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61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具备由收缩性相对较高的第1纱线编织并在编织后收缩的针织物及由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由第1纱线编织的针织物与由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彼此相对且相互连结。由于由第1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和由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的收缩性的差异,由第1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成为凹,由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成为凸。并且第1部分和第2部分彼此相邻地配置,所述第1部分中,由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在多层针织物的正面侧表现为凸,且在多层针织物的反面侧由第1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表现为凹,所述第2部分中,由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在多层针织物的反面侧表现为凸,且在多层针织物的正面侧由第1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表现为凹。
【专利说明】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多层针织物。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1(JP2004_107800)公开了在正反面的针织物之间通过通过集圈插入连结纱。被插入的连结纱会将正反面的针织物的间隔扩大,因此得到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专利文献2(JPU sho52-108377)中,公开了在将正面针织物和反面针织物在上下两端和左右两端接合的袋针织物中,通过使正面针织物和反面针织物的材质不同,以及在正面针织物与反面针织物之间大量插入蓬松的纱线,而使袋针织物膨大。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 JP2004-107800
[0006]【专利文献2 】JPU Sho52-108377


【发明内容】

[0007]专利文献1、2的多层针织物利用了插入到针织物间的纱线欲将正反面的针织物从内向外推压扩大这一点。因此多层针织物的体积大,凸的反面成为凸,凹的反面成为凹。为了使针织物的凹凸充分增大,必须将大量的纱线插入到正反面的针织物间。
[0008]对此,发明人对开发不依赖插入到正反面的针织物间的纱线的弹性力而产生凹凸的多层针织物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本发明。作为辅助的课题,发明人研究了具有硬的张力,即使施加人的体重等也保持凹凸的多层针织物。本发明的课题具有以下几点。
[0009].不依赖插入到正反面的针织物间的纱线的弹性力,而实现凹凸。
[0010].减少插入到正反面的针织物间的纱线的量,能够在短时间编织多层针织物。
[0011].多层针织物具有更明显的凹凸。
[0012].凸的反面为凹,凹的反面为凸,减小多层针织物自身的体积。
[0013]本发明的辅助的课题是提供具有硬的张力而难以变形,且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
[0014]本发明的其他辅助课题是提供通过凹凸而卡合的多层针织物。
[0015]本发明的另一其他辅助课题是提供在期望的位置呈现凸的多层针织物。
[0016]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由性质不同的至少2种纱线构成,其特征在于,
[0017]具备:
[0018]由收缩性相对较高的第I纱线编织并在编织后收缩的针织物;及
[0019]由收缩性相对较低的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
[0020]由所述第I纱线编织的针织物与由所述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彼此相对且相互连结而构成多层针织物,
[0021]由所述第I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和由所述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连结且在收缩性上具有差异,从而由所述第I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成为凹,由所述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成为凸,
[0022]并且第I部分和第2部分彼此相邻地配置,所述第I部分中,由所述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在多层针织物的正面侧表现为凸,且在多层针织物的反面侧由所述第I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表现为凹,所述第2部分中,由所述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在多层针织物的反面侧表现为凸,且在多层针织物的正面侧由所述第I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表现为凹。
[0023]第I纱线和第2纱线可以都为收缩纱线,但为了增大收缩率的差异,优选第I纱线为收缩纱线,所述第2纱线为非收缩纱线。收缩纱线中,存在弹性模量低并容易伸缩的弹性纱线、与弹性纱线类似且除去张力后会卷缩的卷缩纱线、因加热而收缩的热收缩纱线等。本说明书中,若将卷缩纱线包含于弹性纱线,将弹性纱线用于编织,则由于从织机对弹性纱线施加的张力,以弹性纱线拉伸,且针织物也拉伸的状态编织。并且将多层针织物从织机卸下后,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收缩。将热收缩纱线用于编织,在编织后加热而使其热收缩后,由热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收缩。此处由收缩纱线等第I纱线编织的针织物与由非收缩纱线等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相互连结,因此以由第I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成为凹,由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成为凸的方式产生凹凸。因此不依赖插入到正反面的针织物之间的纱线的弹性力,得到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并且如图4、图6、图7所示,多层针织物具备明显的凹凸,缓冲性和通气性高。多层针织物中的、凸的反面为凹,凹的反面为凸,多层针织物自身薄且轻量。而且不需要将使正反面的针织物推压扩大的连结纱插入,能够在短时间内编织而编织效率高。
