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6859发布日期:2019-04-17 04:1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将多层层叠而得到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就无纺布而言,作为发挥其保液性、手感的用途,例如作为将药液保持在皮肤表面一定时间而使药液向皮肤充分渗透、从而进行美白、保湿、抗衰老等的护肤化妆品,其需求持续增长。

近年来,为了提高对皮肤的密接性和保液性,提出了在基材无纺布上层叠由单丝纤维直径为1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纳米纤维形成的无纺布而成的层叠无纺布(专利文献1)。

另外,还提出了包含将潜在卷曲丝进行卷曲化而得到的纤维(以下,有时称为卷曲纤维)的无纺布(专利文献2)。通过抑制纤维端部从无纺布突出、缓和对使用者造成的刺痛感,从而能够给使用者带来良好地密接于皮肤的感觉,因此适于面膜用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703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1637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无纺布具备由纳米纤维形成的无纺布层,纳米纤维彼此的络合强,因此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降低。而且,由此存在该层叠无纺布对被接触物的追随性差这样的课题。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无纺布包含卷曲纤维,因此会在无纺布表面形成凹凸,与被接触物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该无纺布与皮肤的静摩擦系数低,存在下述这样的课题:擦拭性差,用作护肤化妆品时给使用者带来的紧致感、密接感差。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湿润时的强度、湿润时的伸长弹性回复率、及湿润时的静摩擦系数高的层叠无纺布。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构成。即,

(1)层叠无纺布,其至少具有无纺布a层及无纺布b层,

上述无纺布a层与上述无纺布b层一体化,

上述无纺布a层含有潜在卷曲丝进行卷曲化而得到的纤维,

上述潜在卷曲丝进行卷曲化而得到的纤维为上述无纺布a层的主构成材料,

上述潜在卷曲丝进行卷曲化而得到的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为0.2~8.0μm,

上述无纺布b层含有单丝纤维直径为10~100μm的短纤维,

上述短纤维的含量相对于上述无纺布b层为80质量%以上,

上述层叠无纺布的至少一面的最外层为上述无纺布a层,

上述层叠无纺布的纵向及横向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伸长弹性回复率为60%以上,

上述层叠无纺布的最外层为上述无纺布a层处的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80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有以下构成。

(2)如上述层叠无纺布,其中,上述短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为15~100μm。

(3)如上述层叠无纺布,其中,上述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5~50g/m2

上述无纺布b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50g/m2

(4)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无纺布,其中,上述潜在卷曲丝进行卷曲化而得到的纤维为具有两种热塑性树脂的复合纤维,

上述两种热塑性树脂均为聚酯。

(5)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无纺布,其中,上述潜在卷曲丝进行卷曲化而得到的纤维为双金属型复合纤维。

(6)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无纺布,其用于化妆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用途,为以下用途。

(7)护肤用品,其使用了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无纺布。

作为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的优选制造方法,有以下方式。

(8)层叠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无纺布的方法,所述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下述工序:

将单位面积重量为20~30g/m2以下的无纺布a层与单位面积重量为20~40g/m2以下的无纺布b层进行层叠,进而进行一体化的工序;

对上述无纺布a层实施药液处理的工序;和

对上述无纺布a层实施热处理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具有湿润时的高强度、湿润时的高伸长回复率、及湿润时的高静摩擦系数的层叠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至少具有无纺布a层及无纺布b层。

如上所述,无纺布a层含有将潜在卷曲丝进行卷曲化而得到的纤维(以下,有时简称为卷曲纤维)作为该无纺布a层的主构成材料。此处,所谓卷曲纤维为无纺布a层的主构成材料,具体而言,是指为了同时获得层叠无纺布湿润时的高弹性伸长回复率和高静摩擦系数,在无纺布a层中,相对于无纺布a层整体而言包含超过50质量%的卷曲纤维。

此外,优选在无纺布a层中,相对于无纺布a层整体而言包含80质量%以上的卷曲纤维,尤其优选在无纺布a层中,相对于无纺布a层整体而言包含100质量%的卷曲纤维。总之,无纺布a层仅包含卷曲纤维是尤其优选的方式,即使在该情况下,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无纺布a层也可以包含除卷曲纤维以外的纤维等。

另外,所谓卷曲纤维是指,对作为由两种热塑性树脂形成的双金属型、偏芯鞘型等复合纤维的潜在卷曲丝实施热处理等潜在卷曲明显化处理而得到的纤维。此处,作为双金属型复合纤维,可示例两种热塑性树脂沿与纤维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相邻地存在的并列型复合纤维。另外,卷曲纤维是具有利用两种热塑性树脂的热收缩差、应力差而得到的卷曲的纤维,不同于具有由填料箱型卷缩机等机械仅赋予的卷曲的纤维。

