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冲洗结构的布料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8008发布日期:2019-10-28 23:2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冲洗结构的布料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的印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冲洗结构的布料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面料生产方面,经常需要对面料进行印染,一般面料要经过丝光处理,经过丝光处理后的织物可获得丝一样的光泽,稳定的尺寸以及较好的吸附性能,丝光处理时,为了减少后面水洗的压力,要吸除布料上面的碱。

公告号为CN201981382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印染行业的布铗丝光机,特别涉及一种布铗丝光机自动冲吸碱装置。它包括出布铗轧车,还包括有带有冲淋动力的冲淋器和吸碱器,吸碱器与真空泵相连接,吸碱器上带有吸液管,冲淋器包括设置在织物上方的喷淋头,冲淋器和真空泵均设置多个,还包括设置在出布铗轧车处的淡碱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有中央处理单元变频驱动,至少一个真空泵通过中央处理单元变频驱动与淡碱浓度检测装置相连接。该实用新型自动控制织物冲吸碱过程中的含碱量保持最佳恒定值,从而改善织物丝光处理稳定性,提高了染色一次成功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布料在经过丝光处理后,会在布料上存在很浓的碱,后续去碱不充分,增大了后续水洗的压力,会造成布料门幅尺寸的收缩和门幅尺寸的不稳定,同时还会造成后续染色过程中出现严重色差,使染色成功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冲洗结构的布料净化装置,具有去碱充分、减小后续水洗压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冲洗结构的布料净化装置,包括机架、布料传送机构、冲淋装置、吸碱装置、布料夹持装置及其驱动件,机架首尾两端分别设有布料传送机构,所述机架中间段安装有多组冲淋装置和吸碱装置,所述机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布料夹持装置的导轨,布料夹持装置安装于导轨上,所述冲淋装置位于机架远离地面的上方,两条所述导轨之间设有吸碱装置,所述布料夹持装置上面夹持有布料,所述布料位于冲淋装置和吸碱装置之间,所述冲淋装置向布料远离吸碱装置的布料正面冲淋淡碱水,所述吸碱装置向布料远离冲淋装置的布料反面吸除淡碱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传送机构包括布辊,布料从布辊上通过,工作时,布料位于冲淋装置和吸碱装置之间,冲淋装置对布料的正面进行冲淋淡碱水,和布料上面原有的碱进行融合,然后吸碱装置从布料的反面把布料上面的淡碱水进行吸除,这样使布料去碱更加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冲淋装置和所述吸碱装置为一组冲吸结构,所述冲吸结构设有七组,每组冲吸结构靠近地面一端的机架下均设有淡碱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七组冲吸结构并且该七组冲吸结构中冲淋的淡碱水含碱量逐渐减少,最后一组冲淋的为清水,使布料上残余的碱去除的更加充分,从而减轻后续水洗的压力。每组冲吸结构下面设置淡碱池用来收集冲淋的淡碱水,一方面达到了节约成本的效果,另一方面达到了绿能环保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冲淋装置垂直于布料夹持装置设置,其两端均与机架相连,所述冲淋装置与布料夹持装置高度方向相距8cm至12cm,所述冲淋装置包括溢流槽,在溢流槽靠近吸碱装置的底部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溢流板,所述溢流板与溢流槽底部中间设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圆周上均匀分布蒸汽孔,有所述蒸汽管与溢流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溢流槽底部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高度为1mm至3mm的溢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槽用来储放淡碱水,工作时,淡碱水从溢流口流出,将冲淋装置的两端固定在机架上,与布料夹持装置保持8cm至12cm的高度,使淡碱水从溢流口中流出时对布料有冲击力,使淡碱水和布料上的碱更快的融合。在溢流槽内设置溢流板和蒸汽管,蒸汽从蒸汽管孔进入到溢流槽,对溢流槽内部的淡碱水起到加热的作用,且蒸汽管内的蒸汽有一定的高压让溢流槽内的淡碱水不容易通过蒸汽孔进入到蒸汽管内。加热后的淡碱水在冲淋的时候更加容易与布料上面的碱融合,便于增加吸碱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槽位于溢流口的两侧分别焊接有挡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淡碱水从溢流口流出时,在溢流口的两侧分别焊接挡流板,用来挡住喷溅出的淡碱水。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挡流板相对的一侧均抵接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向地面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30°至411°,所述引流板的一条长边靠近溢流口处固定连接有翻边,所述翻边卡接在溢流口靠近吸碱装置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引流板,让淡碱水从溢流口流出时不容易飞溅到布料以外的区域,让淡碱水通过引流板流到布料的正面,引流板上固定有翻边,方便引流板的安装与拆卸,便于清洁引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冲淋装置的一端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器固定在机架上,所述过滤器的一端与溢流槽相连,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设置有水泵且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水泵连通淡碱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淡碱池内的淡碱水内含有布料粉尘,在再次使用之前,用水泵把溢流淡碱池内的淡碱水抽到过滤器内,通过过滤器内的过滤网把布料粉尘过滤掉以后,通过溢流管道把过滤后的的淡碱水输送到溢流槽内,进行再次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吸碱装置平行于冲淋装置设置,所述吸碱装置包括多个吸盘和真空泵,每个所述吸盘远离地面的平面上设置有直径为5mm的吸碱小孔,所述吸碱小孔内设置有吸液管,所述真空泵上设有吸气嘴和排水管,所述吸气嘴上设有软管,所述吸盘由软管连接真空泵,真空泵吸出的碱液通过排水管流入淡碱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盘工作的时候,打开真空泵,使用吸气嘴对吸碱小孔内的吸液管进行抽水,把布料上面的淡碱水吸入真空泵中,再通过真空泵1.0排出到淡碱池内。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分为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所述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相背的一端均安装在布料夹持装置的导轨上,所述第三吸盘位于布料夹持装置的中间位置且固定在机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使吸碱更加充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布料位于冲淋装置和吸碱装置之间以及七组冲吸结构的设置,能够起到有效去碱的效果;

