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1875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立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持上线的线筒的缝纫机的立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立线装置中存在将多个线筒轴固定于线筒架并在各线筒轴的外周部外嵌不同颜色的线筒的构成的装置。记载了这种立线装置的专利文献1的立线装置具备:线筒架,其水平配置;4个线筒轴,其在线筒架上立起;线引导支撑棒,其竖立设置于线筒架的大致中央;以及线引导支撑杆,其设于线引导支撑棒的上端,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在线筒轴的正上位置分别配设有线引导件。在沿着与线引导支撑杆平行的方向的线筒架的一端部设有在垂直方向延伸的臂部,在臂部的上端设有以コ字形弯曲的卡止部。在缝纫机设有把手,上述把手为コ字型,支撑于缝纫机的臂机框的上部侧面的两个部位并能转动。把手在搬运缝纫机时被拉起并被把持。在不搬运时,在臂机框的上表面将把持部向臂机框的后侧放倒来收纳把手。

并且,记载了通过使卡止部卡止到向后侧放倒的把手的把持部而将立线装置固定于缝纫机的臂机框。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了竖立设置有多个线筒轴和线引导支撑棒的线筒架中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底座。记载了底座的下端部设有底板部并插入缝纫机的头部之下,底座的中途通过用魔术贴(注册商标)贴附到缝纫机的柱部而进行固定。将底座设为能调整高度,并能将线筒架的高度设为操作者易于使用的高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8-989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0-2435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的立线装置卡止于将把手放倒的状态的把持部,因此在搬运缝纫机时,需要将立线装置从把手拆下。因此,无法在安装了立线装置的状态下搬运缝纫机,存在搬运操作繁琐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中的立线装置为底座比较大的结构,在不使用时会占地。另外,安装时,以使底座与缝纫机匹配的状态保持底座且必须用魔术贴(注册商标)进行固定,操作是繁琐的。另外,即使在拆卸时,也必须以保持着底座的状态拆卸魔术贴(注册商标),存在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容易向缝纫机安装和从缝纫机拆卸且在搬运缝纫机时也不用拆卸地一起搬运的立线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方案1的实用新型的构成上的特征在于,在立线装置中具备:线筒架,其上竖立设置有多个线筒轴,上述多个线筒轴分别安装有卷绕了缝纫线的多个线筒;以及拉勾部,其具备一对支撑侧壁部和一对勾扣部,上述一对支撑侧壁部的各基端部支撑于上述线筒架并且从上述线筒架的侧方突出设置,上述一对支撑侧壁部配置成能使搬运者的手指放在其间而插入设于缝纫机主体的把持孔,上述把持孔的边缘部设有以上述手指能勾扣的方式突出的勾扣凸部,上述一对勾扣部分别设于上述支撑侧壁部的顶端部,能勾扣于上述勾扣凸部且能自如装拆。

实用新型效果

由此,勾扣于缝纫机主体的把持孔使线筒架自如装拆的拉勾部在勾扣于把持孔的状态下,搬运者的手指能插入支撑侧壁部之间。因此,能容易地进行向缝纫机主体安装立线装置和从缝纫机主体拆卸立线装置,并且即使立线装置装配于缝纫机主体,也能不用拆卸被勾扣的立线装置地将其与缝纫机主体一起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立线装置组装到缝纫机主体的背面的概要图。

图2是缝纫机主体的后视图。

图3是用立体图表示立线装置的概要图。

图4是用主视图表示立线装置的概要图。

图5是用左侧视图表示立线装置的概要图。

图6是用仰视图表示立线装置的概要图。

图7是表示将止挡构件定位到收纳位置SP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将勾扣部插入把持孔中途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勾扣部插入了把持孔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勾扣部插入把持孔并将止挡构件定位到固定位置KP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用左侧视图表示使立线装置自支撑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立线装置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2的A放大图。

图14是分别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立线装置的拉勾部定位到勾扣位置FP和收纳位置CP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立线装置的侧视图。

图16是用立体图表示另一例的概要图。

图17是用立体图表示另一例的概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线装置;21:线筒架;22:线筒轴;23:支柱;23c:线引导部;23d:勾线杆;24:拉勾部;24al、24ar:支撑侧壁部;24bl、4br:勾扣部;24c:底壁部;24cg:接触部;24c1:第一立起壁(立起壁);24c2:第二立起壁(立起壁);24el、24er:辅助腿部;24f:自支撑支撑部;25l、25r:止挡构件(相对移动限制机构);26:勾线引导件;26a:勾线孔;28:线切割线保持构件;3:缝纫机;31:缝纫机主体;4:把持孔;4a:上缘部;4b:勾扣凸部;5:线筒;6:缝纫线;101:立线装置;121:线筒架;126l、126r:滑动引导部;201:立线装置;224c:防滑件;224e:防滑件;226:勾线引导件;226a:伸缩机构;KP:固定位置;SP:收纳位置;CP:收纳位置;FP:勾扣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将本实用新型的立线装置具体化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表示从背面侧观看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立线装置1的缝纫机3时的外观。

