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纤维、聚氨酯弹性体布帛的制造方法及聚氨酯弹性体布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05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复合纤维、聚氨酯弹性体布帛的制造方法及聚氨酯弹性体布帛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对于人体给予良好穿着感的布帛的复合纤维。所述复合纤维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50℃范围内的聚氨酯弹性体(A成分)和易溶解性热塑性聚合物(B成分)构成,在纤维截面中,A成分成为芯,且B成分包覆了A成分总周长的70%以上。所述B成分可以为易溶解性聚酯、热塑性聚乙烯醇类聚合物等。另外,A成分和B成分的复合比率(质量比)可以为A∶B=90∶10~40∶60。
【专利说明】复合纤维、聚氨酯弹性体布帛的制造方法及聚氨酯弹性体布帛
[0001]关联串请
[0002]本申请主张于2012年I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2-017550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作为参照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加以引用。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形成对于人体给予良好穿着感的布帛的复合纤维。

【背景技术】
[0004]目前,已知有由具有形状记忆性的聚合物构成的发泡体。这些发泡体、布料在例如聚合物流动开始温度等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发生变形,保持该状态将其冷却至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从而使所期望的形状被记忆下来。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一种形状追随性树脂发泡体,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35°C,在10?35°C的温度范围内的损耗角正切值为0.20?0.80,且储能模量(G’ )的最大值(G’ max)和最小值(G’ min)之比(G,max/G,min)为 3.0 ?30。
[0005]另一方面,对穿着于人体的布料要求良好的穿着感。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布料,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C?35°C的范围内、力学动态损耗角正切值的峰值在上述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范围内、上述力学动态损耗角正切值的峰值为0.2以上且1.0以下,并记载了该布料由单丝包覆丝来制造,所述单丝包覆丝以特定的聚氨酯弹性体为裸丝、以尼龙为包覆丝。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5697号公报(权利要求1、
[0009]?
[0013]段)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49108号公报(权利要求1及
[0025]?
[0034]段)


【发明内容】

[0010]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但是,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形状追随性树脂发泡体可以穿着于人体的体表,追随体表的形状,但这种发泡体不能追随人体的动态运动。
[0012]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布料可以追随人体的动态运动,但用于形成这种布料的特定聚氨酯弹性体丝由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因此,用于制造布料的纤维化工序以及纤维化后的工序通过性不良,这种聚氨酯弹性体丝实际上难以制成布料。
[001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可以用于包含对于人体动态运动具有良好穿着感的编织物、纺织物及无纺布的布帛,而且在制造布帛时的工序通过性良好的丝。
