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纺纱方法和彩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16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纺纱方法和彩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包括四组牵伸罗拉对。在后罗拉导纱杆位置加装有间距可调的三喇叭口喂入装置;后罗拉上加装有机械式磁性集合器;中后罗拉采用窄槽式正压空心罗拉;中后罗拉钳口处加装有分割辊装置;中前罗拉为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所述前罗拉采用一种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一种采用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纺制纱线的方法,在细纱工序采用三粗纱A粗纱、B粗纱和C粗纱经间距可调的三喇叭口喂入装置从后罗拉喂入,经过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得到所需的纱线。本发明总牵伸倍数最高可提高到300倍以上,从而可实现三种一般定量的粗纱同时喂入纺纱,有效提高纺纱效率。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彩纱。
【专利说明】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纺纱方法和彩纱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环锭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三粗纱喂入四罗拉超大牵伸多彩纱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对服装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和我国纺织行业结构调整投入力度逐渐加强,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纱线品种逐渐向高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因此,采用混纺方法通过将几种不同功能的纤维进行组合,提高所生产纱线或者织物的综合性能逐渐受到重视。
[0003]通过锭子转动实现加捻的环锭纺是最为传统的纺纱方法,也是现时市场上用量最多、最通用的纺纱方法,工艺技术十分成熟,尽管目前出现了很多生产效率高、工艺流程短的新型纺纱技术,如转杯纺、喷气纺等,尤其是喷气纺,采用高速旋转气流使纤维束假捻包缠成纱而彻底改变了环锭纺的加捻机制,但是这些新型纺纱方法在原料适用性和纱线总体质量上仍无法取代环锭纺。因此,目前环锭纺仍然是最主要的细纱生产方式。通过对传统环锭纺技术进行改进以实现高质量细纱的生产是目前纺织行业最热门的课题。
[0004]牵伸系统是细纱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目前通用的细纱机均采用三罗拉牵伸形式,其中包括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与可实现80?100倍大牵伸的三罗拉四皮圈结构。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共分两个牵伸区:前牵伸区和后牵伸区,而后区由于仅采用简单罗拉牵伸,使得中部的摩擦力界较弱,牵伸倍数一般小于1.4倍,这对提高细纱机的总的牵伸倍数不利,因而其总牵伸倍数在20?50之间。为了解决后区牵伸能力低的问题,在中国专利“用于高支精纺机的牵涉装置”(号码:96107383)与“细纱机四皮圈牵伸机构”(号码:012439010)中分别公开了一种三罗拉三皮圈与三罗拉四皮圈牵伸机构,较好的解决了三罗拉形式牵伸机构的后区牵伸能力弱的问题,使得总牵伸倍数可提高到100。但是,由于其采用三罗拉形式,也即只有两个牵伸区,因而不能够实现超大牵伸。在中国专利“细纱机四皮圈大牵伸装置”(号码:200520073617.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细纱机的四皮圈大牵伸机构,将总牵伸倍数提高到150。但是还不能满足纺织原料的发展新的要求。
