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弹机的新型移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492阅读:8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弹机的新型移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弹机的新型移丝装置,属于化纤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弹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加弹机对poy进行假捻变形以加工成为具有高弹、低弹性能的弹力丝。由于加弹机移丝装置的滚轴是直接经铜套设置于支承座内,并无设置轴承,因此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对滚轴予以润滑,故无法保证滚轴正常运转。在一个月期间,我公司各加弹机6次出现因移丝装置卡死而导致的非正常停机检修及皮圈损坏事故,分析得出的故障原因是移丝装置中滚轴与支承座之间因缺乏润滑导致滚轴无法正常运转进而导致传动电机和传动链条负载过大卡死、断裂,经检查发现加弹机原设计生产时均未留润滑上油孔。 发明内容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正常工作的加弹机的新型移丝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弹机的新型移丝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机构驱动的滚轴,所述滚轴上设置有移丝机构,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由两支承座支承,所述支承座的座孔内设置有铜套,所述铜套上开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槽,所述支承座上开设有方便向储油槽注入润滑油的上油孔。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减速器、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进一步地,所述移丝机构包括与滚轴联动的凸轮槽、设置于凸轮槽内的滚轮、与滚轮相连接的移丝杆以及套设于移丝杆外侧的两导向套。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加弹机的新型移丝装置开设有储油槽和上油孔等润滑结构,配合定期上油润滑后,彻底杜绝了移丝装置卡死现象,避免了因移丝故障造成的非正常检修,提高加弹机的生产效率,并有效保护皮圈、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A向视图。图中1_滚轴,2-支承座,3-铜套,4-储油槽,5-上油孔,6-传动电机,7-减速器,8-传动链轮,9-传动链条,10-凸轮槽,11-滚轮,12-移丝杆,13-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参考图f 2,一种加弹机的新型移丝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机构驱动的滚轴1,所述滚轴I上设置有移丝机构,所述滚轴I的两端分别由两支承座2支承,所述支承座2的座孔内设置有铜套3,所述铜套3上开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槽4,所述支承座2上开设有方便向储油槽4注入润滑油的上油孔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油槽4的宽度X深度为IOmmX 2cm,所述上油孔5的直径为5cm,所述上油孔5配置有油嘴,工作人员定期通过上油孔5向储油槽4内添加润滑油以对滚轴I进行润滑,可完全杜绝移丝装置卡死现象,保证移丝装置的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6、减速器7、传动链轮8和传动链条9。所述移丝机构包括与滚轴I联动的凸轮槽10、设置于凸轮槽10内的滚轮11、与滚轮11相连接的移丝杆12以及套设于移丝杆12外侧的两导向套13,所述导向套13经螺栓固定于支承座2上。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带动滚轴I旋转,所述滚轴I带动凸轮槽10旋转使得滚轮11在凸轮槽10内水平移动,所述滚轮11带动移丝杆12水平移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加弹机的新型移丝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机构驱动的滚轴,所述滚轴上设置有移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由两支承座支承,所述支承座的座孔内设置有铜套,所述铜套上开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槽,所述支承座上开设有方便向储油槽注入润滑油的上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弹机的新型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减速器、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弹机的新型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丝机构包括与滚轴联动的凸轮槽、设置于凸轮槽内的滚轮、与滚轮相连接的移丝杆以及套设于移丝杆外侧的两导向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弹机的新型移丝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机构驱动的滚轴,所述滚轴上设置有移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由两支承座支承,所述支承座的座孔内设置有铜套,所述铜套上开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槽,所述支承座上开设有方便向储油槽注入润滑油的上油孔。本实用新型开设有储油槽和上油孔等润滑结构,配合定期上油润滑后,彻底杜绝了移丝装置卡死现象,避免了因移丝故障造成的非正常检修,提高加弹机的生产效率,并有效保护皮圈、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D02G1/02GK202576729SQ2012200926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易继亮, 谭泽文 申请人:福建凯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