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804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轨道的行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高层建筑内外立面装修的维护,主要还是采用水平工字钢轨道或搭设脚手架方法进行,工字钢轨道重量大、安装劳动强度大。采用工字钢作为倾斜轨道时,行走装置与工字钢轨道的摩擦系数小,安全性能低,且行走装置只适合用在小于15°的倾斜工字钢轨道上行走,不能在倾斜大于15°的工字钢轨道上行走。工字钢轨道及其工字钢轨道行走装置的上述缺点使人们将应用目光转向了铝合金轨道。高强铝合金轨道,耐腐蚀、重量轻,强度高、安装方便,但已有技术的工字钢行走装置因结构的不同却无法在铝合金轨道上行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摩擦系数大,能在倾斜大于15°的铝合金轨道轨道上行走且安全性能高的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得以实现的,包括箱体2上安装有两个带制动的电机减速机1、6,其中所述电机减速机1的输出轴15上依次固定连接有上齿轮和带齿轮的上行走轮7,上齿轮与所述带齿轮的上行走轮7啮合,所述电机减速机6的输出轴13上依次固定连接有下齿轮、 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9和下行走半轮10,下齿轮与所述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9啮合,所述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9与所述下行走半轮10贴合,所述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9与所述下行走半轮10共同构成下行走轮,所述下行走半轮10与固定螺母12之间设有蝶形弹簧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其中所述上行走轮7为凹形轮,所述上行走轮7的凹形与铝合金轨道横断面的上表面形状基本相同,所述下行走轮为凹形轮,所述下行走轮的凹形与铝合金轨道横断面的下表面形状基本相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其中所述箱体2在上行走轮7外部处固定有一个端盖3,所述端盖3于内结构面的右端下部处设有一个止动面朝下的凸缘,所述电机减速机1输出轴15的轴端处,设有一个通过固定在输出轴15端面的销轴18铰接离心制动器甩块17 —端,所述离心制动器甩块17另一端通过拉簧16与所述端盖3连接组成的后备制动器4,所述离心制动器甩块17在与所述拉簧16连接一端的端头设有一个止动面朝上的凹缺,所述凸缘与所述凹缺成配合副。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设计的上下行走轮可在菱形铝合金悬挂轨道上行走,其下行走轮采用分体压紧结构,使下行走轮在倾斜轨道上行走时的摩擦系数大大增加,达到不受轨道倾斜角度限制安全行走目的。它适用于普通建筑立面装修施工用轨道上的行走,也适用于复杂建
3筑立面装修施工用轨道上的行走。设计的后备制动器,在电机减速机的制动器出现问题, 造成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在倾斜轨道上超速下滑时,离心制动器甩块的顶端可卡在端盖上,阻止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超速下滑,起到制动安全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设计合理,在倾斜大于15°悬挂铝合金轨道上行走安全可靠。本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能方便进行高层建筑内外立面尤其是倾斜立面装修维护作业,它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 (拆下电机时)剖面示意图。图4为后备制动器结构以及离心制动器甩块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是对已有技术进行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2以及其上安装的两个带制动的电机减速机1、6。电机减速机1 的输出轴15通过螺母14依次固定连接有上齿轮和带齿轮的上行走轮7。上齿轮与带齿轮的上行走轮7啮合。电机减速机6的输出轴13通过螺母12依次固定连接有下齿轮、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9和下行走半轮10。下齿轮与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9啮合。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9与下行走半轮10贴合。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9与下行走半轮10共同构成下行走轮。下行走半轮10与固定螺母12之间设有蝶形弹簧11。上行走轮7为凹形轮,上行走轮7的凹形与铝合金轨道横断面的上表面形状基本相同。下行走轮为凹形轮,下行走轮的凹形与铝合金轨道横断面的下表面形状基本相同。