2.通过挡流板和引流槽的设置,能够起到导流的效果;

3.通过过滤器的设置,能够起到过滤淡碱池内淡碱水,达到再次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组冲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溢流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支撑柱;2、布料传送机构;21、布辊;3、冲淋装置;31、溢流槽;32、溢流口;33、挡流板;34、翻边;35、引流板;36、溢流板;37、蒸汽管;38、蒸汽孔;4、吸碱装置;41、真空泵;411、吸气嘴;412、排水管;413、软管;42、吸盘;421、第一吸盘;422、第二吸盘;423、第三吸盘;424、吸碱小孔;425、吸液管;426、收纳管;5、布料夹持装置;51、导轨;6、驱动件;7、冲吸结构;8、淡碱池;9、过滤器;91、水泵;92、溢流管道;93、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有冲洗结构的布料净化装置,包括机架1、布料传送机构2、冲淋装置3、吸碱装置4、布料夹持装置5及其驱动件6,机架1首尾两端分别设有布料传送机构2,布料传送机构2包括布辊21。机架1中间段安装有冲淋装置3和吸碱装置4,冲淋装置3和吸碱装置4为一组冲吸结构7,冲吸结构7设有七组,七组冲吸结构7中,第一组冲淋的淡碱水含量最高,第七组冲淋的淡碱水含量为零,这是按照冲淋的淡碱水的含碱量依次逐渐减少进行冲淋的,使布料上残余的碱去除的更加充分,从而减轻后续水洗的压力。每组冲吸结构7靠近地面一端的机架1下均设有淡碱池8,用来收集冲淋的淡碱水,一方面达到了节约成本的效果,另一方面达到了绿能环保的效果。机架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布料夹持装置5的导轨51,布料夹持装置5安装于导轨51上,布料从布辊21上把布料传送过来,通过布料夹持装置5夹持布料。冲淋装置3位于机架1远离地面的上方,两条导轨51之间设有吸碱装置4,布料夹持装置5夹持着布料通过驱动件6在冲淋装置3和吸碱装置4之间平行移动,冲淋装置3向布料远离吸碱装置4的布料正面冲淋淡碱水,让冲淋下来的淡碱水和布料上面原有的碱进行融合,吸碱装置4向布料远离冲淋装置3的布料反面吸除淡碱水,使布料上的淡碱水吸除的更加充分。

