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料染色的换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566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料染色的换向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料染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料染色的换向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纱线的染色工艺中,为了使得染色效果更好,会使得染料在纱笼中周期性的调转流动方向,来使得染料能够充分的与纱线接触,从而染出来的纱线颜色均匀且靓丽;然而,现有的控制染料流向循环变相的换向装置一般采用电路板控制,但是有染纱环境较差,高温且湿度很大,电路板很容易出现故障而停止工作,使得换向装置难以长期使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稳定运行的纱线染色换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稳定运行的纱线染色换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纱料染色的换向系统,包括有主管路、设置在主管路中的泵体、循环管路、纱笼组件;纱笼组件包括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的上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内腔,第二基板向上延伸出若干通过穿设的方式固定纱筒的竖管,竖管中空且连通内腔,竖管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和内腔为连通循环管路的两端;主管路的出料口连通循环管路形成三向通路,三向通路中位于循环管路的两个通路的部分设置有换向组件;换向组件包括有导流板、驱动导流板旋转的电机、随导流板而转动的感应块、设置在感应块左右两侧且能够控制电机转向的光感传感器,导流板倾斜于从出料口流出主管路的染料的流向;主管路的进料口在换向组件的两侧连通循环管路。

优选的,主管路和循环管路位于三向通路的部分相垂直。

优选的,导流板与主管路和循环管路位于三向通路的部分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

优选的,导流板为圆形板。

优选的,主管路的进料口连通循环管路的管道中设置有由光感传感器控制开闭的感应阀门。

优选的,竖管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基板上。

优选的,竖管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翻边,翻边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基板上。

优选的,竖管按若干层直径不同的同心圆形状均布在第二基板上。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纱料染色的换向系统通过光电传感器配合感应块之间的感应信号控制导流板的启停和转向,不受环境高温和湿度影响,相比较传统的电路板控制不容易出故障,并且配合感应阀门的控制能够使得纱料能够在两个流向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使染纱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 为各管路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 为纱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换向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纱料染色的换向系统,包括有主管路1、设置在主管路1中的泵体2、循环管路3、纱笼组件。主管路1和泵体2用于提供染料循环的动力,循环管路3是染料流动的主要管道部分,纱笼组件是用于存放纱筒的部件,纱筒上缠绕有纱线,通过把纱笼组件设置于储存染料的容腔中,通过泵体2使得容腔中的染料流动。

纱笼组件包括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基板5和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5的上方,第一基板5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内腔6,第二基板向上延伸出若干通过穿设的方式固定纱筒的竖管7,竖管7中空且连通内腔6,竖管7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8,通孔8和内腔6为连通循环管路3的两端。如图1所示染料流动的两个方向分别是:正向,从循环管路3流至内腔6,经过竖管7的中空部分,再从通孔8中流至套设在竖管7上的若干纱筒上,通过储存纱笼组件的容腔中回到循环管路3;反向,从循环管路3先经过储存纱笼组件的容腔中穿过纱筒上的纱线再依次经过竖管7上的通孔8、竖管7中的中空部分、内腔6,最后流回到循环管路3。

主管路1的出料口连通循环管路3形成三向通路,三向通路中位于循环管路3的两个通路的部分设置有换向组件。换向组件用于却换循环管路3中的染料的流向,从而使得染料能够周期性地在两个方向作用于纱线上,染色效果更好。

如图1和图2所示,换向组件包括有导流板9、驱动导流板9旋转的电机、随导流板9而转动的感应块10、设置在感应块10左右两侧且能够控制电机转向的光感传感器11,导流板9倾斜于从出料口流出主管路1的染料的流向;主管路1的进料口在换向组件的两侧连通循环管路3。导流板9随着旋转能够改变从主管路1中流出的染料的走向,从而使得染料能够周期性的切换反向流动。通过光电传感器配合感应块10之间的感应信号控制导流板9的启停和转向,不受环境高温和湿度影响,相比较传统的电路板控制不容易出故障,并且配合感应阀门12的控制能够使得纱料能够在两个流向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使染纱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如图1所示,导流板9绕主管路1出料口的染料流出方向为轴旋转的方式,使得导流板9在旋转过程中,换向平缓,这是因为导流板9旋转不是瞬间就会堵住主管路1,而是渐渐的减小一个方向的开度而扩大另一个方向的开度,换向过程稳定,导流板9上的染料冲击力小,导流板9不易损坏。

如图3所示,光电传感器优选的设置有循环管路3之外,通过穿过循环管路3的转轴与导流板9联动,只需保证光电传感器感应光的部分无其他物质干扰即可精确控制,不需要考虑温度及湿度的影响。主管路1和循环管路3位于三向通路的部分优选的相垂直,旋转导流板9切换的两侧受力均匀,导流板9不易损坏。导流板9与主管路1和循环管路3位于三向通路的部分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

导流板9优选为圆形板,在切换染料流向的过程平缓,不会出现瞬间开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主管路1的进料口连通循环管路3的管道中设置有由光感传感器11控制开闭的感应阀门12,如图1所示,感应阀门12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换向过程中循环管路3中的染料分流,在染料正向流动时,感应块10位于一侧光感传感器11的感应位置,在此位置,光感传感器11通过信号控制位于图1中上方的感应阀门12开启,下方的感应阀门12关闭,这样是为了防止从图1中导流板9导流向下流动的染料从下方的感应阀门12中流回主管路1而使得循环管路3中的染料不足。

导流板9和感应块10在实际染纱过程中的转速较慢,换向的位置是如图3中感应块10对准光感传感器11的位置,光感传感器11可以是光敏电阻控制的感应方式的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是通用零部件;感应阀门12可以是通过信号控制的电磁阀,电磁阀是通用零部件。

竖管7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基板上。竖管7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翻边,翻边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基板上。竖管7按若干层直径不同的同心圆形状均布在第二基板上。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