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透气医用服饰专用衬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840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衬制备工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抑菌透气医用服饰专用衬的制备工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院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国家卫生部对医护人员的着装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职业服装面料须选用具有抗菌用作的材料,它能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防止疾病传播,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提高医疗效果。因此与之相匹配的服装粘合衬也需具有抑菌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抑菌透气医用服饰专用衬的制备工艺,能够使得衬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具有高效抑菌性,满足了医用服饰的市场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抑菌透气医用服饰专用衬的制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布织造:以涤纶低弹丝为经纱,以复合竹纤维为纬纱,在经编机中采用异向垫纱编织编织形成基布;

步骤二:溢流松式前处理:对基布进行预烘预缩处理,然后在高温高压溢流机的控制下对基布进行松弛预缩定型处理,温度为70~80℃,环境湿度为60~70%;

步骤三:浸轧烘干处理:采用复合纳米粉体对基布进行二浸二轧处理,轧车压力为0.3~0.4mpa,车速为30~35m/min,然后将基布以6%~7%的超喂速度进入三个分段式烘房完成烘干,所述烘房的温度依次为80~90℃、100~110℃、120~140℃,所述烘房的风压为40~50hz,所述浸轧过程中添加有有机硅阴离子微乳液作为辅助粘附剂;

步骤四:热熔胶涂层处理:采用密集圆点将全氟代乙丙烯驻极体和聚乙烯毛绒膨体对基布进行双点涂层形成热熔胶层,所述全氟代乙丙烯驻极体和聚乙烯毛绒膨体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抗菌剂;

步骤五:水刺透气处理:对基布上的热熔胶层进行水刺处理,水刺头数为:8~10只,水压为:20~30bar,水刺头的喷水孔的直径为:0.03~0.06mm,喷水孔排列成双排,双排间隔距离为:0.5~0.8mm,排列密度为:30~40孔/cm,水刺采用转鼓式托网进行定位水刺,所述转鼓式托网包括中心轴、辅助撑杆、辅助轮、限位撑杆、伸缩活动臂、水刺头、限位水刺网,所述中心轴上套设有限位水刺网,所述水刺头设置在中心轴和限位水刺网之间,所述中心轴和限位水刺网同步旋转,所述水刺头固定指向正下方,所述限位水刺网上均匀环绕设置有多个限位水刺孔,所述中心轴连接有两根辅助撑杆,所述辅助撑杆中部连接有限位撑杆,所述限位撑杆内端通过伸缩活动臂与中心轴相连,所述辅助撑杆的底端连接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底端与限位水刺网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步骤六:烘培处理:将基布经过烘房烘干,烘房的温度为150~170℃,烘干时间为8~10分钟,烘干过程中对基布进行紫外灯不间断照射处理,烘房采用红外线烘干模式,烘干过程中向烘房内通入二氧化碳1.2l/min、氮气3l/min、乙二醇0.5l/min,直至烘干过程结束;

步骤七:卷绕送检处理:将基布经切边计长后进行卷绕,对卷绕后的布卷进行人工终检,并将质量、外观均合格的产品进行打包形成抑菌透气医用服饰专用衬成品。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编织过程将经纱作为前梳、纬纱作为后梳,采用双经缎组织结构,所述经纱采用75d/48f涤纶低弹丝,所述纬纱采用40s复合竹纤维,所述复合竹纤维由竹炭纤维与镀银锦纶丝采用“z”捻复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所述浸轧过程中添加有有机硅阴离子微乳液作为辅助粘附剂,所述复合纳米粉体为抗菌纳米粉体,所述复合纳米粉体喷洒在辅助粘附剂上。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四中采用聚乙烯毛绒膨体作为热熔胶底胶层,采用全氟代乙丙烯驻极体作为热熔胶的面胶层,所述抗菌剂为jykabdo-3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摒弃传统衬布的涤纶纤维和棉质纤维,基布采用75d/48f+40s竹纤维交织织造而成,再经复合纳米粉体进行浸轧后整理,在胶粉配方中加入抗菌剂形成抗菌效果的胶体进行双点涂层而得。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具有高效抑菌性,满足了医用服饰的市场需求。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抑菌透气医用服饰专用衬的制备工艺的转鼓式托网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轴、2-辅助撑杆、3-辅助轮、4-限位撑杆、5-伸缩活动臂、6-水刺头、7-限位水刺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抑菌透气医用服饰专用衬的制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布织造:以涤纶低弹丝为经纱,以复合竹纤维为纬纱,在经编机中采用异向垫纱编织编织形成基布;

