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张折线预应力预制梁张拉台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7038阅读:1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先张折线预应力预制梁张拉台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梁张拉台座,具体涉及一种先张折线预应力预制梁张拉台座。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桥梁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跨径大多在20米以下,25米跨径以上的先张梁几乎没有,其主要原因是预应力筋的布置方式采用直线布筋形式,折线预应力先张梁的施工工艺还没有成熟的技术。

近几年,一些科研单位也在着手研究折线布筋的施工技术,取得了一些成果,青藏铁路桥梁采用了24米折线先张简支梁。但是张拉台座只能生产一片梁,折线筋在转折器处产生的应力损失较大,且集中于一处转折,对张拉台座要求较高,需设置抗拔桩以满足上拔力的要求,较难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先张折线预应力预制梁张拉台座,解决张拉台座只能生产一片梁,折线筋在转折器处产生的应力损失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先张折线预应力预制梁张拉台座,包括传力柱、重力底座、预制梁和张拉横梁,所述的传力柱顶部设有多个预留槽口,所述的传力柱顶部放置预制梁。

所述的传力柱两端连接有重力底座,所述的重力底座顶部安装有钢箱反立柱,所述的钢箱反立柱左端焊接有张拉横梁,所述的张拉横梁预留有折线预应力钢铰线的穿行空间。

所述的钢箱反立柱伸入重力底座并通过锚栓与重力底座连结为一体;所述的钢箱反立柱采用钢结构,内部灌注微膨胀砼。

所述的传力柱为一种轴心受压构件,采用砼结构;所述的传力柱按照2米的模数设有多个预留槽口,所述的预留槽口为折线预应力转向器安装槽口;所述的传力柱同时作为所述预制梁的底模。

所述的重力底座为依靠自身重量抵消预应力张拉所引起弯矩的一种砼结构,并与所述的传力柱连接为一体。

所述的重力底座上有两个钢箱反立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满足先张折线预应力预制梁的张拉,通过重力底座承担了折线预应力张拉力 引起的较大弯矩,在传力柱顶部预留安装槽口满足了先张折线预应力的转向的需求,槽口按模数预留,可满足多种跨径的先张折线预应力预制梁张拉,且可满足多片梁同时预制施工,同时本实用新型可重复利用,可有效降低梁体建造造价、节省工期、保证梁体质量及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先张折线预应力预制梁张拉台座的1/2张拉台座立面图;

图2为一种先张折线预应力预制梁张拉台座的1/2张拉台座平面图;

图中,1-张拉横梁,2-重力底座,3-预制梁,4-钢箱反立柱,5-折线预应力钢铰线,6-传力柱,7-预留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先张折线预应力预制梁张拉台座,包括传力柱6、重力底座2、预制梁3和张拉横梁1,所述的传力柱6顶部设有多个预留槽口7,所述的传力柱6顶部放置预制梁3。所述的传力柱6两端连接有重力底座2,所述的重力底座2顶部安装有钢箱反立柱4,所述的钢箱反立柱4左端焊接有张拉横梁1,所述的张拉横梁1预留有折线预应力钢铰线5的穿行空间。

所述的钢箱反立柱4伸入重力底座2并通过锚栓与重力底座2连结为一体;所述的钢箱反立柱4采用钢结构,内部灌注微膨胀砼。

所述的传力柱6为一种轴心受压构件,采用砼结构;所述的传力柱6按照2米的模数设有多个预留槽口7,所述的预留槽口7为折线预应力转向器安装槽口;所述的传力柱6同时作为所述预制梁3的底模。

所述的重力底座2为依靠自身重量抵消预应力张拉所引起弯矩的一种砼结构,并与所述的传力柱6连接为一体。

先张折线预应力预制梁施工时,首先在传力柱6顶部的预留槽口7安装折线预应力钢束转向器,布置折线预应力钢绞线5并张拉,绑扎钢筋后,以传力柱6为底模,安装预制梁侧模之后浇筑砼,最后放张折线预应力钢绞线5成梁。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