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自动剪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58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缝纫机自动剪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ー种缝纫机自动剪线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ー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ー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在缝料上不连续的缝纫时多要剪断缝纫线或在缝纫结束时也要剪断缝纫线。目前,为提高生产效率,现有多在缝纫机的工作台板上设有剪线用的刀具,方便剪线。这种结构的剪线装置在剪线时需将缝纫尾线拉出一段后,再利用刀具剪断,浪费缝纫线 料,操作安全性差,剪线效率不是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缝纫机自动剪线装置,以达到自动剪线、缝纫线料浪费少、操作安全性高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ー种缝纫机自动剪线装置,该装置设在缝纫机工作台板下方,包括并排设在支架上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的主动轴一端与缝纫机内的转轴相连接,在主动轴上固定设有主动盘,所述的从动轴上对应主动盘位置设有电磁铁,在从动轴上电磁铁一侧设有可沿轴线移动的从动盘,从动轴端部设有剪线用的刀具。所述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从动盘设在电磁铁和第二支架之间,在第ニ支架和从动盘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从动轴上设有限位凸起,在支架上对应限位凸起位置处设有限位凹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电磁铁自动控制刀具剪线操作,剪线效率高,刀具设在针板下部,自动剪线,操作安全,剪线时无需将缝纫尾线拉出,节省缝纫线料。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剪线装置构造示意图。图2为沿图I中A-A的剖视图。图中1.主动轴、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30.限位凹槽、4.从动轴、40.限位凸起、5.电磁铁、6.从动盘、7.弹簧、8.刀具、9.主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0014]如图I和图2所示,ー种缝纫机自动剪线装置,该装置设在缝纫机工作台板下方,它包括并排设在支架上的主动轴I和从动轴4,支架包括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其中,主动轴I 一端与缝纫机内的转轴相连接,在主动轴I上固定设有主动盘9,即主动盘随着主动轴一起转动,主动轴I两端部通过轴承设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上。在从动轴4上对应主动盘9位置设有电磁铁5,从动轴4上电磁铁5 —侧设有可沿轴线移动的从动盘6,从动轴4端部设有剪线用的刀具8,需要剪线时,按剪线按钮,电磁铁5通电瞬间吸引从动盘6沿从动轴轴线向电磁铁移动,从动盘6和主动盘9瞬间接触,主动盘9带动从动盘6旋转,从而带动刀具8旋转进行自动剪线操作。优选的,从动盘6设在电磁铁5和第二支架3之间,在第二支架3和从动盘6之间设有弹簧7,通过弹簧7使从动盘6复位。在从动轴4上设有限位凸起40,在支架上对应限位凸起40位置处设有限位凹槽30,通过限位凹槽30对从动轴4的转动限位,进而对剪线用的刀具限位。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磁铁自动控制刀具剪线操作,从动轴转动到极限位置为 刀具剪线工作位置,剪线后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之间反作用力,使刀具自动回位,刀具的初始位置有一定的斜度,通过自身重力作用,保持在初始位置和自动回到初始位置。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ー种缝纫机自动剪线装置,该装置设在缝纫机工作台板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在支架上的主动轴(I)和从动轴(4),所述的主动轴(I) 一端与缝纫机内的转轴相连接,在主动轴(I)上固定设有主动盘(9),所述的从动轴(4)上对应主动盘(9)位置设有电磁铁(5 ),在从动轴(4)上电磁铁(5 ) 一侧设有可沿轴线移动的从动盘(6 ),从动轴(4)端部设有剪线用的刀具(8)。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缝纫机自动剪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从动盘(6)设在电磁铁(5)和第二支架(3)之间,在第二支架(3)和从动盘(6)之间设有弹簧(7)。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缝纫机自动剪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轴(4)上设有限位凸起(40),在支架上对应限位凸起(40)位置处设有限位凹槽(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缝纫机自动剪线装置,该装置设在缝纫机工作台板下方,包括并排设在支架上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的主动轴一端与缝纫机内的转轴相连接,在主动轴上固定设有主动盘,所述的从动轴上对应主动盘位置设有电磁铁,在从动轴上电磁铁一侧设有可沿轴线移动的从动盘,从动轴端部设有剪线用的刀具。通过电磁铁自动控制刀具剪线操作,剪线效率高,刀具设在针板下部,自动剪线,操作安全,剪线时无需将缝纫尾线拉出,节省缝纫线料。
文档编号D05B65/00GK202626592SQ20122022115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黄晓斌, 马明仁, 汪美岑, 章亿庆 申请人:繁昌县黄浒制衣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