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棱无缝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838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六棱无缝钢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缝钢管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六棱无缝钢管。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六棱无缝钢管,六棱无缝钢管包括圆柱形本体,所述的圆柱形本体的截面为一圆形面,所述的圆形面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六个棱条,所述的六个棱条与圆形面内壁相交的一端相连后形成等边六棱形,所述的六个棱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的连接管相连形成等边六棱形,所述的连接管和棱条的交接处圆弧过渡,所述的棱条与连接管的长度之比为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很好的达到使用要求,而且耐用、稳定性能较好。
【专利说明】六棱无缝钢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缝钢管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六棱无缝钢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无缝钢管一般多是较为规整的型材,对于异形的无缝钢管的制作存在着较大难度,比较难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而普通的较为规整的无缝钢管则是在使用范围上存在着缺陷,使得一些场合和特殊的地方没办法使用到无缝钢管。从而对无缝钢管的使用范围存在着较大的限制和麻烦。而且目前的异形的无缝钢管由于存在着结构设计不合理等原因,从而使得异形无缝钢管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被破坏,达不到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很好的达到使用要求的耐用的六棱无缝钢管,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4]六棱无缝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棱无缝钢管包括圆柱形本体,所述的圆柱形本体的截面为一圆形面,所述的圆形面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六个棱条,所述的六个棱条与圆形面内壁相交的一端相连后形成等边六棱形,所述的六个棱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的连接管相连形成等边六棱形,所述的连接管和棱条的交接处圆弧过渡,所述的棱条与连接管的长度之比为1:2。
[0005]优选方式为,所述的棱条与圆形面相交的一端为半圆弧形,所述的半圆弧形与圆形面的半径之比为1:16。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六棱无缝钢管,在使用的时候,所述的圆形管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六个棱条,六个棱条主要起到支撑作用,能够对整个无缝钢管起到较好的支架作用。而六个棱条与圆形面内壁相交的一端相连后形成等边六棱形,等边六棱形可以更好的达到支撑作用。连接管主要起到连接作用,把棱条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起到加强作用。所述的棱条与连接管的长度之比为1:2,从而使得棱条和连接管的支架作用更稳定。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的棱条与圆形面相交的一端为半圆弧形,所述的半圆弧形与圆形面的半径之比为1:16。通过半圆弧形可以很好的起到消除无缝钢管内部应力的作用,使得其整个结构更加的合理。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很好的达到使用要求,而且耐用、稳定性能较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图1具体说明实施例:
[0011]如图1所示,六棱无缝钢管,所述的六棱无缝钢管包括圆柱形本体1,所述的圆柱形本体1的截面为一圆形面,所述的圆形面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六个棱条3,所述的六个棱条3与圆形面内壁相交的一端相连后形成等边六棱形,所述的六个棱条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4相连,所述的连接管4相连形成等边六棱形,所述的连接管4和棱条3的交接处圆弧过渡,所述的棱条3与连接管4的长度之比为1:2。
[0012]优选方式为,所述的棱条3与圆形面相交的一端为半圆弧形2,所述的半圆弧形与圆形面的半径之比为1:16。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六棱无缝钢管,在使用的时候,所述的圆形面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六个棱条,六个棱条主要起到支撑作用,能够对整个无缝钢管起到较好的支架作用。而六个棱条与圆形面内壁相交的一端相连后形成等边六棱形,等边六棱形可以更好的达到支撑作用。连接管主要起到连接作用,把棱条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起到加强作用。所述的棱条与连接管的长度之比为1:2,从而使得棱条和连接管的支架作用更稳定。
[0014]在使用的时候,主要是应用于建筑行业中作为架构搭设所用。
【权利要求】
1.六棱无缝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棱无缝钢管包括圆柱形本体,所述的圆柱形本体的截面为一圆形面,所述的圆形面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六个棱条,所述的六个棱条与圆形面内壁相交的一端相连后形成等边六棱形,所述的六个棱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的连接管相连形成等边六棱形,所述的连接管和棱条的交接处圆弧过渡,所述的棱条与连接管的长度之比为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棱无缝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条与圆形面相交的一端为半圆弧形,所述的半圆弧形与圆形面的半径之比为1:16。
【文档编号】E04C3/00GK204141220SQ201420563294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金太红 申请人:浙江新世联金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