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牢固的集装箱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5520阅读:2347来源:国知局
结构牢固的集装箱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牢固的集装箱房。



背景技术:

近年来,活动板房逐渐取代工棚,而活动板房又渐渐地被集装箱房所取代,集装箱房宽敞明亮,方便清洁,便于移动,且具有坚固、密封、隔热、防潮等优点,以工地租用做为办公室、会议室、职工宿舍、餐厅、库房等,被广泛应用于铁路、住宅小区、公路、市政、水利等工地,只需外接电源即可使用,最大优势是价格便宜,因此受到广泛地应用,但是,现有集装箱房经折叠又展开之后,结构强度不高,容易,容易被封吹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牢固的集装箱房,不易散架,不易被封吹倒,在展开、折叠集装箱房时,合页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第一集装箱和第一弹力绳,所述第一集装箱包括第一底座、第一顶盖、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其中,

所述第一左侧板包括第一左侧板a和第一左侧板b,所述第一左侧板a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顶盖和第一左侧板b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左侧板b的下端与第一底座铰接;

所述第一右侧板包括第一右侧板a和第一右侧板b,所述第一右侧板a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顶盖和第一右侧板b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右侧板b的下端与第一底座铰接;

所述第一左侧板a和/或第一左侧板b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右侧板a和/或第一右侧板b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穿接有第一弹力绳,所述第一弹力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顶盖和第一底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房,其在展开和折叠时,第一弹力绳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吊钩钩住集装箱房的顶端,由于第一弹力绳的存在,吊钩相当于同时拉动了第一顶盖和第一底座,减小合页的连接负担,降低合页损坏的风险。

同时,通过第一弹力绳连接第一顶盖和第一底座,增强集装箱房的结构强度,不易散架,不易被封吹倒。

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呈竖直设置。

进一步,设于所述第一左侧板a和/或第一左侧板b的第一套筒的数量为两个,设于所述第一右侧板a或第一右侧板b的第二套筒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两个第一套筒设于第一左侧板a和/或第一左侧板b的前后侧面,所述两个第二套筒设于第一右侧板a和/或第一右侧板b的前后侧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力绳包括钢丝和弹簧,所述钢丝的一端与第一顶盖或第一底座连接,所述钢丝的另一端与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底座或第一顶盖连接。

进一步,所述结构牢固的集装箱房还包括第二集装箱,所述第一集装箱位于第二集装箱上方,所述第二集装箱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前侧板、第二后侧板、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其中,

所述第二左侧板包括第二左侧板a和第二左侧板b,所述第二左侧板a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底座和第二左侧板b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左侧板b的下端与第二底座铰接;

所述第二右侧板包括第二右侧板a和第二右侧板b,所述第二右侧板a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底座和第二右侧板b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右侧板b的下端与第二底座铰接;

所述第二左侧板a和/或第二左侧板b设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与第一套筒在竖直方向呈对应布置,所述第二右侧板a和/或第二右侧板b设有第四套筒,所述第四套筒与第二套筒在竖直方向呈对应布置;

所述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均穿接有第二弹力绳,穿接于第三套筒的第二弹力绳也穿接于第一套筒,穿接于第四套筒的第二弹力绳也穿接于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弹力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顶盖和第二底座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均呈竖直设置。

进一步,设于所述第二左侧板a和/或第二左侧板b的第三套筒的数量为两个,设于所述第二右侧板a和/或第二右侧板b的第四套筒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两个第三套筒设于第二左侧板a和/或第二左侧板b的前后侧面,所述两个第四套筒设于第二右侧板a和/或第二右侧板b的前后侧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弹力绳包括钢丝和弹簧,所述钢丝的一端与第一顶盖或第二底座连接,所述钢丝的另一端与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或第一顶盖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牢固的优点,不易散架,不易被封吹倒,在展开、折叠集装箱房时,合页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省略前侧板和后侧板)。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是第一顶盖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第一顶盖与第一右侧板a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一顶盖与第一右侧板a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一顶盖与第一右侧板a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一右侧板a与第一右侧板b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集装箱;2、第二集装箱;3、第一弹力绳;4、第二弹力绳;5、钢丝;6、弹簧;7、第一套筒;8、第二套筒;9、第三套筒;10、第四套筒;11、第一底座;12、第一顶盖;13、第一左侧板a;14、第一左侧板b;15、第一右侧板a;16、第一右侧板b;17、第二底座;18、第二左侧板a;19、第二左侧板b;20、第二右侧板a;21、第二右侧板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集装箱1和第一弹力绳3,所述第一集装箱1包括第一底座11、第一顶盖12、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其中,

