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回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17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液回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接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泵车的 电液回转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混凝土泵车的支撑台和臂架之间液压管路的连接是 用高压软管,由于软管随输料管一起转动,使臂架回转角度也有限,所以在泵 车执行作业时经常带来很大的不便。部分短臂架(三节臂)泵车采用普通回转 接头连接,而普通回转接头不具有电路连通功能,只能做上、下两部分液压系 统的油路连通,不能满足从支撑台至臂架传送功率或数据的需求。虽然,专利
号为"200820030874.1"、专利名称为"带电刷的大型机械用液压中央回转接 头",其公布的回转接头能满足从固定位置至旋转位置传送功率或数据的需求, 但是,由于其回转轴为实心轴、电刷设置在端盖内,其不能满足混凝土泵车的 输料管安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满足从固定位 置至旋转位置传送功率或数据的需求、且能满足混凝土泵车的输料管安装需求 的电液回转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液回转接头,用于混凝土泵车上,包 括油路回转体和电路回转体,所述油路回转体包括与混凝土泵车的下车连接的 回转套和与混凝土泵车的上车连接的回转轴,所述回转轴上轴向开设有导线孔
和多条油路孔,所述回转套径向开设有与多条油路孔分别相通的出油口,所述 电路回转体包括电刷和导电环,所述电刷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轴的下端,所述
导电环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套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上设置有供混 凝土泵车的输料管通行的轴向通孔,所述导电环为空心回转体,其具有与所述轴向通孔对应的空心部。
上述的电液回转接头,其中,所述轴向通孔设置在所述回转轴的中心。 上述的电液回转接头,其中,所述回转套上设置有与混凝土泵车的下车固
定连接的限位块。
上述的电液回转接头,其中,所述回转套下方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防 护套为空心回转体,其上具有腔体,所述电路回转体容置于所述腔体内。
上述的电液回转接头,其中,所述防护套与回转套的接合面嵌置有o形
上述的电液回转接头,其中,所述电刷包括导电丝,所述导电丝的一端连 接一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导线孔与混凝土泵车的上车电路连接。
上述的电液回转接头,其中,所述导电环由绝缘层和导电片叠加组成,所 述导电片的内部端子一端接触所述导电丝的另一端,另一端与混凝土泵车的下 车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设置油路回转体和电路回转体,并且在油路
回转体的回转轴上设置有供混凝土泵车的输料管通行的轴向通孔,电路回转体 的导电环具有与轴向通孔对应的空心部,从而使电液回转接头能满足从固定位
置至旋转位置传送功率或数据的需求、且能满足泵车的输料管安装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液回转接头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4为图2中的I部放大图5为图2中的II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 电液回转接头
10 油路回转体
U 回转轴
111 油路孔112油路孔
113油路孔
114油路孔
115导线孔
116轴向通孔
12回转套
121环形油槽
122环形油槽
123环形油槽
124环形油槽
125限位块
20电路回转体
21导电环
211绝缘层
212导电片
213空心部
214导电环安装座
22电刷
221导电丝
222电刷支座
23止推轴承
24下车导线
25导线
3防护套
31腔体
4O形圈
5密封圈
61法兰
62法兰
71下车油管72 上车油管
81 螺栓
82 螺钉
83 销钉
84 螺钉
91 下车电缆
92 上车电缆
93 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液回转接头结构作具体的描述-
参阅图1至图3,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液回转接头100,主要用于 混凝土泵车上,包括油路回转体10和电路回转体20。
油路回转体IO包括回转轴11和回转套12,回转轴11轴向插入回转套12 内,回转轴11与回转套12接合面之间嵌置有0形圈4和密封圈5,且回转轴 11前端伸出回转套12外,伸出部分上焊接有法兰61,通过该法兰61再借助 螺栓81将回转轴11与混凝土泵车的上车连接,回转轴11上轴向开设有导线 孔115和四条油路孔111、 112、 113、 114,该四条油路孔的上端与混凝土泵 车的上车油管72相通(此处上车油管72的个数与油路孔的个数对应),并且 回转轴11的中心设置有供混凝土泵车的输料管通行的轴向通孔116。回转套 12上设有限位块125,通过该限位块125将回转套12与混凝土泵车的下车固 定连接,回转套12的内壁开设有四条环形油槽121、 122、 123、 124,该四条 环形油槽对应四条径向出油口 ,该四条径向出油口的一端与混凝土泵车的下车 油管71相通(此处下车油管71的个数与径向出油口的个数对应),另一端分 别与四条油路孔lll、 112、 113、 114相通,这样,通过油路孔、环形油槽和 出油口的连通,使混凝土泵车的上车油路和下车油路连通,当然,此处的油路 孔、环形油槽和出油口不局限于四条,可根据需要调整油路孔和出油口的数量。
