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84567发布日期:2021-06-01 17:3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缝纫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缝纫机上弯针机构的上弯针滑杆在滑块本体的滑块贯穿孔中高速运动,上弯针滑杆在高速运动中需要足够的润滑油,多余的润滑油会被上弯针滑杆带上来积累在滑块贯穿孔上端位置,进而伴随着上弯针滑杆往上运动,向上方飞散,污染缝线和缝料,目前的解决方案有两类,一类在滑块周圈开有排油槽,依靠油液本身的重力作用和滑块回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经过排油槽,将油液排向滑块下方空间,这类的缺点的是效果差,同时存在下方油液被滑块重新往上带的风险;一类在滑块内安装吸油棉,通过吸油棉对上弯针滑杆上的润滑油进行吸收,但是由于吸油棉本身在长时间的摩擦过程中容易产生纤维脱落,并掉落在滑块贯穿孔内,进而导致上弯针滑杆与贯穿孔之间的摩擦变大。

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缝纫机上弯针滑杆强制回油机构,申请号:2015101533050,包括有上弯针滑杆座,设置在上弯针滑杆座的上弯针滑杆孔内的上弯针滑杆,在上弯针滑杆座上固设有吸油棉,吸油棉与上弯针滑杆接触连接,在上弯针滑杆座上设置有回油通道,在回油通道上连接有油管,油管连接油泵,油泵的吸力将上弯针滑杆上的油经吸油棉、回油通道进行强制回油;该发明对上弯针滑杆进行强制回油,避免了油污随上弯针滑杆的运动而甩出,溅洒到布料上,污染布料,影响生产的有序进行;回油效果好,机构简单,但是由于吸油棉本身在长时间的摩擦过程中容易产生纤维脱落,并掉落在滑块贯穿孔内,进而导致上弯针滑杆与贯穿孔之间的摩擦变大。

鉴于此,本发明研制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缝纫机上弯针滑杆往上运动时易携带润滑油污染缝线和缝料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包括滑杆机构和循环油机构;

所述滑杆机构包括滑杆座、滑杆腔和滑动杆;所述滑杆腔开设于滑杆座上;所述滑杆腔倾斜设计;所述滑杆腔两端均贯穿滑杆座;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于滑杆腔内;所述滑动杆下端连接有曲轴结构、上端连接有上弯针;

所述循环油机构包括安装槽、循环槽和注油槽;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滑杆座上表面;所述安装槽底面倾斜设计;所述安装槽底面与滑杆腔轴线垂直;所述循环槽和注油槽均开设于滑杆座内;所述安装槽与滑杆腔导通设计;所述循环槽开设于安装槽底面;所述循环槽环形设计;所述循环槽轴线与安装槽底面垂直;所述安装槽内通过螺栓固连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槽底面固连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围绕循环槽呈圆形分布;所述支撑板上固连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均向滑杆腔内延伸;所述延伸杆下表面共同固连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橡胶环下表面倾斜设计;所述循环槽内填充有过滤棉;所述注油槽开设于滑杆腔侧壁;所述注油槽呈螺旋形设计;所述注油槽首尾两端分别通过导管与油盘导通设计;

现有技术中缝纫机上弯针机构的上弯针滑杆在滑块本体的滑块贯穿孔中高速运动,上弯针滑杆在高速运动中需要足够的润滑油,多余的润滑油会被上弯针滑杆带上来积累在滑块贯穿孔上端位置,进而伴随着上弯针滑杆往上运动,向上方飞散,污染缝线和缝料,目前的解决方案有两类,一类在滑块周圈开有排油槽,依靠油液本身的重力作用和滑块回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经过排油槽,将油液排向滑块下方空间,这类的缺点的是效果差,同时存在下方油液被滑块重新往上带的风险;一类在滑块内安装吸油棉,通过吸油棉对上弯针滑杆上的润滑油进行吸收,但是由于吸油棉本身在长时间的摩擦过程中容易产生纤维脱落,并掉落在滑块贯穿孔内,进而导致上弯针滑杆与贯穿孔之间的摩擦变大;

