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77443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0]无缝抵接的加宽板300及底板200,进一步保证了加热装置10在熨烫过程中不留死角。
[0051]底板200及加宽板300通过卡接部相连接。其具体为,卡接部为设置于底板200上的卡勾及设置于加宽板300上的卡槽,卡勾卡接卡槽。其中,卡勾设置于底板200朝向主体部的表面上,卡槽设置于加宽板300朝向主体部的表面上。本实施例中,卡接部为两个,其中一个靠近底板200的尖端设置,另一个靠近底板200的平端设置。其他实施例中,卡接部也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一个、三个、五个等。
[0052]卡槽及卡勾令底板200与加宽板300安装及拆卸方便,便于加热装置10随时调整熨烫宽度。并且卡槽及卡勾结构简单,有利于加工及批量生产,进而利于加热装置10的推广。此外,两个卡接部令卡槽及卡勾的卡接更加稳定,不易脱落,进而避免由于加宽板300脱落而造成的事故,增加加热装置10的安全性。
[0053]其他实施例中,底板200与加宽板300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连接,例如,底板200设置若干第一凸部及若干第一凹部,加宽板300设置若干与第一凹部相匹配的第二凸部,及若干与第一凸部相匹配的第二凹部。第一凸部容置于第二凹部内,第二凸部容置于第一凹部内,将底板200与加宽板300相连接。
[0054]第一凹部、第一凸部、第二凹部、第二凸部进一步简化底板200与加宽板300的连接结构,方便拆卸,并且,令加宽板300与底板200的连接更加紧密。
[0055]请一并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加热装置20的仰视图。
[0056]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例如,加宽板301为两个,两个加宽板301形成一容置槽,其中,两个加宽板301的端部相抵接。底板200容置于容置槽内,且底板200的周缘侧壁与容置槽的内壁相抵接。以整体扩大加热装置20的熨烫面积。
[0057]请一并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加热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
[0058]加热装置30包括:本体100、设置于本体100内的加热部(图未示)、设置于本体100上的底板200、设置于底板200上的加宽板300、设置于加宽板300上的加宽部(图未示)以及连接底板200及加宽板300的调节部500。底板200—端为尖端,与其相对的另一端为平端,底板200两侧之间的距离自尖端到平端逐渐增大,且底板200与加热部相连接。加宽板300的一端为尖端,与其相对的另一端为平端,加宽板300的尖端转动设置于底板200的尖端,加宽板300及底板200远离本体100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加宽部内设置辅助加热部(图未示),用于加热加宽板300,辅助加热部与加热部电连接,且辅助加热部与加宽板300相连接。调节部500 —端滑动设置于底板200的侧面,另一端与加宽板300朝向底板200的侧面相抵接。
[0059]使用上述加热装置30时,根据需要调节加宽板300与底板200之间的距离,当部分区域需要持久熨烫,部分区域简单熨烫时,令加宽板300与底板200间隔设置;当需要整体熨烫时,调节调节部500令加宽板300与底板200相抵接,进行整体熨烫。
[0060]上述加热装置30,由于加宽板300转动设置于底板200上,令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并且适用范围较广。
[0061]本实施例中,调节部500沿底板200的尖端到平端可往返滑动。底板200的侧面开设第一凹槽210,调节部500滑动设置于第一凹槽210的底面上。其中,第一凹槽210的深度自底板200的平端到底板200的尖端逐渐变深。并且,调节部500伸出第一凹槽210的端面到底板200侧面的距离,自底板200的平端到底板200的尖端越来越小。其中,当调节部500位于第一凹槽210远离底板200平端的一侧端部时,调节部500完全容置于第一凹槽210内。
[0062]第一凹槽210引导调节部500运动,令其更准确地沿底板200的侧面滑动。并且通过第一凹槽210的不同深度调节调节部500的伸出距离,进而调节底板200与加宽板300之间的距离,结构简单,容置生产。
