螯合剂0. 5g/L;退浆煮练工艺条件热水洗温度90°C,浸轧工作液温度70°C,轧余率100%,汽蒸堆置时间90分钟,温度70°C,pH值6. 5_7。所述氧漂的工艺流程为热水洗、浸轧工作液、汽蒸、热水洗、冷水洗、烘干;氧漂浸轧工作液处方过氧化氢3g/L,硅酸钠3g/L,高效精炼剂TF-125A2g/L,螯合剂5g/L;氧漂工艺条件常温浸轧工作液,堆置汽蒸温度90°C,反应时间60min,热水洗温度 90°C。采用本发明工艺的有益效果表述为本发明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精选了退浆煮练浸轧工作液的处方和氧漂浸轧工作液处方,两个处方中的各组分协同配合,加上精确控制退浆煮炼和氧漂的工艺条件,使得经前处理后的毛棉混纺面料损耗小且符合染色要求,既满足染色对前处理的要求,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羊毛纤维的损伤。面料经此工艺前处理后,面料毛效均勻毛纤维基本没有流失,布面棉籽壳完全去净。经本发明工艺处理后的面料,染色质量稳定,手感膨松柔软,颜色均勻,符合客户要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毛棉混纺面料组织结构173X90/40X20 ;混纺织物分别为15%羊毛/85%棉、 20%羊毛/80%棉、25%羊毛/75%棉。对上述三种面料分别按照如下工艺进行染色前处理处理分为复合生物酶退浆煮炼和氧漂两个步骤;其中所述复合生物酶退浆煮练工艺流程为热水洗、浸轧工作液、堆置、水洗、烘干;复合生物酶由淀粉酶2000L,301精炼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R复配;退浆煮练浸轧工作液的处方淀粉酶2000L1. 5g/L,301 精炼酶2g/L,纤维素酶1.5g/L,果胶酶CR1. Og/L,渗透剂JFC2g/L,螯合剂0. 5g/L ;退浆煮练工艺条件热水洗温度90°C,浸轧工作液温度70°C,轧余率100%,汽蒸堆置时间90分钟,温度70°C,pH值6. 5-7 ;所述氧漂的工艺流程为热水洗、浸轧工作液、汽蒸、热水洗、冷水洗、烘干;
氧漂浸轧工作液处方过氧化氢3g/L,硅酸钠3g/L,高效精炼剂TF-125A 2g/L,螯合剂5g/L ;氧漂工艺条件常温浸轧工作液,堆置汽蒸温度90°C,反应时间60min,热水洗温度 90°C。经上述处理后的三种毛棉混纺面料具有柔软、滑爽、蓬松的手感,以及良好的保暖和穿着的舒适、透气、高贵典雅,外观挺阔、风格优雅,同时兼备有羊毛和棉两种纤维的优点,是上乘高档的服装面料,适合高档西装、西裤、休闲装等服装面料的选材。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 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毛棉混纺面料的印染前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复合生物酶退浆煮炼和氧漂两个步骤;其中所述复合生物酶退浆煮练工艺流程为热水洗、浸轧工作液、堆置、水洗、烘干;复合生物酶由淀粉酶2000L,301精炼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R复配; 退浆煮练浸轧工作液的处方 淀粉酶 2000L 1. 5g/L, 301精炼酶2g/L,纤维素酶1. 5g/L,果胶酶CR1. Og/L,渗透剂JFC2g/L,螯合剂0. 5g/L ;退浆煮练工艺条件热水洗温度90°C,浸轧工作液温度70°C,轧余率100%, 汽蒸堆置时间90分钟,温度70°C,pH值6. 5-7 ;所述氧漂的工艺流程为热水洗、浸轧工作液、汽蒸、热水洗、冷水洗、烘干·, 氧漂浸轧工作液处方过氧化氢3g/L,硅酸钠3g/L,高效精炼剂TF-125A2g/L,螯合剂5g/L ;氧漂工艺条件常温浸轧工作液,堆置汽蒸温度90°C,反应时间60min,热水洗温度 90 "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棉混纺面料的印染前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复合生物酶退浆煮炼和氧漂两个步骤,通过精选退浆煮练浸轧工作液处方和氧漂浸轧工作液处方,使得两个处方中的各组分协同配合,加上精确控制退浆煮炼和氧漂的工艺条件,使得经前处理后的毛棉混纺面料损耗小且符合染色要求,既满足染色对前处理的要求,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羊毛纤维的损伤。
文档编号D06L3/02GK102433760SQ20111022808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0日
发明者王琛 申请人:无锡市联盛印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