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用复合布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27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装饰用复合布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装饰用复合布片,更具体地,在该装饰用复合布片的面料层的上面形成薄膜层,在所述面料层与薄膜层之间形成第一热熔胶膜层,在所述面料层的下面形成第二热熔胶膜层,以便通过面料层的通孔使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层与第二热熔胶膜层相互融合,从而即使在250℃以上的高温下也不会有收缩现象,提高粘附体和面料层或面料层和薄膜层之间的粘接力,并实现适当水平的柔韧性。此外,通过如上所述的以面料层的通孔为媒介使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层和第二热熔胶膜层相互融合,即使剪裁面料层也不会在面料层的剪裁面产生开线等而松弛。此外,通过薄膜层实现对面料层图案的涂覆效果,不仅能够防止图案的脱落等,还能凸显设计的美观,从而实现商品的高档化。
【专利说明】装饰用复合布片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装饰用复合布片,具体地,涉及一种在面料层的上、下面都形成热熔胶膜层,在薄膜层与面料层之间形成第一热熔胶膜层,面料层和粘附体之间进一步形成第二热熔胶膜层,通过面料层的通孔使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层与第二热熔胶膜层相互融合的装饰用复合布片。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如鞋子、箱包、钱包或各种小袋等商品作为跟随时代流行的具有时尚感的产品,通过缝制和粘贴而使各种部件或装饰物附着在织物或合成树脂面料本体上。
[0003]另一方面,在上述产品中以鞋子为例说明制造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为了制造鞋,在鞋子鞋帮面料I的外部加上鞋面(vamp)2和后贴片(back stay) 3进行缝制后,在其外部加上前贴片(fore stay) 4进行缝制,然后加上鞋头(toe cap) 5进行缝制,最后利用粘合剂在前贴片5的外部粘贴各种形状的装饰物6,通过该过程制造如图1所示的普通的鞋子,箱包和钱包等产品时也通过与上述鞋子的制造过程相同的工序制造。
[0004]但是,通过上述复杂步骤的缝制工序,鞋子的鞋帮部分上形成复杂形态的缝制线,长期穿着这种鞋子会在缝制线或缝制线之间的缝隙中挤入泥土、灰尘等而变黑,从而不仅导致高价的鞋子损坏而降低时尚感的问题,还由于在制造过程中经过多个缝制步骤而导致缝制线的不合格率非常高,进而降低生产性的问题。
[0005]因此,近来耐克等鞋类制造商正在积极研究对将装饰用面料通过无缝制方式在鞋帮等粘附体上粘接的技术。
[0006]另外,就所述无缝制方式的粘接技术而言,最近发明有如下的技术:在形成有图案的面料层的下面层积由聚氨酯等合成树脂形成的热熔胶膜层,在面料层的上面层积薄膜层而制造复合布片之后,将此粘接在鞋帮等粘附体上,从而可以实现对面料层图案的多种设计,还能实现所述薄膜层对面料图案的涂覆效果,从而防止图案脱落。
[0007]但是如上所述,仅在面料层的下面形成热熔胶膜层时,在鞋帮等粘附体的制造过程中,在250°C以上的高温下发生收缩,导致鞋帮等粘附体自身形成非特定的褶皱的问题。
[0008]而且,如上所述,由于仅在面料层的下面形成热熔胶膜层而粘接力小,导致粘附体与面料层或面料层和薄膜层之间产生容易剥离的问题。
[0009]另外,如上所述,由于仅在面料层的下面形成热熔胶膜层,在进行剪裁面料层时,在面料层的剪裁面上出现开线,从而导致无法商品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0]技术问题
[00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装饰用复合布片:在面料层的上面和下面都形成热熔胶膜层,在薄膜层与面料层之间形成第一热熔胶膜层,面料层和粘附体之间进一步形成第二热熔胶膜层,通过面料层的通孔使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层与第二热熔胶膜层相互融合,从而在250°C以上的高温下也不会有收缩现象,提高粘附体和面料层或面料层和薄膜层之间的粘接力,并实现适当水平的柔韧性。
[001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以面料层的通孔为媒介使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层和第二热熔胶膜层相互融合,从而即使进行剪裁面料层也不会在面料层的剪裁面上产生开线的装饰用复合布片。
[0013]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薄膜层实现对面料层图案的涂覆效果,从而不仅能够防止图案的脱落,还能凸显设计的美观,实现商品的高档化的装饰用复合布片。
[0014]技术方案
[0015]本发明的装饰用复合布片,在该装饰用复合布片的面料层的上面具有薄膜层,在所述面料层和薄膜层之间形成第一热熔胶膜层,在所述面料层的下面形成第二热熔胶膜层。
[0016]此外,所述面料层优选以网(mesh)构成。
[0017]此外,优选地,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200-300 μ m,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30-50 μ m,所述第二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200-300 μ m。