另外,卷曲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为0.2μm以上且8.0μm以下。

无纺布a层能够对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赋予下述效果:层叠无纺布的最外层为无纺布a层的层叠无纺布的面(以下,有时称为层叠无纺布面a。)与皮肤的湿润时的静摩擦系数提高;及湿润时的伸长弹性回复率提高。此外,在将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用作面膜等化妆品用层叠无纺布、且以上述无纺布a层配置于使用者的皮肤侧的方式使用该化妆品用层叠无纺布的情况下,使用者可真实感受到优异的紧致效果和保水效果。

此处,为了抑制该卷曲纤维在纺丝工序中发生断丝、及通过卷曲纤维充分呈现立体卷曲而提高层叠无纺布的湿润时的伸长弹性回复率,卷曲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的下限值必须为0.2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上,尤其优选为3.5μm以上。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湿润时无纺布a层的表面与皮肤的静摩擦系数,即为了提高层叠无纺布面a与皮肤的湿润时的静摩擦系数,卷曲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的上限值必须为8.0μm以下,优选为6.0μm以下。

另外,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5~50g/m2。通过使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5g/m2以上,具有该无纺布a层的层叠无纺布的湿润时的伸长弹性回复率优异,并且在将该层叠无纺布作为面膜的情况下,能够使得该面膜与使用者的皮肤的密接效果优异。另一方面,通过使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50g/m2以下,在将具有该无纺布a层的层叠无纺布作为面膜的情况下,该面膜的使用者能够真实感受到优异的紧致效果。从上述观点考虑,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的下限值更优选为8g/m2以上,尤其优选为20g/m2以上。另外,从层叠无纺布的轻质化的观点考虑,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的上限值更优选为40g/m2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30g/m2以下。

另外,作为卷曲纤维,没有特别限定,从必须显现出更细的卷曲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两种热塑性树脂的复合纤维。另外,优选上述两种热塑性树脂均为聚酯。另外,作为复合纤维的形态,可示例双金属型、偏芯鞘型等,其中,从生产率优异这样的理由考虑,优选双金属型。

从制作无纺布a层时梳棉工序的通过性好这样的理由考虑,卷曲纤维的纤维长度以数均计优选为30mm以上且80mm以下。

作为卷曲纤维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可示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及热塑性聚氨酯等。另外,上述热塑性树脂中可包含氧化钛、二氧化硅等无机粒子、炭黑、颜料等着色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各种添加剂。

特别地,从耐化学药品性、耐久性等优异这样的观点考虑,卷曲纤维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

卷曲纤维的截面形状可根据层叠无纺布的用途进行适当选择,具体而言,可以从正圆截面、扁平截面、三角形、及六角形等多角形截面、y型截面、以及星型截面等各种截面形状中选择。

作为卷曲纤维的制造方法,以下的方法是优选的。首先,准备在垂直于纤维轴的方向的截面观察中、岛成分散布于海成分中的海岛结构纤维。此时,使岛成分为两种以上的不同热塑性树脂接合的状态。海成分使用溶解于某种液体的物质。用碱性溶液等将该纤维中的海成分溶解而残留岛成分,形成双金属型。

另外,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所具备的无纺布a层仅包含卷曲纤维、并且卷曲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为3.5μm以上且6.0μm以下、并且单位面积重量为20g/m2以上且30g/m2以下是尤其优选的方式。通过使上述无纺布a层满足上述条件,从而能够获得湿润时的强度、湿润时的伸长弹性回复率、及湿润时的静摩擦系数高的效果。

接着,无纺布b层含有单丝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短纤维。无纺布b层中的短纤维的含量相对于无纺布b层为80质量%以上。具有上述无纺布b层的层叠无纺布在湿润时具有高的强度。

从具有无纺布b层的层叠无纺布的湿润时的强度高这样的理由考虑,上述短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的下限值为10μm以上,尤其优选为15μm以上。另一方面,从具有无纺布b层的层叠无纺布的柔软度优异的理由考虑,上述短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的上限值为100μm以下。

作为上述短纤维,优选使用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丙烯酸纤维等合成纤维、棉花、羊毛等天然纤维。特别地,从能够进一步提高具有无纺布b层的层叠无纺布的湿润时的强度的理由考虑,更优选使用合成纤维,尤其优选使用聚酯纤维。

