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服面料的染色工艺及其染缸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48848阅读:来源:国知局
;7、下横杆;8、下染色棒;9、上横杆;10、上染色棒;11、上托块;lla、上凹槽;12、下支撑管一 ;13、下支撑块一 ;14、上支撑管一 ;15、上支撑块一 ;15a、插入部一 ;15b、支撑部一 ;16、链条一 ;17、从动齿轮一 ;18、从动齿轮二 ;19、主动齿轮一 ;20、电机一 ;21、链条二 ;22、电机二 ;23、主动齿轮二 ;24、上支撑块二 ;24a、插入部二 ;24b、支撑部二 ;25、上支撑管二 ;26、安装支架一;27、定位杆一 ;28、定位筒一 ;28a、底板一 ;29、定位筒二 ;30、定位杆二 ;31、安装支架二;32、连接支架;32a、连接孔;33、凸出块一 ;34、凸出块二 ;35、搅拌桶;35a、底板;35b、出液口 ;36、出液阀;37、送气泵;38、出气内管;38a、内管出气小孔;38b、内管进气孔;39、出气中管;39a、进气端;3%、出气端;40、出气外管;40a、外管出气小孔;40b、外管进气孔;41、外连接管;42、中连接管;43、内连接管;44、连接总管;45、四通阀;45a、第一连接端口 ;45b、第二连接端口 ;45c、第三连接端口 ;46、出气喷嘴;47、挡水板;48、过滤器;49、本体;49a、进液孔;50、过滤网;51、安装杆;52、手柄;53、安装块;53a、安装孔;5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72]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73]如图10所示,本衣服面料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74]a、坯布检验;对外面购买而来的衣服面料的坯布进行检验,将不合格的坯布去除掉;比如有杂质、有毛边的坯布去除掉。
[0075]b、裁剪;将坯布裁剪成需要的大小;比如3米*3米;
[0076]c、挂布;将检验合格的衣服面料的坯布套在染色棒上;
[0077]d、染液的制作;将固体的染料放入到搅拌装置的搅拌桶中,加入定量的水,通过搅拌装置将染料完全溶解,从而形成染液;在本实施例中,制作出来的染液颜色是红色;
[0078]e、入缸;将染色棒装入到染缸中,将染液由搅拌桶中抽出,进入到染缸中,通过染液将衣服面料染上颜色;
[0079]f、脱水;利用离心脱水机对染上颜色的衣服面料进行脱水,脱水的时间为35-45分钟;在本实施例中,时间为38分钟;
[0080]g、烘干;利用烘箱对脱水后的衣服面料进行烘干;在本实施例中,烘箱为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
[0081]h、入库;将烘干后的衣服面料存放到仓库内。
[0082]在步骤c中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35,搅拌桶35上部具有开口,搅拌桶35下部具有底板35a,底板35a下部处开设有出液口 351b,出液口 351b螺纹连接有出液阀36,出液阀36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搅拌装置还包括送气泵37,底板35a上由底板35a中心向外依次设置有出气内管38、出气中管39和出气外管40,出气内管38呈圆环状,出气内管38沿周向朝上开设有若干内管出气小孔38a,在本实施例中,内管出气小孔38a的数量为十个;出气内管38上开设有内管进气孔38b,在本实施例中,内管进气孔38b的数量为十个;出气外管40呈圆环状,出气外管40沿周向朝上开设有若干外管出气小孔40a,在本实施例中,外管出气小孔40a的数量为十个;出气外管40上开设有外管进气孔40b,出气中管39 一端为进气端39a,出气中管39另一端为出气端39b,内管进气孔38b、外管进气孔40b和进气端39a通过一个管路结构与送气泵37相连通;采用该结构,具体如图8所示。
[0083]如图8所示,管路结构包括外连接管41、中连接管42、内连接管43和连接总管44,连接总管44 一端与送气泵37相连通,连接总管44另一端连接有四通阀45,四通阀45具有第一连接端口 45a、第二连接端口 45b和第三连接端口 45c,外连接管41 一端与外管进气孔40b相连通,且外连接管41与出气外管40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固定,外连接管41另一端穿出搅拌桶35与四通阀45的第一连接端口 45a相连通,中连接管42 —端与出气中管39的进气端39a相连通,且中连接管42与出气中管39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固定,中连接管42另一端穿出搅拌桶35与四通阀45的第二连接端口 