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进注凝成型熔融石英坩埚缺陷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47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改进注凝成型熔融石英坩埚缺陷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注凝成型熔融石英坩埚的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改进注凝成型熔融石英坩埚缺陷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注凝成型工艺生产出的多晶硅铸锭用熔融石英陶瓷坩埚在生坯成型后,经常在其外侧壁和外底连接的外拐角部分产生缺陷,导致产品报废。这主要是由于工艺要求浇注浆料固相含量较高,所以导致流动性欠佳。当浆料在模具内腔中流动时,流经局部阻力较大的拐角部位时就容易引起以下缺陷:1、浆料中的少量气泡堆积在此拐角部位,导致气泡叠层,减少了坩埚的有效壁厚,影响坩埚产品的正常使用;2、模具内部涂抹的脱模剂会被浆料冲刷聚集在此拐角部位,导致坩埚成型后此部位形成不均质部分,由于此不均质部分的热膨胀系数与坩埚其他部位不同,所以在烧成环节容易产生崩裂;3、浆料中含有的一部分水分和密封模具内腔残留的少量水分亦会积聚在此,该部位的料浆被稀释后,会产生固化不完全的现象,从而导致产品的报废。而且,在浆料浇注进模具后,需要施加一定压力进行保压操作。所以模具的此部位容易 产生变形,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能大大降低。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熔融石英坩埚生坯的缺陷,提高生坯合格率,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就成了当前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改进注凝成型熔融石英坩埚缺陷的模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模1、底板2,外模I的内壁与外模I的底平面相交处设置一个倒角槽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倒角槽3的倒角边与底板2所成的夹角为 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I)能够有效防止熔融石英陶瓷坩埚生坯外拐角部位容易产生气泡叠层,不均质油斑和固化不完全结构等缺陷;(2)提高生坯良率;(3)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其中:1、外模;2、底板;3、倒角槽;4、内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本技术方案包括外模1、底板2,外模I的内壁与外模I的底平面相交处设置一个倒角槽3。倒角槽3的倒角边与底板2所成的夹角为45°。此倒角槽可以由铣床成型而成。当开始操作时,首先将外模1、底板2及内模4组装好,开始注入浆料,当浆料流经密封模具内腔的底板2外模I之间的倒角槽3时,浆料中的气泡、有机脱模剂和水分会积聚在倒角槽3中,注浆工序完成后,对其进行保压操作。在生坯成型后,由于倒角槽3的存在,使成型坩埚外拐角处存在凸出的部位,而在注浆过程中沉积的气泡、有机脱模剂和水分大都会集中在此凸出部位中,将坩埚外拐角凸出的部位进行切割打磨,从而达到减少坩埚生坯缺陷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简便,可以有效的防止熔融石英坩埚生坯外拐角部位出现气泡叠层、不均质油斑和未固化结构等缺陷。此方案在提高坩埚良率的同时也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本实用新型思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改进注凝成型熔融石英坩埚缺陷的模具,包括外模(I)、底板(2),其特征在于外模(I)的内壁与外模(I)的底平面相交处设置一个倒角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进注凝成型熔融石英坩埚缺陷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角 槽(3)的倒角边与底板(2)所成的夹角为4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注凝成型熔融石英坩埚的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改进注凝成型熔融石英坩埚缺陷的模具。包括外模、底板,外模的内壁与外模的底平面相交处设置一个倒角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倒角槽的倒角边与底板所成的夹角为45o。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1)能够有效防止熔融石英陶瓷坩埚生坯外拐角部位容易产生气泡叠层,不均质油斑和固化不完全结构等缺陷; (2)提高生坯良率;(3)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C03B20/00GK203144270SQ20132017270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9日
发明者谢炎 申请人:烟台核晶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