再结合图4和图5,电路回转体20包括导电环21和电刷22,其中电刷 22通过法兰62固定连接在回转轴11的下端;导电环21具有导电环安装座214, 通过销钉83将该导电环安装座214与回转套12固定连接,以将导电环21固定连接在回转套12的下端,导电环21为空心回转体,其上具有与轴向通孔 116对应的空心部213,以方便混凝土泵车的输料管通行。电刷22包括导电丝 221和电刷支座222,其中,电刷支座222通过螺钉84与法兰62固定连接, 从而将电刷22固定连接在回转轴11的下端,当然,为了方便混凝土泵车的输 料管通行,法兰62和电刷支座222都具有与轴向通孔116对应的空心部(图 中未示出),导电丝221的一端连接导线25,该导线25穿过导线孔115与混 凝土泵车的上车电缆92连接。导电环21由绝缘层211和导电片212叠加组成, 导电片212的内部端子一端接触导电丝221的另一端,另一端通过下车导线 24与下车电缆91连接,从而将混凝土泵车的上车电路和下车电路连接。进一 步地,由于电刷22随着回转轴11转动,从而相对导电环21转动,故在法兰 62与导电环安装座214之间设置止推轴承23。
为了保护电路回转体20,在回转套12下方通过螺栓82固定连接防护套3, 防护套3具有与汽车轮胎相似的形状,为空心回转体,其上具有腔体31,电 路回转体20容置于腔体31内,并且防护套3与回转套12的接合面嵌置有0 形圈4。在腔体31的腔壁上设置有通孔,以方便下车电缆91穿过该通孔与下 车导线24连接,为了更好的避免电路回转体20受潮,下车电缆91与通孔的 接合面设置橡胶套93,同样地,在上车电缆92与导线孔115的接合面也设置 橡胶套93。
从上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实现高压油、电信号在下车(泵车支 撑台/底架)和上车(泵车转台/转塔)之间传输,并且该回转接头的回转轴和 导电环都是空心回转体,中心可以布置混凝土输料管,从而方便泵车施工。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 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 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液回转接头,用于混凝土泵车上,包括油路回转体和电路回转体,所述油路回转体包括与混凝土泵车的下车连接的回转套和与混凝土泵车的上车连接的回转轴,所述回转轴上轴向开设有导线孔和多条油路孔,所述回转套径向开设有与多条油路孔分别相通的出油口,所述电路回转体包括电刷和导电环,所述电刷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轴的下端,所述导电环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套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上设置有供混凝土泵车的输料管通行的轴向通孔,所述导电环为空心回转体,其具有与所述轴向通孔对应的空心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孔设 置在所述回转轴的中心。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液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套上设置有与混凝土泵车的下车固定连接的限位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套下方 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为空心回转体,其上具有腔体,所述电路回转 体容置于所述腔体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液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与回 转套的接合面嵌置有O形圈。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液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包括导 电丝,所述导电丝的一端连接一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导线孔与混凝土泵车 的上车电路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液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环由绝 缘层和导电片叠加组成,所述导电片的内部端子一端接触所述导电丝的另一 端,另一端与混凝土泵车的下车电路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电液回转接头,用于混凝土泵车上,包括油路回转体和电路回转体,所述油路回转体包括与混凝土泵车的下车连接的回转套和与混凝土泵车的上车连接的回转轴,所述回转轴上轴向开设有导线孔和多条油路孔,所述回转套径向开设有与多条油路孔分别相通的出油口,所述电路回转体包括电刷和导电环,所述电刷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轴的下端,所述导电环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套的下端,所述回转轴上设置有供混凝土泵车的输料管通行的轴向通孔,所述导电环为空心回转体,其上具有与所述轴向通孔对应的空心部。本实用新型能满足从固定位置至旋转位置传送功率或数据的需求、且能满足混凝土泵车的输料管安装需求。
文档编号E04G21/04GK201395947SQ20092010633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4日
发明者刘现刚, 曾代微, 盛 甘, 韩术亭 申请人:福田雷沃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