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滚轧工艺实现的可变径的灌浆与机械连接组合钢筋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102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通过滚轧工艺实现的可变径的灌浆与机械连接组合钢筋套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过滚轧工艺实现的可变径的灌浆与机械连接组合钢筋套筒。将整段优质低碳钢管材料通过机械滚轧工艺实现钢管材料的内外径收缩变径,形成灌浆套筒区域、滚轧变径过度区域、机械套筒区域三个区域部分。通过对机械套筒区域实现与预制钢筋的机械螺纹连接,通过灌浆套筒区域机械滚轧的键槽组与插入至注浆套筒区域特定长度的装配钢筋进行压力灌浆,通过砂浆凝结握裹使预制钢筋、注浆套筒区域与机械套筒区域、装配钢筋之间形成受力整体,实现预制构件之间的构造连接。该构造连接安全可靠、易于实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预制混凝土结构间钢筋装配式连接的建筑领域。
【专利说明】通过滚轧工艺实现的可变径的灌浆与机械连接组合钢筋套
A-A-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结构钢筋连接的通过滚轧工艺加工可变径的灌浆与机械连接组合钢筋套筒。

【背景技术】
:
[0002]1、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主要受力钢筋之间的连接多采用搭接连接、焊接连接、直螺纹机械连接、锥螺纹机械连接或挤压套筒机械连接等连接方式,这几种连接方式的施工较为复杂,而且必须在浇注混凝土施工作业之前完成受力钢筋的连接,不适用于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之间的安装连接施工。
[0003]2、现有用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灌浆套筒,均为型式简单的注浆套筒,通过注入具有流动性的高强度无收缩浆体材料连接,基本解决了装配式施工的要求,但是由于钢筋连接强度的要求,套筒设计长度按照规范要求其结构长度较大,材料及加工成本相应较高,而且由于注浆套筒直线形内壁的原因,浆体材料凝结后钢筋、注浆材料与套筒形成连接结构的抗震性能并不理想,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加工成本低,性能可靠的采用滚轧工艺加工实现可变截面及可变直径灌浆与机械组合钢筋连接套筒。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0006]本实用新型,其组成包括:注浆套筒区域(I)和机械套筒区域(4),其特点是通过机械滚轧工艺对整段优质低碳钢管材料实现变径加工,使注浆套筒区域(I)和机械套筒区域(4)加工成型,注浆套筒区域(I)通过机械滚轧工艺实现优质低碳钢管材料内外壁凹凸键槽外型及粗糙面¢),装配钢筋(8)通过注浆套筒区域(I)内的灌浆材料的结合握裹形成连接,机械套筒区域(4)连接端内壁带有螺纹,预制钢筋(5)通过螺纹进行连接。这样使装配构件之间的钢筋连接形成受力整体,完全适用于装配式施工要求,而且比现有的灌浆套筒长度大幅缩短,减少了原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制造成本,改善机械切削加工损耗大,工效低的缺点。通过机械滚轧工艺对整段优质低碳钢管材料机械滚轧加工形成注浆套筒区域(I)内外壁凹凸键槽外型及粗糙面¢),增加了钢筋、注浆料与套筒之间的锚固力,提高了抗震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0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形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08]结合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09]1、预埋安装:机械套筒区域(4)与灌浆套筒区域(I)通过机械滚轧工艺对整段优质低碳钢管材料滚轧变径实现成型后,将预制钢筋(5)的机加工部分螺纹丝头与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套筒区域(4)通过螺纹连接,组成预制钢筋组,工厂预制构件施工时保留注浆孔道(2)和出浆排气孔道(3)位置,通过工厂预制完成混凝土预制构件A和预制构件B。