在图1、图3和其它图中,在从操作缝纫机3的用户所在的前方侧观看缝纫机3的情况下,将缝纫机3的左右方向设为左侧-右侧方向,将缝纫机3的前后方向设为前侧-后侧方向。在从用户所在的前方侧观看缝纫机3的情况下,将用户侧称为前侧或者正面侧,将与用户相反的一侧称为后侧或者背面侧。另外,在用户搬运缝纫机的情况下,将用户称为搬运者。

从缝纫机3除去了立线装置1的缝纫机主体31具备:头部31a;从头部31a的右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的柱部31b;从柱部31b的上端部沿着水平方向向左侧延伸的臂部31c;以及从臂部31c的顶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头部31d。

如图2所示,在臂部31c的背面侧凹设有把持孔4,把持孔4用于供搬运者将手指插入中央部来搬运缝纫机3。把持孔4例如形成为中央部向下凸的弯曲的开口形状,以至少能插入搬运者的三根手指的宽度朝向水平方向开口。如图8所示,在把持孔4的内部具有:设于上部的顶壁4c;与顶壁4c相对并设于下部的下壁4d;和与下壁4d连续并在把持孔4的里侧向斜上方立起的里壁4e。在本实施方式中,顶壁4c的高度位置成为与上缘部4a相同的高度位置。在把持孔4的上缘部4a(边缘部),沿着上缘部4a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勾扣凸部4b。把持孔4例如以至少供搬运者从指尖起手指的第一关节进入的深度形成,勾扣凸部4b抵接于搬运者手指的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之间的指腹部。

立线装置1勾扣于把持孔4。

如图3和图4所示,立线装置1具备:线筒架21,其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多个线筒轴22,其竖立设置于线筒架21;支柱23,其竖立设置于线筒架21的大致中央部;拉勾部24,其沿着与线筒架21的长度方向呈直角的方向(前后方向)向侧方突出;一对止挡构件25l、25r(相对移动限制机构),其设于线筒架21的下部,向拉勾部24的顶端侧突出;以及勾线引导件26,其从左侧的止挡构件25l的顶端部25lat向上方延伸。

线筒架21例如由ABS树脂一体形成,具有在左右方向以规定的长度且在前后方向以规定的宽度延伸的水平面21a。并且,如图4和图5所示,在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和前后方向的两端部一体形成有从水平面21a连续地垂下的规定宽度的圆弧面21b。

在水平面21a的上表面的左右方向的四个部位排列有后述的截面为圆形的线筒轴22且线筒轴22与水平面21a一体设置。各线筒轴22的基端部分别形成为从水平面21a朝向上方逐渐缩小。

如图3所示,在水平面21a中,在从中央部向右侧和左侧错开规定尺寸的两处位置形成有螺孔21c。该螺孔21c用于组装后述的拉勾部24和线筒架21,并且用于紧固后述的成为止挡构件25l、25r的旋转轴的旋转支撑螺钉27(参照图5)。螺孔21c的开口形成为能供旋转支撑螺钉27的螺钉头经过的内径,在孔的底部,支撑螺钉头的下表面的支撑壁部(省略图示)环设于内周壁。

在线筒架21的下部设有包括例如ABS树脂材料的拉勾部24。如图3和图4所示,拉勾部24具备一对支撑侧壁部24al、24ar、勾扣部24bl、24br、底壁部24c以及安装支撑部24dl、24dr(参照图6)。如图5所示,一对支撑侧壁部24al、24ar设为:基端部24ab通过旋转支撑螺钉27支撑于线筒架21的底部,顶端部24at侧朝向线筒架21的前侧的侧方平行突出。支撑侧壁部24al、24ar形成为板状并相对且垂直配置。在支撑侧壁部24al、24ar的顶端部24at分别设有向上方以钩状立起的勾扣部24bl、24br。勾扣部24bl、24br勾扣到以向下方侧突出的方式设于把持孔4的上缘部4a的勾扣凸部4b(参照图9)。这样,通过勾扣部24bl、24br勾扣到把持孔4的勾扣凸部4b,将线筒架21勾扣到缝纫机主体31且线筒架21可自如地装拆。