45b相连通,内连接管43 —端与内管进气孔38b相连通,且内连接管43与出气内管38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固定,内连接管43另一端穿出搅拌桶35与四通阀45的第三连接端口 45c相连通;外连接管41、中连接管42和内连接管43穿出搅拌桶35的方式是这样的:先在搅拌桶35侧壁上分别开设与外连接管41、中连接管42和内连接管43的直径和位置相匹配的三个孔,然后把外连接管41、中连接管42和内连接管43分别穿过三个孔内,外连接管41、中连接管42和内连接管43的管体与孔之间存在的间隙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
[0084]如图8所示出气中管39的出气端39b上螺纹连接有扁平状的出气喷嘴46,采用该结构,可以使从出气中管39吹出的空气气流更加地急速,增强搅拌的效率。
[0085]如图8所示搅拌桶35的内桶壁上部处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挡水板47,采用该结构,可以防止在搅拌的过程中染液从搅拌桶35飞溅出来。
[0086]如图8、图9所示,搅拌桶35内在出液口 351b的上部还可拆卸安装有过滤器48,采用该结构,可以过滤掉夹杂在染料中的杂质,且装拆方便。
[0087]如图8、图9所示,过滤器48包括呈圆筒状的本体49,本体49下端具有筒口,本体49上部具有顶板,本体49中部固定有过滤网50,本体49上部的侧壁上开设若干进液孔49a,进液孔49a均处于过滤网50上方,顶板中穿设并固定有一根安装杆51,安装杆51上端固定有手柄52,安装杆51下端穿过过滤网50,安装杆51下端具有外螺纹。
[0088]如图8、图9所示,搅拌桶35的底板35a上固定有安装块53,安装块53上开设有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53a,安装块53和出液口 351b均处于过滤器48的筒口内,安装杆51下端螺纹连接在安装孔53a中,过滤器48的本体49下部的端面上固定有密封圈54,密封圈54能与搅拌桶35的底板35a相接触。
[0089]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染缸,包括机架1,在机架I上固定有上缸体3和下缸体2,上缸体3和下缸体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I上,上缸体3和下缸体2均采用不锈钢加工而成;上缸体3盖持并固定在下缸体2上,上缸体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下缸体2上;上缸体3的一侧具有缺口,上缸体3上铰接有能将缺口封闭住的盖板4,染缸还包括若干上染色棒10和若干下染色棒8,在本实施例中,上染色棒10和下染色棒8的数量均为八个,且相互错开;每根上染色棒10均平行设置,上染色棒10 —端穿出上缸体3 —侧的内壁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上动力机构相连,上染色棒10另一端朝向上缸体3的另一侧内壁延伸,上染色棒10该端为上悬空端;上缸体3上部可拆卸设置有上支撑结构,上支撑结构具有若干能将上悬空端托住的上托块11,在本实施例中,上托块11的数量八个;每根下染色棒8均平行设置,下染色棒8处于上染色棒10的下方,下染色棒8 一端穿出上缸体3 —侧的内壁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下动力机构相连,下染色棒8另一端朝向上缸体3的另一侧内壁延伸,下染色棒8该端为下悬空端;上缸体3上部可拆卸设置有下支撑结构,下支撑结构具有若干能将下悬空端托住的下托块6,在本实施例中,下托块6的数量八个;染缸的其它组成部件比如循环泵、气泵等均为现有技术,在本专利中不作详细描述。
[0090]如图1、图2、图3、图6、图7所示,上支撑结构还包括上支撑管一 14、上支撑管二25、上支撑块一 15、上支撑块二 24和上横杆9,上托块11固定在上横杆9上,上托块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上横杆9上;上支撑管一 14和上支撑管二 25分别固定在下缸体2上部的两端处,上支撑管一 14和上支撑管二 25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下缸体2上部的两端处;上支撑块一 15包括支撑部一 15b和插入部一 15a,插入部一 15a垂直固定在支撑部一 15b上,支撑部一 15b的外径大于上支撑管一 14的内径,插入部一 15a插入到上支撑管一 14中,支撑部一 15b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