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机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76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弯管机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弯管机的成型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一种弯管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半自动弯管机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前螺旋节能灯明管的生产大多数由人工完成,即操作工人坐在高温加热炉前把烤软的玻璃管放到模具上绕成螺旋型。也有一部分采用功能单一的设备加工而成。人工制作的过程操作难度大、成品率低、效率低,且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致使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严重受到影响。功能单一的设备一般为单工位,能耗大、效率低,且产品合格率低、 原材料浪费严重;还有一部分采用全自动配套设备,该类型自动设备的部件结构复杂,安装要求高,对工件的要求高,且设备造价高和不利于推广等缺点。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设计成熟、结构合理,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且成本低的半自动弯管机的成型装置。[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弯管机的成型装置,其包括一成型工作台,其还包括两保温电炉、一旋转升降模头和至少一火焰喷头,两保温电炉通过托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作台的上方两侧,所述旋转升降模头对应两保温电炉的中间位置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作台上,所述火焰喷头设置在所述旋转升降模头一侧,且朝向该旋转升降模头。[0005]所述旋转升降模头包括模头、螺杆、传动轮、皮带和驱动装置,所述模头设在所述的螺杆的上端,所述传动轮设在螺杆的下端,所述驱动装置通过皮带与所述传动轮相连接。[0006]所述的保温电炉包括一外形轮廓呈长方体的炉体,所述炉体的一面中间设有连通炉体两端的凹槽,所述的炉体一端侧面在对应模头的位置设有凹槽开口。[0007]所述凹槽的一边上设有多个突起,所述炉体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电接线柱。[0008]所述火焰喷头的数量为两个,其对应设置在所述模头两侧。[0009]所述托架的一侧设置在弯管机的机架上。[0010]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计成熟,结构合理,模头的作动是在自控模式下进行,节省了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保温电炉与模头对软化的玻璃管保温、成型同时完成,并火焰喷头同步对弯管作业进行保温,提高产品良品率;保温电炉采用低功率单相供电,提高使用经济性;该装置通过更换模头和调节保温电炉的位置来适应不同的生产要求。[0012]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电炉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见图I、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管机的成型装置,其包括一成型工作台,其还包括两保温电炉4、一旋转升降模头I和至少一火焰喷头3,两保温电炉4通过托架 5对称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作台的上方两侧,所述旋转升降模头I对应两保温电炉4的中间位置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作台上,所述火焰喷头3设置在所述旋转升降模头I 一侧,且朝向该旋转升降1吴头I。[0017]所述旋转升降模头I包括模头11、螺杆12、传动轮13、皮带和驱动装置,所述模头 11设在所述的螺杆12的上端,所述传动轮13设在螺杆12的下端,所述驱动装置通过皮带与所述传动轮13相连接。[0018]所述的保温电炉4包括一外形轮廓呈长方体的炉体,所述炉体的一面中间设有连通炉体两端的凹槽43,所述的炉体一端侧面在对应模头11的位置设有凹槽开口 44。[0019]所述凹槽44的一边上设有多个突起42,所述炉体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电接线柱 41。[0020]所述火焰喷头3的数量为两个,其对应设置在所述模头11两侧。[0021]所述托架5的一侧设置在弯管机的机架6上。[0022]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0023]工作时,软化玻璃管落入保温电炉4进行实时保温,软化的玻璃管横跨两保温电炉4与两保温电炉4间的模头11接触,同时模头11旋转上升对软化的玻璃管进行弯管作业,并火焰喷头3同步对弯管作业进行保温,明显提高产品的良品率;成型后,模头11反转下降进行退模动作。模头11归位后由人工取下成型的螺旋灯管。模头11的作动是在自控模式下进行,节省了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0024]本实施例中,模头11弯制13W的双螺旋灯管优选直径3-4MM的玻璃直管,其它实施例可根据玻璃的料性、直径公差和壁厚的不同,进行选换模头11。[0025]本实施例中,火焰喷头3优选使用液化瓦斯,其它实施例可根据实际要求使用其它燃气。[0026]本实施例中,保温电炉4使用单相供电,并炉体中优选采用功率为12KW的发热体。[0027]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结构而得到的其它弯管机的成型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弯管机的成型装置,其包括一成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两保温电炉、一旋转升降模头和至少一火焰喷头,两保温电炉通过托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作台的上方两侧,所述旋转升降模头对应两保温电炉的中间位置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作台上,所述火焰喷头设置在所述旋转升降模头一侧,且朝向该旋转升降模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弯管机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升降模头包括模头、螺杆、传动轮、皮带和驱动装置,所述模头设在所述的螺杆的上端,所述传动轮设在螺杆的下端,所述驱动装置通过皮带与所述传动轮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弯管机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电炉包括一外形轮廓呈长方体的炉体,所述炉体的一面中间设有连通炉体两端的凹槽,所述的炉体一端侧面在对应模头的位置设有凹槽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管机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一边上设有多个突起,所述炉体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电接线柱。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弯管机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喷头的数量为两个,其对应设置在所述模头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弯管机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一侧设置在弯管机的机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管机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管机的成型装置,其包括一成型工作台,其还包括两保温电炉、一旋转升降模头和至少一火焰喷头,两保温电炉通过托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作台的上方两侧,所述旋转升降模头对应两保温电炉的中间位置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作台上,所述火焰喷头设置在所述旋转升降模头一侧,且朝向该旋转升降模头。该成型装置设计成熟,结构合理,模头的作动是在自控模式下进行,节省了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该成型装置工作时,保温电炉与模头对软化的玻璃管保温、成型同时完成,并火焰喷头同步对弯管作业进行保温,提高了产品良品率;保温电炉采用低功率单相供电,提高使用经济性;该装置通过更换模头和调节保温电炉的位置来适应不同的生产要求。
文档编号C03B23/045GK202808584SQ20122042344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
发明者朱文中 申请人:朱文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