如图3所示,横架于相对的支撑侧壁部24al、24ar之间的底壁部24c与支撑侧壁部24al、24ar一体地设于一对支撑侧壁部24al、24ar的下部。底壁部24c的前侧的端部延伸到支撑侧壁部24al、24ar的顶端部24at,后侧的端部延伸到比支撑侧壁部24al、24ar的基端部24ab位于前侧的线筒架21的前侧端部。如图5所示,底壁部24c的下表面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形成为平面,如图11所示,在使立线装置1自支撑的情况下,构成与地面GD接触的接触部24cg。如图3所示,在底壁部24c的前侧的端部形成向上方立起的第一立起壁24c1,成为加强肋。沿着勾扣部24bl、24br的外缘的立起方向以短的立起尺寸形成有第一立起壁24c1。第一立起壁24c1的立起尺寸形成得短,因此搬运者能将手指无阻碍地插入支撑侧壁部24al、24ar之间。在底壁部24c上,在后侧形成有从后侧的端部朝向线筒架21的前端部倾斜立起的第二立起壁24c2。一对支撑侧壁部24al、24ar、底壁部24c、第一立起壁24c1和第二立起壁24c2构成收纳梭心或梭心罩等附件的附件箱。

如图6所示,安装支撑部24dl、24dr夹着两支撑侧壁部24al、24ar在两外侧(左右方向)与支撑侧壁部24al、24ar连续地设置。在各安装支撑部24dl、24dr设有具有未图示的垂直方向的中心轴的孔。在各安装支撑部24dl、24dr与线筒架21之间设置有止挡构件25l、25r。旋转支撑螺钉27从螺孔21c的上方插入各安装支撑部24dl、24dr的孔、设于止挡构件25l、25r的未图示的具有垂直方向的中心轴的孔以及线筒架21的螺孔21c。旋转支撑螺钉27紧固于各安装支撑部24dl、24dr的孔。

在螺孔21c的线筒架21的下方形成有未图示的第一凸缘,在止挡构件25l、25r的下方形成有未图示的第二凸缘,上述第二凸缘与线筒架21下方的第一凸缘卡合并能以上述第一凸缘为中心转动。由此,止挡构件25l、25r设置为相对于线筒架21和/或各安装支撑部24dl、24dr向左右方向自如转动。既可以将旋转支撑螺钉27设为自攻螺钉,一边将自攻螺钉拧入各安装支撑部24dl、24dr的孔,一边形成内螺纹,也可以预先在各安装支撑部24dl、24dr的孔中形成与旋转支撑螺钉27对应的内螺纹。

如图3和图4所示,止挡构件25l、25r具有截面为长方形且为棒状的一对臂部25la、25ra。各臂部25la、25ra的基端部分别由旋转支撑螺钉27支撑并在水平面内自如旋转。

