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缝纫机的间歇压脚、缝纫机、采用缝纫机进行鞋面加工的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07246阅读:来源:国知局
垂直方向Z或水平方向(X或Y)进行运动,作动结构240c驱动模具定位结构240b的运动的路径可通过控制面板250进行设定和控制。
[0045]下文将具体说明采用图3A的缝纫机200进行鞋面加工的工艺的具体步骤。
[0046]请查阅图4,图4绘示了一种采用前述缝纫机进行鞋面加工的工艺的具体步骤。
[0047]步骤Sll:提供一种如前所述的缝纫机,且配置一缝制线至所述缝纫机的缝纫机针,配置一承拉线至所述缝纫机的间歇压脚的第二排线过孔,配置一定位模具于所述加工-ψ-
口 O
[0048]结合图5Α和图5Β,图5Α绘示了本发明的缝纫机处于配置阶段的示意图,图5Β绘示了对应于图5Α的缝纫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缝制线400的线圈可套设于第一线圈固定部260a,且缝制线400被配置至缝纫机针220上。承拉线300的线圈可套设于第二线圈固定部260b,且承拉线300被配置至间歇压脚230的第二排线过孔232。定位模具100通过模具定位结构240b固定于承载结构240a上。承拉线300的端口可被固定至定位模具100上的固定端130。
[0049]步骤S12:配置所述缝纫机工作于绕线模式,以在所述定位模具上定位所述承拉线。
[0050]结合图6,图6绘示了本发明的缝纫机处于绕线模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缝纫机200处于绕线模式时,加工平台240可在水平面(X、Y方向所界定的平面)上可相对间歇压脚230进行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穿过第二排线过孔232的承拉线300可按预先设定的轨迹绕设于定位柱120上,且在绕设完成之后,承拉线300可被固定于另一固定端130。在将承拉线300定位和固定于定位模具100之后,可通过裁剪方式切断承拉线300,以便进行后续步骤。缝纫机200处于绕线模式时,缝纫机针220相对第一排线过孔231静止,故不会影响承拉线300的定位。
[0051]步骤S13:使所述缝纫机处于非工作状态,配置一半成品鞋面至所述定位模具上且盖设于经定位的所述承拉线。
[0052]结合图7,图7绘示了将一半成品鞋面配置至缝纫机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半成品鞋面500通过定位模具100的外侧定位柱120a和内侧定位柱120b进行定位且盖设于经定位后的承拉线300上。较佳地,内侧定位柱120b可对应于半成品鞋面500的鞋带孔位置。
[0053]步骤S14:配置所述缝纫机处于缝线模式,以在所述半成品鞋面上形成所述缝制线,形成于所述鞋面的缝制线将经定位的所述承拉线固定于所述鞋面上。
[0054]结合图8,图8绘示本发明的缝纫机处于缝线模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缝纫机220处于缝线模式时,加工平台240可在水平面(X、Y方向所界定的平面)可按一预先设定的路径相对间歇压脚230进行运动,且缝纫机针220可在垂直方向Z沿第一排线过孔231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在半成品鞋面500上形成缝制线400,以将承拉线300固定至半成品鞋面500上。不难理解,缝纫机针220系沿模具主体110的镂空区域SI和S2进行缝制以在半成品鞋面500上形成缝制线400。
[0055]如图9所示,在完成前述各步骤之后,承拉线300即可通过缝制线400固定于鞋面500的表面。且在本实施例中,承拉线300绕设于鞋带孔510。
[0056]以上即为采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鞋面加工工艺,但容易理解,在采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情况下,相关部件(如线圈、定位模具)的放置顺序亦可作细微的调整。
[0057]在另一实施例中,半成品鞋面可预先放置于定位模具上,进而可提高效率。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图10绘示了另一种采用缝纫机进行鞋面加工的工艺的具体步骤,其包括以下步骤:S21:提供一种缝纫机,且配置一缝制线至所述缝纫机的缝纫机针,配置一承拉线至所述缝纫机的间歇压脚的第二排线过孔,配置一定位模具于所述加工平台,配置一半成品鞋面至所述定位模具上;S22:配置所述缝纫机工作于绕线模式,以在所述半成品鞋面上定位所述承拉线;S23:配置所述缝纫机处于缝线模式,以在所述半成品鞋面上形成所述缝制线,形成于所述鞋面的缝制线将经定位的所述承拉线固定于所述鞋面上。本实施例未提及的其它特性,可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58]图3B所示的排线过孔的结构和排布可采用其它等同的变型。具体而言,排第一排线过孔231和第二排线过孔232可为如图3B的长方体形状,亦可为圆柱形等形状。第一排线过孔231和第二排线过孔232可采用如图3B所示的并行排列的方式,其亦可采用非并行排列的方式,即两排线过孔延伸的方向可呈一定角度。第一排线过孔231与和第二排线过孔232可采用如图3B直接接合的方式,亦可采用如图11所示的间接接合的方式,即第一排线过孔231与第二排线过孔232可通过一连接件234连接。如图12A,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排线过孔231的侧壁231a采用封闭的结构;如图12B,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排线过孔231的侧壁231a采用非封闭的结构,亦即第一排线过孔231可在满足过线定位功能的情况下,采用非封闭的结构。同理,第二排线过孔232亦可采用封闭的或非封闭侧壁构成。第一排线过孔231和第二排线过孔232的孔径的尺寸可根据承拉线和缝制线的粗细程度进行调整,两者可采用不同尺寸的孔径。