所述第一左侧板包括第一左侧板a13和第一左侧板b14,所述第一左侧板a1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顶盖12和第一左侧板b14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左侧板b14的下端与第一底座11铰接;

所述第一右侧板包括第一右侧板a15和第一右侧板b16,所述第一右侧板a1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顶盖12和第一右侧板b16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右侧板b16的下端与第一底座11铰接;

所述第一左侧板a13和/或第一左侧板b14设有第一套筒7,所述第一右侧板a15和/或第一右侧板b16设有第二套筒8,所述第一套筒7和第二套筒8均穿接有第一弹力绳3,所述第一弹力绳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顶盖12和第一底座11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房,其在展开和折叠时,第一弹力绳3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吊钩钩住集装箱房的顶端,由于第一弹力绳3的存在,吊钩相当于同时拉动了第一顶盖12和第一底座11,减小合页的连接负担,降低合页损坏的风险。

同时,通过第一弹力绳3连接第一顶盖12和第一底座11,增强集装箱房的结构强度,不易散架,不易被封吹倒。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套筒7和第二套筒8均呈竖直设置。

如图2和3所示,设于所述第一左侧板a13和/或第一左侧板b14的第一套筒7的数量为两个,设于所述第一右侧板a15或第一右侧板b16的第二套筒8的数量为两个。

如图2和3所示,所述两个第一套筒7设于第一左侧板a13和/或第一左侧板b14的前后侧面,所述两个第二套筒8设于第一右侧板a15和/或第一右侧板b16的前后侧面。

具体地,本实施例相当于在第一集装箱1房的四角设置套筒,结构布局均衡,等同受力,结构稳定。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弹力绳3包括钢丝5和弹簧6,所述钢丝5的一端与第一顶盖12或第一底座11连接,所述钢丝5的另一端与弹簧6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第一底座11或第一顶盖12连接。

如图1-5所示,所述结构牢固的集装箱房还包括第二集装箱2,所述第一集装箱1位于第二集装箱2上方,所述第二集装箱2包括第二底座17、第二前侧板、第二后侧板、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其中,

所述第二左侧板包括第二左侧板a18和第二左侧板b19,所述第二左侧板a18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底座11和第二左侧板b19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左侧板b19的下端与第二底座17铰接;

所述第二右侧板包括第二右侧板a20和第二右侧板b21,所述第二右侧板a2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底座11和第二右侧板b21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右侧板b21的下端与第二底座17铰接;

所述第二左侧板a18和/或第二左侧板b19设有第三套筒9,所述第三套筒9与第一套筒7在竖直方向呈对应布置,所述第二右侧板a20和/或第二右侧板b21设有第四套筒10,所述第四套筒10与第二套筒8在竖直方向呈对应布置;

所述第三套筒9和第四套筒10均穿接有第二弹力绳4,穿接于第三套筒9的第二弹力绳4也穿接于第一套筒7,穿接于第四套筒10的第二弹力绳4也穿接于第二套筒8,所述第二弹力绳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顶盖12和第二底座17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房,其在展开和折叠时,第二弹力绳4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吊钩钩住集装箱房的顶端,由于第二弹力绳4的存在,吊钩相当于同时拉动了第一顶盖12和第二底座17,减小合页的连接负担,降低合页损坏的风险。

同时,通过第二弹力绳4连接第一顶盖12和第二底座17,增强集装箱房的结构强度,不易散架,不易被封吹倒。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套筒9和第四套筒10均呈竖直设置。

如图2和3所示,设于所述第二左侧板a18和/或第二左侧板b19的第三套筒9的数量为两个,设于所述第二右侧板a20和/或第二右侧板b21的第四套筒10的数量为两个。

如图2和3所示,所述两个第三套筒9设于第二左侧板a18和/或第二左侧板b19的前后侧面,所述两个第四套筒10设于第二右侧板a20和/或第二右侧板b21的前后侧面。

具体地,本实施例相当于在第二集装箱2房的四角设置套筒,结构布局均衡,等同受力,结构稳定。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弹力绳4包括钢丝5和弹簧6,所述钢丝5的一端与第一顶盖12或第二底座17连接,所述钢丝5的另一端与弹簧6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17或第一顶盖12连接。

如图6和7所示,第一顶盖12由多个顶盖本体连接而成。

图8-10是第一顶盖12与第一右侧板a15连接的结构示意图,这三种连接方式能防止雨水进入集装箱房。

图11是第一右侧板a15与第一右侧板b16连接的结构示意图,这样的连接方式能防止雨水进入集装箱房。

第一弹力绳3和第二弹力绳4均设于本实用新型内部,因此,说明书附图中,第一弹力绳3和第二弹力绳4的线条应该为虚线,但为了便于看清结构,所以画成了实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