[0018]发明效果
[0019]本发明在面料层上面和下面都形成热熔胶膜层,在薄膜层与面料层之间形成第一热熔胶膜层,面料层和粘附体之间进一步形成第二热熔胶膜层,通过面料层的通孔使第一热熔胶膜层与第二热熔胶膜层相互融合,从而在250°C以上的高温下也不会有收缩现象,提高粘附体和面料层或面料层和薄膜层之间的粘接力,并实现适当水平的柔韧性。
[0020]此外,通过如上所述的以面料层的通孔为媒介使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层和第二热熔胶膜层相互融合,从而即使剪裁面料层也不会在面料层的剪裁面产生开线。
[0021]此外,如上所述的通过薄膜层实现对面料层图案的涂覆效果,不仅能够防止图案的脱落,还能凸显设计的美观,从而实现商品的高档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示出了普通鞋子的样式的图。
[0023]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饰用复合布片的结构图。
[0024]图3是示出了图2的第一热熔胶膜层与第二热熔胶膜层相互融合的过程图。
[0025]图4是示出了图2的柔韧性实验结果的实物照片。
[0026]图5是示出了图2的粘接试验结果的实物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用复合布片,在各个附图和详细说明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的构成和作用、以及对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没有直接关联的要素的具体构成和作用,将简略或省略详细说明及图示。
[0028]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装饰用复合布片的结构图,图3示出了图2的第一热熔胶膜层与第二热熔胶膜层相互融合的过程图。如图2所示,在面料层10的上面具有薄膜层20的装饰用复合布片100中,所述面料层10与薄膜层20之间形成第一热熔胶膜层10a,所述面料层10的下面形成第二热熔胶膜层10b,因此如图3所示,通过所述面料层10的通孔H使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层IOa和第二热熔胶膜层IOb相互融合。
[0029]S卩,本发明的面料层10的上面和下面形成的第一热熔胶膜层IOa和第二热熔胶膜层IOb通过面料层10的通孔H相互融合,从而在250°C以上的高温下也不会有收缩现象,提高了粘附体与面料层10或面料层10与薄膜层20之间的粘接力而相互不发生剥离,并能实现适当水平的柔韧性,即使对面料层10进行剪裁时,面料层10的剪裁面也不会开线,并且通过所述薄膜层20实现对面料层10图案的涂覆效果,从而不仅能够防止图案的脱落,还能凸显设计的美观,从而实现商品的高档化。
[0030]在此,所述“装饰用复合布片”是指通过无缝制的方式附着于鞋子、箱包、钱包或各种小袋等商品之外,还能够附着于各种生活用品等而赋予装饰效果的层积有薄膜层、热熔胶膜层等的面料布片。
[0031]此外,所述面料层10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将以热熔胶膜层10a、10b为媒介进行无缝制粘接的各种材料,但是考虑到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优选使用具有通孔H的材料。
[0032]由此,本发明的能够使用于所述面料层10的各种材料中,将形成有通孔H的网(mesh)作为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3]此外,所述薄膜层20、第一热熔胶膜层10a、第二热熔胶膜层IOb可以使用聚氨酯类、聚酯类、聚乙烯类或聚丙烯酸类等多种合成树脂,但是考虑到本发明的目的及效果,优选使用 TPU(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0034]所述薄膜层20、第一热熔胶膜层10a、第二热熔胶膜层IOb的厚度、硬度和熔点各不相同。
[0035]具体说明为,所述薄膜层20具有比第一热熔胶膜层IOa和第二热熔胶膜层IOb高的硬度和熔点,作为具体实例,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层IOa和第二热熔胶膜层IOb的熔点为110°C、硬度为75A时,所述薄膜层20使用的熔点为150°C、硬度为85A ;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层IOa和第二热熔胶膜层IOb的熔点为115°C、硬度为80A时,所述薄膜层20使用的熔点为155°C、硬度为90A ;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层IOa和第二热熔胶膜层IOb的熔点为120°C、硬度为85A时,所述薄膜层20使用的熔点为160°C、硬度为95A。
[0036]此外,使用所述TPU薄膜时,在其制造过程中能够设定不同熔点及硬度,因此所述薄膜层20、第一热熔胶膜层IOa和第二热熔胶膜层IOb的熔点和硬度只是作为一个实例,但并不限于此。即,本发明的所述薄膜层20具有比第一热熔胶膜层IOa和第二热熔胶膜层IOb更高的熔点和硬度的前提下,能够设定不同的熔点和硬度。
[0037]此外,就厚度而言,优选使所述薄膜层20的厚度为200-300 μ m,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层IOa的厚度为30-50 μ m,所述第二热熔胶膜层IOb的厚度为200-300 μ m。
[0038]此时,如果超出上述厚度范围,可能会无法实现适当水平的柔韧性,或粘接力小。
[0039]S卩,所述薄膜层20、第一热熔胶膜层IOa和第二热熔胶膜层IOb的厚度范围是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实现适当水平的柔韧性的同时提高粘接力)而总结出的最适范围,下面通过实验证明所述范围的临界意义。