[0024]本发明中,由非收缩纱线等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成为凸,由收缩纱线等第I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成为凹,在多层针织物的正反面两面表现凹凸。并且在正面侧的凸部的顶点与在正面侧与凸部相邻的凹部的底之间的间隔成为多层针织物中的凹凸的高低差。因此本发明的多层针织物中能够增大凹凸的高低差。设在多层针织物的正面侧成为凸的部分为第I部分,在正面侧成为凹的部分为第2部分,第I部分与第2部分彼此相邻。第I部分和第2部分可以在针织物的线圈横列方向彼此相邻,也可以在纵行方向上彼此相邻,或者也可以在线圈横列方向和纵行方向的双方彼此相邻。若在线圈横列方向和纵行方向的双方彼此相邻,则例如第I部分的周围成为第2部分,第2部分的周围成为第I部分。相对于此,在大多数现有的间隔织物中,凸部的反面侧的针织物平坦地形成,或者在凸部的反面侧的针织物也形成凸部,因此为了得到与本发明相同的高低差,需要更大的凸部。
[0025]优选的是,所述第I纱线为收缩纱线,所述第2纱线为非收缩纱线,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和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通过连结纱连结。连结纱中,若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收缩,则使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与此对应而变形,由此产生凹凸。
[0026]更优选的是,连结纱由热熔接纱线构成,且在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和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上熔接有连结纱。这种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中,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的线圈和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的线圈都熔接有热熔接纱线。因此即使将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以任意的形状裁断,线圈也不会脱散。因此不需要裁断后的后处理。
[0027]优选的是,所述第I纱线为收缩纱线,所述第2纱线为非收缩纱线,从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向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进行集圈,或从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向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进行集圈,从而将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和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连结。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和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通过集圈而连结,因此若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收缩,则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也变形,产生凹凸。没有连结纱就能够将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和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连结,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多层针织物的编织。特别优选的是,利用热熔接纱线构成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
[0028]若利用非弹性且热收缩少的热熔接纱线构成连结纱或非收缩纱线,则在编织后对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加热后,通过除热,热熔接纱线熔接,多层针织物变硬。因此即使施加体重等载荷,也维持凹凸,若将多层针织物成型为期望的形状,则其形状得以保持。
[0029]例如针织物中,第I部分和第2部分以在线圈横列方向或/及纵行方向上交替地重复的方式配置。
[0030]能够将I个或多个多层针织物通过在第I部分和第2部分形成于多层针织物的凹凸卡合。该情况下,若使卡合部的凹陷的深度大于突起的高度,则卡合变得牢固。关于卡合,可以使I张针织物在其两端等卡合,或者也可以使2张针织物卡合。通过卡合能够使多层针织物接合,也能够给予立体的形状。该卡合也能够自如地分离,不使用钩扣或钮扣就能够使针织物卡合。优选的是以与卡合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地使波状的凹凸相互啮合的方式设置。于是波和波在卡合部的长度方向上啮合而卡合变得更强固。
[0031]优选的是,第I部分(凸)和第2部分(凹)与多层针织物支承的对象、例如人体一致地配置。将多层针织物用于席子、椅子的座面、靠背等的情况下,若使第I部分和第2部分与人体一致地配置,则使用感觉良好。例如在席子的情况下,若使肩胛骨、腰的部分为凸,则能够有效地刺激穴位。若设放置手的部分为凹,则相对于席子的姿势稳定。为了与人体等一致,与使用者一致而设计多层针织物的凹凸和其高度,例如在I产品生产中制造。即使在不是与人体对应的凹凸,而仅是使凹凸重复的情况下,若人的位置变化,则由席子按压的部位也变化,因此能防止褥疮。
[0032]优选的是,第I部分与周围的第2部分之间的高度之差与针织物支承的对象一致地变化。于是,可得到例如由人体贴合的形状的席子、靠背、座面等。第I部分的高度、第2部分的凹的深度能够根据第I部分的尺寸、第2部分的尺寸、或纱线的材质等而变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表示第I实施例的、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织机上的多层针织物的结构的图;
[0034]图2是表示从织机的针床卸下时的多层针织物的变化的图;
[0035]图3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织机上的多层针织物的结构的图;
[0036]图4是应用了第I实施例的支持件的照片,表示在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中将热熔接纱线用于连结纱,而将连结纱热固化后的状态;