从保持生产时的梳棉通过性、无纺布的拉伸强度的理由考虑,上述短纤维的纤维长度以数均计优选为10~100mm。进一步优选为25mm~80mm。

另外,无纺布b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5~50g/m2。通过使无纺布b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以上,能够使具备无纺布b层的层叠无纺布的强度优异。另一方面,通过使无纺布b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50g/m2以下,具备无纺布b层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更适于面膜用途,使用该层叠无纺布的面膜能够给其使用者提供优异的紧致效果的真实感受。从上述观点考虑,无纺布b层的单位面积重量的下限值更优选为20g/m2以上。

另外,从层叠无纺布的轻质化的理由考虑,无纺布b层的单位面积重量更优选为40g/m2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中,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5~50g/m2、并且无纺布b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50g/m2是优选的。通过使无纺布a层及无纺布b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上述范围,就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而言,在将该层叠无纺布作为面膜的情况下,能够给使用者提供优异的密接感及紧致感。另外,由于强度也优异,因此还能够给使用者提供优异的使用感。此外,基于与上述理由同样的理由,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中,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8~30g/m2、并且无纺布b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0~40g/m2是更优选的。

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具有上述无纺布a层及上述无纺布b层,并且上述无纺布a层与上述无纺布b层层叠一体化,因此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的湿润时的强度、湿润时的伸长弹性回复率、及湿润时的静摩擦系数优异。

此处,对于仅无纺布a层而言,能够实现湿润时的高伸长弹性回复率、及湿润时的高静摩擦系数,但通过无纺布a层的热处理工序(其用于使无纺布a层所包含的卷曲纤维呈现立体卷曲),该无纺布a层会发生收缩,伸缩性变差。结果,不适于在伸展的同时与皮肤密接而使用的面膜等用途。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增大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等,能够使无纺布a层具有对于单独处理无纺布a层而言充分的强度,但无法抑制由上述热处理工序导致的无纺布a层的收缩。另外,对于仅无纺布b层而言,也能够实现湿润时的高强度,但湿润时的伸长弹性回复率、及湿润时的静摩擦系数变差,不适于面膜等用途。

因此,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了上述情况,使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具有将无纺布a层与无纺布b层层叠一体化而得到的结构。通过使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具有无纺布b层、并将该无纺布b层与无纺布a层层叠一体化,能够获得抑制由上述无纺布a层的热处理导致的无纺布a层的收缩的效果,并且能够使层叠无纺布具有对于将层叠无纺布作为面膜等处理而言充分的强度。此外,通过使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具有无纺布a层、并将该无纺布a层与无纺布b层层叠一体化,除获得上述效果外,还能够获得下述效果:层叠无纺布面a与皮肤的湿润时的静摩擦系数提高;及层叠无纺布的湿润时的伸长弹性回复率提高。通过上述方式,在将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用作面膜等化妆品用层叠无纺布、并且以上述无纺布a层与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的方式使用该化妆品用层叠无纺布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真实感受到优异的紧致效果和保水效果。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的构成,只要层叠无纺布的至少一面的最外层为无纺布a层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示例从层叠无纺布的一个最外表面起具有以下顺序的构成。

(i)无纺布a层/无纺布b层、

(ii)无纺布a层/无纺布b层/无纺布a层、

(iii)无纺布a层/无纺布b层/无纺布a层/无纺布b层/无纺布a层、

(iv)无纺布a层/无纺布b层/无纺布b层/无纺布a层等。

另外,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可以具有除无纺布a层及无纺布b层以外的层。另外,作为除无纺布a层及无纺布b层以外的层,可示例无纺布、机织物及针织物、以及膜等层,另外,作为这样的层叠无纺布,可示例无纺布a层/无纺布b层/机织物的层等。

另外,可以在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的最外表面还附加膜等保护层等。此外,就这样的赋予保护层的层叠无纺布(例如,保护层/无纺布a层/无纺布b层等)而言,在将该层叠无纺布用作面膜等化妆品用层叠无纺布、并能够在使用前将保护层等层从层叠无纺布剥离的情况下,当然也不会对上述本申请发明的层叠无纺布所获得的效果造成任何阻碍。

就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而言,层叠无纺布的纵向、及层叠无纺布的横向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伸长弹性回复率为60%以上。将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作为面膜等化妆品用层叠无纺布,并以该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为60%以上的方向成为与使用者的鼻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的方式使用层叠无纺布,由此能够提高化妆品用层叠无纺布的追随性、紧致感。优选层叠无纺布的纵向、及层叠无纺布的横向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伸长弹性回复率为65%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谓层叠无纺布的纵向,是指层叠无纺布的制造工序中的行进方向,所谓层叠无纺布的横向,是指与纵向垂直的方向。另外,层叠无纺布的纵向、及层叠无纺布的横向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伸长弹性回复率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基于使用时的密接感降低的理由,优选为90%以下。