[0040]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由这些实施例限定。
[0041]1、装饰用复合布片的制造
[0042]实施例1
[0043]在由网构成的面料层与由TPU制成的薄膜层之间形成第一热熔胶膜层,在所述面料层的下面形成第二热熔胶膜层之后,利用热压(heat press)在温度为140°C、压力为50kg/cm2的条件下加压25秒钟,从而制造了装饰用复合布片。
[0044]此时,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200 μ m、第一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30 μ m、第二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150 μ m。
[0045]实施例2
[0046]在由网构成的面料层与由TPU制成的薄膜层之间形成第一热熔胶膜层,在所述面料层的下面形成第二热熔胶膜层之后,利用热压(heat press)在温度为140°C、压力为50kg/cm2的条件下加压25秒钟,从而制造了装饰用复合布片。
[0047]此时,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200 μ m、第一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50 μ m、第二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150 μ m。
[0048]实施例3
[0049]在由网构成的面料层与由TPU制成的薄膜层之间形成第一热熔胶膜层,在所述面料层的下面形成第二热熔胶膜层之后,利用热压(heat press)在温度为140°C、压力为50kg/cm2的条件下加压25秒钟,从而制造了装饰用复合布片。
[0050]此时,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300 μ m、第一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30 μ m、第二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200 μ m。
[0051]实施例4
[0052]在由网构成的面料层与由TPU制成的薄膜层之间形成第一热熔胶膜层,在所述面料层的下面形成第二热熔胶膜层之后,利用热压(heat press)在温度为140°C、压力为50kg/cm2的条件下加压25秒钟,从而制造了装饰用复合布片。
[0053]此时,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200 μ m、第一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50 μ m、第二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300 μ m。
[0054]比较例I
[0055]在由网构成的面料层的上面形成薄膜层,在所述面料层的下面形成热熔胶膜层,然后利用热压(heat press)在温度为140°C、压力为50kg/cm2的条件下加压25秒钟,从而制造了装饰用复合布片。
[0056]此时,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200 μ m、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150 μ m。
[0057]比较例2
[0058]在由网构成的面料层的上面形成薄膜层,在所述面料层的下面形成热熔胶膜层,然后利用热压(heat press)在温度为140°C、压力为50kg/cm2的条件下加压25秒钟,从而制造了装饰用复合布片。
[0059]此时,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200 μ m、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200 μ m。
[0060]如上所述,实施例1-4是在面料层的上面和下面均形成热熔胶膜层,但是将其设置为不同的厚度;比较例1-2只在面料层的下面形成热熔胶膜层,但将其设置为不同的厚度。
[0061]2、装饰用复合布片的制造的分析
[0062]利用柔韧性试验机和粘接特性试验机,对所述实施例1-4以及比较例1-2进行了柔韧性及粘接特性试验,柔韧性的结果在下表I和图4中示出,粘接特性的结果在表2和图5中示出。
【权利要求】
1.装饰用复合布片,其特征在于,在该装饰用复合布片的面料层的上面具有薄膜层,所述面料层与所述薄膜层之间形成第一热熔胶膜层,所述面料层的下面形成第二热熔胶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用复合布片,其中,所述面料层以网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用复合布片,其中,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200-300μ m,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30-50 μ m,所述第二热熔胶膜层的厚度为200-300 μ m。
【文档编号】D06Q1/00GK103930613SQ201280054664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日
【发明者】张智相, 李在正, 崔庆锡 申请人:亚森士鞋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