步骤二:溢流松式前处理:对基布进行预烘预缩处理,然后在高温高压溢流机的控制下对基布进行松弛预缩定型处理,温度为70~80℃,环境湿度为60~70%;

步骤三:浸轧烘干处理:采用复合纳米粉体对基布进行二浸二轧处理,轧车压力为0.3~0.4mpa,车速为30~35m/min,然后将基布以6%~7%的超喂速度进入三个分段式烘房完成烘干,所述烘房的温度依次为80~90℃、100~110℃、120~140℃,所述烘房的风压为40~50hz,所述浸轧过程中添加有有机硅阴离子微乳液作为辅助粘附剂;

步骤四:热熔胶涂层处理:采用密集圆点将全氟代乙丙烯驻极体和聚乙烯毛绒膨体对基布进行双点涂层形成热熔胶层,所述全氟代乙丙烯驻极体和聚乙烯毛绒膨体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抗菌剂;

步骤五:水刺透气处理:对基布上的热熔胶层进行水刺处理,水刺头6数为:8~10只,水压为:20~30bar,水刺头6的喷水孔的直径为:0.03~0.06mm,喷水孔排列成双排,双排间隔距离为:0.5~0.8mm,排列密度为:30~40孔/cm,水刺采用转鼓式托网进行定位水刺,所述转鼓式托网包括中心轴1、辅助撑杆2、辅助轮3、限位撑杆4、伸缩活动臂5、水刺头6、限位水刺网7,所述中心轴1上套设有限位水刺网7,所述水刺头6设置在中心轴1和限位水刺网7之间,所述中心轴1和限位水刺网7同步旋转,所述水刺头6固定指向正下方,所述限位水刺网7上均匀环绕设置有多个限位水刺孔,所述中心轴1连接有两根辅助撑杆2,所述辅助撑杆2中部连接有限位撑杆4,所述限位撑杆4内端通过伸缩活动臂5与中心轴1相连,所述辅助撑杆2的底端连接有辅助轮3,所述辅助轮3的底端与限位水刺网7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步骤六:烘培处理:将基布经过烘房烘干,烘房的温度为150~170℃,烘干时间为8~10分钟,烘干过程中对基布进行紫外灯不间断照射处理,烘房采用红外线烘干模式,烘干过程中向烘房内通入二氧化碳1.2l/min、氮气3l/min、乙二醇0.5l/min,直至烘干过程结束;

步骤七:卷绕送检处理:将基布经切边计长后进行卷绕,对卷绕后的布卷进行人工终检,并将质量、外观均合格的产品进行打包形成抑菌透气医用服饰专用衬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编织过程将经纱作为前梳、纬纱作为后梳,采用双经缎组织结构,所述经纱采用75d/48f涤纶低弹丝,所述纬纱采用40s复合竹纤维,所述复合竹纤维由竹炭纤维与镀银锦纶丝采用“z”捻复合而成,所述步骤三中,所述浸轧过程中添加有有机硅阴离子微乳液作为辅助粘附剂,所述复合纳米粉体为抗菌纳米粉体,所述复合纳米粉体喷洒在辅助粘附剂上,所述步骤四中采用聚乙烯毛绒膨体作为热熔胶底胶层,采用全氟代乙丙烯驻极体作为热熔胶的面胶层,所述抗菌剂为jykabdo-300。

本产品摒弃传统衬布的涤纶纤维和棉质纤维,基布采用75d/48f+40s竹纤维交织织造而成,再经复合纳米粉体进行浸轧后整理,在胶粉配方中加入抗菌剂形成抗菌效果的胶体进行双点涂层而得。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具有高效抑菌性,满足了医用服饰的市场需求。

技术指标:

1、剥离强度:洗涤前≥18n/5×10cm洗涤后≥15n/5×10cm;

2、干热尺寸变化:经向-1.5~+0.4纬向-1.0~+0.4;

3、水洗尺寸变化:经向-1.5~+0.4纬向-1.5~+0.4;

4、干水洗外观变化:4级

5、释放游离甲醛:≤40ppm

6、抑菌性≥90%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