本发明工作时,滑动杆在动力元件的带动在滑杆腔内做快速的上下往复运动,在滑动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外界油盘通过导管不断的向注油槽内灌输润滑油,润滑油在螺旋形的注油槽内流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沾附在滑动杆上,进而利用润滑油降低滑动杆和滑杆腔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利用流动的润滑油将滑动杆和滑杆腔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进行交换、转移,进而有效地降低滑动杆、滑杆腔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发生热变形、摩擦损耗程度,同时滑动杆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杆上沾附的润滑油同步移动,由于滑动杆与橡胶环滑动连接,滑动杆上的润滑油在与橡胶环接触的过程中,受到橡胶环的剐蹭作用,顺着橡胶环下表面滴落在循环槽内的过滤棉上,进而使过滤棉对润滑油进行过滤,并在滑动杆向下滑动的过程中,经过过滤棉过滤后的润滑油沾附在无油的滑动杆上,为滑动杆起到润滑的作用,通过设置橡胶环和过滤棉,利用弹性的橡胶环对滑动杆表面进行剐蹭,进而有效的对滑动杆表面上的润滑油进行强制回收,进而避免润滑油向外甩出,对丝线和布匹造成污染,同时经过过滤棉进行过滤后的润滑油可以有效地去除摩擦时产生的杂质,使润滑油在循环过程中保存纯净,进而使润滑油的润滑效果更好,同时过滤棉与滑动杆不直接接触,可以避免结构较为松散的过滤棉纤维受摩擦作用脱落,有效避免对滑动杆的滑动起到阻碍作用。

优选的,所述滑杆座内部开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上表面与滑杆腔轴线平行设计;所述收集腔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得导通孔;所述导通孔与注油槽导通设计;

工作时,外界油盘中的润滑油顺着导管进入注油槽上方,在重力的作用下润滑油在注油槽内向下流动,并在流动的过程中顺着导通孔进入收集槽内,进行循环,均匀分布的导通孔可以有效地对润滑油的收集起到促进作用,避免润滑油流速过快,从而导致部分润滑油向注油槽外溢出,有效地使大部分润滑油可以得到回收利用,减少润滑油随滑动杆向下滴落的含量。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滑杆腔一侧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延伸杆均通过导杆转动连接于转动槽内;所述延伸杆上表面通过弹簧与支撑板弹性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橡胶环与滑动杆过盈连接;所述橡胶环靠近滑动杆一侧斜面设计;所述橡胶环靠近安装板一侧固连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与滑动杆滑动连接;当所述滑动杆向上运动时,橡胶环斜面与滑动杆之间滑动、当滑动杆向下运动时,滑动环与滑动杆滑动连接;

工作时,通过设置转动槽,将延伸杆与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并通过弹簧使其弹性连接,在滑动杆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橡胶环与滑动杆过盈配合,滑动杆对橡胶环形成向上的推力,进而使延伸杆挤压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使橡胶环与滑动杆之间摩擦力增大,进而使橡胶环对滑动杆表面的摩擦效果较好,进而增强对润滑油的强制回收效率,同时当滑动杆向下运动时,滑动杆对橡胶环产生向下的推力,进而使滑动杆与滑动环滑动连接,进而使滑动杆与橡胶环的接触面积减小,有效地降低摩擦力,一方面使滑动杆的滑动更加顺利,同时还能降低橡胶环的损耗。

优选的,所述循环槽与滑杆腔导通设计;所述循环槽底部铰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下表面固连有负压囊;所述挤压板靠近滑动杆一侧通过弹簧与橡胶环弹性连接;所述橡胶环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负压槽;所述负压槽与负压囊通过单向导管导通设计;所述负压囊上还固连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为单向管设计;所述出油管延伸至过滤棉内部;

工作时,当滑动杆向上运动时带动橡胶环和延伸杆向上转动,进而使橡胶环与挤压板之间的弹簧受到拉力作用,进而使挤压板带动负压囊向上转动,进而负压囊形成负压,并通过单向导管作用于负压槽内,由于橡胶环与滑动杆之间通过斜面贴合,此时负压槽与滑动杆之间密封,利用负压有效地对滑动杆表面形成抽取作用,进而有效地增强橡胶环对滑动杆表面的润滑油的强制回收效果,有效地避免润滑油向外界溅射,同时当滑动杆下滑时,挤压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进而使负压囊将内部抽取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喷射在过滤棉内部进行净化、循环使用。