[0037]图5是示意地表示图4的支持件的结构的剖视图;
[0038]图6是应用第2实施例的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的正面的照片,表示将热熔接纱线用作非弹性纱线,将热熔接纱线热固化后的状态;
[0039]图7是图6的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的反面的照片,同样表示将热熔接纱线热固化后的状态;
[0040]图8是示意地表示用于热固化的模具的例子的图;
[0041]图9是示意地表示使用了实施例的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的席子的剖视图;
[0042]图10是应用了实施例的席子的照片;
[0043]图11是应用了实施例的垫子的照片;
[0044]图12是图11的垫子的端部的照片;
[0045]图13是应用了实施例的放置物的照片;
[0046]图14是图13的放置物的卡合部的照片;
[0047]图15是具有应用了实施例的罪背和座面的椅子的照片;
[0048]图16是图15的椅子的背面上部的照片;
[0049]图17是图15的椅子的座面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示出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优实施例。
[0051]【实施例】
[0052]实施例
[0053]图1?图9中,示出实施例的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产生凹凸的机构、及多层针织物的照片。此外,将至少具有形成正面针织物的层和形成反面针织物的层,且这些正面针织物和反面针织物被连结的针织物称为多层针织物。在为了将正面针织物和反面针织物连结而设置连结纱的层的情况下,成为3层的多层针织物。多层针织物不限为2层或3层,也可以为4层以上。图1示出最初的实施例的多层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织机上的多层针织物的结构。例如使用前后至少具有一对针床的横机、或具有内外一对针床的圆织机,编织多层针织物。多层针织物通过反复执行编织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的步骤S1、编织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的步骤S2、及编织通过集圈将针织物4、5连结的连结纱的层6的集圈步骤T而编织。
[0054]弹性纱线意味着富有伸缩性的纱线,例如用由非伸缩性的纤维构成的鞘将由伸缩性高的纤维构成的芯覆盖的纱线。若施加张力,则芯伸长,周围的鞘对应于芯的伸长而伸长,因此弹性纱线伸长。非弹性纱线是与弹性纱线相比伸缩性低的纱线,由棉线、羊毛、或通常的合成纤维纱线等构成。在织机上编织针织物时,若在纱线的供给侧对纱线施加摩擦,或使纱线的供给量与自然长度的纱线长度相比减少等,则施加于纱线的张力增加。利用该张力,编织多层针织物时,对弹性纱线施加张力。并且以自然长度为基准,使弹性纱线例如以50%?100%程度拉伸而编织。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保持于织机的针床,因此直至从针床卸下为止保持拉伸的状态,若从针床卸下则收缩。非弹性纱线的伸缩性低,大致以自然长度直接编织。因此若从织机的针床卸下多层针织物,则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例如与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相比,长度以30%?50%程度收缩。连结纱的层6是通过集圈等将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和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连结的层。
[0055]弹性纱线和卷缩纱线都是在织机上由于张力而拉伸,若从织机卸下则收缩的纱线,作用相同。因此也可以取代弹性纱线而使用卷缩纱线。热收缩纱线是因加热而收缩的纱线,若在编织后加热则收缩,因此也可以取代弹性纱线而使用热收缩纱线,在编织后加热而使其收缩。热熔接纱线是因加热而熔接的纱线,与热收缩纱线不同。若使用收缩纱线和非收缩纱线,则能够增大两者的收缩率的差异,因此能够形成大的凹凸。但是,也可以取代非收缩纱线而使用收缩率相对小的收缩纱线,与收缩率相对大的收缩纱线组合。
[0056]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和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以图2所示的单元8为单位,每到规定的线圈数,对哪个针织物出现在正面侧进行调换。单元8的线圈数不需要为恒定,单元8沿多层针织物的纵行方向,可以以线圈横列方向的位置相互不同的方式编织,也可以以线圈横列方向的位置为恒定的方式编织。此处,线圈横列方向是在针床上编织多层针织物的方向,纵行方向是在多层针织物上与线圈横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且连结纱的层6是在I个单元8内,通过集圈等将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和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连结。相邻的单元8、8之间不通过连结纱的层6连结。
[0057]图2中,以I个单元8的量示出从织机的针床卸下时的多层针织物2的变形。图2的箭头示出单元8变形的过程。从织机的针床卸下多层针织物2时,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收缩。并且,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和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利用连结纱的层6连结,因此以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为凹,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为凸的方式,在多层针织物2的正反面两面产生凹凸。凹凸的原因是来自织机的张力消失,因此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收缩,由此,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成为凹的部分。相同单元8内的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比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长,因此成为凸。通过连结纱的层6,正反面的针织物被连结,多层针织物2自身的厚度并不大。而且,不需要将使针织物4、5向相反方向推压扩大的纱线作为连结纱的层6插入,因此多层针织物2的编织比专利文献1、2容易。
