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871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制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碳纤维传感的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属于智能材料与结构、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技术是工业化生产的标志。自从19世纪末预制混凝土技术开始运用到工程中,预制混凝土结构已经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道路、水工建筑、大型容器等工程结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预制混凝土和现浇混凝土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1)产品质量好。预制混凝土产品大部分在工厂制作,生产条件好,质量易于控制。据调查(Basler,1963),预制混凝土工厂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变异系数为7%,而施工现场生产的现浇混凝土强度变异系数为17%。预制工厂生产的产品在强度、密实性、耐久性、防水性等方面都比现场浇注的混凝土更有保证; 同时工厂生产可以使用复杂、精细的模板,预制构件的造型富于变化,混凝土表面质量好可以不用粉刷直接作为清水混凝土构件使用。2)生产效率高。预制混凝土产品大部分在工厂用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式生产,生产效率高于现场浇筑混凝土的生产方式。3)工人劳动条件好。由于多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工人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都好于现场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式。4)对环境影响小。相对于现场浇筑构件,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工厂制作可以严格控制废水、废料和噪音污染。5)节约资源、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于工厂生产预制混凝土多采用高强材料和预应力技术,和普通现浇混凝土相比可以大量节省材料,还可以大量利用废旧混凝土、矿渣、粉煤灰、工业废料等来生产预制混凝土产品。同时,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拆除也相对容易,且拆除构件修复后重复利用率高。这些对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预制混凝土主要用于建筑中的非结构构件,如非承重墙板、建筑装饰构件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预制混凝土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已可用于承重性构件。近来,在预制结构中采用了高强材料和预应力技术,大幅提高了预制结构的性能,出现了诸如大跨度预应力梁、折板、T型板、预应力拼接的节点等新型结构,且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大跨桥梁结构。
预制构件现场安装也多采用机械化方式施工,不需要或需要很少现浇混凝土作业,减少了现浇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施工方便快捷,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较小。利用清水混凝土构件或预先做好建筑饰面的混凝土构件可以在安装后直接投入使用,省去了装修过程。采用预制混凝土技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施工工期可以显著缩短,在劳动力成本逐渐增高和以人为本的社会要求下,从而带来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材料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FRP)被用于土木工程中,其抗拉强度为普通碳钢的5倍以上,而密度只有钢材的1/3至1/5,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久性,自开发以来便一直倍受关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是FRP复合材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具有超过一般纤维材料的优越力学性能和物化性能,密度只有普通低碳钢的四分之一,但拉伸强度却有10倍左右,具有比普通金属材料更高的抗疲劳性能,热膨胀系数几乎为零,抗腐蚀性能优良。高强度碳纤维的弹性模量(230GPa)与普通低碳钢的基本相当,但是高弹性模量碳纤维的弹性模量可达到普通钢铁的3倍以上。此外,碳纤维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压阻效应。利用其电学性能可以制作智能传感器,国内外对其进行了较多研究。利用其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施工上的便利可以用来加固或者修复损伤结构,由于FRP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国内外(特别是北欧、美国等冬季需要使用大量融雪盐的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开展用FRP复合材料代替传统钢材(如制作成FRP筋埋入混凝土)制作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以避免混凝土中钢材腐蚀所带来的危害。由于FRP这些特性, 被视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种较为理想材料。