[0005]针对此,本发明采用在一种包含四罗拉四皮圈三区牵伸形式的超大牵伸细纱机上采用三粗纱喂入技术生产一种既具有多种色彩效果又具有优异条干均匀性的纱线,并给出相应的纺纱方法。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大牵伸的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采用该装置的纺纱方法和采用该装置纺制的彩纱。[0007]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包括由后罗拉和后皮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中后罗拉与中后皮辊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中前罗拉与中前皮辊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前罗拉和前皮辊、阻捻皮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在后罗拉导纱杆位置加装有间距可调的三喇叭口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罗拉上加装有机械式磁性集合器,可实现喂入的粗纱的紧密混合;所述中后罗拉采用窄槽式正压空心罗拉,可实现将后区整理过的须条吹散;所述中后罗拉钳口处加装有分割辊装置,可实现被吹散开的纤维须条的分束和均匀混合;所述中前罗拉为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可实现混匀后的纤维须条在进入前区主牵伸之前的集聚作用;所述前罗拉采用一种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可有效实现牵伸后的纤维须条在紧密状态下加捻。
[0009]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窄槽式负压前罗拉直径为50mm,所述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直径为25mm,所述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直径为27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还包括集棉风道,所述集棉风道具有三个风道,分别用于集棉、为窄槽式负压前罗拉和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提供集聚负压。
[0011]所述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所需的纤维吹散正压由单独的正压系统提供。
[0012]一种采用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纺制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细纱工序采用三粗纱A粗纱、B粗纱和C粗纱经间距可调的三喇叭口喂入装置从后罗拉喂入,经过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得到所需的纱线。
[0013]其包括下述步骤:
[0014]对于A粗纱:首先进行染色,而后依次经过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和粗纱工序得到所需的A粗纱;
[0015]对于B粗纱:依次经过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和粗纱工序得到所需的B粗纱;
[0016]对于C粗纱:首先进行染色,而后依次经过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和粗纱工序得到所需的C粗纱;
[0017]将得到的A粗纱、B粗纱和C粗纱经三喇叭口中的左喇叭口、中喇叭口和右喇叭口从后罗拉喂入,经过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得到所需的纱线。
[0018]上述具体步骤为:
[0019](I)开清棉工序:
[0020]采用“多松少打、多梳少落”的工艺原则;综合打手转速为760-880r/min,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在2-5mm之间,采用外密内稀分布的环形锯齿式打手形式;给棉罗拉与打手之间隔距8-10mm,尘棒与尘棒之间隔距10_13mm,尘棒与打手之间的隔距进口处8-9mm,出口处18_20mm,剥棉罗拉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0.8-1.8mm,打手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4-8mm,角钉帘与压棉帘之间的隔距65_78mm,均棉罗拉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55_70mm ;剥棉打手速度400-500r/min,均棉罗拉速度190-280r/min,风扇速度1250_1350r/min ;棉卷定量为410-430g/m,纵向不匀控制在0.8-1.2%,棉卷伸长率控制在2.8-3.5%,回潮率8_9%。
[0021](2)梳棉工序:
[0022]采用“轻定量、低速度、大隔距、小张力、快转移、少伤纤维”的工艺原则;锡林转速 420-580r/min,刺辊速度为 800_980r/min,盖板速度 220-290mm/min,道夫速度 20_28r/min,锡林?盖板隔矩 0.2-0.3、0.2-0.25,0.175-0.25,0.175-0.25,0.2-0.3mm,锡林?刺辊隔距0.17-0.18mm,锡林?道夫隔距0.12-0.13mm,锡林-给棉板隔距0.2-0.3臟,棉卷定量控制在 19-23g/5m ;
[0023](3)精梳工序:
[0024]采用“柔和梳理、轻定量、低速度、中隔距、高锡刺比”的工艺原则;预并条并合根数为6-8根,条并卷采用24-28根预并条并合,精梳车速控制在250-290钳次/min,顶梳密度控制在30针/cm-36针/cm,采用前进给棉方式,给棉长度5.5-6.5mm,精梳条定量控制在18-22g/5m,落棉率控制在15%_20% ;
[0025](4)并条工序:
[0026]并条工序采用两道混并;车速控制在600-850m/min,精梳条6_8根并合,牵伸倍数
5.8-8.6倍,罗拉隔距10 X 8 X 19mm,棉条定量控制在19_23g/5m ;
[0027](5)粗纱工序:
[0028]采用“增大捻度、降低车速、适当增大罗拉钳口隔距”工艺原则;锭速控制在850-980r/min,粗纱定量控制在4.0-5.5g/10m,粗纱捻系数控制在80-110,罗拉隔距23.5 X 32mm,总牵伸倍数控制在6_12倍,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1-1.3倍;
[0029](6)细纱工序:
[0030]将A粗纱、B粗纱和C粗纱经三喇叭口中的左喇叭口、中喇叭口和右喇叭口从后罗拉喂入,所述机械式磁性集合器依靠机械力的作用实现喂入粗纱的紧密混合,集合后的粗纱经过后区较小的牵伸和整理进入中后罗拉,将后区整理过的须条吹散,再通过分割辊装置,实现吹散后的纤维须条的分束和混合,从而实现喂入的三根粗纱的均匀混合,混匀后的纤维须条经过中区的牵伸后进入窄槽式负压中前空心罗拉,在集聚负压的作用下实现混匀后的纤维须条的在进入前区主牵伸之前的紧密集聚,集聚后的纤维须条经过前区主牵伸的作用进入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前罗拉,完成牵伸作用,实现牵伸后的纤维须条在紧密状态下加捻,大幅提高成纱质量,尤其是改善成纱条干;窄槽式正压空心中后罗拉的压强在1000-1200Pa之间,窄槽式负压中前空心罗拉的负压在1200_1400Pa之间,窄槽式负压前空心罗拉的负压在1600-2000Pa之间,分割辊装置中每个分隔槽的宽度在l_2mm之间;前皮辊前冲量控制在O至后移2.5mm之间,摇架压力210 X 120 X 120 X 140N/双锭,钢领直径34mm,皮辊硬度为60±3度,罗拉加压180cN/双锭,前中一罗拉隔距10-11mm,中一中二后罗拉隔距14.2-28.5mm,中二后罗拉隔距32_38mm,前区采用6833E型压力棒上销,前钳口隔距为
2.5-3.5mm,中区采用6833B型上销,钳口隔距为2_3mm,后区牵伸控制在1.1-1.4倍,中区牵伸控制在1.1-2.5倍,前区牵伸控制在10-75倍,总牵伸控制在150-300倍,细纱捻系数385-445,锭速 10500-12500r/min,钢领采用 PG1/23554,钢丝圈型号采用 ClELUdrlO/O。
[0031]一种采用上述纺纱方法纺制的彩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彩纱采用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纺制;所述A粗纱、B粗纱和C粗纱至少一种进行染色;所述三种粗纱均包含重量比100%的新疆长绒棉。
[0032]本发明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可实现三粗纱同时喂入纺纱,有效提高纱线色彩风格,满足实际需求,提高纱线附加值。在细纱工序部分,通过牵伸部分采用四罗拉四皮圈三区牵伸形式可实现30-300倍的超大牵伸,为三粗纱重定量喂入纺纱奠定基础,有效提升纺纱效率。同时通过在后罗拉加装一种机械式磁性集合器,并配合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以及相应钳口处加装的分割辊装置可实现喂入的三粗纱在后区的牵伸整理和均匀混合,中前罗拉采用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可实现混匀后的纤维须条在进入前区主牵伸之前的紧密集合作用,前罗拉采用一种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可有效实现牵伸后的纤维须条在紧密状态下加捻,大幅提高成纱质量;另一方面,采用四列牵伸罗拉可将原来三罗拉结构的两个牵伸区:前牵伸区和后牵伸区,提升到现在的三个牵伸区:前牵伸区、中牵伸区和后牵伸区,有效提高牵伸倍数,总牵伸倍数最高可提高到300倍以上,从而可实现三种一般定量的粗纱同时喂入纺纱,有效提高纺纱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发明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集棉风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在后罗拉导纱杆位置加装一种三喇叭口喂入装置4 ;牵伸采用四罗拉牵伸机构,包括由后罗拉6和后皮辊15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7与中后皮辊16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8与中前皮辊17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窄槽式负压前罗拉9和前皮辊26、阻捻皮辊18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其中,在窄槽式负压前罗拉9的上方、前皮辊22和阻捻皮辊18之间含有一个可加强纤维集聚的气流导向板装置19 ;在后罗拉6上加装机械式磁性集合器5,在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7钳口处加装分割辊装置10。集棉风箱13带有三个风道:第一风道14用于原有的集棉,第二风道12为窄槽式负压前罗拉9提供集聚负压,第三风道23为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8提供集聚负压,同时为保持集棉吸风系统的负压稳定性,在集棉风箱13内含有压力感应自动刮棉装置11 ;正压吸风系统25通过风道24为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7提供纤维吹散正压。窄槽式负压前罗拉9为一直径为50mm的钢质空心罗拉,罗拉表面有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窄槽,其内部装有吸风组件20,使用时,负压通过吸风组件20传递到窄槽式负压前罗拉9表面的窄槽,使得通过罗拉表面的纤维实现集聚;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8为一直径为25mm的钢质空心罗拉,罗拉表面有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窄槽,其内部装有吸风组件21,使用时,负压通过吸风组件21传递到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8表面的窄槽,使得通过罗拉表面的纤维实现集聚;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7为一直径为27_的钢质空心罗拉,其内部装有吸风组件22,使用时,正压通过吸风组件22传递到窄槽式负压中后罗拉7表面的窄槽,使得通过罗拉表面的纤维分散。
[0036]一种采用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纺制纱线的方法,如图1所示,三根粗纱A粗纱1、B粗纱2和C粗纱3由三喇叭口喂入装置4从后罗拉6喂入,后经过机械式磁性集合器5的机械力的作用实现喂入的三根粗纱的紧密集合,集合后的粗纱经过后区较小的牵伸和整理后进入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7,在正压的作用下分散开来,分散的纤维进入分割辊装置10,实现后区整理过的纤维须条的分束和混合,继而实现喂入的三粗纱的均匀混合,整理混匀后的纤维须条经过中区的牵伸后在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8内集聚负压的作用下再次紧密集合后进入前区主牵伸,完成牵伸作用,牵伸后的纤维须条经过窄槽式负压前罗拉9的紧密集聚作用后被加捻,后经导纱钩卷绕在纱管上,得到所需的多彩纱。[003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38]实施例1:以在TH558四罗拉四皮圈超大牵伸环锭细纱机上生产6.47tex (90s)多彩纱为例。原棉:选用新疆长绒棉细度1.44dtex,主体长度38.2mm,小于20mm短绒率4.4%,断裂强度24.4cN/tex,断裂伸长率7.7%,马克隆值3.4,整齐度78.1%。
[0039]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0040]( I)前处理
[0041]对于A粗纱,将长绒棉纤维染成黄色,闷放20小时;对于C粗纱,将长绒棉纤维染成绿色,闷放20小时。
[0042](2)开清棉
[0043]对于A粗纱,综合打手转速780r/min,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2.5mm,采用外密内稀分布的环形锯齿式打手形式;给棉罗拉与打手之间隔距8mm,尘棒与尘棒之间隔距11mm,尘棒与打手之间的隔距进口处8mm,出口处18mm,剥棉罗拉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