在各臂部25la、25ra的顶端部25lat、25rat(参照图6)分别形成有沿垂直方向立起的抵接部25lb、25rb(参照图3)。抵接部25lb、25rb的侧面由前侧为圆弧面的圆筒面的一部分形成。如图7和图10所示,各臂部25la、25ra在与缝纫机主体31的里面呈直角突出的固定位置KP与将各臂部25la、25ra的大部分收纳到线筒架21下的收纳位置SP之间往复转动。各臂部25la、25ra在勾扣部24bl、24br勾扣到缝纫机主体31的把持孔4时,将各臂部25la、25ra定位到固定位置KP,各抵接部25lb、25rb与缝纫机主体31的里面接触,限制勾扣部24bl、24br向从勾扣凸部4b脱离的方向(以使立线装置1的上部与缝纫机主体31的上部相互接近的方式旋转的方向)旋转。如图3和图7所示,在臂部25la、25ra的上表面和抵接部25lb、25rb的背面形成有沿着臂部25la、25ra和抵接部25lb、25rb的长度方向的支撑槽25lc,25rc。勾线引导件26由左侧的止挡构件25l的支撑槽25lc支撑。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左侧的臂部25la的顶端设有由抵接部25lb支撑并比抵接部25lb向上方延伸的勾线引导件26。勾线引导件26例如是由高弹性的不锈钢制成的金属丝,具有勾线孔26a和支撑部26b。支撑部26b配设为使基端部轴支于旋转支撑螺钉27且自如旋转,并且使中间部从基端部与支撑槽25lc嵌合。勾线引导件26形成为使支撑部26b的顶端侧从抵接部25lb向上方延伸,而且向前侧弯曲。勾线引导件26的顶端为螺旋形状且形成有勾线孔26a。勾线孔26a的螺旋形状形成为以相邻的螺旋彼此不接触的方式卷绕2~3次,顶端部也会开放为不与相邻的螺旋接触。通过设为这种螺旋形状,缝纫线6的中途由螺旋部分引导且缝纫线6能装拆。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安装支撑部24dl、24dr的后侧的夹着拉勾部24的两侧,设有朝向下方突出的一对辅助腿部24el、24er。辅助腿部24el、24er的下端与地面GD接触(参照图11)。辅助腿部24el、24er的上部与安装支撑部24dl、24dr的下端缘的肋连续,与拉勾部24一体地形成。另外,底壁部24c的下表面构成设置于地面GD的接触部24cg。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柱23垂直地竖立设置于线筒架2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中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的后侧。支柱23的下端部被例如在特开平11-156075号公报中公开的固定机构23e固定于线筒架21。支柱23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利用将三种直径不同的杆组合而得到的伸缩机构的伸缩装置23a设为能伸缩。在支柱23的顶端部设有大致圆盘状的保持部23b,在保持部23b水平地保持有勾线杆23d,勾线杆23d形成有多个(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线引导部23c。如图4所示,勾线杆23d例如由高弹性的不锈钢等金属丝制成,与线筒架2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平行地设置。线引导部23c设为在勾线杆23d的左右的中间部和顶端部将金属丝折弯成下部成为顶角的三角形的环状。线引导部23c设于四个部位。

如图3和图4所示,在线筒架21的上表面与线引导部23c的下方位置对应地竖立设置有四个线筒轴22。各线筒轴22如上所述形成于线筒架21的水平面21a并与线筒架21一体地形成。线筒轴22例如是用与线筒架21相同的ABS树脂制成的杆状构件。如图3所示,卷绕有缝纫线6的线筒5分别外嵌并保持于各线筒轴22。

在线筒架21的后侧端部设有线切割线保持构件28。如图1所示,线切割线保持构件28具备例如大致四边板状的基座、在一边设有刃部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切刀以及弹性保持构件。基座具备从与基座的一边呈直角的方向以规定宽度切到规定的深度而成的槽部。

线切割线保持构件28仅通过使缝纫线6的中途从开放口侧穿过槽部就能用切刀切断缝纫线6并且将切断了的缝纫线6的端部夹着并保持在弹性保持构件与基座之间。通过使用线切割线保持构件28,使被切断的缝纫线6的端部不会从线引导部23c脱落,因此能迅速开始接下来进行的操作。

下面基于图7~图10说明将如上所述构成的立线装置1组装于缝纫机主体31的步骤。

首先,如图7所示,用户将止挡构件25l、25r定位到收纳位置SP。

接着,如图8所示,用户把持立线装置1并使立线装置1整体向缝纫机主体31前倾。将勾扣部24bl、24br的顶端插入把持孔4,以勾扣部24bl、24br位于比勾扣凸部4b靠把持孔4的里侧的方式进行定位。

接着,如图9所示,使立线装置1的前倾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位置。

在该情况下,勾扣部24bl、24br的顶端部抵接到把持孔4的顶壁4c,勾扣部24bl、24br的按钩状弯曲的内侧的基端部抵接到勾扣凸部4b。底壁部4c的前下端部抵接到把持孔4的下壁4d。这样,勾扣部24bl、24br以三点抵接到把持孔4内,由此能将立线装置1牢固地组装到缝纫机主体31。

接着,如图10所示,用户将止挡构件25l、25r定位到固定位置KP。

止挡构件25l、25r抵接到缝纫机主体31的背面,由此限制向立线装置1的上部与缝纫机主体31的上部接近的方向旋转(相当于相对移动)。由此,可限制勾扣部24bl、24br的从把持孔4脱离的方向的旋转运动。

图11表示使立线装置1自支撑于地面GD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底壁部24c的下表面(接触部24cg)和一对辅助腿部24el、24er的下端部与地面GD接触,使立线装置1自支撑。由接触部24cg和一对辅助腿部24el、24er构成自支撑支撑部24f。

