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48091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生产的水刺非织造布,特别是经过复合的水刺布普遍存在柔软性及亲肤性较差,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生活品质日益提高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 102049888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该方案具体为一种高强度复合水刺布的加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叠合:将一层普通水刺非织造布与一层普通纺粘非织造布叠合;(2)复合:将叠合后的布料进行水刺复合,利用经高压微细水流形成的水针进行水刺,通过纤维之间的相互缠结加固而成;(3)软化:将复合布料浸入有软化剂的槽进行软化;(4)烘干:经过烘干机进行烘干;(5)分切成卷:烘干后的毛坯进行分切,然后卷绕成卷。

该工艺通过将布料浸入有软化剂的槽中进行软化,使加工的布料变得更加柔软,但是软化剂多为含硅油的软化剂,软化剂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且软化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化学加工合成,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通过物理的方法有效提升水刺非织造布的柔软性,对生态环境无害。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适量纤维网,依次经过水刺缠结工序及烘干工序,最后经卷绕得到产品,其中一次水刺缠结工序及一次烘干工序结合为一个循环工序,所述循环工序次数为2-5次。

采用上述方案,一个循环工序后,纤维网烘干成布,再次立即对布料进行水刺,此时布料温度较高,布料中的纤维分子运动活跃,再次水刺,高压水枪喷射的水流压力会对纤维分子进行柔化处理,使纤维分子的刚性降低,从而使最终成型布料的刚性降低,提升成型布料的柔软度,经试验验证,相比单次循环工序,2-5次的循环工序制造出来的布料具有更加优异的柔软度;

同时再次对布料进行水刺,可对之前水刺后缠结点缠结不牢的地方再次进行缠结,从而起到一定的增强缠结的作用,确保水刺布表面不起毛,强力稳定;

此外相比一般添加含硅油的柔软剂的化学柔软处理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物理方法对布料进行柔软处理的,绿色环保,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工序次数为2次。

采用上述方案,考虑到生产成本,一般循环工序次数为2-3次,同时经过试验证明当循环工序次数为2时在保证较低成本的前提下得到的布料产品具有最好的柔软性。

作为优选,所述纤维网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粘胶、棉花、涤纶、丙纶、锦纶、维纶、天丝、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牛奶纤维、铜纤维、薄荷纤维、甲壳素或海藻纤维等常规或功能性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采用步骤①中的1-3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或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采用上述方案,上述纤维材料自身就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将上述纤维材料制成纤维网后可保证纤维网本身就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同时原料易得,易于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水刺缠结工序中用到的水刺机包括1个预湿水刺头及3个以上高压水刺头。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预湿水刺头可将蓬松纤维网中的空气排出,同时随着预湿纤维网含湿量的增加,纤维的抗弯模量和弹性回复力下降,纤维表面摩擦系数增大,这样在高压水刺头对其进行喷射水刺时,能更有效的吸收水针能量,加强纤维缠结效果,并且避免纤维在水流的冲击下滑移而影响布面美观,同时3个以上高压水刺头进一步保证了水刺的效果,使成布品质及柔化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水刺头所采用的水针板孔径为0.05-0.08mm,水针孔间距为0.4至0.5mm。

采用上述方案,相比一般水刺头上水针板孔径在0.1mm以上,水针孔间距在0.6mm以上,该水针头缩小了水针板的孔径,同时减少了水针孔之间的间距,从而在相同设计压力、相同流量的高压泵作用下使从水针板孔喷射出来的水流有更大水压,同时喷射的水流也更加密集,进一步确保了布料成型的品质,也拓宽了产品工艺带。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工序中包含热风转鼓,所述热风转鼓通过热风对水刺坯布进行热风穿透烘干,循环风机效率95%,热风烘干的温度为80-100℃。

采用上述方案,使水刺坯布在较低温度下烘干,避免温度过高使布料中纤维分子刚性变强,影响布料的柔软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绿色环保,通过物理的方法对布料进行了柔化处理,相比常规添加柔软剂的化学方法,有效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柔软度佳,相比普通的水刺非织造布,通过该方法制得的布料具有更好的柔软度;

3.缠结度高,相比普通的水刺非织造布,通过该方法制得的布料具有更加牢固的缠结度,水刺布表面不易起毛,强力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5-33mm的棉花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棉花纤维多包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

⑥第一次烘干的布进入第二台水刺机,第二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水刺布进行第二次水刺缠结及物理柔软处理;

⑦第二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二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A2。

实施例2

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5-33mm的棉花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棉花纤维多包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

⑥第一次烘干的布进入第二台水刺机,第二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水刺布进行第二次水刺缠结及物理柔软处理;

⑦第二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二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

⑧纤维网进入第三台水刺机,第三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三次水刺缠结;

⑨第三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三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A3。

实施例3

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粘胶、涤纶、天丝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

⑥第一次烘干的布进入第二台水刺机,第二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水刺布进行第二次水刺缠结及物理柔软处理;

⑦第二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二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B2。

实施例4

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粘胶、涤纶、天丝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

⑥第一次烘干的布进入第二台水刺机,第二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水刺布进行第二次水刺缠结及物理柔软处理;

⑦第二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二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