[0058]要求多层针织物2具有某种程度较硬的张力的情况较多。例如用于支持件、保护件、保护用的手套等的情况下,或用于椅子的座面、席子、管子的保护件、包装件等的情况下,多层针织物2需要凹凸不容易压扁的程度的刚性。由于具有即使施加外力也保持凹凸的性质,因此能够用作支持件、保护件、保护用的手套等。由于具有即使施加体重也保持凹凸的性质,因此若用于椅子的座面、靠背、交通工具用的座椅坯布、席子、公交车席子等则较舒适。除此以外,多层针织物2也能够用于壁纸、室内敷材等。为了对多层针织物2给予刚性,利用通过热处理而表面熔接的热熔接纱线编织连结纱的层6或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是有效的。热熔接纱线也称为热熔纱,例如为用耐热性低的热可塑性的纤维的鞘将耐热性高的芯的周围覆盖的结构。将使热熔接纱线经历热可塑性的纤维的软化点以上的温度的过程称为热固化,通过热固化使鞘熔化而与周围的纱线熔接,固化后多层针织物2难以变形。而且,在连结纱的层6中使用热熔接纱线而编织多层针织物2,热固化后,针织物4,5的各线圈与热熔接纱线熔接。因此即使将多层针织物2以任意的形状裁断,线圈也不脱散。因此不需要裁断部的后处理。此外,是否使用热熔接纱线增加多层针织物2的硬度是任意的。
[0059]为了使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相比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收缩,也可以追加如下过程等:
[0060].使一个单元内的线圈数量在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中比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少,
[0061].使在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中每个线圈的纱线长度比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小。但是必须使用弹性纱线与非弹性纱线的收缩性的差异。在连结纱的层6中也可以使用弹性纱线、非弹性纱线的任一种。非弹性纱线也可以为通常的弹性模量的纱线或热熔接纱线的任一种。
[0062]图3中,示出第2实施例中的多层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其结构,除了特别指出的点以外与最初的实施例相同,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与最初的实施例相同。第2实施例中,通过从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14向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集圈,将针织物14、5连结。图3的步骤S3中,编织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步骤S4中编织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14,并且从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14向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集圈。在步骤S3中编织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时,也可以从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向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14集圈。也可以利用弹性纱线和非弹性纱线的双方集圈。步骤S4的16是基于集圈的线圈。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14可以用热熔接纱线编织,也可以用通常的纱线编织。集圈以在相同单元8内的线圈上钩挂非弹性纱线的方式进行,在图3中对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的每2个线圈集圈,但也可以对每I个线圈或每几个线圈等集圈。
[0063]图3的多层针织物也由于在编织中弹性纱线因从织机施加的张力而拉伸,因此处于相比自然长度伸长的状态。并且从针床卸下后,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收缩而成为凹,针织物5、14通过集圈16而连结,因此其相反侧的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14成为凸。图3的实施例中,不需要设置图1的连结纱的层6,因此编织容易。但是用热熔接纱线编织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14,即使热固化,若将多层针织物裁断,则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中未集圈的线圈也需要利用粘接剂的固定等后处理。
[0064]图4示出在最初的实施例中编织的支持件的热固化后的照片,图5示出支持件20的结构。该例中,连结纱的层由热熔接纱线编织,图4的凸部是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凹部是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凸部的反面为凹部。由凸部和凹部构成的单元被排列,在支持件的表面侧,以凸部与凹部相比占据较大的面积的方式配置。图4中,在多层针织物的上下具有筒状的针织物。支持件20如图5所示作为整体为3层,除了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和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以外,例如设有由非弹性纱线构成的第3层21,利用多层针织物和第3层21构成筒。
[0065]图6、图7示出通过第2实施例编织的多层针织物(热固化后),图6示出表面,图7示出反面。图6、图7中凸的部分为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凹的部分为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利用热熔接纱线编织。
[0066]图8示出用于热固化的模具的例子,使上下的模具30、31为与多层针织物2的目标形状一致的形状,例如在模具30、31中内置加热器。于是,在热固化时,能够将多层针织物2成型为期望的形状。并且利用热固化而多层针织物2硬化,因此能够保持成型时的形状。
[0067]图9的多层针织物42是凹凸相比中央部44在左右两侧的侧部46、46较大的针织物。为此,相比中央部44在侧部46、46使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与由非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4等的伸缩性的差异增大即可。例如若使弹性纱线的伸缩性、编织时施加于弹性纱线的张力、由弹性纱线编织的针织物5中的每个线圈的纱线长度等在中央部44与侧部46,46上不同,则能够编织多层针织物42。并且若将多层针织物42作为床的席子,则在床的中心姿势稳定,因此由于翻身等从床落下的危险性较小,因此多层针织物42适合于防止褥疮用的席子等。若用于椅子的靠背,则贴合于脊背。
[0068]实施例中具有以下的特征。