另外,构成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的最外表面的无纺布a层的面、即层叠无纺布面a的静摩擦系数为0.80以上。通过使层叠无纺布面a的静摩擦系数为0.80以上,层叠无纺布的配置有无纺布a层的最外表面处的擦拭性优异。在将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作为面膜等化妆品用层叠无纺布、并以无纺布a层与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的方式使用化妆品用层叠无纺布的情况下,能够给使用者带来优异的密接感。从上述方面考虑,层叠无纺布面a的静摩擦系数优选为1.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40以上。另外,对于层叠无纺布面a的静摩擦系数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为2.00以下时,抑制对皮肤的刺激性,从这一方面考虑是优选的。

关于层叠无纺布的断裂强度,为了防止使用层叠无纺布时的破损,以层叠无纺布的纵向及横向的平均值计,优选为10n/5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n/50mm以上。另外,层叠无纺布的断裂强度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基于为得到无纺布的柔软性的理由,优选为200n/50mm以下。

关于层叠无纺布的保水率,优选为层叠无纺布整体的8质量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层叠无纺布整体的10质量倍以上。另外,层叠无纺布的保水率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0质量倍以下。其原因在于,在利用使用了该层叠无纺布的面膜时,能够抑制液体从面膜滴下,能够抑制该面膜因自重从使用者的脸上剥落,面膜的操作性优异。

关于层叠无纺布的总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20~100g/m2。作为其下限,更优选为2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g/m2以上。另一方面,作为上限,更优选为1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g/m2以下。通过使单位面积重量为20g/m2以上,可抑制无纺布使用时的拉伸变形。另一方面,通过使单位面积重量为100g/m2以下,能够抑制密接性降低。

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的a层及b层优选为水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利用下述方法得到:利用高压水流,使构成纤维络合。而且,与通过针刺而使构成纤维络合的方法相比,利用高压水流使构成纤维络合的方法中,络合时构成纤维的断丝少,结果,可得到强度高的无纺布层。

需要说明的是,a层及b层可以各自单独利用高压水流来使其络合,然后将上述a层与b层层叠,利用高压水流进行一体化,制成层叠无纺布。也可以将用于形成a层的经梳理工序的未络合网、与用于形成b层的同样经梳理工序的未络合网进行层叠,利用高压水流使纤维络合,结果,形成a层与b层一体化而得到的层叠无纺布。本发明中,所谓一体化,表示层与其他层相接合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可采用已知的方法。优选依次包括下述工序:使无纺布a层与无纺布b层层叠的工序;对上述无纺布a层实施药液处理的工序;和对上述无纺布a层实施热处理的工序。另外,此时优选的是,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0~30g/m2且无纺布b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0~40g/m2以下。

另外,为了将由上述方式得到的层叠无纺布的水分除去,可以进行热处理。优选的热处理温度为100~130℃以下。

另外,在无纺布a层中使用海岛结构纤维的情况下,需要实施下述药液处理:用药液对得到的层叠无纺布进行处理,使海成分溶出。在海成分为碱易溶性树脂的情况下,可以用90℃以上且110℃以下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使该碱易溶性树脂溶出。结果,岛成分残留,形成潜在卷曲丝。

另外,为了使无纺布a层中包含的潜在卷曲丝进行卷曲,对无纺布a层进行热处理。作为对无纺布a层实施热处理的工序,具体而言,可示例以下的工序。

使用经轴型染色机、利用120℃以上且130℃以下的加压水对层叠无纺布处理10分钟以上且30分钟以下的工序。

使用定型机、于110℃以上且150℃以下对层叠无纺布热处理5分钟以上且20分钟以下的工序。

另外,在后者的使用定型机的工序中,在层叠无纺布的定型时,优选使层叠无纺布的宽度在定型前后扩展1~10%以下。此处,所谓层叠无纺布的宽度,是指制造层叠无纺布时与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无纺布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的用途,可以在化妆品材料用途、擦拭材料用途、医药用途、卫生材料用途、杂货用途等中应用。使层叠无纺布浸渍于药液、水等中而使用的用途是优选的,尤其优选在面膜等含浸有化妆水、美容液而使用的护肤用品即化妆品材料中应用。

实施例

首先,将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测定方法在后文中记述。

(1)单丝纤维直径

将层叠无纺布相对于其面垂直地切断,从该层叠无纺布切出薄切片。将铂-钯合金真空蒸镀于该薄切片的截面。接着,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日立高科技公司制s-3500n型),对该薄切片中包含的无纺布a层或无纺布b层的截面部分进行观察,从该观察范围随机地选择10个位置,拍摄倍率为1,000倍的截面照片,测定单丝纤维直径。需要说明的是,纤维为异形截面形状的情况下,根据截面照片来测定纤维的截面积,从上述截面积换算为正圆直径,以此作为无纺布a层或无纺布b层的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

