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品定向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7184发布日期:2019-11-12 22:5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织品定向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织品定向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上针织机针织出的针织品应有尽有,且针织品的花纹也越来越复杂,针织品生产完成后,经常需要对针织品进行定向牵引,目前牵引针织品时,针织品容易卡死在针织机构内,且容易引起针织品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织品定向牵引装置,解决了针织装置的针织机构在把针织品定向后,不能兼顾定向和传送的功能,且针织品容易变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织品定向牵引装置,包括底板、辊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定位导向机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和支撑腿;所述底板设置在针织机构下方,所述针织机构用于制作针织品,所述针织品的背面搭接在支撑板的正面,所述支撑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背面固定连接在底板的正面;

所述针织品的一端缠绕在辊轮的表面,所述辊轮的轴线贯穿有第一转轴,所述辊轮可绕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且两个固定板的背面均固定连接在底板正面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通过驱动装置与两个固定板中的右侧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表面的右侧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二转轴的表面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的左右两端均套接有第二轴承,且两个第二轴承相远离的一面分别卡接在两个连接板的相对面,且两个连接板的背面均固定连接在底板的正面,所述第二转轴上卡接有两个定位导向机构,每个定位导向机构均包括转筒、弹簧和弧形板,所述第二转轴穿过转筒的轴线,

所述转筒的表面通过若干个弹簧与若干个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若干个弧形板沿转筒轴向均匀分布,且所有弧形板的弧度均相同,每个定位导向机构的所有弧形板圆心重合且均位于第二转轴上,所述弧形板所在的圆周与针织品相切;所述底板背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的右端,所述电机机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块的相对面,且两个固定块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在右侧固定板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卡与第一转轴同轴固定,所述主动轮位于辊轮和右侧固定板之间,所述主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卡与第二转轴同轴固定,所述从动轮位于右侧转筒和右侧连接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弹簧和弧形板的数量均为六个,且六个弧形板呈圆形环绕在转筒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材质为橡胶。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驱动装置,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第一转轴和辊轮旋转,针织品通过辊轮的牵引力被牵引出针织机构,同时第一转轴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带动转筒和弧形板旋转,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弧形板能够对针织品进行定向牵引,也能起到缓慢把针织品从针织机构内传送出来的作用。

2、通过设置弧形板的排列位置,使得转筒旋转的过程中,六个弧形板能够依次的对针织品进行定向牵引,避免了两个弧形板空隙处无法对针织品定向牵引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弧形板对针织品的定向牵引功能,通过设置弹簧,使得弧形板具有一定活动功能,避免了弧形板对针织品挤压过度而造成其无法正常的被牵引,也能防止针织品的变形。

3、通过设置防滑垫,避免弧形板在对针织品进行定向时打滑,从而保证了弧形板能够稳定的挤压在针织品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针织机构、3针织品、4支撑板、5支撑座、6辊轮、7 第一转轴、8第一轴承、9固定板、1驱动装置、11电机、12固定块、11传动装置、111主动轮、112皮带、113从动轮、12第二转轴、13第二轴承、14 连接板、15转筒、16弹簧、17弧形板、18防滑垫、19支撑腿、2电源、21 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针织品定向牵引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正面的下方设置有电源2和开关21,电源2和开关 21均位于左侧固定板9的左侧,通过设置电源2,电源2能够为电机11提供电能,电源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21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2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11的输入端电连接,底板1正面的上方设置有针织机构2,针织机构2内针织有针织品3,针织品3的背面搭接在支撑板4的正面,支撑板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5,支撑座5的背面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正面。

针织品3的一端缠绕在辊轮6的表面,所述辊轮6的轴线贯穿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8,且两个第一轴承8分别卡接在两个固定板9的相对面,通过设置第一轴承8,使得第一转轴7能够在两个固定板9上顺畅的转动,且两个固定板9的背面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正面的下方,第一转轴7的右端通过驱动装置1与两个固定板中的右侧固定板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驱动装置1包括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7 的右端,电机11机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块12的相对面,且两个固定块12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在右侧固定板9的右侧面,通过设置驱动装置1,电机11的输出轴旋转带动第一转轴7和辊轮6旋转,针织品3通过辊轮6的牵引力被牵引出针织机构2,第一转轴7表面的右侧通过传动装置11与第二转轴12的表面传动连接,传动装置11包括主动轮111,主动轮111卡接在第一转轴7的表面,主动轮111位于辊轮6和右侧固定板9 之间,主动轮111的表面通过皮带112与从动轮113传动连接,从动轮113 卡接在第二转轴12的表面,从动轮113位于右侧转筒15和右侧连接板14之间,通过设置传动装置11,使得第一转轴7通过主动轮111、皮带112和从动轮113能够带动第二转轴12旋转,使得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2能够同步的转动,从而保证了辊轮6和弧形板17的同步旋转。

第二转轴12的左右两端均套接有第二轴承13,且两个第二轴承13相远离的一面分别卡接在两个连接板14的相对面,且两个连接板14的背面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正面,第二转轴12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转筒15,转筒 15的表面通过若干个弹簧16与若干个弧形板17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16,使得弧形板17具有一定活动功能,避免了弧形板17对针织品3挤压过度而造成其无法正常的被传送出针织机构2,从而保证了弧形板17能够灵活的挤压在针织品3的表面,也能防止针织品的变形。弹簧16和弧形板17的数量均为六个,且六个弧形板17呈圆形环绕在转筒15的四周,通过设置弧形板 17的排列位置,使得转筒15旋转的过程中,六个弧形板17能够依次的对针织品3进行定向牵引,避免了两个弧形板17空隙处无法对针织品3定向牵引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弧形板17对针织品3的定向牵引功能,弧形板17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18,防滑垫18的材质为橡胶,通过设置防滑垫18,避免弧形板17在对针织品3进行定向时打滑,从而保证了弧形板17能够稳定的挤压在针织品3的表面,且下方的弧形板17搭接在针织品3的正面,底板1背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9,通过设置支撑腿19,能够使得底板1的支撑变得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使用时,启动电机11,电机11带动第一转轴7转动,第一转轴7带动辊轮6旋转,辊轮6通过牵引力把针织品3从针织机构2内牵引出来;

S2、同时第一转轴7旋转带动主动轮111旋转,主动轮111通过皮带112 传动带动从动轮113旋转,从动轮113带动第二转轴12旋转,第二转轴12 带动两个转筒15旋转,两个转筒15带动弧形板17旋转,在弹簧16弹力的作用下,弧形板17既能够对针织品3进行定向牵引,也能起到把针织品3从针织机构2内传送出来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