0.9mm,打手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5mm,角钉帘与压棉帘之间的隔距68mm,均棉罗拉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60mm ;剥棉打手速度415r/min,均棉罗拉速度200r/min,风扇速度1250r/min ;棉卷定量415g/m,纵向不匀1.05%,棉卷伸长率2.85%,回潮率8%。对于B粗纱,综合打手转速845r/min,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3.8mm,采用外密内稀分布的环形锯齿式打手形式;给棉罗拉与打手之间隔距9.5_,尘棒与尘棒之间隔距12_,尘棒与打手之间的隔距进口处8.5mm,出口处19mm,剥棉罗拉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1.4mm,打手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7.2mm,角钉帘与压棉帘之间的隔距74mm,均棉罗拉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68mm ;剥棉打手速度490r/min,均棉罗拉速度240r/min,风扇速1320r/min ;棉卷定量415g/m,纵向不匀1%,棉卷伸长率3.15%,回潮率8%。对于C粗纱,综合打手转速782r/min,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2.8mm,采用外密内稀分布的环形锯齿式打手形式;给棉罗拉与打手之间隔距8mm,尘棒与尘棒之间隔距IOmm,尘棒与打手之间的隔距进口处8mm,出口处18mm,剥棉罗拉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0.95mm,打手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5.1mm,角钉帘与压棉帘之间的隔距70mm,均棉罗拉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59mm ;剥棉打手速度420r/min,均棉罗拉速度195r/min,风扇速度1300r/min ;棉卷定量415g/m,纵向不勻1.02%,棉卷伸长率3.0%,回潮率8%。
[0044](3)梳棉
[0045]对于A粗纱,锡林转速445r/min,刺棍速度为852r/min,盖板速度248mm/min,道夫速度22r/min,锡林?盖板隔距0.2,0.2,0.175,0.2,0.25mm,锡林?刺辊隔距0.172mm,锡林?道夫隔距0.12mm,锡林-给棉板隔距0.2mm,棉卷定量21g/5m ;对于B粗纱,锡林转速489r/min,刺棍速度为920r/min,盖板速度275mm/min,道夫速度27r/min,锡林?盖板隔距
0.25,0.25,0.2,0.25,0.3mm,锡林?刺辊隔距0.175mm,锡林?道夫隔距0.13mm,锡林-给棉板隔距0.3mm,棉卷定量21g/5m ;对于C粗纱,锡林转速450r/min,刺棍速度为850r/min,盖板速度250mm/min,道夫速度22r/min,锡林?盖板隔矩0.2,0.25,0.2,0.175,0.25mm,锡林?刺棍隔距0.17mm,锡林?道夫隔距0.12mm,锡林-给棉板隔距0.25mm,棉卷定量21g/5m。[0046](4)精梳工序
[0047]对于A粗纱,预并条并合根数8根,条并卷采用28根预并条并合,精梳车速250钳次/min,顶梳密度36针/cm,采用前进给棉方式,给棉长度6.0mm,精梳条定量20g/5m,落棉率18% ;对于B粗纱,预并条并合根数为6根,条并卷采用24根预并条并合,精梳车速285钳次/min,顶梳密度32针/cm,采用前进给棉方式,给棉长度5.8mm,精梳条定量20g/5m,落棉率15% ;对于C粗纱,预并条并合根数8根,条并卷采用28根预并条并合,精梳车速252钳次/min,顶梳密度36针/cm,采用前进给棉方式,给棉长度6.1mm,精梳条定量20g/5m,落棉率 18%。
[0048](5)并条工序
[0049]对于A粗纱,车速685m/min,精梳条8根并合,牵伸倍数8.3倍,罗拉隔距10 X 8 X 19mm,棉条定量19.2g/5m ;对于B粗纱,车速752m/min,精梳条6根并合,牵伸倍数
6.2倍,罗拉隔距10X8X 19mm,棉条定量控制在19.2g/5m ;对于C粗纱,车速690m/min,精梳条8根并合,牵伸倍数8.3倍,罗拉隔距10 X 8 X 19mm,棉条定量控制在19.2g/5m。
[0050](6)粗纱工序
[0051]对于A粗纱,锭速875r/min,粗纱定量5g/10m,粗纱捻系数控制在100,罗拉隔距23.5 X 32mm,总牵伸倍数7.68倍,后区牵伸倍数1.15倍;对于B粗纱,锭速945r/min,粗纱定量5.0g/10m,粗纱捻系数100,罗拉隔距23.5X 32mm,总牵伸倍数7.68倍,后区牵伸倍数1.2倍;对于C粗纱,锭速880r/min,粗纱定量5.0g/10m,粗纱捻系数100,罗拉隔距23.5 X 32mm,总牵伸倍数7.68倍,后区牵伸倍数1.15倍。
[0052](7)细纱工序