预制普通混凝土结构虽然在土工工程中已大量运用,但存在着跨度小、自重大、抗裂性能差等缺点;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的出现,虽然使得跨度、自重、抗裂性能都有了较好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缺陷1)耐久性,预应力筋的腐蚀以及混凝土碳化等严重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的耐久性;2)预应力损失,管道摩阻力损失(由于预应力材料在管道内进行张拉,越远离张拉端,损失越大)都对预应力有着严重的影响;3)预制质量,预应力混凝土管道压浆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而FRP-混凝土复合结构,由于FRP有着较好的耐久性,且FRP粘贴在混凝土的表面,能对混凝土及内部的钢筋进行较好的保护,阻碍混凝土的碳化且能保证施工质量。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1)通常粘贴材料利用率低,且未能充分利用FRP高强特性;2)脆性缺陷,FRP是完全线弹性材料,属典型的脆性破坏,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存在能量吸收率低、 延性不足;3)界面较弱,工艺相对复杂。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 该预制方法能满足预制厂大规模生产的需求,且工艺简单,适合工厂化机械化预制生产,制作效率高、质量保证率高。且该复合结构能充分提高FRP复合材料的利用率,保证FRP层与混凝土结构的粘结效果,减少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减轻构件的自重,提高结构的延性,且具备自传感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结构安全使用性能。该智能结构可用于桥梁结构以及高层、大跨、大型复杂建筑中。且预制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场地的选择及场地锚固板的安置根据预制构件的数量选择场地,并在场地两边安装好锚固FRP层的场地锚固板;第二步、智能FRP层的制备根据场地的大小,对碳纤维及其它纤维进行下料, 并在碳纤维上安装好电极;第三步、FRP层的张拉锚固对FRP层分层浸溃,在FRP片材张拉前涂抹结构胶并在结构胶上铺洒粒径在2. 5-15mm的石子,在结构胶半固化状态下张拉FRP层并锚固于场地锚固板;第四步、模板的制作与安装根据构件的大小制作相应的模板,先安装好构建两边的模板和两侧的模板,并在两边的模板和两侧的模板内部安装圆弧形模板,并固定好;第五步、钢筋笼的绑扎与安装以及锚固板底板的安装将绑扎好钢筋笼安放于模板内,同时在两侧的模板上通过梁侧螺杆锚固梁侧锚固板底板,在圆弧形模板上通过梁底螺杆锚固梁底锚固板底板;第六步、浇筑混凝土 配置构建所需的混凝土,并浇筑、振捣密实;第七步、FRP层锚固对构件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其强度的70-90%,释放30%以内的预应力,在梁底锚固板底板上锚固梁底锚固板顶板,然后剪断模板与模板间的FRP层,并通过梁侧锚固板顶板锚固于构建两边的梁侧锚固板底板上。
在所述的第二步中,在碳纤维及其它纤维进行下料时下面垫一层隔离材料。
圆弧形模的弧度为1/4圆弧,圆弧的半径一般为构建高的1/8-1/4。
本发明预制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主要包含复合结构的组成与设计、 预制技术、锚固技术。
、复合结构的组成与设计复合结构由智能FRP层、混凝土 (梁/板等)、锚固件组成。
I)智能FRP层主要采用碳纤维与高延性的纤维混杂。
这里所提到的混杂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一方面是力学性能的混杂。即,通过不同种类碳纤维之间的混杂(包括碳纤维种类选取、混杂比例设定以及各种纤维在截面上的分布形式等),来提高复合材料的初始弹性模量、承载能力及所需要的其他性能;当高弹性模量纤维出现损伤后,其他纤维(中模量碳纤维、高强碳纤维或高延性纤维)可继续发挥作用,从而使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稳定的二次刚度,而且其二次刚度、最大承载力及极限应变等指标可通过合理的混杂设计进行有效优化和控制。
