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变色合成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3716发布日期:2018-10-19 21:47阅读:20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色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压变色合成革。



背景技术:

随着服装、皮包和文具流行趋势的发展,人们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具有热压变色效果的合成革制品倍受市场欢迎。目前市场常见的变色革大多是通过在合成革成品表面辊涂变色树脂层,当受到热压时,压纹部位发生变色;或者在合成革成品表面涂饰变色蜡粉涂层的工艺,变色蜡粉在受热或压烫时会发生变色效应。但是这类变色革均为溶剂型PU革,且只能实现浅色变为深色的变色效果。此外,还有通过感光或感温变色颜料来实现可逆或不可逆的变色效果,但这类变色材料成本高,且耐用性不佳,时间长了变色功能会逐渐减弱,甚至失去变色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热压变色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已解决传统的变色合成革变色效果单一、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热压变色合成革,包括聚氨酯发泡层、底色层、粘接层和基材,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基材上,所述底色层设置在所述粘接层上,所述聚氨酯发泡层设置在所述底色层上,所述热压变色合成革的截面依次包括所述聚氨酯发泡层、所述底色层、所述粘接层和所述基材,所述聚氨酯发泡层的发泡密度为500~1000g/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压变色合成革还包括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聚氨酯发泡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发泡层的发泡密度为700~900g/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为涤纶布、棉布、超纤布、无纺布或莱卡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的非贴合一侧设置有防渗透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保护层的厚度为0.02~0.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层的厚度为0.05~0.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色层的厚度为0.02~0.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0.1~0.2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热压变色合成革上设有热压变色纹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压变色合成革,热压前发泡层为气-固相混合体系,由于光散射作用,发泡层呈现不透明状态,从而实现发泡层对底色层的有效遮盖。当受到热压时,发泡层受热压部位压实,变成单一、透明的固相,光散射作用消失,从而显现底色层的颜色。该热压变色合成革不需要添加变色材料,可以实现由浅色变深色的效果,也可以实现由深色变浅色的效果,且成本较低,在服装、包袋和文具等行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热压变色合成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热压变色合成革100,包括聚氨酯发泡层120、底色层130、粘接层140和基材150。粘接层140设置在基材150上,底色层130设置在粘接层140上,聚氨酯发泡层120设置在底色层130上。热压变色合成革100的截面依次包括聚氨酯发泡层120、底色层130、粘接层140和基材150,聚氨酯发泡层120的发泡密度为500~1000g/l。

聚氨酯发泡层120是通过将透明的浆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发泡,由于光散射作用而呈现不透明状态,展现热压变色合成革100的表观颜色。聚氨酯发泡层120的浆料中可以加入水性透明色浆进行调色。收到热烫压时,被烫压部位变为单一、透明的固相,光散射作用消失从而显现出背景颜色。聚氨酯发泡层120可选用水性聚氨酯通过机械搅拌的方式进行发泡,发泡密度进一步优选为700~900g/l。聚氨酯发泡层120的厚度优选为0.05~0.5mm。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聚氨酯发泡层120的发泡密度为750g/l,厚度为0.2mm。

底色层130提供变色背景色,热烫压之前,底色层130颜色聚氨酯发泡层120所遮盖,热烫压后,烫压部位显现底色层130的颜色。底色层130的颜色可以比聚氨酯发泡层120的颜色深,也可以比聚氨酯发泡层120的颜色浅。底色层130的采用的色浆可选择高遮盖力水性色浆。底色层130的厚度优选为0.02~0.3mm。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底色层130的厚度为0.1mm。

粘接层140的作用是将基布150和底色层130进行粘接。粘接层140的厚度优选为 0.1~0.25mm。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粘接层140的厚度为0.15mm。

基布150可以选用但不限于涤纶布、棉布、超纤布、无纺布、莱卡布等等。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热压变色合成革100还包括透明保护层110,透明保护层110 设置在聚氨酯发泡层120上。

透明保护层110可选用高透明度的油墨涂层,可以添加手感剂提供热压变色合成革100 的表面手感,可以添加耐磨剂以提高耐磨性,可以添加防水剂以提高防水性等等。透明保护层110的厚度优选为0.02~0.2mm。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透明保护层110的厚度为0.1mm。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基材150的非贴合一侧设置有防渗透层(图未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防渗透层由泼水剂喷淋在基布150上烘焙而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热压变色合成革100上设有热压变色纹路。

上述的热压变色合成革100,热压前发泡层为气-固相混合体系,由于光散射作用,发泡层呈现不透明状态,从而实现发泡层对底色层的有效遮盖。当受到热压时,发泡层受热压部位压实,变成单一、透明的固相,光散射作用消失,从而显现底色层的颜色。该热压变色合成革不需要添加变色材料,可以实现由浅色变深色的效果,也可以实现由深色变浅色的效果,且成本较低,在服装、包袋和文具等行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