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的箱体2下部设有一个用以吊挂吊篮的吊板5。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2在上行走轮7外部处固定有一个端盖3。端盖3 于内部结构面的右端下部处设有一个止动面朝下的凸缘。电机减速机1输出轴15的轴端处,设有一个后备制动器4。后备制动器4由固定在输出轴15端面的销轴18铰接离心制动器甩块17 —端,离心制动器甩块17另一端通过拉簧16与端盖3连接构成。离心制动器甩块17在与拉簧16连接一端的端头设有一个止动面朝上的凹缺。凸缘与凹缺成工作配合副。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安装在铝合金轨道8上。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行走工作时,两个带制动的电机减速机1、6分别同方向驱动带齿轮的上行走轮7以及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9和下行走半轮10转动,并在水平或倾斜的高强铝合金轨道8上行走。如图3所示,在输出轴13端部安装有蝶形弹簧11,调整蝶形弹簧11的力度,可以使下行走半轮10紧压在菱形铝合金轨道8的表面,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沿铝合金轨道8在高层建筑内外立面进行装修维护作业。如图4所示,当电机减速机6的制动器出现问题,使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在倾斜铝合金轨道8上超速下滑时,装在输出轴15端的后备制动器4上的离心制动器甩块17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16的力,使离心制动器甩块17以销轴18为中心向输出轴15 转动中心外部甩出,使离心制动器甩块17凹缺的顶端卡在端盖3上的凸缘上,使凸缘与凹缺的制动面互为贴合并卡死成工作副,阻止了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超速下滑,起到制动安全保护作业作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包括箱体(2 )上安装有两个带制动的电机减速机(1)、( 6 ),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减速机(1)的输出轴(15)上依次固定连接有上齿轮和带齿轮的上行走轮(7),上齿轮与所述带齿轮的上行走轮(7)啮合,所述电机减速机(6)的输出轴(13)上依次固定连接有下齿轮、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9)和下行走半轮(10),下齿轮与所述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9)啮合,所述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9)与所述下行走半轮(10)贴合,所述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9)与所述下行走半轮(10)共同构成下行走轮,所述下行走半轮(10) 与固定螺母(12 )之间设有蝶形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走轮(7)为凹形轮,所述上行走轮(7)的凹形与铝合金轨道横断面的上表面形状基本相同,所述下行走轮为凹形轮,所述下行走轮的凹形与铝合金轨道横断面的下表面形状基本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在上行走轮(7 )外部处固定有一个端盖(3 ),所述端盖(3 )于内结构面的右端下部处设有一个止动面朝下的凸缘,所述电机减速机(1)输出轴(15)的轴端处,设有一个通过固定在输出轴 (15)端面的销轴(18)铰接离心制动器甩块(17) 一端,所述离心制动器甩块(17)另一端通过拉簧(16)与所述端盖(3)连接组成的后备制动器(4),所述离心制动器甩块(17)在与所述拉簧(16)连接一端的端头设有一个止动面朝上的凹缺,所述凸缘与所述凹缺成配合副。
专利摘要一种悬挂轨道行走装置,上减速机输出轴固定有带齿轮的上行走轮,下减速机输出轴固定有带齿轮的下行走半轮和下行走半轮组成的下行走轮,下行走半轮与轴固定螺母间设有可调整力量大小的蝶形弹簧,上行走轮和下行走轮都为凹形轮,上凹形与铝合金轨道横断上表面相同,下凹形与下表面形状相同,箱体在上行走轮处固定有其右下部设有凸缘的端盖,后备制动器的离心制动器甩块的端头有一凹缺,凸缘与凹缺成工作副。本实用新型在倾斜大于15°的铝合金轨道上行走,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能进行高层建筑内外立面尤其是倾斜立面装修维护作业。
文档编号E04G3/28GK202017336SQ20112012597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刘玉建, 刘超太, 吴安, 唐明明, 宋丹, 张华 , 曹恩钦, 李鹏, 祝志锋, 臧玺名, 董威, 薛抱新, 谢丹蕾 申请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 北京凯博擦窗机械技术公司, 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