另一方面是传感性能的混杂。通过混杂低成本高延性的纤维材料(如,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等纤维),可以较好改善智能混杂FRP层的测量稳定性,也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复合材料及结构的成本。此外,通过混杂高弹模碳纤维可以有效减小智能混杂FRP复合材料小电阻变化率所对应的应变范围,同时使电阻变化率随应变呈阶跃式变化,通过合理的混杂设计可保证每个电阻阶跃与结构的某一特定破坏阶段(形式)相对应,使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具有基于混凝土结构破坏阶段的预警功能。混杂技术不仅有效避免纤维复合材料“脆性”缺陷,综合提高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且优化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自传感功能,同时由于碳纤维的价格昂贵,混杂其他纤维也降低了智能FRP层板的制作价格,使其更能广泛地用于实际工程中。
2) FRP层智能化主要利用碳纤维的压阻效应和导电性,根据实际结构的需要,在 FRP层安装电极,然后直接通过仪器可以进行实时监测。
3)复合结构的设计根据工程中实际构件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FRP层及相关的锚固件并配置好相应强度的混凝土构件,由FRP-混凝土复合结构来承担构件所受的荷载。2、复合结构的预制技术复合结构在预制厂预制,根据复合结构的设计以及市场需求量,能够很好地进行人员的调配,流水线作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供市场的需求。
预制构件的预制流程基本都是在预制场完毕,工业化劳动生产效率高,生产环境稳定,构件的定形和标准化有利于机械化生产,而且按标准严格检查出厂产品,能够较好地保证预制质量。同时,能够对构件进行必要的养护。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采用蒸汽养护,这样做可以节省工期。
构件采用的模板可以选用钢模也可选用木模。两端角做成圆弧形,减小应力集中, 以及FRP层在圆弧处对混凝土有较好的约束。
FRP层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采用“湿法”粘结。这样做能够保证FRP层与混凝土界面有较好的粘结,同时便于施工。
、锚固技术锚固板分为梁底锚固板和两端锚固板。根据安全使用等级对两部位的锚固板进行设计。梁底锚固板的安全等级低于两端的锚固板,当FRP层的拉应力达到其抗拉强度的 50%-80%时(具体可以根据结构的具体形式及性能要求进行设计),梁底的锚固板出现破坏, 同时界面出现剥离以及滑移,然后梁底锚固板上的荷载慢慢转移到两端锚固板,由两端锚固板来承担。通过梁底锚固板的破坏以及界面的剥离和滑移,吸收能量,提高结构的破坏延性。当梁底锚固板完全破坏时,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形,延性充分得到了提高。只要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出现严重的破坏,就可以置换FRP层,重新锚固,便于修复。
锚固分为整块FRP板在预制场地处的锚固和每个构件上FRP板的锚固。
对于整块FRP板,将FRP层通过千斤顶张拉超过原预应力设计值的5%_10%,然后锚固于预制场地两边的钢板上,钢板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防止预应力损失。
每个构件上FRP板的锚固,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放张一定预应力量。然后锚固梁底的锚固板,然后放张全部的预应力,剪断梁间的FRP板,并将该部分锚固于两端的锚固板。
有益效果界面粘结性能和预制复合结构的质量得到充分保证。智能FRP层与混凝土界面通过 “湿法粘结”,且所有制作工艺流程都在预制厂完成,能充分保证FRP层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效果以及复合结构质量。
预制工艺简单,适用于大面积浇筑。预制流程可以分为智能FRP层的制作与张拉, 模板的制作,钢筋笼的绑扎,浇筑混凝土以及锚固板的锚固。简单的工艺流程,便于预制场制作构件。机械化制作工艺,更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较快的施工速度,以供市场需求。
安全性能得到了充分保障。构件采用双锚固板锚固,即构件的两端各有两个锚固板,一个是位于梁底锚固,另一个是位于梁边锚固。梁底锚固板的安全设计等级略低于梁边锚固板,梁底锚固主要用于FRP层预应力的锚固,梁边的锚固板主要用于安全保障,即梁底锚固板出现破坏后,界面出现剥离或滑移等现象,梁边的锚固板仍然处于工作状态,对智能 FRP层仍起到锚固作用,从而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或“坏而不倒”的效果, 充分提高了构件的安全性能。
可修复性强。构件用于结构后,构件在以后的服役中,如果出现一般的疲劳破坏或者可修复性的破坏,可直接置换智能FRP层。如果出现损失较大的破换,可直接置换整个构件。这样只是在局部对整个结构进行修复,对整个结构或者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影响程度小。
薄弱位置得到加强。梁的底板锚固端为薄弱位置。通过将端部直角改为圆弧形, FRP层对混凝土有较好的加强,减小了薄弱位置出现破坏的可能性。
综合力学性能改善和提高。智能FRP层与钢筋混凝土芯粘结,通过复合智能FRP层可以大幅提高复合结构的综合力学性能,如承载能力(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等)、 二次刚度、抗疲劳、抗蠕变能力等力学性能。
抗腐蚀及耐久性能的提高。智能FRP层具有优异的抗化学腐蚀性能,通过粘结FRP 层后可有效防止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内部钢筋的腐蚀,从而提高复合结构的抗腐蚀性能和寿命周期。