[0014]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5]本发明的发明人等对适于对于人体的动态运动给予良好穿着感的布料的丝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在对人体给予良好穿着感的特定的聚氨酯弹性体丝中,为了提高穿着感,具有特定范围的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重要的,但在其另一方面,这种具有较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情况下,纤维化及布帛化非常困难。而且,经过进一步研究,组合该聚氨酯弹性体和特定热塑性聚合物、用该热塑性聚合物覆盖聚氨酯弹性体的周围的特定比例并进行复合化时,即使在使用具有较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氨酯弹性体的情况下,也可以良好地进行纤维化及布帛化,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16]S卩,本发明为一种复合纤维,其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C?50°C范围内的聚氨酯弹性体(A成分)和易溶解性热塑性聚合物(B成分)构成,其中,在纤维截面中,A成分成为芯,且B成分包覆了 A成分总周长的70%以上。
[0017]在所述纤维中,B成分可以由选自易溶解性聚酯及热塑性聚乙烯醇类聚合物中的至少I种形成。
[0018]另外,所述复合纤维的单纤维纤度可以为0.3?50dtex左右。另外,A成分和B成分的复合比率(质量比)可以为A:B = 90:10?40:60左右。
[0019]复合纤维的复合结构只要满足B成分的所述包覆比例,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具有各种结构,但优选具有A成分为芯成分、B成分为鞘成分的芯鞘结构。
[0020]另外,本发明也包含制造聚氨酯弹性体布帛的方法,其具备如下工序:准备工序,准备所述复合纤维;复合纤维布帛制作工序,使用所述复合纤维制作由复合纤维构成的布帛;以及除去工序,从所述布帛中除去B成分,得到聚氨酯弹性体布帛。
[0021]此外,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聚氨酯弹性体布帛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在这种布帛中,构成布帛的聚氨酯弹性体纤维的单纤维纤度可以为0.3?50dtex。
[0022]需要说明的是,权利要求和/或说明书和/或附图中所公开的至少2种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也包含在本发明中。特别是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权利要求的2个以上的任意组合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0023]发明的效果
[0024]在本发明中,组合特定的聚氨酯弹性体和特定的热塑性聚合物,将它们以特定的结构进行复合纺丝,因此,即使在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的聚氨酯弹性体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闻纤维工序性。
[002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单纤维纤度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纺丝性优异的复合纤维。
[0026]而且,在本发明中,可以有效地制造在15°C?50°C的范围、优选在15?45°C、更优选在15°C?35°C下的柔软性高、能够对于人体的动态运动给予良好的穿着感和/或合适感的聚氨酯弹性体布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通过以附图为参考的下述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可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但是,实施方式及附图只是用于图示及说明,并不是用于确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附上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0028]图1是纤维截面照片,其示出用于得到本发明纤维的复合纤维形态的一个例子。
[0029]图2是示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的纤维的纤维截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0030]图3是示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的纤维的纤维截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0031]图4是示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的纤维的纤维截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由作为A成分的聚氨酯弹性体和作为B成分的易溶解性热塑性聚合物构成,在纤维截面中,A成分成为芯,且B成分包覆了 A成分的总周长的70%以上。
[0033]A成分和B成分可以在界面彼此相容,但优选为彼此不相容。
[0034](A 成分)