[0010]2、现场安装:施工现场通过吊装,使预制构件A的灌浆套筒(I)端套入预制构件B的装配钢筋(8)端,灌浆套筒区域(I)与装配钢筋(8)之间装有密封圈(7)防止注浆料在凝固前流出套筒,预制构件就位后通过压力装置使砂浆从注浆孔道(2)注入,从出浆排气孔道(3)流出,使灌浆套筒区域(I)内的装配钢筋(8)周围砂浆填充并凝结握裹,形成预制构件A和预制构件B之间的钢筋连接。
[0011]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其实施方式:
[0012]注浆套筒区域(I)、注浆孔道(2)、出浆排气孔道(3)、机械套筒区域(4)、预制钢筋
(5)、套筒壁凹凸外型及粗糙面¢)、弹性密封圈(7)、装配钢筋(8)。
[0013]预制混凝土构件A工厂制作时,其钢筋端部事先预埋本实用新型,预制钢筋(5)与机械套筒区域(4)通过螺纹机械咬合连接,保证了钢筋和套筒的定位问题,预留注浆孔道
(2)和出浆排气孔道(3)的位置,整个操作简单方便。
[0014]带有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A在施工现场吊装时,与之对接预制混凝土构件B的装配钢筋⑶直径远小于灌浆套筒区域⑴的内径,从而降低了吊装的难度,装配钢筋(8)与灌浆套筒区域(I)的间隙通过弹性密封圈(7)密封,通过预留的注浆孔道(2)注入高强度注浆料,并通过出浆排气孔道(3)排气流出,从而确保灌浆密实,注浆料凝结硬化后,通过本实用新型和注浆材料可将预制钢筋(5)与装配钢筋(8)连接为一体。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产品相比,套筒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加工工效高,施工工艺简便,性能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
1.通过滚轧工艺实现的可变径的灌浆与机械连接组合钢筋套筒,由注浆套筒区域(I)、机械套筒区域(4)和弹性密封圈(7)组成,其特征是:注浆套筒区域(I)与机械套筒区域(4)通过机械滚轧工艺对整段优质低碳钢管材料实现变径加工,注浆套筒区域(I)通过机械滚轧工艺实现优质低碳钢管材料内外壁凹凸键槽外型及粗糙面¢),后置装配钢筋(8)与具有凹凸键槽形状及粗糙面注浆套筒区域(I)通过灌浆材料的结合握裹形成连接,后置安装钢筋(8)通过弹性密封圈(7)实现灌浆密封,注浆套筒区域(I)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注浆孔道⑵和出浆排气孔道(3),机械套筒区域(4)与预制钢筋(5)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滚轧工艺实现的可变径的灌浆与机械连接组合钢筋套筒,其特征在于:注浆套筒区域(I)与机械套筒区域(4)是通过机械滚轧工艺对整段优质低碳钢管材料实现变径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滚轧工艺实现的可变径的灌浆与机械连接组合钢筋套筒,其特征在于:注浆套筒区域(I)内外壁凹凸键槽外型及粗糙面(6)是通过机械滚轧工艺对整段优质低碳钢管材料机械滚轧加工成型,形成多个键槽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滚轧工艺实现的可变径的灌浆与机械连接组合钢筋套筒,其特征在于:机械套筒区域(4)连接端内壁带有螺纹,预制钢筋(5)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滚轧工艺实现的可变径的灌浆与机械连接组合钢筋套筒,其特征在于:注浆套筒区域⑴的凹凸键槽外型及粗糙面(6)通过注浆孔道(2)和出浆排气孔道(3),进行砂浆注入凝结后,使后置装配钢筋(8)与注浆套筒区域(I)形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滚轧工艺实现的可变径的灌浆与机械连接组合钢筋套筒,其特征在于:注浆套筒(I)与后置装配钢筋(8)连接端装有弹性密封圈(7)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滚轧工艺实现的可变径的灌浆与机械连接组合钢筋套筒,其特征在于:注浆套筒区域(I)与机械套筒区域(4)可直接加工成一体,不通过螺纹机械连接。
【文档编号】E04C5/18GK204112605SQ201420504166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杨丽萍, 杨河峰, 申宗海 申请人:北京土木恒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