预应力及锚固技术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性能特征。FRP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抗拉强度,通常的粘贴无法发挥出其高抗拉强度高的特征,通过预应力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高强等材料特性;而且钢板锚固能够防止在较大受力情况下智能FRP层与钢筋混凝土界面间的滑移,有效降低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在制作及服役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此外,预应力FRP层可大幅提高复合结构的抗开裂能力和裂缝出现后的抗裂缝发展的能力;同时,预应力的施加可一定程度的减少了钢筋用量,降低成本。
智能化提高了复合结构的安全性和附加值。基于碳纤维自身的压阻效应及导电性,使FRP-混凝土复合结构具有良好的自监测功能,达到一材两用的效果,可以大幅提高复合结构的安全性和附加值;此外,通过预应力和混杂非导电的纤维材料可以大幅改善和提高智能FRP复合材料的自传感性能,特别是测量的稳定性和精度。另外,通过监测碳纤维的电阻变化,可以对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的预应力损失进行监测。
碳纤维与其他纤维的混杂,能充分发挥各种纤维的力学性能,也更有利于智能FRP 层及复合结构的自传感性能,同时也有效降低了 FRP的成本,使其适合广泛用于实际工程中。从经济角度出发,FRP复合材料的一材两用既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同时又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从生产角度,预制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预制。


图I智能FRP层及锚固俯视示意图;图2 “湿法”粘贴工艺示意图;图3场地模板安放构造示意图;图4 I旲板构造不意图;图5钢筋笼及梁底和两边底板安放示意图;图6预制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构造示意图。
图7三种不同构件的挠度-荷载对比示意图。
图中I、预制场地,2、智能FRP层,3、张拉用锚固板,4、模板,5、圆弧模板,6、梁边模板,7梁侧模板,8、梁底锚固板底板,9、梁侧锚固板底板,10、梁底螺杆,11、梁侧螺杆,12 钢筋笼,13、粗骨料,14浇筑钢筋混凝土,15、电极,16、梁底锚固板顶板,17、梁侧锚固板顶板,18钢筋混凝土。
具体实施例方式I)锚固板的制作。
锚固板分为梁底锚固板和端部锚固板。根据荷载的设计等级和安全设计破坏状态分别对梁底锚固板和端部锚固板进行设计。端部锚固板的破坏等级高于梁底锚固板,确保梁底锚固在FRP层达到其极限强度的50%-80%发生破坏,两端的锚固板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每一个锚固板均包括顶板和底板。锚固板内表面制作成波纹状,建议波纹深为O.6-1. 2_,可以增加智能FRP层与锚固板之间的机械铆合能力。根据预制钢筋混凝土的尺寸以及智能FRP层的张力力度确定锚固板的尺寸(长度、宽度、厚度)以及锚固板上的开孔大小。
2)钢筋笼的绑扎。
根据设计对构件的配筋要求,对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笼进行绑扎,绑扎符合规范规定。
3)模板的制作根据构件的设计尺寸,选择和制作相应的模板。模板可以选用钢模也可选用木模。模板分为构件两侧的模板、两边的模板、及其两边底角的圆弧模板(图4所示)。两侧的模板的由构件的长和宽决定,两边的模板由构件的宽和高决定。圆弧模板的弧度为1/4圆弧。圆弧的半径一般为梁高的1/8-1/4。建议圆弧模板采用钢模制作这样便于固定。
4)预制工艺流程根据预制构件的数量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场地,将场地清理干净,并在两端安装好场地锚固板(图I所示)。
根据设计要求,对纤维进行下料,下料的长度要满足预制要求(包括纤维的锚固及千斤顶的张拉),选择合适的碳纤维(模量、强度)及其它纤维的种类及尺寸(长度、宽度、厚度),将碳纤维置于其它纤维内侧。同时在纤维的下面垫一层塑料纸作为隔离材料,避免在后面浸溃刷胶时,纤维与场地粘结。
根据设计要求在需要布置电极的部位,首先去除该部位碳纤维表面的浸润剂,然后涂抹导电胶,导电胶沿碳纤维宽度方向进行均匀涂抹;为了增大电极和碳纤维的接触面以及减少电极和纤维之间的接触电阻,碳纤维上下表面皆涂抹导电胶,同时要严格控制导电胶的宽度(通常要小于O. 5cm),减少对混杂纤维布力学性能的影响。导电胶涂抹完毕后, 平直放置经过去除表面氧化层的导线,在表面放置塑料纸,避免相邻的纤维布相互粘结,不利于分层浸胶。电极的数量可以根据智能FRP层的长短、损伤定位精度等多个因素进行考虑,通常情况下相邻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cm。
在电极已制作好后对选择的纤维进行分层刷胶浸溃,浸溃范围为梁底锚固板之间,且在刷胶的过程中对纤维布施加一定的预拉力,保证纤维始终处于平直的状态。
智能FRP片材与混凝土界面采用“湿法”粘结,等浸溃完毕直接在FRP片材上表面涂一层结构胶,在结构胶上铺洒粒径在10-15mm的石子(石子需要用水清洗干净)(图2所示)。
在结构胶处于半固化状态下,根据预应力设计的大小或者是智能FRP层应变的大小对FRP板进行控制张拉,拉到超过原先设计预应力的大小或应变5%-10%时,停止张拉,并锚固于预制场地两边的钢板锚固件上,避免预应力损失。对需要安装梁底锚固板底板的部位做好标记,并标明相应的开口位置。待标记完毕后,慢慢放张预应力。然后在标记的位置开孔,以便后面的螺杆锚固。