[0035]形成本发明复合纤维的A成分的聚合物为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5°C?50°C范围内的聚氨酯弹性体。只要具有这种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聚氨酯弹性体就没有特别限定,具有上述性质的聚氨酯弹性体例如可以以摩尔比计为2.00?1.10:1.00:1.00?0.10的比例配合分子量为160?310的2官能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400?2000的2官能多元醇和分子量为60?400的二醇或二胺的扩链剂,利用预聚物法进行聚合。
[0036]上述2官能异氰酸酯只要分子量在160?310的范围内,就可以在得到上述聚氨酯弹性体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例如,作为优选的2官能异氰酸酯,可列举:2,4_甲苯二异氰酸酯、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的4,4’ - 二苯基甲烷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这些2官能异氰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0037]上述2官能多元醇只要分子量在400?2000的范围内,就可以在得到上述聚氨酯弹性体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例如,作为优选的2官能多元醇,可列举:聚丙二醇、1,4-丁二醇己二酸酯、聚四亚甲基二醇、聚乙二醇、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成物等。上述2官能多元醇可以以进一步与2官能的羧酸或环状醚反应而得到的反应产物的形式使用,这种反应产物也作为2官能多元醇使用。这些2官能多元醇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0038]用作上述扩链剂的二醇以及二胺,只要分子量在60?400的范围内,就可以在得到上述聚氨酯弹性体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例如,作为二醇的优选例,可列举:乙二醇、1,4- 丁二醇、双(2-羟基乙基)对苯二酚、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成物等。另外,作为二胺的优选例,可列举: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间苯二甲胺、对苯二甲胺、4,4’- 二苯基甲烷二胺、环己烯二胺、2,4-甲苯二胺、2,6-甲苯二胺、六亚甲基二胺等。这些扩链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0039]以上述2官能异氰酸酯、2官能多元醇及扩链剂为原料,根据需要使用催化剂,利用预聚物法合成聚氨酯弹性体。通过合成,以2官能异氰酸酯:2官能多元醇:扩链剂为2.00?1.10:1.00:1.00?0.10的比例配合的A成分被合成。需要说明的是,A成分可以根据需要含有氧化钛、氧化锌等消光剂(光遮蔽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各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可以在A成分的聚合原料中添加,也可以在聚合阶段的任一阶段添加,可以在可得到具有目标特性的聚氨酯弹性体的范围内适当使用。
[0040]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 °C?50°C范围内的聚氨酯弹性体,例如SMPTECHNOLOGY公司市售的以下商品。
[0041].SMP MM-2520(Tg = 25±3°C、1,4-丁二醇)
[0042].SMP MM_3520(Tg = 35±3°C、1,4_ 丁二醇)
[0043].SMP MM_4520(Tg = 45±3°C、1,4_ 丁二醇)
[0044].SMP MA-2520(Tg = 25±3°C、1, 2_ 乙二胺)
[0045].SMP MA-3520(Tg = 35±3°C、1, 2_ 乙二胺)
[0046].SMP MA-4520 (Tg = 45±3°C、1, 2_ 乙二胺)
[0047]进行了聚合的A成分由于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5°C?50°C的范围内,因此,常温下的柔软性高,A成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C?45°C、更优选为15°C?40°C、特别优选为15?35°C的范围内,该情况下,为与人体的表面温度同程度,适于人体,此时,可以与人体的动态运动一致而给予舒适的穿着感和/或合适感。
[0048]在此,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高分子弹性体的力学物性急剧变化时的温度,在本发明中,定义为力学动态损耗角正切值(以下,有时设为tan δ )显示峰值的温度。在此,tan δ作为频率IHz时的损耗模量G”相对于储能模量G’的比(G”/G’ )的正切被定义。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Tg)接近于人体的体表温度,设定为25°C?40°C、特别是25°C?35°C的范围内。