[0069]I)不依赖插入到正反面的针织物间的纱线的弹性力,得到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2,42,多层针织物2、42具有明显的凹凸。
[0070]2)多层针织物2、42中的、凸的反面为凹,凹的反面为凸,多层针织物2、42自身体积小,且轻量。
[0071]3)不需要将使正反面的针织物推压扩大的连结纱插入,能够在短时间内编织。
[0072]4)若将热熔接纱线用于连结纱的层6或非弹性纱线的层4、14,则多层针织物2、42具有张力而难以变形。
[0073]5)若将热熔接纱线用于连结纱的层6,则即使将多层针织物2、42以任意的形状裁断,线圈也不会脱散。因此不需要裁断后的后处理。
[0074]6)多层针织物适合于支持件、保护件、帽子、保护用手套、或席子、椅子的座面、靠背、交通工具用的座椅坯布、褥疮防止用的席子、公交车席子、床垫、室内敷材、壁纸等。
[0075]7)也可以取代弹性纱线而采用卷缩纱线、热收缩纱线等。
[0076]图10?图17中,示出应用了实施例的多层针织物的例子。编织中,可以使用连结纱,也可以不使用,收缩纱线可以为弹性纱线、卷缩纱线或热收缩纱线。图10示出席子,设人的腰、肩胛骨等所接触的位置为凸(第I部分),放置脚、手等的部分为凹(第2部分)。第I部分的凸的高度与其周围的第2部分的凹的深度之差根据场所而变化,在想要提高对人体的刺激的场所增大高度之差。图10的席子与使用者的体型一致地配置凹凸。通过凸的部分而得到对人体的适当的刺激,通过凹的部分而使人体的姿势稳定。若移动身体则推压于席子的部位变化,因此对长时间就寝的人能防止褥疮。
[0077]图11、图12中,使I张多层针织物在多个部位相互卡合,形成为6棱柱状的放置物。卡合部如图12所示,从放置物的外侧观察凹的部分与凹的部分卡合,卡合部的凹凸是凹(深处的针织物)比凸(外侧的针织物)大。
[0078]图13、图14示出3棱柱状的放置物,通过多层针织物的凹凸表现文字。与卡合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地以波状配置凹凸而啮合,强化卡合。这一点在图11、图12中也同样。卡合部中,与成为凸的一侧相比,成为凹的一侧较大。图11?图14中,使I张针织物卡合,但也能够使多张针织物相互卡合。例如使帘相互卡合等情况。
[0079]图15?图17不出椅子的靠背和座面。如图16、图17所不,利用凹凸将多层针织物固定于木框,多层针织物相互卡合,且与卡合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地以波状配置凹凸,相互啮合。图17示出座面的部分,多层针织物利用凹凸而容易弯曲成90°,向座面的槽插入,通过凹部(从图17的右方看到的凹的部分)而难以从槽脱落。使多层针织物的端部的凹凸在座面的反面与通过了槽的多层针织物的凹部卡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由性质不同的至少2种纱线构成,其特征在于, 具备: 由收缩性相对较高的第I纱线编织并在编织后收缩的针织物;及 由收缩性相对较低的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 由所述第I纱线编织的针织物与由所述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彼此相对且相互连结而构成多层针织物, 由所述第I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和由所述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连结且在收缩性上具有差异,从而由所述第I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成为凹,由所述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成为凸, 并且第I部分和第2部分彼此相邻地配置,所述第I部分中,由所述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在多层针织物的正面侧表现为凸,且在多层针织物的反面侧由所述第I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表现为凹,所述第2部分中,由所述第2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在多层针织物的反面侧表现为凸,且在多层针织物的正面侧由所述第I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表现为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纱线为收缩纱线,所述第2纱线为非收缩纱线, 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和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通过连结纱而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连结纱由热熔接纱线构成,且在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和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上熔接有连结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纱线为收缩纱线,所述第2纱线为非收缩纱线, 从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向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进行集圈,或从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向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进行集圈,从而将由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和由非收缩纱线编织的针织物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第I部分和第2部分以在线圈横列方向或/及纵行方向上交替地重复的方式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将I个或多个多层针织物通过在第I部分和第2部分形成于多层针织物的凹凸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第I部分和第2部分与多层针织物支承的对象一致地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凹凸的多层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第I部分与周围的第2部分之间的高度之差与针织物支承的对象一致地变化。
【文档编号】D04B1/12GK104131399SQ201410182146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0日
【发明者】高水达哉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