(2)纤维长度

用jisl1015:20108.4.1直接法(c法)进行测定。

(3)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

以试验片的长度方向成为制造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所具有的无纺布a层时的行进方向的方式,从层叠无纺布切出宽度为25mm、长度为250mm的试验片(具有无纺布a层及无纺布b层的层叠无纺布)。另外,另行地以成为与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方式进行切出。针对各方向,各准备5张试验片。然后,将这些试验片浸渍于3l的20℃蒸馏水中10分钟以上,在从蒸馏水中取出后将试验片迅速地安装于定速伸长型拉伸试验机,进行伸长弹性回复率的测定。

将试验片的长度方向上的夹持间隔设为100mm。然后,使夹持间隔以200mm/min的速度从100mm变为120mm。接着,在夹持间隔变为120mm后,立即将夹持间隔以200mm/min的速度从120mm恢复至100mm。最后,在夹持间隔变为100mm后,立即将夹持间隔以200mm/min的速度从100mm变为130mm,并停止在130mm的夹持间隔。

在最后的伸长操作中,从应力应变曲线读取试验片伸长20%时的残余伸长。根据得到的试验片(各5张)各自的残余伸长的平均值,利用下式,算出纵向伸长弹性回复率及横向伸长弹性回复率。在求出的伸长弹性回复率中,将纵向伸长弹性回复率与横向伸长弹性回复率中较高的值作为湿润状态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

e=(20mm-l)/20mm×100

此处,e:伸长弹性回复率(%)

l:残余伸长(mm)。

(4)层叠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

基于jisl1913:19986.2进行测定。使用钢制标尺和剃刀刀片,从层叠无纺布的试样中采集3张300mm×300mm的试验片。接着,将试验片放置于已调节为20℃×65%rh的室内12小时,然后测定该试验片的质量。根据下式求出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算出3张试验片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平均值。

ms=m/s

此处,ms:层叠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每单位面积的质量(g/m2))

m:试验片的平均质量(g)

s:试验片的面积(m2)。

(5)层叠前的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

基于jisl1913:19986.2进行测定。使用钢制标尺和剃刀刀片,从层叠前的无纺布a层的试样中采集3张300mm×300mm的试验片。接着,将试验片放置于已调节为20℃×65%rh的室内12小时,然后测定该试验片的质量。根据下式求出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算出3张试验片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平均值。

msa=m/s

此处,msa:层叠前的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每单位面积的质量(g/m2))

m:试验片的平均质量(g)

s:试验片的面积(m2)。

(6)层叠前的无纺布(b)层的单位面积重量

基于jisl1913:19986.2进行测定。使用钢制标尺和剃刀刀片,从层叠前的无纺布b层的试样中采集3张300mm×300mm的试验片。接着,将试验片放置在已调节为20℃×65%rh的室内12小时,然后测定该试验片的质量。根据下式求出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算出3张试验片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平均值。

msb=m/s

此处,msb:层叠前的无纺布b层的单位面积重量(每单位面积的质量(g/m2))

m:试验片的平均质量(g)

s:试验片的面积(m2)。

(7)层叠无纺布的静摩擦系数

按照jisp8147:19943.2倾斜法进行测定。准备10张宽度30mm、长度130mm的试验片(具有无纺布a层及无纺布b层的层叠无纺布)。接着,关于这10张试验片中的5张试验片,供于层叠无纺布的纵向(层叠无纺布的制造工序中的行进方向)的静摩擦系数的评价,关于这10张试验片中的5张试验片,供于层叠无纺布的横向(与上述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静摩擦系数的评价。

具体而言,将供于评价的1张试验片浸渍于3l的20℃蒸馏水中10分钟以上,在从蒸馏水中取出后将该试验片迅速地安装于滑动倾斜角测定装置的测锤上。另一方面,将硅模拟皮肤(beaulax制p001-001#bk)安装于滑动倾斜角测定装置,以试验片的测定面与硅模拟皮肤相接触的方式、并且以试验片的纵向或横向与滑动倾斜角测定装置的滑动方向相一致的方式,将安装有试验片的测锤(质量:872g)载于模拟皮肤上,以倾斜角度小于3°/秒的条件,读取测锤落下时的倾斜角,将上述倾斜角的正切(tanθ)作为静摩擦系数。将得到的5张试验片的纵向静摩擦系数的平均作为层叠无纺布的纵向静摩擦系数。将另5张试验片的横向静摩擦系数的平均作为层叠无纺布的横向静摩擦系数。