[0049](B 成分)
[0050]作为本发明复合纤维的B成分的易溶解性(或易分解性)热塑性聚合物,与可熔融纺丝的作为上述A成分的聚氨酯弹性体相比,只要是相对而言对溶剂或试剂容易溶解或分解的物质即可,可采用任何物质。
[0051]作为这种易溶解性聚合物,可列举可利用水(包括温水)、碱、酸等溶解、分解的热塑性聚合物,优选列举相对于碱可以溶解、分解的易溶解性聚酯类聚合物、相对于水可以溶解、分解的热塑性聚乙烯醇类聚合物等。
[0052]使用易溶解性聚酯类聚合物的情况下,优选使用碱溶解速度快的聚酯。作为易溶解性聚酯类聚合物,可以采用例如含极性基团的共聚聚酯、脂肪族聚酯等。
[0053]作为含极性基团的共聚聚酯,可列举将酯形成磺酸金属盐化合物(例如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5-磺酸钾等)I?5摩尔%、聚亚烷基二醇(例如聚丙二醇、聚乙二醇等聚C1-4亚烷基二醇)5?30质量%和目前使用的二醇成分及二羧酸成分进行共聚而形成的共聚聚酯等。
[0054]作为脂肪族聚酯,可列举例如:聚乳酸;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己二酸丁二醇酯)等脂肪族二醇和脂肪族羧酸形成的聚酯?’聚(二醇酸)、聚(3-羟基丁酸)、聚(3-羟基戊酸)、聚(6-羟基己酸)等聚羟基羧酸;聚(ε-己内酯)或聚(δ-戊内酯)等聚(ω-羟基链烷酸酯)等。这些脂肪族聚酯中,优选聚乳酸,聚乳酸可以为聚D-乳酸、聚L-乳酸或它们的混合物。
[0055]作为易溶解性聚酯类聚合物,更优选例如在100°C的2%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以浴比1:30浸溃时,在例如60分钟以内、优选45分钟以内、更优选30分钟以内、特别优选15分钟以内几乎完全溶解(分解)的碱易溶解性聚酯。
[0056]使用水溶性热塑性聚乙烯醇类聚合物作为B聚合物成分的情况下,使用的聚乙烯醇聚合体优选粘均聚合度为200?500、皂化度为90?99.99摩尔% (优选95?99摩尔% )、熔点为160?230 V的聚乙烯醇,可以为均聚物,也可以为共聚物,但从熔融纺丝性、水溶性、纤维物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用乙烯、丙烯等碳原子数为4以下的α-烯烃等进行了 0.1?20摩尔% (优选5?15摩尔% )改性的共聚聚乙烯醇。
[0057]作为水溶性的热塑性聚乙烯醇类聚合物,优选例如在100°C的热水中以浴比1:30浸溃时,例如在60分钟以内、优选50分钟以内、更优选30分钟以内、特别优选15分钟以内几乎完全溶解(分解)的热塑性聚乙烯醇类聚合物。
[0058](复合纤维的制造方法)
[0059]另外,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只要是A聚合物成分及B聚合物成分的组合来确定即可,关于复合纤维化,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复合纺丝装置进行纤维化。可以使用在以低速、中速进行熔融纺丝后进行拉伸的方法,高速进行的直接纺丝拉伸方法、在纺丝后同时或连续进行拉伸和假捻的方法等任意的制丝方法来制造。
[0060]在本发明的复合纤维中,A成分聚合物和B成分聚合物的复合比率优选A:B为90:10?40:60 (质量比),进一步优选为85:15?60:40 (质量比),根据纤维形状调节两者的比例即可。A成分过多时,有时纤维化工序性、特别是在进行纤维化而卷绕后产生粘结,因此,有时产品制作的工序通过性变差。另一方面,B成分过多时,有可能无法得到成为产品目标的人体的良好穿着感。
[0061]在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的截面中,B成分不需要覆盖纤维表面整体,但为了确保纤维化的卷绕工序性、或卷绕后的操作性、产品制作的工序通过性,在纤维截面中,A成分成为芯、且B成分包覆了 A成分总周长的70%以上是重要的,更优选包覆80%以上,特别优选包覆90%以上。
[0062]就本发明的复合形态而言,只要是可以通过碱处理、水处理等溶解除去B成分、同时在A成分上不产生裂纹的范围,可以为同芯型、偏芯型、多芯型。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A成分为芯成分、B成分为鞘成分的芯鞘型复合结构,以图2所示的A成分为芯、B成分间断地包覆其周围的复合结构,图3所示的B成分包覆三角形状的A成分的复合结构。需要说明的是,A成分的纤维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截面形状,也可以为三角形、偏平、多叶型等异形截面形状。而且,也可以在图4所示的A成分的内部设置中空部,也可以做成单孔中空、双孔中空以上的多孔中空等中空形状等各种截面形状。其中,复合纤维优选具有A成分为芯成分、B成分为鞘成分的芯鞘型复合结构。
[0063]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的单纤维纤度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当设定,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从0.3?50dtex(优选0.3?40dtex)的范围中选择。但是,从提高对人体的合适感的观点出发,优选0.3?1dtex(优选0.3?5dtex)的单纤维纤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复合纤维中,可以防止断丝性,并且得到6dtex以下的细纤度的纤维。这些纤维不仅可作为长纤维使用,而且也可作为短纤维、或短切纤维使用。
