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衫织物线圈自动对目转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0956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毛衫织物线圈自动对目转移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毛衫织物线圈自动对目转移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编织机械,具体涉及毛衫织物线圈自动对目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0003]毛衫编织物其衣片和衣领以及附件是分开编织的,然后由缝盘机进行缝合,缝合前需要将编织好的衣领及附件转移到缝盘机上。
[0004]目前欲将由编织横机编织的衣领及附件转移到缝盘机上一般采用手工的方法,由于衣领及附件一般采用比较致密的针法进行编织,因此要转移的线圈多而密集,非眼睛好操作细致的人不能胜任,而且工作效率受到操作人员的能力限制,一旦操作时间长了,即使再好的操作能手也可能会出现漏针,因此用人工完成所述线圈的转移无论在效率和质量上都不能达到较高要求,而且用人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毛衫织物线圈自动对目转移装置,以解决织物线圈用人工转移的方法效率低,质量不能保证,且成本高的问题。
[0006]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毛衫织物线圈自动对目转移装置,包括:
沿针盘均布槽针并做转动的缝盘机或沿针板均布槽针并做横移的槽针板,以接收转移的线圈;
转移针板,均布有若干前端设有凹槽且针杆可弯曲弹性变形的转移针,设置于缝盘机针盘一侧的切向位置或槽针板一侧的平行位置,缝盘机针盘每转动一槽针针距或槽针板每横移一槽针针距,则沿所述切向或与槽针板平行方向同步横移一转移针针距,转移针针距与缝盘机上的槽针针距或与槽针板上的槽针针距可相同或不相同;
转移针形变保持单元,设置在转移针与所述槽针对接位置处的转移针上方或下方,并作用于运动至该位置处的转移针,转移针受作用力而弯曲形变,前部凹槽包容对应所述槽针针尖而使转移针与对应所述槽针对接;
和推板,设置在转移针和转移针形变保持单元上方且对应于所述对接位置处,转移针与缝盘机上的槽针或与槽针板上的槽针每运动一对应针距,则同步地在转移针板与缝盘机或与槽针板之间做一次往复运动,将转移针上的线圈推抵至对应槽针后返回初始位置,准备下一针距的往复运动。
[0007]所述转移针形变保持单元为压板,该压板设置在所述对接位置处的转移针上方,对运动至该位置处的转移针进行压制,转移针弯曲形变,前部凹槽包容槽针针尖而使转移针与槽针对接;或为磁性吸盘,该磁性吸盘设置在所述对接位置处的转移针下方,对运动至该位置处的转移针进行吸附,转移针弯曲形变,前部凹槽包容槽针针尖而使转移针与槽针对接。并且所述压板和磁性吸盘在转移针与槽针对接后沿横移方向保持作用的宽度至少为一个转移针针距。转移针形变保持单元保证了转移针有足够的形变保持时间,使之与槽针有足够对接时间,确保推板在对线圈推移过程以及推板退回初始位置转移针均不会弹起,使线圈可靠准确地推移到槽针上。
[0008]所述磁性吸盘的吸附面设置为平面或两不同高度的阶梯平面。优选的是,所述不同高度的阶梯平面还可通过在磁性吸盘的部分磁性面上连接非磁性材料层构成,形成高的非磁性阶梯平面和低的磁性阶梯平面。起初转移针被吸附依靠在较高的非磁性阶梯平面上相对磁性吸盘运动,不会产生足够的弯曲变形与槽针对接,当从非磁性阶梯平面上移出时,受到低的磁性阶梯平面强大磁力的吸引,转移针前部弯曲变形与槽针对接,由此利用非磁性材料层形成的台阶对转移针与槽针对接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
[0009]所述推板包括至少一层弹性板或非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为通过弹性变形而柔性地作用于转移针及转移针上线圈的板。
[0010]为了使推板能更好地推抵线圈,所述推板宽度为至少两个转移针针距时,推板前端为依转移针针距为阶梯宽度并按横移方向依次向前伸出的阶梯状,或为按转移针板横移方向逐渐向前端伸出的斜面状。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推板的往复运动为沿转移针方向的第一往复运动,由第一往复运动机构传动;或为转移针方向与转移针板横移方向进行运动复合的第二往复运动,由第二往复运动传动机构传动。
[0012]所述推板的第一往复运动包括推板由初始位置向针盘或槽针板方向的工作行程和由槽针处向初始位置的返回行程的往复;所述推板的第二往复运动包括复合工作行程和复合返回行程的往复;所述复合工作行程推板由初始位置向针盘或槽针板方向的运动和同时做与转移针板同步横移的运动,在工作行程中,压板或磁性吸盘作用于转移针,针杆弯曲变形,转移针前部凹槽包容对应槽针针尖,使转移针与槽针两针对接,推板将转移针上的线圈推抵至槽针上;所述复合返回行程包括推板由槽针处沿转移针向背离针盘或槽针板方向的运动和在推板脱离转移针后做与转移针板横移方向相反回到初始位置的运动。
[0013]所述第二往复运动传动机构包括偏心轮、连杆、摆块、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弹簧、输出轴和端面设有凸轮面的偏心轮,输出轴可转动和轴向滑动地支承在对应支承孔中,连杆一端铰接在偏心轮的偏心一侧,另一端与摆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摆块另一端及第二摆杆的一端则连接在输出轴上并随输出轴转动,第一摆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偏心轮设有凸轮面的一侧,且该第一摆杆至少一端受弹簧的压制,使第一摆杆两端分别触靠在偏心轮的凸轮面和摆块的一端面上,在偏心轮转动时,通过连杆及摆块带动输出轴转动,使第二摆杆做相对于缝盘机针盘的径向往复移动,并通过凸轮面对第一摆杆对应端的抵触及摆块、弹簧的传动,使输出轴轴向移动,从而使第二摆杆做相对于缝盘机针盘的切向往复移动。该复运动机构采用一个动力驱动,减少电机使用数量,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机构结构简单且运动准确可
A+-.与巨O
[0014]所述转移针板处于缝盘机一侧的切向位置或槽针板一侧的平行位置时,转移针与缝盘机上槽针或槽针板上槽针的夹角β为:0° < β < 60°。
[0015]本发明装置解决了以往将织物转移到缝盘机上只能通过手工方式完成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织物缝合时织物转移的转移效率,且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本发明在为解决织物自动转移所制定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缝盘机针盘每转动一槽针针距或槽针板每横移一槽针针距,转移针板同步横移一转移针针距方式,使转移针针距与缝盘机上的槽针针距或与槽针板上的槽针针距可相同或不相同,极大地方便了转移针板与缝盘机或槽针板之间的线圈转移,使相同或不相同针距的转移针板与针盘都能很方便地进行线圈对目转移,攻克了毛衫行业缝合难题;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采用了转移针板与缝盘机或与槽针板每同步运动一对应针距,推板同时在转移针板与缝盘机之间或与槽针板之间进行一次往复运动,将线圈一针一针地由转移针推移到槽针上,使线圈转移可靠准确,不会出现漏针;为保证线圈转移的准确可靠,本发明采用形变保持单元,来保证转移针有足够的弯曲变形时间,从而使转移针与槽针在对接过程中线圈能被可靠地从转移针推移到槽针,期间转移针不会因推板后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