如在上述说明中可明确的,如图3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立线装置1中具备:线筒架21,其上竖立设置有多个线筒轴22,上述多个线筒轴22分别装配有卷绕了缝纫线6的多个线筒5;以及拉勾部24,其具备一对支撑侧壁部24al、24ar和一对勾扣部24bl、24br,上述一对支撑侧壁部24al、24ar的各基端部24ab支撑于线筒架21并且从线筒架21的侧方突出设置,配置成能使搬运者的手指放在其间插入设于缝纫机主体31的把持孔4,上述把持孔4的上缘部4a设有以使上述手指能勾扣的方式突出的勾扣凸部4b,上述一对勾扣部24bl、24br分别设于支撑侧壁部24al、24ar的顶端部24at,能勾扣到勾扣凸部4b且能自如装拆。

由此,将线筒架21勾扣到缝纫机主体31的把持孔4且自如装拆的拉勾部24能在被把持孔4勾扣的状态下使搬运者的手指插入支撑侧壁部24al、24ar之间。因此,能容易地进行向缝纫机主体31安装立线装置1和从缝纫机主体31拆卸立线装置1,并且即使将立线装置1装配于缝纫机主体31,也能不用拆下被勾扣的立线装置1地将其与缝纫机主体31一起搬运。

另外,在立线装置1中,拉勾部24具有横架于一对支撑侧壁部24al、24ar的下部之间的底壁部24c,在底壁部24c的支撑侧壁部24al、24ar的顶端部24at侧的端部和支撑侧壁部24al、24ar的基端部24ab侧的端部分别设有从底壁部24c向上方立起的第一立起壁24c1和第二立起壁24c2。

由此,在由一对支撑侧壁部24al、24ar、底壁部24c以及两个立起壁24c1、24c2包围的空间内,能收纳附件。

另外,在立线装置1中,在线筒架21设有止挡构件25l、25r,上述止挡构件25l、25r在将拉勾部24拉勾到把持孔4的勾扣凸部4b时限制线筒架21与缝纫机主体31的相对移动。这些止挡构件25l、25r设于线筒架21,但也可以设于拉勾部。

由此,用止挡构件25l、25r限制拉勾状态的拉勾部24与缝纫机主体31的相对移动(特别是在向使线筒架21与缝纫机主体31的上部彼此接近的方向旋转运动时,勾扣部24bl、24br易于从勾扣凸部4b脱离,因此防止该情况。),由此能防止被把持孔4勾扣的立线装置1晃动或者从把持孔4脱落,能将立线装置1牢固地安装于缝纫机主体31。作为缝纫线6的具体的穿过方法,是使支柱23伸长,使缝纫线6从线筒5勾挂到支柱23上方的线引导部23c,使该缝纫线6穿过勾线孔26a,之后使缝纫线6穿过缝纫机3的通常的线道来使用。

另外,在线筒架21设有自支撑支撑部24f,上述自支撑支撑部24f具备:接触部24cg,其设于拉勾部24的勾扣部24bl、24br侧的下表面,下端与地面GD(参照图11)接触;以及辅助腿部24el、24er,其设于拉勾部24的与勾扣部24bl、24br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下方突出,下端与地面GD接触,由此通过接触部24cg辅助线筒架21的自支撑。

由此,在希望使立线装置1自支撑而使用的情况或在缝纫机主体31不存在能钩挂拉勾部24的把持孔4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使接触部24cg和辅助腿部24el、24er各自的下端与地面GD接触而在使立线装置1自支撑且稳定的状态下使用。在该情况下,将支柱23伸长后使穿过了线引导部23c的缝纫线6穿过缝纫机主体31的线道来使用。在使用后进行收纳等时,还能缩短支柱23。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2~图14说明将本实用新型的立线装置具体化的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立线装置10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成为线筒架121和拉勾部124不用旋转支撑螺钉27固定,拉勾部124相对于线筒架121向前后方向滑动的结构。

以下详述不同点。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线筒架121的下端部,具有顶端相互朝向内侧的钩状的截面的一对勾扣引导部121a向前后方向平行延伸。在相对的各支撑侧壁部124al、124ar的上端边缘部,左右方向的向外突出的勾扣肋124b在前后方向平行延伸。勾扣肋124b以被勾扣引导部121a从两侧夹着的方式勾扣且能滑动。由勾扣引导部121a和勾扣肋124b构成滑动引导部126l、126r。在支撑侧壁部124al、124ar与线筒架121之间设有省略图示的保持机构,如图14所示,构成为在拉勾部124从线筒架121最突出的状态下将拉勾部124保持为不能从线筒架121拔脱。

其它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以下说明将第二实施方式的立线装置101勾扣到缝纫机主体31的步骤。