[0053]窄槽式负压前罗拉直径50mm,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直径25mm,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直径27mm,相邻两个喇叭口中心之间的间距15mm ;窄槽式正压空心中后罗拉的压强1050Pa之间,窄槽式负压中前空心罗拉的负压1320Pa,窄槽式负压前空心罗拉的负压1800Pa,分割辊装置中每个分隔槽的宽度1.6mm ;前皮辊前冲量2.0mm,摇架压力210 X 120 X 120 X 140N/双锭,钢领直径34mm,皮辊硬度为60±3度,罗拉加压180cN/双锭,ill中一罗拉隔距10.5mm,中一中二后罗拉隔距18.4mm,中二后罗拉隔距34.5mm, IU区米用6833E型压力棒上销,前钳口隔距为3.0mm,中区采用6833B型上销,钳口隔距为2.5mm,后区牵伸1.35倍,中区牵伸2.5倍,前区牵伸68.75倍,总牵伸232倍,细纱捻系数425,锭速10800r/min,钢领采用PG1/23554,钢丝圈型号采用ClELUdrlO/O。
[0054]细纱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包括由后罗拉和后皮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中后罗拉与中后皮辊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中前罗拉与中前皮辊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前罗拉和前皮辊、阻捻皮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在后罗拉导纱杆位置加装有间距可调的三喇叭口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罗拉上加装有机械式磁性集合器,可实现喂入的粗纱的紧密混合;所述中后罗拉采用窄槽式正压空心罗拉,可实现将后区整理过的须条吹散;所述中后罗拉钳口处加装有分割辊装置,可实现被吹散开的纤维须条的分束和均匀混合;所述中前罗拉为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可实现混匀后的纤维须条在进入前区主牵伸之前的集聚作用;所述前罗拉采用一种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可有效实现牵伸后的纤维须条在紧密状态下加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窄槽式负压前罗拉直径为50mm,所述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直径为25mm,所述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直径为2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还包括集棉风道,所述集棉风道具有三个风道,分别用于集棉、为窄槽式负压前罗拉和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提供集聚负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所需的纤维吹散正压由单独的正压系统提供。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纺制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细纱工序采用三粗纱A粗纱、B粗纱和C粗纱经间距可调的三喇叭口喂入装置从后罗拉喂入,经过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得到所需的纱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纺制纱线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对于A粗纱:首先进行染色,.而后依次经过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和粗纱工序得到所需的A粗纱; 对于B粗纱:依次经过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和粗纱工序得到所需的B粗纱; 对于C粗纱:首先进行染色,而后依次经过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和粗纱工序得到所需的C粗纱; 将得到的A粗纱、B粗纱和C粗纱经三喇叭口中的左喇叭口、中喇叭口和右喇叭口从后罗拉喂入,经过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得到所需的纱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纺制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I)开清棉工序: 