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驱动器的刺料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6137发布日期:2018-11-23 21:5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基于双驱动器的刺料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双驱动器的刺料送料机构,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企业对缝制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要求提高对缝料的适应性,其中如包缝机,传统的包缝机采用主轴偏心驱动,通过连杆和曲柄的作用,来实现刺料的动作;通过复杂的连杆曲柄驱动送布轴,复杂的针距组件控制送布轴摆动,来实现送料的动作和改变针距的大小。这种刺料送料机构存在结构复杂,安装维护不便,且对布料厚度的适应性弱等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刺料送料机构结构复杂、安装维护不便和对布料厚度的适应性弱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双驱动器的刺料送料机构,包括机壳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上的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

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针杆曲柄,通过输出轴的摆动带动所述针杆曲柄摆动,使与针杆曲柄连接的针杆组件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差动曲柄和送料曲柄,通过第二驱动器输出轴的摆动带动所述差动曲柄和送料曲柄的摆动,从而分别带动与差动曲柄连接的差动牙架和与送料曲柄连接的送布牙架前后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为旋转往复运动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电机和电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针杆曲柄直接或通过联轴器安装在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差动曲柄和送料曲柄直接或通过联轴器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差动曲柄通过第一轴位螺钉与所述差动牙架连接;

所述送布曲柄通过第二轴位螺钉与所述送布牙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摆动量的改变,使刺料的行程和送布针距的大小改变,通过两者的配合使设备传动机构大大的简化,并且对布料厚薄的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不含机壳);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不含机壳);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不含机壳);

图4是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含机壳)。

图中,第一驱动器1;针杆曲柄2;针杆组件3;第二驱动器4;差动曲柄5;差动牙架6;送布牙架7;送料曲柄8;机壳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双驱动器的刺料送料机构,第一驱动器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针杆曲柄2,针杆曲柄2的另一端通过销子与针杆组件3连接,第一驱动器1通过输出轴的摆动来带动针杆曲柄2摆动,从而使针杆组件3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刺料动作,通过改变第一驱动器1的输出轴的摆动角度,可改变针杆组件3上下运动的行程,使之对缝料的厚薄适应性更强;第二驱动器4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差动曲柄5和送料曲柄8,差动曲柄5和送料曲柄8分别通过轴位螺钉与差动牙架6和送布牙架7连接,第二驱动器4输出轴的摆动带动差动曲柄5和送料曲柄8摆动,从而使差动牙架6和送料牙架7前后往复运动,通过改变第二驱动器4的输出轴的摆动角度,可改变差动牙架6和送布牙架7的前后运动量,从而实现针距大小的改变。

通过第一驱动器1和第二驱动器4的摆动量的改变,使刺料的行程和送布针距的大小改变,通过两者的配合使设备传动机构大大的简化,并且对布料厚薄的适应性更强。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