首先,立线装置101被保管着,因此如图14所示,定位于在线筒架121的下方收纳有拉勾部124的收纳位置CP。

接着,如图14所示,使用立线装置101的用户将拉勾部124从线筒架121的下部向前侧拉出,将拉勾部124定位到勾扣位置FP。然后,通过保持机构将拉勾部124相对于线筒架121固定。

接着,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止挡构件25l、25r收纳到收纳位置CP(参照图7),将拉勾部124勾扣到缝纫机主体31的把持孔4而将立线装置101安装到缝纫机主体31(参照图8和图9)。并且,通过将止挡构件25l、25r定位到固定位置KP而将立线装置101组装到缝纫机主体31。

如在上述说明中明确的,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立线装置101中,在拉勾部124与线筒架121之间设有滑动引导部126l、126r,上述滑动引导部126l、126r能使拉勾部124相对于线筒架121沿着水平方向滑动,并使拉勾部124在拉勾部124从线筒架121突出的勾扣位置FP与拉勾部124由线筒架121收纳的收纳位置CP之间移动。

由此,在不使用拉勾部124的情况下,使拉勾部124滑动到收纳位置CP而收纳于线筒架121,由此能使立线装置101整体紧凑并实现收纳时的省空间化。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5说明将本实用新型的立线装置具体化的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的立线装置20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勾线引导件226具有能调整勾线孔26a的高度的伸缩机构226a、在一对辅助腿部24el、24er和底壁部24c的下表面(接触部24cg)分别设有包括例如橡胶制薄板材的防滑件224c、224e。其它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勾线引导件226的伸缩机构226a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是将直径不同的三种杆组合而得到的伸缩机构。在杆的顶端设有包括高弹性的金属丝材料且向上方延伸进而向前侧弯曲的支撑部226b。在支撑部的顶端设有将顶端部开放的螺旋卷绕2~3次而形成的勾线孔26a。

在使立线装置201自支撑而使用的情况下,线筒架21的位置配置于比安装到缝纫机主体31时低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也能通过伸缩机构226a使勾线孔26a的位置上升,与缝纫机主体31侧的相对高的位置对齐,因此能使缝纫线6的走势顺畅。另外,在使立线装置201自支撑而使用的情况下,立线装置201能通过设于辅助腿部24el、24er和底壁部24c的下表面(接触部24cg)的防滑件224c、224e更稳定地自支撑。

如根据上述说明可明确的,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立线装置201中,线筒架21具有将从线引导部23c引导的缝纫线6向缝纫机主体31侧引导的勾线引导件226,勾线引导件226具有勾挂缝纫线6的勾线孔26a和能调整勾线孔26a的高度的伸缩机构226a。

由此,通过伸缩机构226a调整勾线引导件226的勾线孔26a的高度,由此在使立线装置201与缝纫机主体31分开而自支撑使用的情况或从位于不同的位置的线引导部23c引导缝纫线6的情况下,能稳定地将缝纫线6引导到缝纫机主体31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由一对支撑侧壁部24al、24ar、底壁部24c、第一立起壁24c1和第二立起壁24c2构成附件箱,但不限于这种方式,例如图16所示,也可以设为还设有增加了通过铰链部303a转动的盖构件303的附件箱的立线装置301。在该情况下,在立线装置302勾扣到缝纫机主体31的状态下,即使在打开了盖构件303时,通过在盖构件303的前侧端部与缝纫机主体31背面之间设置搬运者的手指能插入的间隙,也能不用拆下立线装置302地用手指扣着把持孔4来搬运缝纫机3。

另外,如图17所示,也可以在构成了附件箱的底壁部424c设置与所放入的附件的形状尺寸对应的分隔部424c1。

另外,设于把持孔4的勾扣凸部4b不限于把持孔的上缘部4a,也可以例如是把持孔的侧缘部。

另外,滑动引导部126l、126r设为具备设于线筒架121的勾扣引导部121a和设于拉勾部124的勾扣肋124b,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例如线筒架设置勾扣肋,在拉勾部设置勾扣引导件。

另外,将接触部24cg设为底壁部24c的下表面的平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底壁部形成为不与地面GD接触,比各支撑侧壁部更向下方延伸的肋与地面GD接触而构成接触部。另外,辅助腿部24el、24er在拉勾部24中设于止挡构件25l、25r的后方,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于线筒架的左右两侧的后方。

另外,勾线引导件226的伸缩机构226a不限于伸缩机构,例如也可以是将被独立地分开的多个杆以任意的数量接合,并调整为需要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内容和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后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