⑧纤维网进入第三台水刺机,第三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三次水刺缠结;

⑨第三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三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B3。

实施例5

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玉米纤维、铜纤维及薄荷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

⑥第一次烘干的布进入第二台水刺机,第二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水刺布进行第二次水刺缠结及物理柔软处理;

⑦第二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二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C2。

实施例6

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玉米纤维、铜纤维及薄荷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

⑥第一次烘干的布进入第二台水刺机,第二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水刺布进行第二次水刺缠结及物理柔软处理;

⑦第二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二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

⑧纤维网进入第三台水刺机,第三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三次水刺缠结;

⑨第三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三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C3。

实施例7

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丙纶、锦纶及海藻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

⑥第一次烘干的布进入第二台水刺机,第二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水刺布进行第二次水刺缠结及物理柔软处理;

⑦第二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二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D2。

实施例8

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丙纶、锦纶及海藻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

⑥第一次烘干的布进入第二台水刺机,第二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水刺布进行第二次水刺缠结及物理柔软处理;

⑦第二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二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

⑧纤维网进入第三台水刺机,第三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三次水刺缠结;

⑨第三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三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D3。

实施例9

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维纶及牛奶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

⑥第一次烘干的布进入第二台水刺机,第二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水刺布进行第二次水刺缠结及物理柔软处理;

⑦第二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二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E2。

实施例10

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维纶及牛奶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

⑥第一次烘干的布进入第二台水刺机,第二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水刺布进行第二次水刺缠结及物理柔软处理;

⑦第二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二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

⑧纤维网进入第三台水刺机,第三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三次水刺缠结;

⑨第三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三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E3。

实施例11

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甲壳素、大豆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

⑥第一次烘干的布进入第二台水刺机,第二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水刺布进行第二次水刺缠结及物理柔软处理;

⑦第二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二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F2。

实施例12

一种超柔软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甲壳素、大豆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

⑥第一次烘干的布进入第二台水刺机,第二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水刺布进行第二次水刺缠结及物理柔软处理;

⑦第二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二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

⑧纤维网进入第三台水刺机,第三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5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三次水刺缠结;

⑨第三次水刺物理柔软处理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三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F3。

产品抗弯刚度检测

(1)测试样品:以实施例1-12的A2、A3、B2、B3、C2、C3、D2、D3、E2、E3、F2、F3为试验样,以A1、B1、C1、D1、E1、F1为对照样。

其中A1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5-33mm的棉花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棉花纤维多包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A1。

其中B1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粘胶、涤纶、天丝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B1。

其中C1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玉米纤维、铜纤维及薄荷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C1。

其中D1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丙纶、锦纶及海藻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D1。

其中E1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维纶及牛奶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E1。

其中F1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①原料准备,采用长度为10-76mm的甲壳素、大豆纤维作为原料;

②原料处理,将步骤①中的多种纤维开松混合;

③纤维网成型,将步骤②所得的原料纤维输送到梳理机中,在梳理机上经分梳形成纤维网并再经交叉铺网机交叉铺叠成多层结构的纤维网;

④纤维网进入第一台水刺机,第一台水刺机装有一个预湿水刺头及4个高压水刺头,对纤维网进行第一次水刺缠结;

⑤第一次水刺缠结好的湿态水刺布,进入第一台烘干机(表面穿透式或表面接触式)烘干成布,然后经卷绕得到产品F1。

(2)测试内容:抗弯刚度检测。分别取密度为60g/m2的测试样品,从测试样品上截取相同尺寸的狭长布条(纵向,长30cm×宽6cm),再将布条一端悬空放置在水平木板上,测量它的伸出边缘到木板的垂直距离,在相同伸出长度情况下,垂直距离越短,说明布料的抗弯刚度越小,即柔软性越好,反之在相同伸出长度情况下,垂直距离越长,说明布料的抗弯刚度越大,即布料硬度越大。

(3)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中数据可知,同一种测试样品在相同伸出长度且伸出长度大于1cm的情况下时,相同纤维制成产品的垂直距离比较依次为:产品A2的垂直距离<产品A3的垂直距离<产品A1的垂直距离,产品B2的垂直距离<产品B3的垂直距离<产品B1的垂直距离,产品C2的垂直距离<产品C3的垂直距离<产品C1的垂直距离,产品D2的垂直距离<产品D3的垂直距离<产品D1的垂直距离,产品E2的垂直距离<产品E3的垂直距离<产品E1的垂直距离,产品F2的垂直距离<产品F3的垂直距离<产品F1的垂直距离,故产品A1、A2和A3中A2最柔软,产品B1、B2和B3中B2最柔软,产品C1、C2和C3中C2最柔软,产品D1、D2和D3中D2最柔软,产品E1、E2和E3中E2最柔软,产品F1、F2和F3中F2最柔软,故经过2-3次水刺再烘干的循环工序后得到的布料相比只经过一次水刺后烘干的布料具有更好的柔软性,特别是经过2次水刺再烘干的循环工序后得到的布料柔软性最好,同时考虑到生产成本,一般不会考虑采用四次及以上水刺再烘干的循环工序。

表1:产品抗弯刚度测试结果(单位:cm)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