此时结构胶仍半固化状态下,再次张拉FRP层,张拉量超过原先设计预应力的大小或应变5%-10%,并再次锚固好。在FRP板的两侧相应位置安装两侧的模板,接着安装两边的模板,将模板固定好。最后在模板两端角放入圆弧形模板,并固定好,以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滑移等现象,影响浇筑质量。且相邻两个构件的模板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以备将相邻模板间剪断后的FRP层能够有足够的长度锚固于梁两端的锚固件上(图3所示)。最后再次检查模板的安装质量。
将预先制作好的钢筋笼和梁底、两边的锚固板底板均放入模板中,并插好螺杆,螺杆一端超出底板一定的距离,用于锚固顶板;另一端在模板内留有一定的长度,这样做能更好的与混凝土连接。同时将两个底板和螺杆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锚固于模板与钢筋笼子上,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造成两底板和螺杆有位移上的挪动或者倾斜(图5所示)。
再一次检查模板的质量、以及锚固板底板以及螺杆的固定质量,以及FRP板的锚固质量,以防止在浇筑混凝土出现不必要的事故。
根据设计要求,配置相应强度的混凝土,并置于模板中(此时的结构胶处于半固化状态),振捣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对构件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其强度的70-90%,放张部分预应力,这部分预应力由界面承担。在梁底锚固板底板刷一层结构胶,安装顶板,并用螺母锚固好。
将预应力全部放张,拆除模板,将相邻模板间的智能FRP层从中间用剪刀共剪断, 并在智能FRP层相应位置开孔以使其能锚固于梁两边的锚固螺杆上,接着对梁底锚固板两边的智能FRP层进行分层浸溃,并在混凝土表面及梁两边锚固板底板刷一层结构胶,将智能FRP层从圆弧处至梁边锚固板底板与混凝土充分粘结,且将开孔处套于螺杆上,最后锚固好顶板。
依此,重复进行下一批的预制。
采用本发明双锚固HCFRP-混凝土复合梁,在载荷的作用下挠度明显优于单锚固 HCFRP-混凝土复合梁和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梁,其测试曲线如图7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制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场地的选择及场地锚固板的安置根据预制构件的数量选择场地,并在场地两边安装好锚固FRP层的场地锚固板; 第二步、智能FRP层的制备根据场地的大小,对碳纤维及其它纤维进行下料,并在碳纤维上安装电极; 第三步、FRP层的张拉锚固对FRP层分层浸溃,在FRP片材张拉前涂抹结构胶并在结构胶上铺洒粒径在2. 5-15mm的石子,在结构胶半固化状态下张拉FRP层并锚固于场地锚固板; 第四步、模板的制作与安装根据构件的大小制作相应的模板,先安装好构件两端和两侧的模板,并在两端和两侧的模板内部安装圆弧形模板,并固定好; 第五步、钢筋笼的绑扎与安装以及锚固板底板的安装将绑扎好的钢筋笼安放于模板内,同时在两侧的模板上通过构件侧螺杆锚固梁侧锚固板底板,在圆弧形模板上通过梁底螺杆锚固梁底锚固板底板; 第六步、浇筑混凝土 配置构件所需的混凝土,并浇筑、振捣密实; 第七步、FRP层锚固对构件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其强度的70-90%,释放30%以内的预应力,在梁底锚固板底板上锚固梁底锚固板顶板,然后剪断模板与模板间的FRP层,并通过梁侧锚固板顶板锚固于构件两边的梁侧锚固板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制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第二步中,在碳纤维及其它纤维进行下料时下面垫一层隔离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预制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圆弧形模的弧度为1/4圆弧,圆弧的半径一般为构件高的1/8-1/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制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场地的选择及场地锚固板的安置;第二步、智能FRP层的制备;第三步、FRP层的张拉锚固;第四步、模板的制作与安装;第五步、钢筋笼的绑扎与安装以及锚固板底板的安装;第六步、浇筑混凝土;第七步、FRP层锚固对构件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其强度的70-90%,释放预应力,在梁底锚固板底板上锚固梁底锚固板顶板,然后剪断模板与模板间的FRP层,并通过梁侧锚固板顶板锚固于构建两边的梁侧锚固板底板上。该预制复合结构不仅具备高承载能力、自传感功能、高耐久性、高安全性、可设计性强;其预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且适合工厂化大规模预制生产。
文档编号B28B23/04GK102922602SQ20121044362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杨才千, 焦友进, 吴智深, 王红涛, 杨小聪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