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经编机针床顶杆变速变程运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8193发布日期:2018-07-13 19:4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经编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经编机模拟主轴运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经编机是特种布料的纺织设备,在经编机中各针床的摆动都是通过特定形线的凸轮来推动挺杆来改变挺杆的升降速度,不同规格的花型需要相应的凸轮来实现,由于花边布的规格、形状千变万化,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不仅要配备许多规格的凸轮,而且要人工去配换,这样不仅增大了生产成本,而且直接影响经编机的有效工作时间。近年来,申请人一直对经编机的针床摆动机构进行研究,将经编机针床的纯机械驱动系统改成智能化电控数字驱动系统,使先进的电控技术在经编机上得到了应用,目前经编机上针床都是通过电机驱动主轴,由主轴带特定线型的凸轮来驱动针床推杆实现针床的摆动,这种由传统的交流电机带动凸轮的纯机械方式驱动针床的运动方式存在顶杆运动速度和振幅都不可调节,更换织布品种需要更换特定凸轮,辅助时间长,运动机构复杂和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针床顶杆运动速度和振动行程都不可调节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经编机针床顶杆变速变程运动系统,它能使经编机的针床顶杆运动速度和运动行程实现连续可调,针床顶杆驱动结构简单,经编机的顶杆速度和行程连续可控,以提高针床运行精度和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经编机针床顶杆变速变程运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变速马达、转轴和针床挺杆座;变速马达驱动转轴,针床挺杆座通过径向调节装置安装在转轴的伸出端上,针床挺杆座沿转轴的径向位置可调节。

进一步,所述智能经编机针床顶杆变速变程运动系统还包括减速器、联轴器、主轴轴承和轴承座;变速马达通过减速器和联轴器驱动转轴,转轴通过主轴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针床挺杆座通过径向调节装置安装在转轴伸出端上,针床挺杆座沿转轴的径向位置可调节。

进一步,所述径向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径向滑槽、与径向滑槽相对应的滑块和锁紧芯轴,滑块套装在转轴的径向滑槽中,在滑块上设有内螺纹孔,在锁紧芯轴的连接端设有外螺纹,锁紧芯轴套装在针床挺杆座中心孔中旋接在滑块上的内螺纹孔中。

进一步,在针床挺杆座的两侧面均设有轴向垫片。

进一步,径向滑槽的截面形状为t型槽。

进一步,径向滑槽的截面形状为燕尾槽。

进一步,在针床挺杆座的中心孔中安装有轴承。

更进一步,安装在针床挺杆座的中心孔中的轴承为端面轴承。

进一步,所述变速马达为直流变频电机。

针床挺杆座的运动行程可以通过径向调节装置来进行调节,具体调节方法如下:

松开锁紧芯轴,使滑块在转轴的径向滑槽中能自由滑动,调节滑块在转轴上的偏心距离,使针床挺杆座的运动行程符合针床的运动振幅要求,确定后旋紧锁紧芯轴,使滑块在转轴的径向滑槽中固定即可。所述滑块的位置可以人工连续调节以满足调节顶杆行程的需要;所述转轴和滑块组成一个偏心调的偏心轮,主轴通过减速器和联轴器带着转轴运动,滑块处于偏心位置带着针床起伏杆座运动,滑块的位置决定了针床起伏杆的上下位置的行程;所述的变速马达速度连续可调和方向可变,变速马达的运动采用闭环模式,实时转速通过编码器反馈。针床挺杆座的运动速度通过电控系统来调节变速马达的转速,使针床挺杆座与挺杆的接触点的运动轨迹符合经编机所需的特定型线的凸轮轨迹,使得经编机的针床驱动凸轮实现数字化可编可控,使传统经编机升级成智能数控经编机,这样经编机的挺杆的振动频率、不同时点的移动速度的复合就能满足特定的针织工艺要求,使针床挺杆座的运动速按人们预先设定的速度变化要求进行调节控制。

本发明通过变速马达带动的可调偏心轮的运动方式进行动能输出,使经编机的针床摆动凸轮形线轨迹实现柔性可变。由于对挺杆的驱动不是依靠特点形线凸轮,挺杆不与凸轮直接接触,因经,挺杆仅受轴向力作用,不存在侧面作用力,同时运动阻力大幅度降低,挺杆不存磨损问题,挺杆驱动机构也无需浸渍在油槽中。消除了经编机普遍存在的润滑油污染问题。