优选的,所述循环槽内还滑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按压环;所述按压环上表面固连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延伸杆对应设计;所述过滤棉填充于按压环和挤压板之间;工作时,滑动杆上移时,橡胶环向上运动带动挤压板向上运动,此时按压环不动,当滑动杆下移时,按压环在传动杆的传动效果下被橡胶环挤压,进而使按压环向下运动,此时负压囊内的润滑油喷射在过滤棉内部,过滤棉受到按压环的挤压效果,进而加快润滑油的过滤速率,同时挤出的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汇聚在循环槽内,并通过与滑动杆之间的接触沾附于滑动杆表面,对滑动杆起到润滑作用。

优选的,所述循环槽与收集槽之间通过导通管导通设计;所述导通管位于循环槽内一端固连于挤压板上;所述挤压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导通管导通设计;所述导通管位于挤压板上一端斜面设计;工作时,当挤压板向上转动时,挤压板上的导流槽与导通管均成倾斜角度,此时过滤棉中的过滤的润滑油顺着导流槽向导通管内流动,进而使过滤的润滑油流入收集槽内,完成润滑油的循环,当挤压板复位后,此时挤压板与水平方向平行,进而对过滤棉内部受按压环作用挤出的润滑油进行导流,使润滑油向导通管和滑动杆上流动,进而有效地回收润滑油的同时还对滑动杆进行润滑,进而有效地降低滑动杆和滑杆腔之间的摩擦效果,进而使滑动杆和滑杆腔使用寿命更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通过设置橡胶环和过滤棉,利用弹性的橡胶环对滑动杆表面进行剐蹭,进而有效的对滑动杆表面上的润滑油进行强制回收,进而避免润滑油向外甩出,对丝线和布匹造成污染,同时经过过滤棉进行过滤后的润滑油可以有效地去除摩擦时产生的杂质,使润滑油在循环过程中保存纯净,进而使润滑油的润滑效果更好,同时过滤棉与滑动杆不直接接触,可以避免结构较为松散的过滤棉纤维受摩擦作用脱落,有效避免对滑动杆的滑动起到阻碍作用。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通过设置转动槽,将延伸杆与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并通过弹簧使其弹性连接,在滑动杆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橡胶环与滑动杆过盈配合,滑动杆对橡胶环形成向上的推力,进而使延伸杆挤压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使橡胶环与滑动杆之间摩擦力增大,进而使橡胶环对滑动杆表面的摩擦效果较好,进而增强对润滑油的强制回收效率,同时当滑动杆向下运动时,滑动杆对橡胶环产生向下的推力,进而使滑动杆与滑动环滑动连接,进而使滑动杆与橡胶环的接触面积减小,有效地降低摩擦力,一方面使滑动杆的滑动更加顺利,同时还能降低橡胶环的损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滑杆座1、滑杆腔11、滑动杆12、安装槽2、循环槽21、安装板22、支撑板23、延伸杆24、橡胶环25、过滤棉26、注油槽3、收集腔31、导通孔32、转动槽4、滑动环41、挤压板42、负压囊43、负压槽44、出油管45、按压环46、传动杆47、导通管5、导流槽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包括滑杆机构和循环油机构;

所述滑杆机构包括滑杆座1、滑杆腔11和滑动杆12;所述滑杆腔11开设于滑杆座1上;所述滑杆腔11倾斜设计;所述滑杆腔11两端均贯穿滑杆座1;所述滑动杆12滑动连接于滑杆腔11内;所述滑动杆12下端连接有曲轴结构、上端连接有上弯针;

所述循环油机构包括安装槽2、循环槽21和注油槽3;所述安装槽2开设于滑杆座1上表面;所述安装槽2底面倾斜设计;所述安装槽2底面与滑杆腔11轴线垂直;所述循环槽21和注油槽3均开设于滑杆座1内;所述安装槽2与滑杆腔11导通设计;所述循环槽21开设于安装槽2底面;所述循环槽21环形设计;所述循环槽21轴线与安装槽2底面垂直;所述安装槽2内通过螺栓固连有安装板22;所述安装槽2底面固连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围绕循环槽21呈圆形分布;所述支撑板23上固连有延伸杆24;所述延伸杆24均向滑杆腔11内延伸;所述延伸杆24下表面共同固连有橡胶环25;所述橡胶环25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橡胶环25下表面倾斜设计;所述循环槽21内填充有过滤棉26;所述注油槽3开设于滑杆腔11侧壁;所述注油槽3呈螺旋形设计;所述注油槽3首尾两端分别通过导管与油盘导通设计;

