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张力补偿和防止织带缠绕功能的重磅织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815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张力补偿和防止织带缠绕功能的重磅织带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磅织带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张力补偿和防止织带缠绕功能的重磅织带机。



背景技术: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后来,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编织织带时自动化的重磅织带机被广泛使用,然而长期使用中发现,目前所使用的重磅织带机仍存在有不足之处,比如织带容易出现缠绕,尤其是在织带出现局部断开时,缠绕情况更明显,需要人工理开缠绕部位,找到断头,不但浪费人工,而且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张力补偿和防止织带缠绕功能的重磅织带机,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张力补偿和防止织带缠绕功能的重磅织带机,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织带轮和导向轮;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织带轮和导向轮之间的张力补偿装置;所述的张力补偿装置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端设置有上补偿结构,中间部位设置有下补偿结构;所述的上补偿结构和下补偿结构之间形成织带的行走空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L形支架组成;所述的L形支架之间形成上补偿结构和下补偿结构的安装空间;所述的L形支架与机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上补偿结构包括螺纹连接在支撑架上端的上支撑块,上织带接触块,以及连接在上支撑块和上织带接触块之间的第一补偿组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上织带接触块上设置有与织带接触的滚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补偿组件包括与上织带接触块螺纹连接并穿过上支撑块上的第一通孔的第一螺杆组件,以及设置在上支撑块和上织带接触块之间并套在第一螺杆组件上的第一弹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下补偿结构包括螺栓连接在L形支架上的第一板,第二板,以及连接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第二补偿组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补偿组件包括与第二板螺纹连接并穿过第一板上的第二通孔的第二螺杆组件,以及设置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并套在第二螺杆组件上的第二弹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下补偿结构包括螺纹连接在L形支架上的第四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行走空间的高度尺寸A小于织带的厚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L形支架上还设置有与上织带接触块配用的断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具有张力补偿和防止织带缠绕功能的重磅织带机,与传统结构相比:设置有张力补偿装置;所述的张力补偿装置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端设置有上补偿结构,中间部位设置有下补偿结构;所述的上补偿结构和下补偿结构之间形成织带的行走空间;实际使用时,织带穿过行走空间,由于重磅织带机的结构,织带本身处于绷紧状态,绷紧的织带,作用于上补偿结构,使得上补偿结构上压,拉开了与下补偿结构之间的距离,使得的织带能够顺利穿过,当出现断带时,上补偿结构回弹,由于行走空间的高度尺寸A小于织带的厚度,使得织带瞬间被上补偿结构和下补偿结构夹住,防止织带断裂回弹,织带轮反转,造成织带缠绕,而且上补偿结构的张力补偿,与织带轮和导向轮之间形成三角布局,更加有利于织带的稳定传送,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张力补偿装置第一实施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张力补偿装置第二实施例左视图;

在图中:1.机架、2.织带轮、3.导向轮、4.张力补偿装置、5.支撑架、6.上补偿结构、7/71.下补偿结构、8.行走空间、5-1.L形支架、5-2.安装空间、6-1.上支撑块、6-2.上织带接触块、6-3.第一补偿组件、6-4.滚轮、6-5.第一通孔、6-6.第一螺杆组件、6-7.第一弹簧、7-1.第一板、7-2.第二板、7-3.第二补偿组件、7-4.第二通孔、7-5.第二螺杆组件、7-6.第二弹簧、71-1.第四板、101.织带、9.断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在附图中:一种具有张力补偿和防止织带缠绕功能的重磅织带机,包括连接在机架1上的织带轮2和导向轮3;还包括设置在织带轮2和导向轮3之间的张力补偿装置4;所述的张力补偿装置4包括连接在机架1上的支撑架5;所述的支撑架5上端设置有上补偿结构6,中间部位设置有下补偿结构7、71;所述的上补偿结构6和下补偿结构7、71之间形成织带101的行走空间8;所述的行走空间8的高度尺寸A小于织带101的厚度,便于夹住织带101;实际使用时,由于重磅织带机的结构,织带101本身处于绷紧状态,通过张力补偿装置4,对织带101进行张力补偿,与织带轮2和导向轮3之间形成三角布局,更加有利于织带101的稳定传送,绷紧的织带101使得上补偿结构6处于上压的状态,拉开了行走空间8的距离,使得织带101能够稳定传送,当出现织带101断开时,上补偿结构6瞬间回弹,使得织带101被夹住,防止了织带101突然断开产生的回弹力,使得织带轮2反转,同时防止了织带101的缠绕,可靠性高。

在图1、图2、图3中:所述的支撑架5由两个结构相同的L形支架5-1组成;所述的L形支架5-1之间形成上补偿结构6和下补偿结构7、71的安装空间5-2;所述的L形支架5-1与机架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结构相同的L形支架5-1,便于调节,适应多种不同规格的织带101的传送,只需更换不同规格的上补偿结构6和下补偿结构7、71。

在图2、图3中:所述的上补偿结构6包括螺纹连接在支撑架5上端的上支撑块6-1,上织带接触块6-2,以及连接在上支撑块6-1和上织带接触块6-2之间的第一补偿组件6-3;所述的上织带接触块6-2上设置有与织带101接触的滚轮6-4;所述的第一补偿组件6-3包括与上织带接触块6-2螺纹连接并穿过上支撑块6-1上的第一通孔6-5的第一螺杆组件6-6,以及设置在上支撑块6-1和上织带接触块6-2之间并套在第一螺杆组件6-6上的第一弹簧6-7;实际使用时,织带101作用于上织带接触块6-2上的滚轮6-4上,使得第一弹簧6-7压缩,由于设置有第一通孔6-5,第一螺杆组件6-6伸出,所述的第一螺杆组件6-6不但具有第一弹簧6-7压缩和回弹的导向作用,而且能够调节第一弹簧6-7的弹力,当滚轮6-4长时间使用出现磨损时,通过第一弹簧6-7调整滚轮6-4的位置,延长滚轮6-4的使用寿命,当织带101断开时,第一弹簧6-7瞬间回弹,使得织带101被夹住,防止了织带101突然断开产生的回弹力,使得织带轮2反转,同时防止了织带101的缠绕,可靠性高。

在图2中: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下补偿结构7包括螺栓连接在L形支架5-1上的第一板7-1,第二板7-2,以及连接在第一板7-1和第二板7-2之间的第二补偿组件7-3;所述的第二补偿组件7-3包括与第二板7-2螺纹连接并穿过第一板7-1上的第二通孔7-4的第二螺杆组件7-5,以及设置在第一板7-1和第二板7-2之间并套在第二螺杆组件7-5上的第二弹簧7-6;实际使用时,所述的第二补偿组件7-3与第二板7-2共同作用,在织带101断开时,迅速夹住织带101,所述的第二补偿组件7-3在织带101被突然夹住时,有一个缓冲作用,防止损坏织带101。

在图3中:第二实施例;所述的下补偿结构71包括螺纹连接在L形支架5-1上的第四板71-1;所述的第四板71-1与上补偿结构6共同作用,夹住织带101,防止织带101突然断开时发生缠绕。

在图1、图2、图3中:所述的L形支架5-1上还设置有与上织带接触块6-2配用的断电开关9;当上补偿结构6回弹时,触及断电开关9,使得重磅织带机断电停机,安全可靠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所述的滚轮6-4两端通过螺纹销与上织带接触块6-2连接,螺纹连接便于安装拆卸,由于螺纹销是对称设置的结构,所以两侧的螺纹销螺纹旋向应该是相反的,避免滚轮6-4旋转时,螺纹销松动。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