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模块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3421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模块房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式模块化房屋。



背景技术:

模块化房屋是指在工厂将房屋加工成标准的模块,然后通过组装成型。现在为了能实现快速的安装、拆卸和移动,便于再次利用,在一些工地上都使用模块化房屋,但目前的大部分模块化房屋都是整体式的,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运输空间,从而使得运输成本高,而且在装车卸车过程中也不方便。当然,现在也出现了可折叠的模块化方法,当折叠不方便。另外,目前大部分的模块化房屋都是安装在地上,这样,不仅占用地上的空间,而且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方便折叠,同时能减少对地上空间的占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模块房屋。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折叠式模块房屋,包括底板、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前侧板的上端铰接在顶板的前端,后侧板的上端铰接在顶板的后端;所述的左侧板包括上左侧板和下左侧板,上左侧板与下左侧板相铰接,上左侧板的上端铰接在顶板的左侧,下左侧板的下端铰接在底板的左侧;所述的右侧板包括上右侧板和下右侧板,上右侧板与下右侧板相铰接,上右侧板的上端铰接在顶板的右侧,下右侧板的下端铰接在底板的右侧;在顶板上开有一个以上的通孔。

上述结构的,折叠式模块房屋在未安装前处于折叠状态。折叠式模块房屋折叠状态为:前侧板和后侧板被折叠到顶板的顶部,上左侧板和下左侧板向内折叠后位于底板与顶板之间,上右侧板和下右侧板向内折叠后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这样,折叠式模块房屋的占用空间小,而且便于折叠。

进一步的,在上左侧板的内侧下端设有上左铰接耳,在下左侧板的内侧上端设有下左铰接耳,在上左铰接耳与下左铰接耳之间插设有左插销;在上右侧板的内侧下端设有上右铰接耳,在下右侧板的内侧上端设有下右铰接耳,在上右铰接耳与下右铰接耳之间插设有右插销。当折叠式模块房屋展开后,在左插销和右插销的作用下,左侧板和右侧板就不能折叠,这样,在泥土的挤压作用下左侧板和右侧板也不会折叠,提高了安全性能。如果要折叠折叠式模块房屋,则必须要拆卸到左插销和右插销。

进一步的,上左侧板与下左侧板之间设有左密封圈;在上右侧板与下右侧板之间设有密封圈。以提高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底板包括底板骨架和焊接在底板骨架上的波纹板;顶板包括顶板骨架和焊接在顶板骨架上的波纹板;前侧板包括前侧板骨架和焊接在前侧板骨架上的波纹板;后侧板包括后侧板骨架和焊接在后侧板骨架上的波纹板;上左侧板包括上左侧板骨架和安装在上左侧板骨架上的波纹板;下左侧板包括下左侧板骨架和焊接在下左侧板骨架上的波纹板;上右侧板包括上右侧板骨架和焊接在上右侧板骨架上的波纹板;下右侧板包括下右侧板骨架和焊接在下右侧板骨架上的波纹板。波纹板不容易变形,再加上骨架的作用,使得折叠式模块房屋的强度高。

进一步的,通孔的底部边缘向内形成有抵挡凸缘。通孔用于安装通道组件,方便人员的进出,抵挡凸缘抵挡住通道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内埋式模块化房屋的立体图。

图2为内埋式模块化房屋的分解图。

图3为内埋式模块化房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内埋式模块化房屋的俯视图。

图6为下梯缩回后通道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下梯缩回后通道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下梯下滑后通道组件的示意图。

图9为下梯下滑后通道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10为通道组件的剖视图。

图11为上梯架的示意图。

图12为折叠式模块房屋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13为折叠式模块房屋前后侧板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14为折叠式模块房屋左右侧板开始折叠时的示意图。

图15为折叠式模块房屋完全折叠时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3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内埋式模块化房屋包括折叠式模块房屋1和通道组件2。

如图1至图5和图12至图14所示,所述的折叠式模块房屋1包括底板11、顶板12、前侧板13、后侧板14、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前侧板13的上端铰接在顶板12的前端,后侧板14的上端铰接在顶板12的后端;所述的左侧板15包括上左侧板151和下左侧板152,上左侧板151与下左侧板152相铰接,上左侧板151与下左侧板152之间设有左密封圈153,以提高密封性能;上左侧板151的上端铰接在顶板12的左侧,下左侧板152的下端铰接在底板11的左侧;所述的右侧板16包括上右侧板161和下右侧板162,上右侧板161与下右侧板162相铰接,上右侧板161与下右侧板162之间设有右密封圈163,以提高密封性能;上右侧板161的上端铰接在顶板12的右侧,下右侧板162的下端铰接在底板11的右侧。