现有技术中缝纫机上弯针机构的上弯针滑杆在滑块本体的滑块贯穿孔中高速运动,上弯针滑杆在高速运动中需要足够的润滑油,多余的润滑油会被上弯针滑杆带上来积累在滑块贯穿孔上端位置,进而伴随着上弯针滑杆往上运动,向上方飞散,污染缝线和缝料,目前的解决方案有两类,一类在滑块周圈开有排油槽,依靠油液本身的重力作用和滑块回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经过排油槽,将油液排向滑块下方空间,这类的缺点的是效果差,同时存在下方油液被滑块重新往上带的风险;一类在滑块内安装吸油棉,通过吸油棉对上弯针滑杆上的润滑油进行吸收,但是由于吸油棉本身在长时间的摩擦过程中容易产生纤维脱落,并掉落在滑块贯穿孔内,进而导致上弯针滑杆与贯穿孔之间的摩擦变大;

本发明工作时,滑动杆12在动力元件的带动在滑杆腔11内做快速的上下往复运动,在滑动杆12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外界油盘通过导管不断的向注油槽3内灌输润滑油,润滑油在螺旋形的注油槽3内流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沾附在滑动杆12上,进而利用润滑油降低滑动杆12和滑杆腔11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利用流动的润滑油将滑动杆12和滑杆腔11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进行交换、转移,进而有效地降低滑动杆12、滑杆腔11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发生热变形、摩擦损耗程度,同时滑动杆12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杆12上沾附的润滑油同步移动,由于滑动杆12与橡胶环25滑动连接,滑动杆12上的润滑油在与橡胶环25接触的过程中,受到橡胶环25的剐蹭作用,顺着橡胶环25下表面滴落在循环槽21内的过滤棉26上,进而使过滤棉26对润滑油进行过滤,并在滑动杆12向下滑动的过程中,经过过滤棉26过滤后的润滑油沾附在无油的滑动杆12上,为滑动杆12起到润滑的作用,通过设置橡胶环25和过滤棉26,利用弹性的橡胶环25对滑动杆12表面进行剐蹭,进而有效的对滑动杆12表面上的润滑油进行强制回收,进而避免润滑油向外甩出,对丝线和布匹造成污染,同时经过过滤棉26进行过滤后的润滑油可以有效地去除摩擦时产生的杂质,使润滑油在循环过程中保存纯净,进而使润滑油的润滑效果更好,同时过滤棉26与滑动杆12不直接接触,可以避免结构较为松散的过滤棉26纤维受摩擦作用脱落,有效避免对滑动杆12的滑动起到阻碍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杆座1内部开设有收集腔31;所述收集腔31上表面与滑杆腔11轴线平行设计;所述收集腔31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得导通孔32;所述导通孔32与注油槽3导通设计;

工作时,外界油盘中的润滑油顺着导管进入注油槽3上方,在重力的作用下润滑油在注油槽3内向下流动,并在流动的过程中顺着导通孔32进入收集槽内,进行循环,均匀分布的导通孔32可以有效地对润滑油的收集起到促进作用,避免润滑油流速过快,从而导致部分润滑油向注油槽3外溢出,有效地使大部分润滑油可以得到回收利用,减少润滑油随滑动杆12向下滴落的含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23靠近滑杆腔11一侧均开设有转动槽4;所述延伸杆24均通过导杆转动连接于转动槽4内;所述延伸杆24上表面通过弹簧与支撑板23弹性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橡胶环25与滑动杆12过盈连接;所述橡胶环25靠近滑动杆12一侧斜面设计;所述橡胶环25靠近安装板22一侧固连有滑动环41;所述滑动环41与滑动杆12滑动连接;当所述滑动杆12向上运动时,橡胶环25斜面与滑动杆12之间滑动、当滑动杆12向下运动时,滑动环41与滑动杆12滑动连接;