采用“多松少打、多梳少落”的工艺原则;综合打手转速为760-880r/min,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在2-5mm之间,采用外密内稀分布的环形锯齿式打手形式;给棉罗拉与打手之间隔距8-10mm,尘棒与尘棒之间隔距10_13mm,尘棒与打手之间的隔距进口处8_9mm,出口处18-20mm,剥棉罗拉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0.8-1.8臟,打手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4_8mm,角钉帘与压棉帘之间的隔距65-78mm,均棉罗拉与角钉帘之间的隔距55_70mm ;剥棉打手速度400-500r/min,均棉罗拉速度190_280r/min,风扇速度1250_1350r/min ;棉卷定量为410-430g/m,纵向不匀控制在0.8-1.2%,棉卷伸长率控制在2.8-3.5%,回潮率8_9% ;(2)梳棉工序: 采用“轻定量、低速度、大隔距、小张力、快转移、少伤纤维”的工艺原则;锡林转速.420-580r/min,刺辊速度为 800_980r/min,盖板速度 220-290mm/min,道夫速度 20_28r/min,锡林~盖板隔矩 0.2-0.3,0.2-0.25,0.175-0.25,0.175-0.25,0.2-0.3mm,锡林~刺辊隔距0.17-0.18mm,锡林~道夫隔距0.12-0.13mm,锡林-给棉板隔距0.2-0.3臟,棉卷定量控制在 19-23g/5m ; (3)精梳工序: 采用“柔和梳理、轻定量、低速度、中隔距、高锡刺比”的工艺原则;预并条并合根数为.6-8根,条并卷采用24-28根预并条并合,精梳车速控制在250-290钳次/min,顶梳密度控制在30针/cm-36针/cm,采用前进给棉方式,给棉长度5.5-6.5mm,精梳条定量控制在.18-22g/5m,落棉率控制在15%_20% ; (4)并条工序: 并条工序采用两道混并;车速控制在600-850m/min,精梳条6-8根并合,牵伸倍数.5.8-8.6倍,罗拉隔距10 X 8 X 19mm,棉条定量控制在19_23g/5m ; (5)粗纱工序: 采用“增大捻度、降低车速、适当增大罗拉钳口隔距”工艺原则;锭速控制在850-980r/min,粗纱定量控制在4.0-5.5g/10m,粗纱捻系数控制在80-110,罗拉隔距23.5 X 32mm,总牵伸倍数控制在6-12倍,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1-1.3倍;. (6)细纱工序: 将A粗纱、B粗纱和C粗纱经三喇叭口中的左喇叭口、中喇叭口和右喇叭口从后罗拉喂入,所述机械式磁性集合器依靠机械力的作用实现喂入粗纱的紧密混合,集合后的粗纱经过后区较小的牵伸和整理进入中后罗拉,将后区整理过的须条吹散,再通过分割辊装置,实现吹散后的纤维须条的分束和混合,从而实现喂入的三根粗纱的均匀混合,混匀后的纤维须条经过中区的牵伸后进入窄槽式负压中前空心罗拉,在集聚负压的作用下实现混匀后的纤维须条的在进入前区主牵伸之前的紧密集聚,集聚后的纤维须条经过前区主牵伸的作用进入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前罗拉,完成牵伸作用,实现牵伸后的纤维须条在紧密状态下加捻,大幅提高成纱质量,尤其是改善成纱条干;窄槽式正压空心中后罗拉的压强在.1000-1200Pa之间,窄槽式负压中前空心罗拉的负压在1200_1400Pa之间,窄槽式负压前空心罗拉的负压在1600-2000Pa之间,分割辊装置中每个分隔槽的宽度在l_2mm之间;前皮辊前冲量控制在O至后移2.5mm之间,摇架压力210 X 120 X 120 X 140N/双锭,钢领直径34mm,皮辊硬度为60±3度,罗拉加压180cN/双锭,前中一罗拉隔距10-11mm,中一中二后罗拉隔距14.2-28.5mm,中二后罗拉隔距32_38mm,前区采用6833E型压力棒上销,前钳口隔距为.2.5-3.5mm,中区采用6833B型上销,钳口隔距为2_3mm,后区牵伸控制在1.1-1.4倍,中区牵伸控制在1.1-2.5倍,前区牵伸控制在10-75倍,总牵伸控制在150-300倍,细纱捻系数.385-445,锭速 10500-12500r/min,钢领采用 PG1/2 3554,钢丝圈型号采用 Cl ELUdrl0/0。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5-7任一项纺纱方法纺制的彩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彩纱采用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纺制;所述A粗纱、B粗纱和C粗纱至少一种颜色;所述三种粗纱均包含重量比100%的新疆长绒棉。
【文档编号】D02G3/44GK103469382SQ201310408927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谢春萍, 高卫东, 徐伯俊, 刘新金, 苏旭中, 张洪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