以上关于第一排线过孔231和第二排线过孔232的变型设计可应用于前述缝纫机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0059]通过对缝纫机间歇压脚的改进,并将结合缝纫机包含绕线模式和缝线模式的设计,使得本发明的缝纫机可适用于承拉线鞋面的加工,一方面可提升效率,另一方面亦可满足产品质量规格一体化的需要。本公开的内容的目的是提供有关本发明的各种特征和概念的实施例,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对以上描述的构造进行大量变更和更改,而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缝纫机的间歇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压脚包含一第一排线过孔和一第二排线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压脚还包含一外接部,所述第一排线过孔和所述第二排线过孔连接于所述外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线过孔和所述第二排线过孔直接接合或间接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线过孔的侧壁采用封闭的结构或半封闭的结构,所述第二排线过孔的侧壁采用封闭或半封闭的结构。
5.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缝细机针; 一间歇压脚,与所述缝纫机针邻接配置,所述间歇压脚包含一第一排线过孔和一第二排线过孔,所述缝纫机针可活动地穿过所述第一排线过孔; 一加工平台,沿垂直方向配置于所述缝纫机针和所述间歇压脚下方,所述加工平台可相对所述缝纫机针进行运动; 所述缝纫机的工作模式包含一绕线模式和一缝线模式,所述缝纫机处于绕线模式时,所述加工平台相对所述间歇压脚进行运动,且所述缝纫机针相对所述第一排线过孔静止;所述缝纫机处于缝线模式时,所述加工平台相对所述间歇压脚进行运动,且所述缝纫机针沿所述第一排线过孔进行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仅包含一缝纫机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还包含一缝纫机主体,所述缝纫机针与所述间歇压脚可拆卸地配置至所述缝纫机主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主体上还配置有一第一线圈固定部和第二线圈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台包含有一承载结构、一模具定位结构、一作动结构,所述模具定位结构沿垂直方向可活动地配置于所述承载结构上,所述作动结构连接于所述模具定位结构,用以控制所述模具定位结构相对所述承载结构进行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与所述模具定位结构接触的表面为平整表面,所述模具定位结构为矩形状的框形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压脚还包含一外接部,所述第一排线过孔和所述第二排线过孔连接于所述外接部。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线过孔和所述第二排线过孔直接接合或间接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线过孔的侧壁采用封闭的结构或半封闭的结构,所述第二排线过孔的侧壁采用封闭或半封闭的结构。
14.一种采用缝纫机进行鞋面加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ll:提供一种如权利要求5至13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且配置一缝制线至所述缝纫机的缝纫机针,配置一承拉线至所述缝纫机的间歇压脚的第二排线过孔,配置一定位模具于所述加工平台; S12:配置所述缝纫机工作于绕线模式,以在所述定位模具上定位所述承拉线; S13:使所述缝纫机处于非工作状态,配置一半成品鞋面至所述定位模具上且盖设于经定位的所述承拉线; S14:配置所述缝纫机处于缝线模式,以在所述半成品鞋面上形成所述缝制线,形成于所述鞋面的缝制线将经定位的所述承拉线固定于所述鞋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采用缝纫机进行鞋面加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具包含有多个定位柱和多个固定端;所述步骤S13的承拉线通过所述定位柱进行定位,所述步骤S13的承拉线的线端通过所述固定端进行固定。
16.一种采用缝纫机进行鞋面加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521:提供一种如权利要求5至13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缝纫机,且配置一缝制线至所述缝纫机的缝纫机针,配置一承拉线至所述缝纫机的间歇压脚的第二排线过孔,配置一定位模具于所述加工平台,配置一半成品鞋面至所述定位模具上; 522:配置所述缝纫机工作于绕线模式,以在所述半成品鞋面上定位所述承拉线; 523:配置所述缝纫机处于缝线模式,以在所述半成品鞋面上形成所述缝制线,形成于所述鞋面的缝制线将经定位的所述承拉线固定于所述鞋面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具有双排线过孔的间歇压脚、采用具有双排线过孔的间歇压脚并结合有绕线模式和缝线模式的缝纫机、以及将该缝纫机应用鞋面加工的工艺。通过对缝纫机及其组件的改进,使得本发明的缝纫机可适用于带承拉线鞋面的加工成型,一方面可提升效率,另一方面亦可满足产品质量规格一体化的需要。
【IPC分类】D05B35-00, A43B23-02, D05B29-06
【公开号】CN104727028
【申请号】CN201410767964
【发明人】朱双虹, 吴茂顺
【申请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