上述的技术方案使用的主轴箱无需进行全密封处理。

上述的技术方案使用的模拟主轴运动思维,即运动也是模拟以一个周期为360度的方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本发明可以保证针床的起伏速度和行程连续可调,同时针床的运动速度和行程可以形成具体的数字化,方便上位机进行读取和计算,提高了针床运行的精度和效率,同时对经编机系统的进一步智能化和高精度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的新型偏心轮结构无磨损,无需浸渍在恒温油槽内且主轴箱无需花大量工作做密封处理,因此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本发明的新型偏心轮结构在对针床进行周期性的动力输出过程中,通过程序控制可以使得在一个周期内针床每个点的速度都可以单独调节。

本发明在正常运行中按工艺要求如需在一段角度内需要停止变速马达以达到针床停摆的状态,但是程序依然可以根据设定的主轴转速进行角度递增。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创意和过程更容易被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轴伸出端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转轴上径向导轨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向放大图;

图5为针床挺杆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速马达;2-转轴;3-针床挺杆座;4-减速器;5-联轴器;6-主轴轴承;7-轴承座;8-滑块;9-锁紧芯轴;10-轴向垫片;21-径向滑槽;31-挺杆座孔;3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智能经编机针床顶杆变速变程运动系统,如图1-5所示,包括变速马达1、转轴2、针床挺杆座3、减速器4、联轴器5、主轴轴承6、轴承座7、滑块8、锁紧芯轴9和轴向垫片10;变速马达1通过减速器4和联轴器5驱动转轴2,转轴2通过主轴轴承6安装在轴承座7上,所述变速马达1为直流变频电机,针床挺杆座3通过径向调节装置安装在转轴2的伸出端上,针床挺杆座3沿转轴2的径向位置可调节,所述径向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转轴2上的径向滑槽21、与径向滑槽21相对应的滑块8和锁紧芯轴9,滑块8套装在转轴2的径向滑槽21中,在滑块8上设有内螺纹孔,在锁紧芯轴9的连接端设有外螺纹,在针床挺杆座3的中心孔中安装有轴承,在针床挺杆座3的两侧面均设有轴向垫片10,针床挺杆座3通过其中心孔的轴承32套装在锁紧芯轴9上,且使挺杆座孔31向上,锁紧芯轴9的连接端设有外螺纹旋接在滑块8上的内螺纹孔中,所述径向滑槽21的截面形状为t型槽或燕尾槽。

针床挺杆座3的运动行程可以通过径向调节装置来进行调节,具体调节方法如下:

松开锁紧芯轴9,使滑块8在转轴2的径向滑槽21中能自由滑动,调节滑块8在转轴2上的偏心距离,使针床挺杆座3的运动行程符合针床的运动振幅要求,确定后旋紧锁紧芯轴9,使滑块8在转轴2的径向滑槽21中固定即可。所述滑块8的位置可以人工连续调节以满足调节顶杆行程的需要;所述转轴2和滑块8组成一个偏心调的偏心轮,主轴通过减速器和联轴器带着转轴运动,滑块处于偏心位置带着针床起伏杆座运动,滑块的位置决定了针床起伏杆的上下位置的行程;所述的变速马达速度连续可调和方向可变,变速马达的运动采用闭环模式,实时转速通过编码器反馈。针床挺杆座3的运动速度通过电控系统来调节变速马达的转速,使针床挺杆座3与挺杆的接触点的运动轨迹符合经编机所需的特定型线的凸轮轨迹,使得经编机的针床驱动凸轮实现数字化可编可控,使传统经编机升级成智能数控经编机,这样经编机的挺杆的振动频率、不同时点的移动速度的复合就能满足特定的针织工艺要求,使针床挺杆座3的运动速按人们预先设定的速度变化要求进行调节控制。

本发明将过去采用固定行程和固定速度的凸轮驱动机构替换成使用偏心轮驱动机构,偏心轮的偏心距离可以通过调节滑块进行调节和锁定,转轴的转速由现有的定速转动改进成变速转动,这样便可以使得针床挺杆座的行程得到连续调节。另外现有的针床起伏速度是受凸轮的外部形状和转轴电机转速控制,由于凸轮外形是固定的,转轴的转速也是固定的,无法对针床起伏行程中的每个点的速度进行单独调节,本发明采用偏心轮的结构结合变速马达驱动方式不仅可以对针床起伏速度的整体调节,也能对针床在行程中每个点的速度进行单独调节,大大提高了经编机运行的灵活性,扩展了经编机对不同规格产品的织造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很多,在此不再逐一罗列,只要采用变速马达驱动可调偏心轮的一切方案取代现有经编机针的挺杆运动依靠凸轮驱动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