[0064]如上所述得到的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可以用作各种纤维集合体(纤维结构物)。在此,纤维集合体可列举各种编织物、无纺布等布帛等。
[0065]需要说明的是,通常通过从这些纤维集合体中除掉B成分,可以得到相对于人体使用的最终产品(即聚氨酯弹性体布帛)。
[0066]例如,这种聚氨酯弹性体布帛可以通过具备如下工序的制造方法来得到,即,准备工序,准备上述复合纤维;复合纤维布帛制作工序,使用上述纤维制作由复合纤维构成的布帛;除去工序,从上述布帛中除去B成分而得到聚氨酯弹性体布帛。
[006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复合纤维布帛可以由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单独形成,也可以为部分使用了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的编织物或无纺布,例如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合成纤维等其它纤维的交织织布,或用作混纺丝、混织丝的编织物,混棉无纺布等。例如,与其它纤维组合使用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的A成分在织编物或无纺布中所占的比例例如可以为14质量%以上,可优选为15质量%以上,优选18质量%以上,更优选23质量%以上。另夕卜,用作混纺丝、混织丝的情况下,其丝中的A成分的比例例如可以为14?95质量%,可优选为20质量%以上,优选30质量%以上,更优选40质量%以上。
[0068]通过碱处理、水处理等从复合纤维布帛中除去B成分而得到的聚氨酯弹性体布帛由于玻璃化转变温度接近于人体表面,因此,相对于人体的动态运动的合适性优异。
[0069]另外,通过使用本发明中使用的复合纤维,可以将构成布帛的聚氨酯弹性体纤维的单纤维纤度设定为例如0.3?50dteX(优选0.3?40dteX)的范围,进行细纤度化的情况下,可以制成0.3?lOdtex、优选0.3?5dtex的细纤度纤维。
[0070]对于上述复合纤维布帛或聚氨酯弹性体布帛,可以在经过布帛化工序之后根据需要实施针织布起毛等进行的起毛处理或其它最终加工。
[0071]需要说明的是,从具有几乎与人体表面同等的动态粘弹性特性及静态粘弹性特性的观点出发,聚氨酯弹性体布帛的力学动态损耗角正切值(tanS)的峰值例如可以为0.2以上且1.0以下,可优选为0.3以上且0.8以下,更优选为0.4以上且0.7以下。另外,如上所述,这种布帛优选以特定的比率(例如14质量%以上)含有A成分。
[0072]实施例
[0073]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实施例任何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没有特殊说明,实施例中的份及%是指质量份及质量%。
[0074](实施例1)
[0075]使用SMP MM-3520(将 SMP TECHNOLOGY 公司制造的 Tg = 35±3°C、分子量为 160 ?310的2官能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400?2000的2官能多元醇和1,4 丁二醇以摩尔比为
2.00?1.10:1.00:1.00?0.10的比例配合,利用预聚物法聚合而成的聚氨酯弹性体)作为A成分,另一方面,使用将分子量2000的聚乙二醇8质量%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进行了 5摩尔%共聚的特性粘度[II]为0.52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B成分,将成分A和成分B的复合比设为3:1的质量比,分别用各自的挤出机熔融,由复合纺丝喷嘴吐出以图1所示的横截面表示的复合纤维。
[0076]接着,利用长度1.0m的横吹型冷风装置将从纺丝喷嘴吐出的丝条冷却之后,连续地导入至设置于纺丝喷嘴正下方1.3m位置上的长度1.0m,内径30mm的管式加热器(内壁温度:180°C ),在管式加热器内拉伸之后,对从管式加热器送出的纤维赋予油剂,接着经过辊以3000m/分钟的卷绕速度进行卷绕,制造了 llldtex/24长丝的复合纤维。
[0077]纤维化、针织工序性良好,不存在问题。由得到的复合纤维、使用圆形针织机(28针数)制作圆形针织物。对该针织物实施精炼之后,在氢氧化钠20g/L、浴比1:30的碱水溶液(液温100°C )中浸溃30分钟,选择性地溶解除去B成分。得到的针织物的穿着感良好。
[0078][纤维截面上的B成分的包覆率]
[0079]从纤维截面照片对随机选择的10根长丝测定各长丝的纤维包覆部的长度,算出包覆部的长度相对于纤维截面周长的的百分率(包覆率),求出各长丝的包覆率的平均值。
[0080][纺丝性评价]
[0081]以10kg纺丝时的绒毛、断丝的产生状况、进而以Ikg纺丝原丝解舒时的绒毛、断丝的产生状况进行评价。
[0082]◎:纺丝时没有产生绒毛、断丝,解舒时没有产生绒毛、断丝,良好