(8)层叠无纺布的保水率

按照jisl1913:20106.9.2进行测定。准备5张100mm见方的试验片(具有无纺布a层及无纺布b层的层叠无纺布),测定其质量。接着,向适当大小的容器中加入3l的蒸馏水,使上述试验片浸渍于20℃的蒸馏水中10分钟以上,接着,用镊子将试验片从蒸馏水中取出,用夹具吊起试验片的一端,经1分钟将水滴落,然后,测定该试验片的质量,作为保水量。根据得到的各5张试验片各自的保水量的平均值,使用下式算出保水率。

m=(m2-m1)/m1

m:保水率(质量倍)

m1:试验片的标准状态下的质量(g)

m2:将试验片润湿并滴落水后的质量(g)。

(9)层叠无纺布的断裂强度

按照jisl1913:19986.3.2进行测定。准备10张宽度50mm、长度250mm的试验片(具有无纺布a层及无纺布b层的层叠无纺布)。此处,就上述10张试验片中的5张试验片而言,使试验片的长度方向为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的制造工序中的机械方向(纵向),就上述10张试验片中的其余5张试验片而言,使试验片的长度方向为与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的制造工序中的机械方向垂直的方向(横向)。然后,将各试验片浸渍于3l的20℃蒸馏水中10分钟以上,在将试验片从蒸馏水中取出后,将试验片迅速地安装于定速伸长型拉伸试验机,进行断裂应力的测定。使试验片的长度方向上的夹持间隔为100mm,以200mm/min的拉伸速度,增加负荷直至试验片切断,从应力应变曲线读取试验片断裂时的最大应力,就层叠无纺布的纵向及横向而言,均是将得到的5个测定值的平均作为层叠无纺布的纵向或横向的断裂强度。

(10)纤度

在温度为20℃、湿度为65%rh的气氛下,测定每单位长度的纤维的重量,根据该值算出与10000m纤维相当的重量。对其重复测定10次,对其算术平均值的小数点后进行四舍五入,将得到的值作为纤度(分特克斯:dtex)。

(11)性能评价

在各实施例及比较例所得到的层叠无纺布中浸渍50ml的化妆水(无印良品“化妆水·敏感皮肤用润湿型”),使由此得到的制品贴合于皮肤上,由10名女性评委以各自的绝对评价(满分10分)对关于紧致感、皮肤表面的追随性、密接性及操作性的综合评价进行评价,根据10名的平均分(小数点后四舍五入)以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非常优异:9~10分

优异:7~8分

略优异:5~6分

略差:3~4分

差:0~2分。

(实施例1)

(超细立体卷曲丝)

作为岛成分1,准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1熔融粘度:140pa·s),作为岛成分2,准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3gt熔融粘度:130pa·s),作为海成分,准备共聚有8.0摩尔%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及10质量%的聚乙二醇(分子量100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pet)。将它们分别于280℃熔融,进行量取,使其流入组装有复合喷丝头的纺丝组件。得到具有下述岛成分和共聚pet的海成分的海岛复合纤维,所述岛成分具有使岛成分1与岛成分2贴合而得到的双金属型复合形态。就该海岛复合纤维而言,在1根海岛复合纤维中,形成有250岛的具有双金属型复合纤维的复合形态的岛成分。

以重量比计,岛成分1/岛成分2/海成分的复合比调节为40/40/20。将已熔融排出的纱条冷却固化后赋予油剂,以1500m/min的纺丝速度进行卷绕,得到未拉伸丝。进而,将未拉伸丝从80℃的辊对通向130℃的辊对,以800m/min的最终拉伸速度进行3.2倍拉伸,得到海岛复合纤维(70分特克斯-12长丝)。

将得到的海岛纤维以成为40万dtex的方式进行集束。从其中除去纺丝时的油剂,并赋予新的油剂,然后,使用挤出式卷缩机进行机械卷曲加工,得到丝束。接着,将得到的丝束卷绕于以51mm的间隔朝外地设置有刀片的辊上,利用压切实施切割加工,得到单丝纤度为5.8dtex、长度为51mm的切割纤维。

(无纺布a层)

利用梳棉机将上述超细纤维切割纤维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形成网。在压力3mpa、速度1.0m/min的条件下,利用高压水流使该网络合,得到35g/m2的无纺布a层。

(无纺布b层)

利用梳棉机将东丽株式会社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割纤维(品种:t471,单丝1.6dtex,切割长度51mm)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形成网。在压力3mpa、速度1.0m/min的条件下,利用高压水流使该网络合,得到50g/m2的无纺布b层。