工作时,通过设置转动槽4,将延伸杆24与支撑板23之间转动连接,并通过弹簧使其弹性连接,在滑动杆12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橡胶环25与滑动杆12过盈配合,滑动杆12对橡胶环25形成向上的推力,进而使延伸杆24挤压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使橡胶环25与滑动杆12之间摩擦力增大,进而使橡胶环25对滑动杆12表面的摩擦效果较好,进而增强对润滑油的强制回收效率,同时当滑动杆12向下运动时,滑动杆12对橡胶环25产生向下的推力,进而使滑动杆12与滑动环41滑动连接,进而使滑动杆12与橡胶环25的接触面积减小,有效地降低摩擦力,一方面使滑动杆12的滑动更加顺利,同时还能降低橡胶环25的损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循环槽21与滑杆腔11导通设计;所述循环槽21底部铰接有挤压板42;所述挤压板42下表面固连有负压囊43;所述挤压板42靠近滑动杆12一侧通过弹簧与橡胶环25弹性连接;所述橡胶环25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负压槽44;所述负压槽44与负压囊43通过单向导管导通设计;所述负压囊43上还固连有出油管45;所述出油管45为单向管设计;所述出油管45延伸至过滤棉26内部;

工作时,当滑动杆12向上运动时带动橡胶环25和延伸杆24向上转动,进而使橡胶环25与挤压板42之间的弹簧受到拉力作用,进而使挤压板42带动负压囊43向上转动,进而负压囊43形成负压,并通过单向导管作用于负压槽44内,由于橡胶环25与滑动杆12之间通过斜面贴合,此时负压槽44与滑动杆12之间密封,利用负压有效地对滑动杆12表面形成抽取作用,进而有效地增强橡胶环25对滑动杆12表面的润滑油的强制回收效果,有效地避免润滑油向外界溅射,同时当滑动杆12下滑时,挤压板42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进而使负压囊43将内部抽取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45喷射在过滤棉26内部进行净化、循环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循环槽21内还滑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按压环46;所述按压环46上表面固连有传动杆47;所述传动杆47与延伸杆24对应设计;所述过滤棉26填充于按压环46和挤压板42之间;工作时,滑动杆12上移时,橡胶环25向上运动带动挤压板42向上运动,此时按压环46不动,当滑动杆12下移时,按压环46在传动杆47的传动效果下被橡胶环25挤压,进而使按压环46向下运动,此时负压囊43内的润滑油喷射在过滤棉26内部,过滤棉26受到按压环46的挤压效果,进而加快润滑油的过滤速率,同时挤出的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汇聚在循环槽21内,并通过与滑动杆12之间的接触沾附于滑动杆12表面,对滑动杆12起到润滑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循环槽21与收集槽之间通过导通管5导通设计;所述导通管5位于循环槽21内一端固连于挤压板42上;所述挤压板42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槽51;所述导流槽51与导通管5导通设计;所述导通管5位于挤压板42上一端斜面设计;工作时,当挤压板42向上转动时,挤压板42上的导流槽51与导通管5均成倾斜角度,此时过滤棉26中的过滤的润滑油顺着导流槽51向导通管5内流动,进而使过滤的润滑油流入收集槽内,完成润滑油的循环,当挤压板42复位后,此时挤压板42与水平方向平行,进而对过滤棉26内部受按压环46作用挤出的润滑油进行导流,使润滑油向导通管5和滑动杆12上流动,进而有效地回收润滑油的同时还对滑动杆12进行润滑,进而有效地降低滑动杆12和滑杆腔11之间的摩擦效果,进而使滑动杆12和滑杆腔11使用寿命更长。

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工作时,滑动杆12在动力元件的带动在滑杆腔11内做快速的上下往复运动,在滑动杆12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外界油盘通过导管不断的向注油槽3内灌输润滑油,润滑油在螺旋形的注油槽3内流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沾附在滑动杆12上,进而利用润滑油降低滑动杆12和滑杆腔11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利用流动的润滑油将滑动杆12和滑杆腔11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进行交换、转移,进而有效地降低滑动杆12、滑杆腔11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发生热变形、摩擦损耗程度,同时滑动杆12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杆12上沾附的润滑油同步移动,由于滑动杆12与橡胶环25滑动连接,滑动杆12上的润滑油在与橡胶环25接触的过程中,受到橡胶环25的剐蹭作用,顺着橡胶环25下表面滴落在循环槽21内的过滤棉26上,进而使过滤棉26对润滑油进行过滤,并在滑动杆12向下滑动的过程中,经过过滤棉26过滤后的润滑油沾附在无油的滑动杆12上,为滑动杆12起到润滑的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