[0083]O:纺丝时没有产生绒毛、断丝,解舒时产生绒毛、断丝低于2次,良好
[0084]Δ:确认到纺丝时产生绒毛、断丝低于2次、解舒时产生绒毛、断丝低于5次
[0085]X:纺丝时产生绒毛、断丝3次以上,解舒时产生绒毛、断丝6次以上
[0086][针织性评价]
[0087]根据进行了 1kg针织时的绒毛、断丝的产生状况进行评价。
[0088]◎:没有绒毛、断丝,良好
[0089]O:产生绒毛、断丝低于2次,良好
[0090]Δ:确认到绒毛、断丝2次以上且低于5次
[0091]X:产生绒毛、断丝6次以上
[0092][穿着感评价]
[0093]对得到的针织物的穿着感由10人的专门小组成员进行官能评价。在官能评价中,将穿着感非常优异设为2分,将穿着感优异设为I分,将穿着感差设为O分,各专门小组成员进行评价,算出其总分,评价穿着感。
[0094]◎:总分为15分以上
[0095]O:总分为11?14分
[0096]Δ:总分为7分?10分
[0097]X:总分为6分以下
[0098](实施例2)
[0099]如表I所示变更复合纤维的A成分和B成分的比率,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进行纤维化以及针织物的制作、评价。
[0100]复合纤维的纤维化、针织工序性良好,得到的针织物具有优异的穿着感。
[0101](实施例3)
[0102]使用聚乳酸(Cargill Dow制,6200D)作为纤维的B成分,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进行纤维化以及针织物的制作、评价。
[0103]复合纤维的纤维化、针织工序性良好,得到的针织物具有优异的穿着感。
[0104](实施例4)
[0105]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聚合物作为A成分,使用热塑性的改性聚乙烯醇(可乐丽株式会社制,皂化度:98.5,乙烯含量8.0摩尔%,聚合度:380)作为B成分,使用由不含水的防静电剂成分和平滑剂成分构成的物质作为纺丝油剂,除此之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实施纤维化,用同样的方法制作针织物。其后,在100°C的热水中以浴比1:30对针织物处理40分钟,溶解除去B成分。
[0106]复合纤维的纤维化、针织工序性良好,得到的针织物保持良好的穿着感。
[0107](实施例5?6)
[0108]如表I所示变更纤维的截面形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进行纤维化以及针织物的制作、评价。
[0109]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5?6中,在纺丝喷嘴中使用异形喷嘴进行纤维化。
[0110]任一种情况下,纤维化、针织工序性均为良好,得到的针织物均具有优异的穿着感。
[0111]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纤维,其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c?50°C范围内的聚氨酯弹性体(A成分)和易溶解性热塑性聚合物(B成分)构成,其中, 在纤维截面中,A成分成为芯,且B成分包覆了 A成分总周长的7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其中,B成分由选自易溶解性聚酯及热塑性聚乙烯醇类聚合物中的至少I种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纤维,其中,单纤维纤度为0.3?50dtex。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纤维,其中,A成分和B成分的复合比率(质量比)为 A:B = 90:10 ?40:6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纤维,其具有A成分为芯成分、B成分为鞘成分的芯鞘结构。
6.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布帛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具备下述工序: 准备工序,准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纤维; 复合纤维布帛制作工序,使用所述复合纤维制作由复合纤维构成的布帛;以及 除去工序,从所述布帛中除去B成分,得到聚氨酯弹性体布帛。
7.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布帛,其是用权利要求6的方法制造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布帛,其中,构成布帛的聚氨酯弹性体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0.3?50dtex。
【文档编号】D01F8/16GK104136670SQ201380007462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1日
【发明者】中塚均, 古贺宣广, 秋庭英治, 林俊一 申请人: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