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918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加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使石油化工原料局部快速升温的加热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能使原料中需要发运的一部分快速达到所要求温度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原料的储运过程中,当需要发运一部分原料时,原料需要达到并保持一定的温度,以保持流动性。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大型仓储设施来储存石油化工原料,必须对该类仓储设施进行整体加热及保温,目前常用的加热及保温方法主要是通过热媒体传热来实现,其缺点是加热时间长,保温热损失大,热媒体的大量消耗带来相应的能量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不符合目前的节能减排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安装方便,启动灵活,加热迅速,热交换充分,适用范围广泛,节能环保,可以根据原料的加热及保温要求灵活地调节控制。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构件、传热系统和原料输出汇集箱,传热系统和原料输出汇集箱由框架构件支承;所述传热系统的进口与供热系统的供热管路连接相通,传热系统的出口与供热系统的循环回路连接相通;所述原料输出汇集箱设置在传热系统内,原料输出汇集箱与输送泵连接;所述原料输出汇集箱设置在传热系统的中心位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热系统包括传热管进口集箱、传热管出口集箱和至少一组传热管组,各传热管组的进口分别与传热管进口集箱连接相通,传热管进口集箱与供热系统的供热管路连接相通;各传热管组的出口分别与传热管出口集箱连接相通,传热管出口集箱与供热系统的循环回路连接相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热管组包括第一传热管组、第二传热管组和第三传热管组,第一传热管组、第二传热管组和第三传热管组均为径向尺寸不同的螺旋形结构;第一传热管组、第二传热管组和第三传热管组同轴设置,第三传热管组位于第二传热管组内,第二传热管组位于第一传热管组内。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巧妙、合理;安装方便,启动灵活,加热迅速,热交换充分,适用范围广泛,节能环保,可以根据原料的加热及保温要求灵活地调节控制;传热系统中的传热管组可根据设计参数随意增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主要由框架构件1、输送泵2、供热管路3、传热管进口集箱4、第一传热管组5、第二传热管组6、第三传热管组7、原料输出汇集箱8、传热管出口集箱9、循环回路10等零部件组成。如图1所示,所述传热系统和原料输出汇集箱8由框架构件1支承;所述传热系统的进口与供热系统的供热管路3连接相通,传热系统的出口与供热系统的循环回路10连接相通;所述原料输出汇集箱8设置在传热系统内,原料输出汇集箱8与输送泵2连接;所述原料输出汇集箱8设置在传热系统的中心位置。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传热系统主要由传热管进口集箱4、传热管出口集箱9、第一传热管组5、第二传热管组6和第三传热管组7组成,第一传热管组5、第二传热管组6和第三传热管组7均为径向尺寸不同的螺旋形结构;第一传热管组5、第二传热管组6和第三传热管组7同轴设置,第三传热管组7位于第二传热管组6内,第二传热管组6位于第一传热管组5内;所述第一传热管组5、第二传热管组6和第三传热管组7的进口分别与传热管进口集箱4连接相通,传热管进口集箱4与供热系统的供热管路3连接相通;所述第一传热管组5、第二传热管组6和第三传热管组7的出口分别与传热管出口集箱9连接相通,传热管出口集箱9与供热系统的循环回路10连接相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原料储存设备内部,当需要发运原料时,供热系统中的热媒体首先经由供热系统的供热管路3通入传热管进口集箱4内,传热管进口集箱4根据原料的加热及保温要求,控制热媒体进入各传热管组。原料沿图示的箭头方向流过加热装置,首先由外向内依次经过第一传热管组5、第二传热管组6、第三传热管组7,原料与各传热管组发生热交换后,达到设定的温度后,一部分原料进入传热系统中心的原料输出汇集箱8内,并依靠输送泵2输送出去。另一部分原料再依次经过第三传热管组7、第二传热管组6、第一传热管组5,掺和到储存原料中去,使储存原料保持一定的温度。第一传热管组5、第二传热管组6、第三传热管组7内热媒体与管外原料发生热交换后,经由传热管出口集箱9回到供热系统循环回路10中。
权利要求1.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构件(1)、传热系统和原料输出汇集箱(8),传热系统和原料输出汇集箱(8)由框架构件(1)支承;所述传热系统的进口与供热系统的供热管路(3)连接相通,传热系统的出口与供热系统的循环回路(10)连接相通;所述原料输出汇集箱(8)设置在传热系统内,原料输出汇集箱(8)与输送泵(2)连接;所述原料输出汇集箱(8)设置在传热系统的中心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系统包括传热管进口集箱 (4)、传热管出口集箱(9)和至少一组传热管组,各传热管组的进口分别与传热管进口集箱 (4)连接相通,传热管进口集箱(4)与供热系统的供热管路(3)连接相通;各传热管组的出口分别与传热管出口集箱(9)连接相通,传热管出口集箱(9)与供热系统的循环回路(10) 连接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组包括第一传热管组(5)、 第二传热管组(6)和第三传热管组(7),第一传热管组(5)、第二传热管组(6)和第三传热管组(7)均为径向尺寸不同的螺旋形结构;第一传热管组(5)、第二传热管组(6)和第三传热管组(7)同轴设置,第三传热管组(7)位于第二传热管组(6)内,第二传热管组(6)位于第一传热管组(5)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它包括框架构件、传热系统和原料输出汇集箱,传热系统和原料输出汇集箱由框架构件支承;所述传热系统的进口与供热系统的供热管路连接相通,传热系统的出口与供热系统的循环回路连接相通;原料输出汇集箱与输送泵连接;所述原料输出汇集箱设置在传热系统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合理;安装方便,启动灵活,加热迅速,热交换充分,适用范围广泛,节能环保,可以根据原料的加热及保温要求灵活地调节控制;传热系统中的传热管组可根据设计参数随意增设。
文档编号F17D1/18GK201944551SQ20112000095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4日
发明者冯光耀, 冯鸿伟, 吴水辉, 浦碧君 申请人:无锡新海交通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