[0063]根据实际需要,第一凹槽210的底面开设滑槽,调节部500的端部设置滑轨,滑轨容置于滑槽内。这样,令调节部500更好地在第一凹槽210内滑动,并令其滑动不易受阻。
[0064]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凹槽210的长度为底板200侧面长度的1/2,且第一凹槽210的一端与底板200的平端平齐。也可以理解为,调节部500沿底板200的一个侧面滑动,可从底板200平端处滑动至底板200的中部,其中底板200的侧面指连接底板200尖端与平端的面。
[0065]第一凹槽210的一端与底板200的平端平齐,并其长度为侧面长度的1/2,即第一凹槽210开设于底板200宽度较大的区域,令第一凹槽210的加工更加简单,增加产品的良品率。
[0066]本实施例中,本体100具有把手110,且把手110滑动设置控制杆(图未示)。其中,控制杆与调节部500相连接,并带动调节部500滑动。
[0067]控制杆可方便调节调节部500,令加宽板300与底板200之间距离的调节更加简单、便捷,进而进一步增加加热装置30的便捷性。
[0068]根据实际需要,加宽板300朝向底板200的侧面开设第二凹槽310,调节部500部分容置于第二凹槽310内,并与第二凹槽310的底面相抵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310的深度自加宽板300的平端到底板200的尖端逐渐变深。
[0069]第二凹槽310辅助调节部500沿加宽板300的侧面滑动,令调节杆的调节更加精准、滑动更加顺畅。
[0070]本实施例中,调节部500为调节杆,调节杆的长度为底板200两个侧面之间最大距离的1/3?1/2。其他实施例中,调节部500也可以为伸缩杆等。
[0071]请一并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加热装置40的剖视图。
[0072]加热装置40包括:本体100、设置于本体100内的加热部(图未示)、设置于本体100上的底板200及第一盖板(图未示)。底板200为中空结构,具有第一收容腔220,用于容置导热油,底板200具有第一注油口(图未示),第一注油孔与第一收容腔220相连通。底板200 —端为尖端,与其相对的另一端为平端,底板200两侧之间的距离自尖端到平端逐渐增大,且底板200与加热部相连接。第一盖板与第一注油口相扣合,并遮盖第一注油口。
[0073]使用上述加热装置40时,先将导热油注入底板200内,并扣合第一盖板,之后正常使用。其中,导热油的导热系数大于底板200的导热系数。
[0074]上述加热装置40,由于底板200内能注入导热油,令底板200受热更加均匀,进而令待熨烫衣服熨烫均匀,不会局部受热过大或过小,令熨烫更加温和,保护衣物。并且,导热油可迅速导热,令底板200更易加热,缩短升温时间。
[0075]本实施例中,第一注油口位于底板200的侧壁上。其具体为,底板200的侧壁上开设收容槽,第一注油口位于收容槽的底面上,且第一盖板设置于收容槽内,并与收容槽平齐。也可以理解为,第一盖板远离收容槽底面的表面与底板200的侧面平齐。
[0076]收容槽容置第一注油口及第一盖板,不仅令第一注油口更加安全,不易损坏,而且第一注油口不易钩刮物体,令加热装置40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更易收纳。
[0077]为了避免漏油,例如,收容槽靠近底板200熨烫面的侧壁上设有挡板,第一注油口位于挡板及收容槽的底面之间。也可以理解为,挡板在收容槽内隔出一漏油槽,用于收纳露出的导热油。再如,第一注油口设有防漏盖。
[0078]挡板阻挡从第一注油口露出的导热油,避免加热装置40漏油,污染衣物,进而增加了加热装置4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0079]根据实际情况,加热装置40还包括加宽板300,加宽板300为中空结构,具有第二收容腔320,用于容置导热油。加宽板300具有第二注油口(图未示),第二注油口与第二收容腔320相连通。加宽板300拼接底板200,并且,加宽板300及底板200远离本体100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0080]加宽板300能够增加加热装置40的熨烫面积,增加加热装置40的适用范围,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要。
[0081]本实施例中,加宽板300的侧面与底板200的侧面相抵接,第二注油口套设第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