底板11包括底板骨架和安装在底板骨架上的波纹板;顶板12包括顶板骨架和安装在顶板骨架上的波纹板;前侧板13包括前侧板骨架和安装在前侧板骨架上的波纹板;后侧板14包括后侧板骨架和安装在后侧板骨架上的波纹板;上左侧板151包括上左侧板骨架和安装在上左侧板骨架上的波纹板;下左侧板152包括下左侧板骨架和安装在下左侧板骨架上的波纹板;上右侧板161包括上右侧板骨架和安装在上右侧板骨架上的波纹板;下右侧板162包括下右侧板骨架和安装在下右侧板骨架上的波纹板。

如图4、图13、图14和图16所示,在上左侧板151的内侧下端设有上左铰接耳181,在下左侧板152的内侧上端设有下左铰接耳182,在上左铰接耳181与下左铰接耳182之间插设有左插销183;在上右侧板161的内侧下端设有上右铰接耳191,在下右侧板162的内侧上端设有下右铰接耳192,在上右铰接耳191与下右铰接耳192之间插设有右插销193。当折叠式模块房屋1展开后,在左插销183和右插销193的作用下,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就不能折叠,这样,在泥土的挤压作用下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也不会折叠,提高了安全性能。如果要折叠折叠式模块房屋,则必须要拆卸到左插销183和右插销193。

如图2所示,在顶板12上开有一个以上的通孔121,通孔121的底部边缘向内形成有抵挡凸缘122。在抵挡凸缘122上设有密封圈17。

如图1所示,在顶板12上设有吊耳19。方便吊装折叠式模块房屋,实现折叠式模块房屋的展开。

在通孔121处连接有通道组件2;如图1-3和图6-10所示,所述的通道组件2包括筒体21、盖体22和伸缩梯23。

如图1-3和图6-10所示,筒体21的下端插入到通孔121内,筒体21的下端底面与密封圈17接触,让筒体21与顶板12之间的密封性能好,筒体21通过螺栓与顶板12连接。筒体21与通孔121相通,在筒体21上设有凸缘211,凸缘211与顶板12的顶面接触,凸缘211的直径大于通孔121的直径。由于设置了凸缘211,这样,能防止泥土进入到筒体与顶板之间的安装面内。

盖板22铰接在筒体21的上端。

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的伸缩梯23包括上梯231和下梯232,上梯231包括上梯架2311和设在两上梯架之间的上踏杆2312,上梯架2311固定在筒体21内,如图11所示,在上梯架2311上设有上下延伸的滑槽2313,在上梯架2311上设有与滑槽上端连通的限位槽2314,限位槽2314自滑槽2313的上端向侧边延伸后向下延伸,滑槽2313的下端向远离筒体的中心方向弯曲。

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的下梯232包括下梯架2321和设在两下梯架之间的下踏杆2322,在下梯架2321的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杆2323,延伸杆2323上设有滑轮2325,所述的滑轮2325包括大端部和小端部,大端部位于小端部的外侧,在延伸杆2323上位于滑轮的内侧设有垫片2326,滑轮2325的小端位于滑槽内,上梯架位于大端部与垫片之间。在下梯架2321的下端部焊接有支承脚2324。当下梯232向下运动到位后,支撑脚与折叠式模块房屋内壁接触,人员在爬梯时,下梯不容易变形。支承脚2324上设有橡胶块2327。起到保护折叠式模块房屋的作用。

上述结构的内埋式模块化房屋,折叠式模块房屋1在未安装前处于折叠状态,如图15所示,通道组件2与折叠式模块房屋1分离。折叠式模块房屋1折叠状态为:前侧板13和后侧板14被折叠到顶板12的顶部,上左侧板151和下左侧板152向内折叠后位于底板11与顶板12之间,上右侧板161和下右侧板162向内折叠后位于底板11和顶板12之间,这样,折叠式模块房屋1的占用空间小,而且便于折叠。如果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内埋式模块化房屋,首先在地下挖出一容置空间,然后将折叠式模块房屋1通过吊机吊装到吊耳19上,在吊装过程中,由于折叠式模块房屋1自身有重力,因此,底板11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左右侧板展开,左右侧板展开后向下翻折前侧板13和后侧板14,完成折叠式模块房屋1的完全展开,然后将折叠式模块房屋1吊装到容置空间内,最后将通道组件2连接到顶板12上,因此,展开也方便。通道组件2安装好后,将滑轮2325从限位槽2314中移动到滑槽2313内,下梯2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轮2325沿着滑槽2313向下滑动,实现伸缩梯的伸长,这样,人员就可以从通道进入到折叠式模块房屋1内,方便人员的进出。当人员进入后,向上推动下梯23,滑轮2325沿着滑槽2313上升并卡入到限位槽2314内,防止下梯23下滑,这样,实现下梯23的缩回,人员就不能进入到折叠式模块房屋1内,提高了安全性能。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模块房屋是埋在地里,因此,对地上的占用空间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