(层叠无纺布)

将上述所得到的无纺布a层与无纺布b层进行层叠,进而在压力10mpa、速度1.0m/min的条件下,利用高压水流使其络合而一体化,得到层叠无纺布。接着,于110℃对该层叠无纺布进行干燥,接着,使用经轴染色机,用1%氢氧化钠水溶液在温度95℃、浴比1∶40、处理时间40分钟的条件下处理上述层叠无纺布,由此使无纺布a层中包含的超细纤维切割纤维的海成分脱除,然后,针对得到的层叠无纺布,使用定型机,将该层叠无纺布扩展3%,同时于130℃实施热处理5分钟,使无纺布a层中包含的潜在卷曲丝呈现卷曲。此处,得到的层叠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为78g/m2

得到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为84.1%,层叠无纺布面a的静摩擦系数为1.51,保水率为13.2质量倍,断裂强度为80n,无纺布a层中包含的卷曲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为4.9μm,无纺布b层中包含的短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为17.4μm。

接着,对得到的层叠无纺布实施性能评价,为9分,结果非常良好。

(比较例1)

(聚合物合金纤维)

分别量取熔融粘度为212pa·s(262℃,剪切速度121.6sec-1)、熔点为220℃的尼龙6(n6)(40质量%)、和重均分子量为12万、熔融粘度为30pa·s(240℃,剪切速度2432sec-1)、熔点为170℃且光学纯度为99.5%以上的聚l-乳酸(60质量%),并分别供给至以下详述的双螺杆挤出混炼机中,于220℃进行混炼,得到聚合物合金片(polymeralloychip)。

螺杆形状:同方向完全啮合型2条螺纹

螺杆:直径37mm,有效长度1670mm,l/d=45.1。

混炼部长度为螺杆有效长度的28%。

混炼部位于螺杆有效长度的更靠排出侧的1/3的位置。

中途具有3处逆流部。

通气口:2处。

将得到的聚合物合金片供给于短切纤维(staple)用纺丝机的单螺杆挤出型熔融装置,以熔融温度为235℃、纺丝温度为235℃(喷丝头面温度220℃)、纺丝速度为1200m/min的条件进行熔融纺丝,得到聚合物合金纤维。将其进行并丝后,进行蒸汽拉伸,得到由单丝纤度为3.0dtex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形成的丝束。得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强度为3.5cn/dtex,伸长率为45%,u%=1.0%,显示出优异的特性。

(卷曲·切割工序)

对由上述聚合物合金纤维形成的丝束实施机械卷曲(12个(日语为“山”)/25mm)后,切割成51mm的短纤维。

(无纺布a层)

利用梳棉机将上述短纤维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形成网。在压力3mpa、速度1.0m/min的条件下,利用高压水流使该网络合,得到62g/m2的无纺布。

(无纺布b层)

利用梳棉机将东丽株式会社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割纤维(品种:t471,单丝1.6dtex,切割长度51mm)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形成网。在压力3mpa、速度1.0m/min的条件下,利用高压水流使该网络合,得到50g/m2的无纺布b层。

(层叠无纺布)

将上述所得到的无纺布a层与无纺布b层进行层叠,进而在压力10mpa、速度1.0m/min的条件下利用高压水流使其络合而一体化,得到层叠无纺布。接着,于110℃对该层叠无纺布进行干燥。接着,使用经轴染色机,在温度为95℃、浴比(层叠无纺布/氢氧化钠水溶液)为1/40(质量比)、处理时间为40分钟的条件下,用1%氢氧化钠水溶液对上述层叠无纺布进行处理,由此将无纺布a层中包含的聚合物合金纤维中的海成分(聚l-乳酸成分)脱除,然后,针对得到的层叠无纺布,使用定型机,将该层叠无纺布扩展3%,同时于130℃实施热处理5分钟,使得无纺布a层中包含的潜在卷曲丝呈现卷曲。此处,得到的层叠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为75g/m2

得到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为51.9%,层叠无纺布面a的静摩擦系数为1.70,保水率为5.6质量倍,断裂强度为130n,无纺布a层中包含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为0.15μm,无纺布b层中包含的短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为17.4μm。

接着,对得到的层叠无纺布实施性能评价,紧致感、皮肤追随性低,为4分,结果略差。

(比较例2)

(无纺布a层)

利用梳棉机将市售的2.2dtex、长度51mm的双金属纤维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形成网。在压力3mpa、速度1.0m/min的条件下,利用高压水流使该网络合,得到20g/m2的无纺布a层。

(无纺布b层)