如图2所示,冲淋装置3垂直于布料夹持装置5设置,冲淋装置3相距布料夹持装置5高度方向8cm至12cm,其两端均与机架1相连,机架1的短边两端均设有支撑柱11,冲淋装置3的两端均固定在支撑柱11远离地面的顶部。在冲淋装置3的一端设有过滤器9,过滤器9内设有过滤网93,用来过滤布料粉尘,过滤器9与淡碱池8之间设置有水泵91,过滤器9固定在机架1远离地面的上端面,过滤器9与冲淋装置3中间设置有溢流管道92,过滤器9的一端与溢流槽31相连,过滤器9的另一端通过溢流管道92与水泵91连接,水泵91连通淡碱池8。布料表面上带有布料粉尘,布料通过冲淋以后,布料粉尘随着淡碱水一起吸进真空泵41中并流入到淡碱池8内,在再次使用之前,用水泵91把淡碱池8内的淡碱水抽到过滤器9内,通过过滤网93把布料粉尘过滤掉,通过溢流管道92把过滤后的的淡碱水输送到溢流槽31内,进行再次使用。

如图2所示,吸碱装置4平行于冲淋装置3设置,每组冲吸结构7中的吸碱装置4包括吸盘42和真空泵41,吸盘42分别为第一吸盘421、第二吸盘422和第三吸盘423,使吸碱更加充分。第一吸盘421和第二吸盘422相背的一端均安装在布料夹持装置5的导轨51上,第三吸盘423位于布料夹持装置5的中间位置且固定在机架1上。每个吸盘42上设置有直径为5mm的吸碱小孔424,吸碱小孔424内连接有吸液管425,真空泵41上设有吸气嘴411(如图1所示)和排水管412(如图1所示),吸气嘴411上设有软管413(如图1所示),软管413与吸液管425相连接,排水管412伸入淡碱池8。软管413的另一端连接有收纳管426,当吸盘42工作的时候,吸液管425吸出的淡碱水排到收纳管426内,软管413伸入收纳管426内,淡碱水通过软管413从真空泵41排水管412排出,打开真空泵41,由于收纳管426为一个密闭的容器,使用软管413对吸碱小孔424内的吸液管425进行吸气,布料上的淡碱水会受到一个拉力,把布料上面的淡碱水吸入收纳管426,再用软管413吸进真空泵41内,并用排水管412把吸进真空泵41内的淡碱水排出到淡碱池8内。

如图3所示,冲淋装置3包括溢流槽31,用来储放淡碱水,溢流槽31底部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高度为1mm至3mm的溢流口32,工作时,加热后的淡碱水从溢流口32流出。在溢流槽31位于溢流口32的两侧分别焊接有挡流板33,在两个挡流板33相对的一侧均抵接引流板35,引流板35向地面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30°至411°让淡碱水从溢流口32流出时不容易飞溅到布料以外的区域,让淡碱水通过引流板35流到布料的正面。引流板35的一条长边靠近溢流口处固定连接有翻边34,翻边34卡接在溢流口32靠近吸碱装置4的一端,方便引流板35的安装与拆卸,便于清洁引流板35。

如图3所示,在溢流槽31靠近吸碱装置4的底部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溢流板36,溢流板36与溢流槽31底部中间设有蒸汽管37,在蒸汽管圆周上均匀分布蒸汽孔38,蒸汽管37内通有高压的蒸汽,使溢流槽31内的淡碱水不容易进入到蒸汽管37内,高压的蒸汽从蒸汽孔38进入到溢流槽31加热溢流槽31内的淡碱水,蒸汽管37与溢流板36之间留有间隙,淡碱水进入溢流槽31后,通过蒸汽孔38溢出的蒸汽加热,再经过溢流口32冲淋在布料上。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工作的时候,布料从布辊21上传送过来,布料夹持装置5夹持布料,通过驱动件6驱动布料夹持装置5在导轨51上移动。首先,打开水泵91,把淡碱池8内的淡碱水通过水泵91输送到过滤器9中,通过过滤网93把过滤以后的淡碱水通过溢流管道92输送到溢流槽31内,淡碱水通过溢流槽31内部的蒸汽管37上的蒸汽孔38溢出的高压蒸汽加热,再通过溢流口32引流口把淡碱水冲淋在布料的正面。其次,打开真空泵41,通过真空泵41的软管413对吸盘42上吸碱小孔424中的吸液管425进行吸气,把布料反面的淡碱水通过吸液管425排到收纳管426内,再用软管413吸进真空泵41内,并用排水管412把吸进真空泵41内的淡碱水排出到淡碱池8内,等待下一次重复利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