利用梳棉机将东丽株式会社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割纤维(品种:t471,单丝1.6dtex,切割长度51mm)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形成网。在压力3mpa、速度1.0m/min的条件下,利用高压水流使该网络合,得到50g/m2的无纺布b层。

(层叠无纺布)

将上述所得到的无纺布a层与无纺布b层进行层叠,进而在压力10mpa、速度1.0m/min的条件下,利用高压水流使其络合而一体化,得到单位面积重量为70g/m2的层叠无纺布。

得到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为82%,层叠无纺布面a的静摩擦系数为0.72,保水率为6.3质量倍,断裂强度为24n,无纺布a层中包含的双金属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为20.4μm,无纺布b层中包含的短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为17.4μm。

接着,对得到的层叠无纺布实施性能评价,皮肤追随性、操作性差,为3分,结果略差。

(比较例3)

利用梳棉机将东丽株式会社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割纤维(品种:t471,单丝1.6dtex,切割长度51mm)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形成网。在压力3mpa、速度1.0m/min的条件下,利用高压水流使该网络合,进而在压力10mpa、速度1.0m/min的条件下,利用高压水流使其络合,于130℃进行干燥,得到单位面积重量为70g/m2的无纺布。

得到的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为37%,无纺布两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45,保水率为15.1质量倍,断裂强度为78n,无纺布中包含的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为17.4μm。

接着,对得到的无纺布实施性能评价,紧致感、皮肤追随性、密接性、操作性均差,为2分,结果差。

(实施例2~10)

除了各自为表1中记载的构成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实施例2~10的层叠无纺布。

即,就实施例2的层叠无纺布而言,在无纺布a层中将与实施例1相同的卷曲纤维与东丽株式会社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割纤维(品种:t471,单丝1.6dtex,切割长度51mm)进行混纤,使卷曲纤维的含有率变更为80质量%,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成。得到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和静摩擦系数均逊于实施例1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和静摩擦系数。另外,实施例2的层叠无纺布的性能评价为7,优异。就实施例3的层叠无纺布而言,除了将无纺布a层中包含的卷曲纤维的含有率变更为55质量%以外,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成。得到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和静摩擦系数均逊于实施例2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和静摩擦系数。另外,实施例3的层叠无纺布的性能评价为6,略优异。

就实施例10的层叠无纺布而言,除了使无纺布b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4g/m2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成。得到的层叠无纺布的断裂强度略逊于实施例1的层叠无纺布的断裂强度,但将该层叠无纺布用于面膜时并不任何不良情况。

另一方面,与实施例1相比,得到的层叠无纺布轻质并且操作性优异。另外,实施例7的层叠无纺布的性能评价为9,非常优异。就实施例5的层叠无纺布而言,除了将无纺布a层中包含的卷曲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变更为2.5μm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0相同的方法制成。与实施例5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相比,实施例10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更优异。另外,实施例5的层叠无纺布的性能评价为8,优异。

就实施例4的层叠无纺布而言,除了使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变更为16g/m2以外,利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制成。与实施例4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相比,实施例5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更优异。另外,实施例4的层叠无纺布的性能评价为5,略优异。

就实施例6的层叠无纺布而言,除了使无纺布a层中包含的卷曲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变更为3.5μm以外,利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成。与实施例4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相比,实施例6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更优异。另外,实施例6的层叠无纺布的性能评价为7,优异。

就实施例7的层叠无纺布而言,除了使无纺布a层中包含的卷曲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变更为3.5μm以外,利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制成。实施例7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与实施例5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同等。另外,实施例7的层叠无纺布的性能评价为9,非常优异。

就实施例8的层叠无纺布而言,除了使无纺布a层中包含的卷曲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变更为4.9μm以外,利用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法制成。实施例8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与实施例6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同等。另外,实施例8的层叠无纺布的性能评价为8,优异。

就实施例9的层叠无纺布而言,除了使无纺布a层的单位面积重量变更为20g/m2以外,利用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制成。与实施例8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相比,实施例9的层叠无纺布的伸长弹性回复率更优异。另外,实施例9的层叠无纺布的性能评价为9,非常优异。

就实施例11的层叠无纺布而言,除了使无纺布b层中包含的短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变更为11.5μm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0相同的方法制成。由于b层中包含的单丝纤度直径细,因此梳棉机通过性略差。与实施例11的层叠无纺布的断裂强度相比,实施例10的层叠无纺布的断裂强度更优异。另外,实施例11的层叠无纺布的性能评价为6,优异。

(比较例4~7)

除了各自为表2中记载的构成以外,与比较例2同样地操作,得到比较例4~7的层叠无纺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